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儒之道:清代学者关于儒家之道的探寻、论辩与践行
- 张昭军
- 1657字
- 2020-08-29 06:27:39
一 “各弘其道”与“定理学为一尊”
明清鼎革,改变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路向。“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令士大夫痛彻心骨。受此绝大刺激,气节之士在政治上拒绝与清廷合作,在学术上反省明朝灭亡的原因,努力寻求解决问题之道。清初学风,由晚明王学末流之空疏,丕变为讲究经世致用之实学。王国维将清初学术的特征概括为“经世为体,经史为用”,堪称言简意赅。从学派的角度分梳,清初主要有阳明学派和程朱学派。阳明学派势力犹在,如孙奇逢、李颙、黄宗羲被时人称为“三大儒”。孙奇逢等人未染王学末流“游谈无根”等陋习,注重经世致用,并汲取其他学派之长。程朱学派在继承明代学术传统基础上,做了较为深刻的反思和改进。顾炎武、陆世仪、张履祥、王夫之、陆陇其等程朱理学尊奉者,惩于晚明学术“空谈误国”,主张正本清源,明辨程朱与陆王学术异同。整体上看,清初学界,王学后劲多兼采程朱,尊程朱者多贬黜王学,从而呈现阳明学派衰落而程朱学派壮大之势。
历经丧乱,清初诸儒对儒家之道的理解明显分化。如陆世仪、张履祥、陆陇其、吕留良等恪守程朱之道和纲常名教,以程朱之是非为是非。黄宗羲、唐甄、傅山等则质疑儒家纲常学说,对君主专政提出了极其尖锐的批评。颜元既反对陆王,又反对程朱,主张“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 致力于实体实行之学。钱谦益、费密等对程朱理学深致不满,主张“圣人之经即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惟经存之,舍经无所谓圣人之道”,推崇汉唐经学。顾炎武鉴于理学空疏之弊,特强调道问学,提出“经学即理学”,客观上开启了清代考证学一路。值得肯定的是,清初诸儒对“道”的理解虽然不同,但一般能做到身体力行。他们无论居位高低,皆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鞠躬尽瘁,为民族为国家谋出路。黄宗羲说:“道非一家之私,圣贤之血路,散殊于百家,求之愈艰,则得之愈真。虽其得之有至有不至,要不可谓无与于道者也。”这段话可作为清初士人精神的写照。诸儒各弘其道,显示了变乱时期儒家之道的分散,又蕴含着未来之道的可能走向。
至康熙朝,清廷提倡“崇儒重道”的文化政策,定理学为一尊,清代学术格局渐次分明。康熙帝尊崇儒学,尤推崇程朱理学。他把程朱理学列为官方哲学,理学获得了“正学”地位。两相比较,陆王心学受到冷落,逐渐式微。
理学跃居官学,产生了两方面效果。从正面讲,通过科举考试等方式,魏裔介、魏象枢、熊赐履、李光地、张伯行、汤斌、陆陇其等一大批理学人士得到提拔重用,他们以名儒兼名臣,壮大了理学的声势。当时,无论官方、民间,均不乏理学的笃信者。另一方面,又导致了理学人士的分化,埋下了理学衰落的种子。康熙帝提倡理学,看中的是“御用之术”。他用理学来笼络人心,宣扬纲常名教,而明确反对学理上的探讨。他周围的所谓理学名臣,诸如魏裔介、熊赐履、李光地、张伯行等,讲的也是政治儒学。这批人把理学作为服务君主统治(而且是外族)的工具,与清初大儒的理学精神有很大不同。而且,程朱理学在政治上的独尊,强化了理学人士固有的宗派意识和保守性格。他们指斥佛、老、陆、王为“异端”、“外学”,要求完全遵从程朱学说。他们声称,“圣人之道”经程朱阐发已无遗韵,后人只需学习和接受程朱的结论。如张伯行多次说:“内圣外王之道,灿然著于六经,折中于四子,而发挥阐绎于周、程、张、朱五夫子之绪言,至矣,尽矣,不可复加矣……有志圣贤之学者,惟取六经、四子与夫周、程、张、朱五夫子之绪言,虚心学问,俯焉日有孳孳,而著书立说,不惟不可,亦不必也。”理学与权势结合,科举以理学选才,导致理学队伍中增加了大批趋炎附势之徒。与此相对,一些不屑与清廷为伍的理学人士,选择了远离政治,埋头著述,推动了考据学风的兴起。一些坚持反抗清廷的学者,限于政治高压,转而激烈批判理学。他们反理学,实则是反清廷,通过反对为清廷张目之理学来发泄不满。还有一些学者,虽与清廷合作,但对理学持鄙夷态度,他们通过经籍的考辨等方式来揭露理学空疏篡伪的“真面目”。如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胡渭《易图明辨》、毛奇龄《四书改错》等,无不严重损伤了理学的学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