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俄国掠夺中国大片土地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俄国加紧向中国东北和西北边疆大肆进行以掠夺领土为中心的侵略扩张活动。

1847年9月,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加紧推行武装鲸吞中国黑龙江流域的计划。1849年,沙俄海军由海上侵入黑龙江口和库页岛地区。1850年8月,侵占黑龙江口重镇庙街,并以沙皇的名字为依据,将其改为尼古拉耶夫斯克。至1853年,沙俄侵略势力已扩张到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及口外整个领海,并侵占了库页岛。1854年1月,沙皇尼古拉一世批准了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提出的“武装航行黑龙江”计划。5月,穆拉维约夫率领舰船70余艘,运载俄兵近千名,强行越过石勒喀河中俄边界,闯过雅克萨、瑷珲等地,横穿中国领土2000多公里,并在黑龙江下游屯兵筑垒,实行军事占领。1855年5月,沙俄再次武装入侵黑龙江,并迁来大批“移民”,在左岸强行建立俄国居民点。1856年末,俄国将其所占的黑龙江下游地区和库页岛划为它的滨海省,设首府于庙街。1857年,穆拉维约夫开始派兵在瑷珲对岸驻屯。1858年5月,他乘英法联军进犯天津之际,以武力胁迫瑷珲将军奕山签订中俄《瑷珲条约》,规定: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仅在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以南的一小块地区(时称江东六十四屯)仍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和管辖权;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原属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此后只准中、俄两国船只来往,别国不得航行。清政府没有批准《瑷珲条约》,并对奕山等人予以处分。沙俄方面则将瑷珲北岸的海兰泡改名为“报喜城”(布拉戈维申斯克),沙皇特颁嘉奖,晋封穆拉维约夫为阿穆尔(黑龙江)斯基伯爵。

在中国西北地区,沙俄于1846年即已武装入侵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19世纪50年代,它越过伊犁河继续向南扩张,侵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大片中国领土。

1860年英、法《北京条约》签订后,俄使伊格纳提耶夫向清政府索取“斡旋”酬劳,再次提出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会勘”西段边界,以及北京、张家口、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等处通商并设立领事馆等要求。一方面他威胁说:俄中接壤达7000俄里,“俄国较之其他任何海上强国都更易于随时随地给中国以有力的打击”布克斯盖夫登:《1860年北京条约》,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88页。。另一方面,他又以帮助镇压太平天国为诱饵。11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划归俄国,增加喀什噶尔为商埠,并在喀什噶尔、库伦设领事馆。关于西部疆界,条约第二款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自1862年起,中俄双方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开始勘分西北边界的谈判。中国的西部边界原在巴尔喀什湖。沙俄却硬指清朝设在境内城镇附近的常驻卡伦为分界标志,把中国的内湖斋桑泊(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和特穆尔图淖尔(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指为界湖,并出兵强占中国境内山隘、要津,垒石立界,制造既成事实。甚至扬言攻取喀什噶尔和伊犁。1864年再开谈判后,俄国方面派兵威逼塔城卡外,并坚持中国必须按照俄国的分界议单划界。10月,中俄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具体划定了从沙宾达巴哈山口(今俄境)起至浩罕边界为止的中俄西段边界。据此,沙俄再割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沙皇俄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获利者。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和一系列勘界条约,它侵占了中国1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