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心学对当代精神困境之启示

曾春海

1369年,明太祖推翻元朝而再建汉人政权,作为明代学术主流思想的理学深微而广泛地发展。元代中期及后期的理学以兼综朱、陆或包罗和会朱、陆为发展取向。明代初期以朱熹理学为官学。永乐十三年修成《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明成祖亲自作《序》,程朱理学蔚为官学正统。曹瑞、薛瑄代表北方理学严守朱学心性思想,南方的朱学代表吴与弼倾向静观的内心体验功夫,对陈白沙静坐致虚以内证心体之实存性亦有启点之功。黄宗羲评论说:“故有明儒者,不失其矩矱(官学化的朱学)者,亦多有之。而始作圣之功至先生(陈白沙)而始明,至文成(王阳明——引者注)而始大。”陈白沙主静坐行内心体验到德本心的工夫,其弟子湛若水修正其师“从静中养出个端倪(本心萌发)”的静坐方法,倡导:“所谓随处体认天理者,随未发已发,随动随静。”《甘泉学案一》,(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七,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1986,第885页。以“体认之功,贯通动静引题”《甘泉学案一》,(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七,沈芝盈点校,第904页。谓“天理”是潜存及开显在吾人先验的本心和道统意识之世界中。

现代化已是全球的趋势,但利弊相生,当前我们的世界已由多元开放发展至多元因差异而衍生出种种民族文化、宗教、经济、政治、军事的对立、冲突、分化的危机时代。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体是启蒙运动后的核心价值,相对地,涉及道德心灵、审美、品位及宗教情操的宗教心灵已逐步枯萎,随着价值意识的淡薄、价值主体的异化,成了唯利益主体的后遗症。当代社会及世界已失去人文精神的普适价值信念,即缺乏人性中求真、求善及求圣的共识力、凝聚力。人与人之间重利轻义,重物轻人、重视“人欲”的自我满足,疏离了“天理”对人心的普遍穿透力和感通力,我们可说是活在一个分崩离析的精神虚无化世界。在集体性陷入焦虑、彷徨、心灵苦闷的时代,作为有天灵原真的人超越庸俗化,走出精神虚无困境,共同企求“与万物一体”,化解对立分化。“一体之仁”的人类爱天地情,共享人类精神文明之和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