第一部分
国际贸易经济理论

国际贸易经济理论主要包含贸易所得、贸易模式、贸易保护以及贸易政策四个方面。保罗·克鲁格曼(Paul K. Krugman)与莫瑞斯·奥博斯费尔德(Maurice Obsfeld)在他们合著的《国际经济学》(海闻、刘伟、秦琦、梅晓群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一书中将国际经济学分为七个部分:贸易所得(gains from trade)、贸易模式(pattern of trade)、贸易保护(protectionism)、国际收支平衡(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国际政策(international policy)、汇率市场(foreign exchange market)以及国际资本市场(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本书中,作者认为后三个内容是属于国际金融的范畴,国际政策同属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两个范畴,分为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金融政策。国际贸易经济理论认为,贸易使贸易各方受益,主要体现在各国出口相对使用本国密集资源生产的产品,进口相对使用本国稀缺资源生产的产品,同时,通过国际贸易在本国进行产品专业化生产,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此外,各国之间进行贸易还因为各国的消费偏好不同。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将贸易产生的经济因素归纳为:(1)生产条件(自然资源)的多样性;(2)生产成本递减;(3)各国偏好不同。见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经济学》第十六版,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贸易所得如何产生?所得在贸易参与国之间如何分配?这些是贸易所得要回答的问题。

明确贸易可以使贸易各方受益之后,贸易模式需要解释的关键问题,是某个特定国家应当出口什么,进口什么。这个问题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贸易经济学理论判断国际贸易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从而制定正确的经济计划和相应的贸易政策。这些,是本书第一章的内容。

国际贸易中存在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的矛盾。它们之间永无休止的斗争,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走向。自16世纪现代意义的国家出现以来,各国政府对国际贸易影响国内经济的担忧从未停止。为了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与繁荣,各国要么设置贸易壁垒,要么补贴出口产品,采用各种方式提高本国产品的世界竞争力。而国际经济学则分析给出各种贸易保护政策对经济影响的答案。这些,是本书第二章的内容。

国际贸易中,活动的主体是参与贸易的各主权国家。国家主权决定这些贸易参与者可以自行决定本国贸易政策。但是,在一个高度融合的国际经济体系中,一国的贸易政策,往往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分析具体贸易政策对政策实施国以及国际贸易的影响,从而协调各国贸易政策,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这些,是本书第三章的内容。

本部分从历史观点出发,展示国际贸易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的现状。没有对国际经济理论的了解,就无法真正理解国际贸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