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学东渐与理学名儒的回应

——以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为考察中心

异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考验民族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方面。清代前期,西学东渐对中国本土文化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和挑战。学界关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较具代表性的著作有〔法〕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增补本),耿昇译;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刘耘华《诠释的圆环——明末清初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及其本土回应》。由于程朱理学是当时的官方哲学、主流意识形态和民众文化信仰的核心,因此,理学名儒的迎拒回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文化象征意义。与清末宗理学者倭仁、徐桐等顽固排外不同,清前期的理学名儒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甚至有人改宗西教。

大体上说,清前期宗理学者对西学的态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无论西法、西教一概予以排斥,杨光先是其代表;二是排斥西教而节取西法,陆世仪、陆陇其、李光地、张伯行等属于此类;三是改变信仰,皈依西教,魏裔介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