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百家争鸣(3)

慎到(约公元前395年至公元前315年)是赵国人,早年学黄老道德之术,把道家学说向法家理论方面发展。慎到曾在齐国的稷下讲学,受上大夫之禄,负有盛名。他受《老子》影响,认为“道”的本质是万物相等,对后来庄周的“齐物”思想有所启迪。他是法家中主“势”的一派。“势”指政权、权位,他提出了集权的主张,在政治上把权势放到了第一位。

韩非,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至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见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著书,写出了《孤愤》《五蠹》《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韩非的书流传到秦国,为秦王嬴政所赏识,秦王以派兵攻打韩国相威胁,迫使韩王让韩非到秦国为其效力。韩非到了秦国,引起了秦朝李斯的妒忌。李斯、姚贾在秦王面前诬陷韩非,秦王终因他是韩国宗室而未能信任,并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自杀。韩非子吸收了儒、墨、道诸家的一些观点,以法治思想为中心。他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被称为法家之集大成者。而秦始皇、李斯君臣统一六国就是这一政治思想的完美实践。

申不害,又称申子,战国时期韩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在韩为相十九年,使韩国走向国治兵强。作为法家人物,其以“术”著称,是三晋时期法家中的著名代表人物。公元前337年,申不害卒于韩都(今河南新郑)。其著作《申子》已失传。

在先秦思想体系中,诸家思想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态势,但因后来的汉代“独尊儒术”等做法,忽视了其他学派思潮应有的地位。其中墨家或墨派的学说是最易被忽视的。墨子,名翟,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墨子曾学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提出兼爱、非攻等十项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墨子引发了当年的儒墨之争,当然日后墨家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着自身的思想根源。

此外,诸子百家还有名家、兵家等。名家的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战国后期赵国人,《公孙龙子》是公孙龙的代表作,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白马非马”论和“离坚白”等名辨思想。战国时期诸国纷争不休,而兵家的理论在实用中脱颖而出,举凡治国必论用兵。昔年用兵之人早就白骨累累,我们也只能从卷卷兵书中寻些痕迹。

《孙子》是《孙子兵法》的别称,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所作,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

《司马法》是一本流传很广的兵书,大约开始写作于战国初期的齐国,作者是春秋晚期齐景公时的名将司马穰苴。该书以仁、礼为本,认为刑杀、法制均为不得已而设,但又不能不深加重视。这种思想贯穿全文,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

《尉缭子》是战国后期兵家的代表著述,记载尉缭的言论,具有浓厚的综合各家学说的倾向和军事专业性色彩。《尉缭子》重视以制治军,书中专门讲了制度对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并且对制的各方面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论”。它不光议论义理,而且还设计了细致周到的方案,对士卒着装、标记、旗号等细节均有规定。

稷下学宫

战国时,齐国的威王是个传奇人物。他继位后,喜好声色,饮酒作乐,常常通宵达旦而不理朝政。这时,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我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会飞,也不会叫,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齐威王是一个聪明人,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于是沉吟了一会儿,便说:“嗯,这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就罢了,一旦飞起,就会冲到天上;它不鸣就罢了,一旦叫起来,就会让众人惊恐,你慢慢等着瞧吧!”齐威王毕竟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国君,后来他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变法改革。

稷下学宫就创建于齐威王初年,是齐威王变法改革的产物。田氏的齐国为聚集人才,在齐国都临淄西门外创建学宫,将学者封为“大夫”。“稷”是齐都临淄一处城门名,“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学宫因处稷下而称“稷下学宫”,是当时一个学术文化的大本营,于是就有“见贤思齐”的典故流传。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阴阳家邹衍曾就学于稷下学宫。邹衍在阴阳五行基础上建立了“五德终始”说。他认为,自古以来的人类社会,都是按照五德转移的次序进行循环的。而五德转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规律进行的,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出现都是这一规律性的必然体现。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文化人,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取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这些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成为战国“百家争鸣”的样板。

此外,黄老之学的形成和发展或得益于稷下学宫。黄老之学一开始就受到田齐政权的支持和利用。这时齐国的田氏政权是取代姜氏而成立的新政权,它需要一种理论对其合理性进行解释。一般认为,老子是陈国人,而田氏的祖先是齐桓公时由陈国避乱逃到齐国的,所以,田氏政权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来自南方陈国的老子学说,同时又抬出传说比尧、舜、禹更早的黄帝。黄帝的现身,一方面可以压倒儒、墨等显学;另一方面更为重要,齐威王把黄帝作为田氏的始祖,而姜氏是炎帝的后裔。黄帝战胜炎帝而有天下的传说,就为“田氏代齐”的合法性找到了历史的根据。

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基本与田齐政权相始终,随着秦灭齐而消亡,历时大约150年。稷下学宫这种形式也被后来秦国的吕不韦所借鉴,他组织门下食客编著《吕氏春秋》,其内容包括诸子百家等思想,对先秦思想文化进行了总结性的整理。

玉的文化

玉,美石也。对玉的喜爱,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古人说,玉石具有仁、义、智、勇、洁这五种美德,所以有君子佩玉之说,将人的美德与玉的品格互相比照,皎洁辉映。

在春秋战国时期,玉德学说就不断发展演变,其趋势是从繁杂到逐步精简。但由于政治格局的变化,礼坏乐崩,之前所形成的玉作礼器的规矩也逐渐被打破,日常玉饰变得普遍,生活化的气息也日渐浓郁。当时玉的种类很多,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玉以及蓝田玉等不同种类。当然最为温润的要数新疆的和田玉,这时和田玉已经进入中原了。汉白玉、绿松石这样半透明的具有美感的高级石材也在玉文化的概念之中。

春秋时期,顶部呈三角形的长条状玉圭依旧存在,多少保留着礼天的性质,像山西侯马盟书就是用朱砂写在这样的玉器上,用以祭天。圭这种形式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上朝觐见的笏板样式。而中部有圆孔的圆形玉璧就变为一种装饰玉饰。祭玉的种类减少,转而成为身份的一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