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亚地缘环境变化与中国区域地缘战略
- 郭锐
- 3027字
- 2020-08-29 03:36:38
序
“东亚地缘环境变化与中国区域地缘战略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支持的研究课题。它立足于冷战后地缘政治理论的发展与嬗变,深入研究了东亚地缘经济环境、地缘政治安全环境、地缘文化环境的变化及趋向,比较分析了地区内外主要国家的东亚地缘战略举措,提出了中国的战略对策,探讨了中国东亚地缘战略构想。这部学术专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运用实证主义和计量分析方法进行政策科学研究,不仅面目一新,也增强了相关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地缘理论通常是以地理因素为依归,将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涉及的经济、政治、军事、安全、文化、外交、社会、历史等因素纳入研究的议程及维度。本书所言及的“地缘理论”是包括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安全、地缘文化在内的多范畴的地缘理论。冷战后,地缘理论的学理依据发生了巨大变化,“去国家中心”与“去领土化”的趋势越来越鲜明。这印证了国内部分学者的观点,即冷战后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开始走向国际体系的地缘政治,国际体系在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超过了地缘空间本身。地缘经济理论越来越侧重于对国家间相互合作与依存关系的研究,它与地缘文明理论一起不断丰富着地缘研究的理论框架,扩大和延展了地缘理论的学理内涵。而批判性地缘政治理论则糅合了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观点,它超越了传统地缘理论,为地缘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
东亚地缘经济环境经历了深刻变化。目前,东亚地区尚未建立统一的地区性经济一体化合作机制,但是各种形式、各种层面的经济合作关系深入开展,中、日、韩之间的FTA谈判已经开启。中国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现在几乎成为本地区内所有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东亚地缘政治结构呈现“经济化”的新特点。美国及其东亚盟国已经对中国市场产生了深度依赖。不过,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东亚经济结构的新变化,持续引发了东亚的地缘政治环境、地缘安全环境的新的更大的变化。经贸因素对联盟关系的影响十分显著。在美国的东亚联盟体系中,盟国之间经济实力的变迁、经贸关系的拓展、对外援助的变化以及贸易摩擦的增多,都有力地推动了联盟转型。美国在东亚地区推行的双边FTA战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政治和安全意图。能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俄能源合作具有高度互补互利的特征,两国已经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形成了较好的合作共识与基础。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必须摆脱角色差异、定位模糊、阶段变更三大困境。朝鲜加入地区多边经济合作是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应当利用朝鲜摸索布局经济特区的历史契机,积极开展和推动中朝边境经济区合作。
东亚地区具有独特的安全环境与安全结构,加之复杂的历史因素与意识形态,造成了东亚地缘安全环境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冷战后,东亚多国(地区)军费开支及军备采购呈现持续上涨态势,尤其是海军、空军的军备增势非常强劲。但是,东亚各国军备发展并未陷入恶性扩张境地。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加快实施,东亚地区军备发展的竞争性会进一步的增强。值得关注的是,日本防卫政策不断由守转攻,其在外交、安保政策上渐进推出一系列的新举动,积极扩张军备,建设军事大国。日本军工产业发展态势与其防卫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极有可能加剧该地区军备竞赛态势,从而严重影响到东亚和平与发展。朝鲜半岛形势发展的历史脉络表明,朝鲜与美国、韩国、日本的互信缺失状况,是朝核问题持续加剧、朝鲜半岛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的症结所在。对朝鲜来说,在“先军政治”和“先军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拥核”“拥导”来增强国防自卫能力,才能为其国家安全和体制稳定提供某种保障。朝美双方在先缔结和平协定还是朝鲜先“弃核”这一问题上,立场对立、政策相左。中国要利用好自身的政治经济“杠杆”作用,继续敦促朝鲜回到谈判与对话的正确轨道,努力实现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战略目标。当前东亚经济发展所衍生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东亚地区的环境安全治理迫切需要提上各国间的合作议程。
东亚地缘文化格局保持着多元性的特征,随着地缘政治结构、地缘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化,该地区不同地缘文化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情感归属和价值诉求,大多数兴起于社会转型与断裂时期,以其模糊性赢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其黏合性彰显了巨大的工具价值。“历史镜像”与“现实映像”的相互交织,形成了中日关系的“安全困境”。由于中日关系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特别是日本国内的社会变迁导致其国民的恐惧危机意识加剧,使其自我中心定位意识显著加强,这为中日之间“虚幻的安全困境”提供了发挥作用的空间。影响中韩关系发展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政治上近而不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间友好度有所下降。中国应当从构建中日、中韩关系的大局出发,着眼于全面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弱化日本国内的恐惧危机意识。同时,推进和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避免和减少韩国民族主义对中韩关系造成的诸多负面影响。地缘文化在国家实力的构成中主要表现为“软实力”,中华文化的复兴为中国文化的国际化拓展了广阔空间。在东亚地缘合作进程中,中国要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提升同步推进,“软”“硬”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而发挥更大、更具吸引力的地区影响力。
美国加快重返东亚地区,加大了中国的地缘竞争态势和安全风险压力,一些国家借助美国力量与中国抗衡,在同中国的领土、领海争议中不断制造事端和麻烦,从而加剧了本地区的紧张局势。随着东亚地缘经济地位的迅速提升,区域内的主要国家包括中、美、俄、日、韩等国家纷纷参与到东亚经济合作与竞争进程。这些国家差异化的地缘战略,使中国面临多重化的地缘战略选择。东亚是中国地缘战略的重心之地,中国应当掌握对东亚外交的主动权,坚持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构建自身的安全和战略纵深,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必要的内、外部环境保障。
郭锐教授长期从事朝鲜半岛问题、东亚安全与军备控制、跨境公共危机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曾在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地域研究所进行为期一年的客座研究,是首批“吉林省高校科研青苗人才”和首批“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培养阶段)”入选者。作为一名青年学者,他的学术基础扎实,视野思路开阔,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善于科学化的思考、立体化的钻研和计量化的方法,在求学和工作期间均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年来,他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的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等20多项,先后在SSCI、CSSCI等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同时在《财经》《领导之友》《东方早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上发表评论文章10多篇,多次接受中国新闻社、日本共同社、《凤凰周刊》《东方早报》《南方日报》等媒体的专访。
这部学术专著是郭锐教授主持的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东亚地缘环境变化与中国区域地缘战略”以及2012年度吉林省高校优秀青年科研人才春苗培育计划项目“东亚地缘格局再造的新趋势与我国的战略对策”的最终研究成果,已经顺利通过教育部社科评价中心青年项目评审验收工作,并委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战略视野宽广、思想观点深邃、研究方法新颖、学术价值很高的学术专著。希望郭锐教授再接再厉,进一步拓展和加深中国东亚地缘战略问题研究,把中国和平发展与中国周边大战略研究结合起来,在政策咨询和学术研究上取得更大成就,贡献学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