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选题依据

一 现实依据

历史时期,由于西北地区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加上战争人祸,自然生态不断恶化。近代以来,由于人口的增长过快、生产方式落后、农业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对西北地区的水、土、林、草等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和掠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造成西北地区水资源极度短缺,旱灾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明显,土地荒漠化加快,绿洲萎缩加剧。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并且对维护农村稳定、民族繁荣、边疆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退化是发展的最大约束条件,因此如何选择农业技术措施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促进西北地区农业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西北地区区域广袤,存在诸多如平原、高原、山地、绿洲、沙漠、草地等不同生态类型;加上气候、水资源、地理、经济、民族、社会等因素影响,就决定了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必然不平衡,存在区域性差别和多样化;因此西北地区农业技术发展类型必然也存在区域化、多样化和不平衡特征,这就为生态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二 政策依据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东部地区利用其较好的经济基础、有利的地理位置、国家的政策扶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快,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面,人民生活相对比较富裕。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受历史、地理、气候、区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农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农村社会发展依然缓慢。我国东西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成为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世纪之交中央对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提出以及实施,对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中提出:“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推进西部开发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尤其2013年以来,随着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西北地区更值得关注,西北五省正好处于新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上述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导方向。

三 理论依据

环境变迁研究属于环境历史研究领域,在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人地关系仍是重要的支撑理论和热点。我国的环境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注重从历史地理学和社会经济史等角度探讨人地关系,20世纪90年代起受国外环境史研究影响,国内许多学者纷纷学习和批判吸收国外环境史的理论和方法。开始从生态环境史等新角度研究人地关系,成果颇多。其中以介绍美国环境史研究专家唐纳德为例,从生态和文化批判的角度提出研究环境史的新方法,并指出环境史应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 ( 高国荣,2006),这为中国环境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此外,还有学者介绍了美国农业生态学家威廉·克罗农将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中国学者对法国年鉴学派对环境史的研究理论学习也很多 (唐纳德,2004)。其中从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环境史与年鉴学派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历史观念等方面的联系与区别。在研究国外环境史的相关著作中,国内学者还注重对国外环境史研究的状况和最新理论成果加以吸收,创建中国自身的环境史学派;提出环境史是以建立在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基础上的当代环境主义为指导,利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历史上人类及其社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包宏茂,2002,2004,2005),为中国环境史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有关环境史的研究角度问题上,以国外著名学者伍斯特、伊懋可、多佛斯有关环境史的定义为基础,提出中国环境史的研究应从人口与环境、土地利用与环境变迁、水环境的变化、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工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疾病与环境、性别族群与环境、利用资源的态度与决策、人类聚落与建筑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之运用十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刘翠溶,2006)。研究范围有了进一步地扩大。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环境史研究无论是在理论、定义还是内容、角度上都逐渐呈现出丰富化和多样化的特点,为开展西北地区的环境变迁研究提供了多元理论和角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