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 选题目的

西北地区区域广袤,行政区划概念下,指陕西、甘肃、青海三省及宁夏、新疆两自治区,简称“西北五省区”,受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不同的地貌特征;从气候因素来分,可分为内陆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域;从农业经营来分,有平原、高原、山地、谷地、绿洲、沙漠等农业区域;从农业技术类型来分,可分为雨养农业区域、绿洲农业区域、高寒山地农业区域、灌溉农业区域。近几十年来,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草场沙化严重,环境的日趋恶化,进一步诱发了自然灾害频发,尤其干旱灾害对农业危害最重,干旱缺水的气候环境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西北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具备开发生产、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条件。但经历了汉唐时期的极度繁荣之后,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渐趋缓慢。尽管明清时期西北开发有回潮之势,但是,西北地区“颓势”格局基本确定,几成“贫瘠”、“荒凉”、“落后”的代名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态势从历史时期开始一直在增强,广大西北地区陷入生态恶化与贫困加重的恶性循环中,使中部和东部地区环境和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危害。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 选题意义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丰富,但是历来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带来的严重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存在,因此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给予持续关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是对过去西北地区环境变迁历史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对西北地区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提出重要的建议以及相关政策。

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许多不利的因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经营受传统影响较深,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和自然灾害频繁威胁十分突出。因此研究选择合理的农业技术类型和农业发展方式,挖掘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对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对应关系研究,可以拓宽区域环境变迁史和农业技术发展史的研究范围。研究中注重环境变迁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探讨环境与技术、社会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对西北地区未来的农业发展模式做出正确的预判。

总之,通过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和农业发展研究,不但对历史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系统总结,而且重要的是为发展具有特色“西北道路”做出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