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伊斯兰先贤:马注思想研究
- 金宜久
- 5577字
- 2020-08-29 03:47:43
二 中国传统文化在马注之前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伊斯兰教输入中国之前,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代表。伊斯兰教输入以后,在中国文化的大家庭中,随即增添了新的伊斯兰文化元素。这对以儒释道文化为主体的广大民众来说,对伊斯兰文化有一个逐渐了解、认识和接受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释道的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思想的渊源。可以说,华夏民族沿袭那些具有其特征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哲学、文学、美学、史学、法学、道德、政治、经济、艺术、建筑……以及种种思想、习俗和制度),它们一旦被理论化、教条化、程式化,并由相关的学派(以其著作)或行为方式所体现,并被人们世代传承并沿袭、延续下来。被接受的学说、思想、观点、制度等,就成为后人认识这些学派的根据,那些在民间日常被遵奉的礼仪、习俗,甚至宗教的信条和礼仪,则被后人奉为圭臬而不致被任意侵犯。
一般地说,中国历史从西周(约前11世纪至前771年)的共和行政元年(前841年)以来的编年材料,才比较确凿可靠。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约60万年至1万年前)和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至4000年前)的大量器物和卜辞(甲骨文),古籍中关于尧舜禅让、大禹治水以及夏(前2205年至前1766年)商(前1766年至前1122年)王朝世系传承的种种传说,特别是经过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发掘的新发现,佐证了中国在远古时已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西周实施封建统治,建立在册封王公贵胄的政治制度之上。最初的几个世纪里,在黄河下游册封的小国尚能臣服周王室。随着时间推移,频频发生的小国间的战争,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政治封建制度陆续瓦解,导致西周名存实亡。其间出现数百年的春秋(前770年至前476年)战国(前475年至前221年)时期和短命的秦王朝(前221年至前207年)时期。社会政治的大变动,为思想家们提供了借以申明见解的时机,促使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那些出身于诸侯、地主或是依附于大小统治者并执掌知识的官吏,陆续流落民间。他们成为向民众传授知识以维持生计的教师,这使西周“吏师不分”的现象,有所改观。这些教师中,有能讲授经书、礼乐的“儒”(或“士”),有精通兵法和武艺的“侠”,有擅长辩论的“辩者”,有掌握“方术”(巫医、星相、占卜、术数)的“方士”,有在政治方面能献纵横捭阖之策的“法术之士”,还有不满现实又有学识才干而遁入山林的“隐者”。他们传授的各类知识,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不同的学术派别在中国历史上有“诸子百家”“诸子争鸣”之说。史学家司马谈(? —前110年)在《史记·论六家要旨》中首先把他之前的思想家分为6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西汉末,刘歆(约前46—公元23年)在《七略诸子略》中,把诸子百家概括为10家,有“九流十家”之说。它指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和小说家。这成为从先秦到汉初各种学术流派的总称。除小说家外,后人称之为“九流”。而儒家被列为“九流十家”之首。实际上,在儒家中,又可分为“八儒”,或“儒家八派”。按《韩非子·显学》记载:“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孟子)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荀子)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孟子和荀子两派。
“儒家”,指崇奉孔子(前551—前479年)学说的派别。它的学说以“仁”为中心,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政治上主张“德治”、“仁政”和“王道”,崇尚“礼乐”、“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尤重个人的自我修养。它奉《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为神圣典籍。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实施中央集权制,一改过去地方诸侯贵族的世袭政权的封建体制。他“焚书坑儒”,禁止儒家学说的传播,遏制了儒家学派的发展。
西汉(前206—公元25年)为继续推行中央集权制,保证政治上的统一,客观上要求思想的统一。汉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时,董仲舒(前179—前104年)极力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对策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文化的主流。董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强调崇奉天道(以天为最高主宰)的封建神学体系,主张“天人感应”并以天道比附人事,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是维护和保障“三纲”实施的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和道德意识。到这时,所谓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现象不复存在,以前不同学派的思想,分别融入道家和儒家。
西汉末,自秦以来的巫师、方士的迷信活动,以预示凶吉、隐喻福祸的“谶纬之学”的面目流行开来,东汉(25—220年)时更为盛行。“谶纬之学”无异于神学,它以神化孔子的手段,宣扬儒学。三国(220—280年)时,魏玄学家王弼(226—249年)、何晏(190—249年)则以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的玄学,企图以此调和儒道学说。
继隋(581—618年)后,唐(618—907年)在政治上重建了中国的统一。文化上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佛教的兴盛和发展。随之,儒学经过一度的消沉后又有所复兴。其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韩愈(768—824年)。他维护儒家传统思想,为“排佛”提出儒家“道统”说。他以继承周公、孔、孟自居,而将荀子以来到唐之前的儒家代表人物,排除在儒家“道统”之外。他“吸收佛学的一些范畴,而且较孔、孟、董的体系更完整。他在《原道》中认为世界最本源的东西就是‘道’,‘道’是独自存在的精神,表现在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就是‘三纲五常’和其时的生产关系。人也是‘道’的产物,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性’,‘性’即‘道’的体现”。
道家以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的“道”为核心,形成他的思想体系。庄子(约前369—前286年)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原始道家思想。老庄的自然天道观成为道家学说的核心。它强调人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完全不同于儒家思想。“道家和道教两个术语,有联系又有区别。习惯上有时把道教也称为道家。说严密些,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道家属诸子的学派之一,是一种哲学的派别。如先秦的《老子》、《庄子》以及后世的《阴符经》都属道家,它们本身都不是宗教性质的书。至于后来有些道教徒注释《老子》、《庄子》和《阴符经》,那是另外一回事。道家思想跟后来的道教理论有某些相似和相通之处,但也有根本不同和相反的情况。《老子》五千文,有不少神秘的语言,能为宗教所利用”。战国时期,神仙家尊奉黄帝,将老子与黄帝并列,合称“黄老”。它与名家、法家结合而成黄老之学(黄老学派),为以后黄老之道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汉初,黄老之学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盛极一时,后因“独尊儒术”日衰而散存民间。民间神化老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老子最终成了道教的教祖。
东汉顺帝(126—144年在位)汉安元年(142年),张道陵(? —156年)于四川创立五斗米道(凡入道者需交五斗米,故名),道教逐渐得以定型。五斗米道在向南北传播过程中,在北魏太平真君年间(440—451年),在北方逐渐形成北天师道;南朝宋时(420—479年),在山东形成南天师道。
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张道陵则被奉为“天师”。包括黄老之学在内的道家思想流入民间后,汉灵帝(168—189年在位)时,逐渐被宗教化,形成黄老之道(道教太平道的前身),日益与古代的神仙思想、鬼神祭祀以及占卜、谶纬、符箓、禁咒、巫术等相结合。
唐宋以来,南北天师道与其他道派融合,此后,它取得历代封建王朝的支持。元(1271—1386年)以后它被统称为正一道。金大定七年(1167年),山东王重阳(1112—1170年)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提倡功行并重、不尚符箓,重视儒家的伦理道德实践,强调忠君孝亲,创立道教的全真派(“全真道”)。
自明清以来,道教唯存全真和正一两大派,流传至今。
佛教在中国又被称为释教,释与儒、道在中国并称为“三教”。它的核心主张是“无我”,把人置于“三世”(前世、现世、来世)轮回的框架内,阐述“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和“三法印”的基本教义。“四谛”指的是苦、集、灭、道(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所谓“谛”,即实在和真理。“苦谛”是说人生在世“一切皆苦”。“集谛”说明“苦”的原因;“十二因缘”进而说明人生的主客观条件和环境之间的十二种互为因果的关系。“灭谛”指消灭产生“苦”的原因。“道谛”表明达到无“苦”的涅槃境界的途径和方法。“八正道”具体阐述如何“由凡入圣,由迷转悟”,达到佛教无“苦”境界的八种途径。“三法印”是说世界变化无常,一切现象都因其因果联系而不单独存在,人应超脱生死轮回而寻求涅槃以获得解脱。这是说,佛教徒在现世应严格遵守佛教的戒律,通过“禅定”沉思、排斥一切欲念,依靠经文和师长的教诲,达到“断惑”的精神修炼的目的。
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传入中国,最初没有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它受到朝廷王公大臣的重视,开始在上层社会传播,它与黄老之道相比附,从而影响到民间一些善男信女的信仰。魏晋南北朝(220—589年)时期,它获得进一步的传播。佛教经典的翻译和研究日渐发达,东晋时已有汉译佛经250部,1300余卷;到了南北朝时,出家为僧尼者达到200万—300万人,译经事业大盛,出现了各种论师。理论上,佛教为玄学所容纳,学者用老庄思想诠释佛教经典,释道亦趋于合流。在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成鼎立之势。
隋唐时期,佛教在学术上达到了鼎盛期。汉译佛经已达两千余部,五六千卷。“汉代的佛教在中国被理解为道术的一种;魏晋的佛教被理解为魏晋玄学的一派;隋唐时期佛教经典已有大量的翻译和介绍,应该不会被‘误解’了,但是在中国广泛流布的不是生搬硬套印度经院哲学的法相宗,而是经过中国自己引申发挥,甚至在印度佛教学说中很少有根据的一些宗派(如天台、华严,特别是禅宗)。”这就使得佛教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化,兴起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不同的宗派: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就与儒家和道家发生思想上的冲突和争论。这导致以后发生的“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作为外来的宗教,它的佛学思想、教义主张和礼仪制度,不仅对它的信奉者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中国的文学、艺术、音乐、建筑,以及民间的习俗,特别是它的哲学思想,经过儒、道的渗透、融合,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后的宋明理学有着重要影响。
经过短暂的五代十国(907—960年)后建立的北宋(960—1127年),虽然在政治上已不如唐朝强盛,但在文化上却达到极其繁荣的地步。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之前,佛经只有抄本,此后才有刻本《大藏经》。这对佛教的传播和佛经的流通产生深远的影响。宋以后,像道教一样,佛教受到元明统治者的崇奉和支持,儒家吸收了它的某些基本教义,但在学术思想方面,因袭多于创新,衰滞甚于发展。
北宋以来,儒家哲学思想发展的新成果,表现为理学的建立和发展。理学(“义理之学”,或“道学”),又称为新儒学。在学风上,它既坚持儒家的传统伦理思想,又兼取佛道,使儒释道相融合,完全改变了汉以来儒家只重视章句训诂、以义理解经的做法。
北宋的哲学家周敦颐(1017—1073年),继承《易传》、《中庸》和韩愈的《原道》,并“接受道教、佛教的某些思想,把陈抟(? —989年)《无极图》改变为论证世界本体及其形成发展《太极图》,建立了以孔、孟正统思想为主的哲学理论体系。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一系列哲学范畴,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他本人成为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太极图说》中,明确地提出宇宙生成论。他所宣扬的“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理论,以及他关于圣人模仿太极而建立“人极”;“人极”即他的道德哲学中“纯粹至善”的“诚”;关于“诚”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本”、“诚”为孝、悌、忠、顺等“百行之源”的主张,“认为‘圣人’与天地合德,是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教化者,而其根本的是‘诚’”。周敦颐不仅被认为是理学奠基人,而且对他的弟子程颢(1032—1085年)、程颐(1033—1107年)和其后的思想家具有重要的影响。他同时代的张载(1020—1077年),亦为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张强调“气”在宇宙论中的重要地位,而与周有所不同。
程颢、程颐史称“二程”,与南宋理学家朱熹(1130—1200年),合称为“程朱学派”。该派主张“理”为宇宙的本源,由它主宰并派生出万事万物。这与陆九渊(1139—1193年)提出“宇宙便是吾心”一起,奠定了“理学”中的主观唯心的“心学”一派的基础。
蒙古统治的元朝时期,由于一批批“色目人”(西域人)陆续来华,在这些色目人中,有穆斯林。伊斯兰教的信奉者随之增加。随后,伊斯兰教获得新的发展。伊斯兰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交融过程中,也逐渐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明朝的王阳明(1472—1528年)继承了“心学”,后人称其为“陆王学派”。“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的理学,是儒家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新儒学)。他们为孔子的伦理学说补充了本体论,建立了儒学的完整体系,成为论证封建制度及其伦理纲常合理性和神圣性的官方哲学。
孔子思想经过儒家弟子们的不断补充、改造、引申、演绎,从而适应了各个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代表,对中国封建时代的哲学、美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政治、伦理等不同学科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自宋以来关于儒释道以及儒学的新发展——理学,只是极其粗糙地描述了它们大致的发展线索,为的是说明马注从他的伊斯兰主体思想出发,对儒释道三者,或是予以吸纳,或是予以斥责,完全是以他的伊斯兰信仰为转移的,也是根据他对不同时期儒释道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为前提的。但不管怎么说,无可怀疑的是,马注同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同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研究马注思想首先应予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