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动画的诞生早于电影,是由“幻盘”“法拉第轮”“诡盘”于1892年演变成的,强调虚拟的真实,而电影产生于1895年,强调对现实的物质复原。当动画与摄影技术相结合的时候,形成了动画电影,梦幻性、想象力构成了人们对动画电影特征的总结和概括。电影原初的照相性带来的真实性,让人感觉是“天生”的现实主义。其实,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真人电影,叙事都是其核心范畴之一,都是其存在与发展的依据。而叙事艺术与艺术叙事必然带来创作观与价值观的问题。作为叙事艺术之一的动画片在创作观上理应是多样的。虽然其表现形式,时空重塑上有着无可比拟的自由度,对想象力的开拓和实现有着真人电影难以企及的便捷,但这并不妨碍艺术家按照世界本来面目去反映世界,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体现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感。现实主义并不会因为动画的高度假定性而丧失,因为现实主义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照相式的“复制”,不是简单地描摹,现实主义是对原生态生活的高度提炼,凸显出社会的“本真”。动画具有的高度假定性让现实主义的表达比真人电影更具开放性,现实主义动画不求写实的“真”,纪录的“实”,反而更多呈现人与动物的对话,人与外星人搏斗的场景,撤除了现实与非现实的篱笆,动画艺术的表现力并不影响与“现实”的贴近。只要动画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本真”,揭示现实或历史的本质和真相,都可以归结为现实主义或者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动画片。

本书从现实主义理论到创作实践,从现实主义动画历史脉络到当代发展现状,从宏观分析到个案研究,全面深入分析现实主义动画。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现实主义创作及理论起源,现实主义与中国文艺创作中的运用,重点梳理了中国现实主义动画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分析了现实主义动画在产业化发展中的困境及机遇,对动画现实主义在中国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分析了当代现实主义动画的常规类型和特征,归纳出现实主义动画的创作风格。第四部分探讨了现实主义动画的未来前景和发展策略,试图从艺术美学和产业经济角度提出个人的观点。第五部分对现实主义动画的经典文本进行分析。

邵奇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