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科学在衰退吗?
- (美)谢宇 (美)亚丽珊德拉·A.齐沃德
- 2269字
- 2020-08-29 04:56:23
美国科学的职业化
科学的职业化最终在20世纪的美国得以实现。一种活动能被称为职业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自我规约性或自主性;(2)获得资格需经过系统化训练;(3)通过提供服务获得报酬。美国科学完全满足了这三个条件。可以看到,1900年以前的欧洲尚不能完全满足这些条件。在欧洲,虽然对科学家工作或成就的评估不受科学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是尚未形成对科学家有偿职位的正式评估制度,因为对科学家的任职决定由独立于科学之外的人进行,比如政治或宗教当权者或者赞助者。而且,与美国研究生院相比,欧洲没有针对专业科学培训颁发的资格证书。另外,1900年以前只有一部分欧洲科学家可以从科学服务中获得报酬。
在20世纪的美国,科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完全走向了职业化。结合美国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两个方面来理解这种转变的历史背景至关重要。最重要的社会发展得益于1860~1930年的工业化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以经常使用的经济产出指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美国经济在1790~1930年以年均4%的速度稳定增长(已调整通货膨胀)。
本质上,美国科学的发展包括两条既独立又紧密交织的“线”:(1)“纯科学”,科学家的主要使命是了解世界;(2)“应用科学”,其主要目标是制造更好的产品、创建更好的方法和技术,从而使工业、消费者、政府、军队和其他社会团体受益。这两条“线”与不同的科学机构有关。
“纯科学”最初在美国大学里发展起来,相关的研究和训练首先在物理科学中进行,随后才向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扩展。19世纪晚期美国成立了两所著名的大学:一所是成立于1876年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另一所是成立于1891年的芝加哥大学。两所大学明确借鉴了德国模式,但有一点重要的差异:它们建立了研究导向型的研究生院。这些研究生院为美国许多其他学校提供了范例,其中既包括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这样一些私立学校,也包括密歇根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这样一些稍晚些受到其影响的大型公立学校。20世纪早期,“专业资格的研究人员”(professionally qualified research worker)成为常态,科学领域的哲学博士学位(Ph. D.)和医学博士学位(M. D.)受到同等尊重。
应用科学的兴起主要归功于美国长期对技术革新的热爱。殖民者和移民为了在恶劣的新环境里生存下来,通常需要寻找新的办法处理手边的材料:这就是马克·吐温(Mark Twain)在其知名小说《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佬》(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中提到的“美国佬的创造力”。美国发明家(如富兰克林、贝尔、爱迪生)并没有致力于了解世界运行的机理,而只是解决实际问题,包括能够躲避雷电的防火建筑、远程通信、房屋照明等。早在1641年,殖民时代的发明家就开始向政府申请专利,1789年美国宪法起草后,联邦政府被授权创建专利制度。这样一种制度使得发明家从他们的创造性工作中获得了可观的利润,推动了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科学发明创造的空前发展。新的发明非常多,包括自动磨粉机、轧棉机、蒸汽轮船、电报、电灯泡,以及其他数以万计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明。
到20世纪早期,大量的发明导致工厂的数量剧增,也促使商业企业研究实验室逐渐替代个体发明家。大型制造企业开始雇用科学家。到1931年,1600家美国公司成立了研究实验室。工业化和机械化改变了社会关系;劳动力本身也出于提高生产率的考虑而成了研究对象,精明的美国人甚至找到了新的工作组织方式来提高产出。亨利·福特(Henry Ford)流水线和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的“科学管理”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两种方式反过来又剥夺了工人进行创造发明的自由。美国工业化过程中,工厂数量的大幅增加和对机器依赖性的增强刺激了对各种实用性技能的需求,专业性和技术性院校的成立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其中的很多院校是接受政府赠地的学院或大学,学生在这里可以学习到多方面的技能,如教学、农业、家庭经济学或医学等。虽然这些学校建立的初衷是培养专业人才,但针对应用性研究的训练也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尽管工程院校和企业研究实验室在增多,但并不是所有的美国发明家都愿意放弃自己的自主权,依附于这些组织。一些曾取得重大突破的发明家选择独立于企业和学术界之外。这些发明家的重要发明包括:1903年怀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发明的飞机、1932年埃德温·赫伯特·兰德(Edwin Herbert Land)发明的宝丽莱照相机、1937年切斯特·卡尔森(Chester F. Carlson)发明的影印机、1951年弗朗西斯·戴维斯(Francis W. Davis)发明的动力转向装置、1968年道格拉斯·恩格巴特(Douglas Engelbart)发明的电脑鼠标等。
随着20世纪美国科学持续发展、发明越来越多,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科学家都开始与政府机构建立联系和合作,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军事部门。政府机构给科学家提供资助,而科学家则帮助政府机构实现目标。物理学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担任的重要角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随着希特勒在德国统治的“昌盛”,大批德国出生或其他欧洲国家的科学家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逃往美国,美国科学从中大为受益。1933年来到美国并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职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就是其中最知名的一员。美国科学家与军队合作的典型案例是“二战”期间的曼哈顿计划,由物理学家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领导的一批科学家与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合作研制原子弹,并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导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广岛和长崎原子弹事件后,科学在美国公众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原子弹的毁灭性杀伤力激发了民众心理上的恐慌和道德上的愤慨,公众情绪有时候甚至直接指向科学家,谴责他们是破坏的制造者。尽管美国民众对科学家的看法处在新的矛盾中,许多美国人仍然认为原子弹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美国是科学和技术强国。然而,这种乐观的态度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