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无产阶级登上世界历史舞台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是一对孪生子。作为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有资本的存在,必然伴生雇佣劳动的存在,同时,随着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也使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即资本和雇佣劳动的矛盾日益激化。正如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背负着自己的对立物:资本家没有雇佣工人就不能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525页。。马克思也曾指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斗争是同资本关系本身一起开始的。在整个工场手工业时期,这场斗争一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492页。就连一位英国牧师也看到这个现象,他在1767年出版的著作中这样写道:“不幸的是,业主和工人彼此总是处于战争状态。业主的一贯目的是尽可能廉价地取得工人完成的劳动,他们不惜使用各种诡计来达到这一目的;而工人同样也总想利用一切机会强迫业主满足他们的更高要求。”同上书,第492页注193。只要资本主义存在,这种矛盾就不可能消失。

无产阶级在参加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过程中,也曾发动过本阶级的独立运动,如英国大革命时期杰拉德·温斯坦莱领导的“掘地派”运动,法国大革命时期格拉古·巴贝夫组织的“平等派”运动。但在资本主义早期,雇佣工人反对资本家的斗争,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斗争。它还不具有直接的政治目的,工人们也还没有认识到生产资料私有制是根本问题,斗争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经济要求。这种斗争是自发地、分散地进行的,斗争锋芒没有对着整个资产阶级。

雇佣工人反对资本家的斗争的特点,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和无产阶级本身成熟程度所决定的。首先,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建立在以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基础上,还不存在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的条件,因而也不存在大量工人集中的可能性;同时,资本主义企业的规模比较狭小,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彼此孤立和互不依赖的,因而也没有可能使全国无产者联合起来,组织和形成一个独立的和自身团结的阶级。其次,在那时新兴资产阶级既是新生产力的承担者,也是一般历史和社会进步的代表者。因此,它在为实现自己阶级利益而进行的斗争中,必须能够把所有受封建主义剥削和压迫的群众联合在自己的周围,成为自己的同盟军,因而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还处于次要地位。在17世纪的英国和在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年代,情况都是如此。

19世纪3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1830年法国的7月革命和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中,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使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统治进一步确立和加强,也使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了主要地位。与此同时,无产阶级通过斗争实践的锻炼,在觉悟水平和组织程度上都不断得到提高,日益发展成为独立的、自身团结的阶级。特别是1825年以来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不仅给无产阶级造成深重的灾难,而且使资本主义的矛盾得到更充分的暴露。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一些国家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在法国、英国和德国相继发生的三次大的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的历史新纪元开始了。

第一次工人运动是1831年到1834年的法国里昂纺织工人先后两次爆发的武装起义。1830年7月,法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政权转移到大资产阶级手中,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都被排除在政权之外,在革命中流血牺牲的无产阶级,不仅没有得到什么利益,而且阶级状况比过去更加恶化,这就引起群众的普遍不满。

1831年11月21日,里昂纺织工人和其他手工业者为抗议厂商破坏订货合同、拒绝增加工人工资而宣布罢工。当工人队伍走向市区时,遭到政府军的突然袭击,于是工人被迫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工人高呼“做工不能生活,不如战斗而死”的口号,经过三天的激战,驱逐了政府军,占领当时法国这个最大的工业城市达十天之久,但最终起义还是失败了。1834年4月9日,里昂工人为了抗议政府逮捕工人互助会的领袖和颁布禁止工人集会结社的法令,又举行了第二次武装起义。起义工人明确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使这次起义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这次起义得到巴黎和马赛等城市工人的积极响应和整个欧洲工人的热烈同情。起义工人同政府军警进行了6天英勇战斗,最后由于寡不敌众而被镇压下去。恩格斯评价这次起义时说,这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不再为反对自己敌人的敌人而战斗,而是作为“社会主义的战士”大踏步地登上历史舞台。

工人运动的历史画面

第二次工人运动是从1836年开始的持续12年的英国宪章运动。1832年英国议会实行选举制度改革,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而在争取选举制度改革运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人,却被剥夺了选举权,这就迫使工人用自己的独立行动来争取政治权利。

1836年6月,“伦敦工人协会”成立。次年,协会起草了一份致国会的请愿书,提出了争取普选权的六项要求。1838年5月8日,公布了这个请愿书,并命名为“人民宪章”。到1839年,在这个请愿书上签名的就有125万多人。但在同年7月,请愿书遭到国会否决,宪章运动被镇压下去。1840年发生的经济危机,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农业歉收又导致全国性饥荒,并由此引发了全国第二次宪章运动的高潮。1840年7月,在统一全国宪章团体的基础上成立了宪章协会,也称“宪章派”,“这是近代第一个工人政党”《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549页。。该请愿书除坚持争取普选权外,还提出了废除贫民法、限制工作日、实行政教分离等要求,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300多万人。1842年5月,请愿书再次遭到议会否决,工人的抗议活动再次被镇压下去。

在1847年的经济危机和1848年欧洲革命的影响下,宪章运动掀起第三次高潮。这次请愿书宣布: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来源,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应享有优先权,人民则是权利的唯一来源。在请愿书上签名的人数增加到500多万。但是,随着法国工人6月起义的失败,欧洲反动势力的得势,宪章运动也终告失败。历时12年的宪章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标志着无产阶级为自己政治权利而进行了广泛的、群众性的斗争。

第三次工人运动是1844年6月爆发的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在当时的德国,资本主义还没有完全占统治地位,工人阶级受到工厂主、包卖商和封建主的重重剥削和压迫。19世纪40年代初,工厂商为了英国商品竞争,大幅度地降低工人工资,以减少生产成本,致使大量工人的生活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当时工人中流行着一首《血腥的屠杀》的歌曲,愤怒地控诉工厂主和包卖商的贪婪残忍的欲望和罪行,发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呼声。1844年6月4日,忍无可忍的西里西亚织工们高唱着这首歌曲,发动了对资本家的暴力斗争。起义者们捣毁了工厂和企业主的住宅,销毁了账簿和财产契据,并同前来镇压起义的军队展开了英勇的搏斗。经过两天的浴血奋战,起义被镇压下去。

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是一次直接反对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斗争,并明确把斗争矛头指向私有制,斗争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也有了进一步地加强。马克思曾对这次起义作了高度的评价:“法国和英国的工人起义没有一次像西里西亚织工起义那样具有如此的理论性和自觉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83页。

英、法、德三国阶级斗争的历史进程表明,当资产阶级同封建地主争夺政权的斗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为争夺统治而斗争的第三个战士”《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第328页。。刚刚兴起的无产阶级运动向何处去?用什么样的理论和策略武装无产阶级战士,使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这是时代提出的严峻的历史课题。关心早期无产阶级命运的已有理论、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已无法回答这个历史课题。时代和社会实践呼唤革命理论,呼唤时代巨人的产生,于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学说便应运而生了。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深刻的时代背景,从而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的阶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