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跨界整合,传统企业的自我革命(3)
- 互联网+:整合与跨界
- 闫岩
- 4540字
- 2018-03-29 10:03:19
【“两条腿”走路才更稳】
从目前的情况看,传统企业不下决心“改革”,是无法达到升级效果的,只有利用突破性战略,才有可能恢复“战斗力”,做到与电商抗衡。
若是满足于原有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渠道,企业就会变得被动,无法在市场竞争力中掌握主动权,不妨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传统行业进行升级改造,增加其活力。
实行传统营销和电子商务双管齐下的战略,对改变传统企业有重大意义,面对互联网日益高涨的势头,企业想要变得更强,就必须借鉴别人的经验,然而,想要运用好电商平台,企业必须循序渐进。
首先,应当建立企业网站,已有网站的企业要强化管理,关键是要打造成商务型网站。很多企业网站仅仅有“装饰”作用,页面上除了企业简介和产品宣传外,找不到更有用的信息。
不妨多添加一些“链接”,当客户有需要的时候,能够马上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评估。此外,建立交流系统也很有必要,让企业与客户保持顺畅的沟通是发现商机的关键。
其次,企业要分出一部分资金和精力,用于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可以多引进一些复合型人才,既了解互联网,又善于管理,并且懂得相关技术。如果遇到这类人才,一定要重用,或是在企业中选择有潜力的员工,对他们进行培训,把他们当成储备人才。
Y公司是一家生产型企业,主营各种五金件,在高层管理者的带领下,公司规模一度发展得很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走上“舞台”,传统行业市场明显缩小,面对公司营业额不断下滑的情况,Y公司决定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它调整的方向很明确: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企业运营中,同时保持原有的优势。
几年前,Y公司就建立了企业网站,只是一直没有打理,网站上的信息也是很久之前的了。管理层决定,要完善网站功能并开通网上交流平台,由销售部的几名员工组成客服组,如果有客户咨询,他们就马上给出回答。
但这明显无法称得上“电子商务”,因此该公司决定聘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从事网站运营和维护工作,真正做到“两条腿走路”。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筛选,Y公司终于招来了两名互联网方面的人才,暂时可以满足需要。后来,又挑选了几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员工,让他们带领大家一同搞好互联网管理工作。
去年底,Y公司凭借电商的帮助,首次逆转了前一年度亏损的局面,销售额和利润率都提高了不少……
可见,传统企业想要有发展,就必须利用一切有效工具,包括互联网,这是激发传统行业潜力的有效途径。
企业网站的主要作用是增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意在降低运营成本。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无法实现全覆盖,高层的指令传达到基层的时候,不仅时间延迟了,意思也变味了,这就说明企业要建立和优化内部网,必须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这是利用好电商平台的前提。
在选择管理系统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基本情况,不能过于盲目,例如,某企业的产品品种较多,那么,与产品单一的企业相比,在选择和设计管理系统的时候,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管理系统除了要适应企业的情况,还得具有包容性,毕竟很多传统行业在接触电子商务的时候,并没有放弃原先的管理、营销模式,若是该管理系统和原先的模式产生冲突,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
在电子商务建立初期,企业可能无法收获很明显的效果,这个现象是正常的,因为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在刚刚“接触”的时候,需要一个“磨合期”,若是因此而放弃,对于企业来说就太可惜了。
所以,传统行业的目光一定要放得长远些,既然选择了“两条腿走路”,就应当坚定想法,并且不断完善企业电子商务平台。
对于首次选择电子商务管理系统的企业来说,可以多咨询一些软件开发商,也可以对开发商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看看是否真如对方所说的那样好。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如果没有定位好,电子商务在该企业就不会有发展,同时,企业现状也就难以改观。
综上所述,传统企业想要通过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就必须有严谨的规划,既不能“随便”做个企业网站,也不能“随便”安装一个电子商务管理系统,而是要先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再进行具体安排。电子商务是高科技,企业不仅要引进它,还得进行科学的操作,所以要特别重视相关人才的招募和培养,同时做到了这些,传统企业才能有进步的空间。
【从金字塔趋向扁平化的组织整合】
目前,国内不少传统企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不论生产工艺还是管理模式,都存在落后性。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些缺点变得尤为明显,若是再不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后果可想而知。
组织结构的确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考验着管理者的综合能力。对企业的认知度是否到位?能否通过合理运作将传统企业的优势凸显出来?对电子商务的看法是否准确?想解答这一系列问题,首先要了解现有的组织结构对企业的好处及危害。
当传统企业置身于电子商务环境,原先的观念、作风、习惯可能都要改变,当然,需要变化的还有业务流程、机构机制和职责等,目的都是为了企业能适应市场。然而,改变应当从高层开始,再逐步渗透下去,一旦管理者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是无法完成转变的。
前面说到,电子商务对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走向“扁平化”起到很大作用,但这是分阶段逐步进行的,正因为组织结构关系到企业的根本,所以必须将此列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从原先的“金字塔”结构到“扁平化”结构,这不是一个小转变,而是一次巨大飞跃,因为要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所以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先进行调查和研究,再做好系统设计工作。
企业想要变更组织结构,必须以适应市场要求为前提,否则企业就会变得很脆弱,禁不起丝毫“风雨”,由于市场变化需要一定过渡阶段,所以变更组织结构也要采取渐进式。
这样做有两点好处:第一,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调整企业的结构,会令每一次改动都在局部进行,很少波及其他部门,这样就不会伤及根本;如果方法是正确的,就可以顺利推广到其他部门,即便存在误区,伤害性也特别小,只要对局部进行调整就可以了。
第二,每个企业都存在不同之处,况且在调整组织结构之前,肯定会参照其他公司的经验,甚至会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这样就有可能产生失误;既然对企业的“改革”是逐步进行的,即便出现状况也能及时纠正,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小。
甲公司是一家服装生产企业,虽然一直保持不错的业绩,但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它还是显得有些吃力,面对这种情况,管理层果断提出“改革”的想法,不仅要拓宽销售渠道,还得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想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必须从管理层开始,由于员工受到管理人员的约束,所以得先改变这些人的观念,由老总带领,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让大家对电子商务有更清晰的认识,然后再在企业内部举办培训,由他们将这些理念传递给员工。
一段时间后,甲公司的大部分员工都完成了培训,这是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的准备工作。接下来,企业就要引进全新的管理系统了。
由于进行了很严格的挑选,所以员工表示该管理系统用起来很顺利,加之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在操作方面,大家都表示没问题。
对于实行“扁平化”管理,甲公司有自己的想法:有些部门可以弱化中间层,而另一些部门目前还无法做到。因此,只能先“试运行”,避免因过于心急而产生不良结果。
于是,这项工作在行政部、质检部、仓储部、生产部、设计部展开,而财务部还是按照原有模式进行。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该企业的管理层中,几乎没有人是做财务出身的,并且对这方面也“一知半解”,只好先撇开它。
在进行“扁平化”管理的部门,员工输入的信息很快会传送到高层管理者手中,而中层管理者要做的,便是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随后传送给高层。
当高层作出决策的时候,大部分邮件都会抄送给基层员工,但需要中层管理者尽快做出详细计划,再给高层审阅后,马上发送给下属。
半年后,甲公司的销售业绩有了明显提升,变化最大的是生产部和设计部,两者能够互相配合,高层管理者也能随时掌握最新生产情况。
以往,都是等到服装全部生产出来,即将打包入库的时候,才发现很多式样消费者已经不喜欢了。现如今,设计部员工能够对即将投入生产的服装式样进行修改,以保证它们成为畅销品。加之高层强化了对质检部的管理,令产品能够按质、按时地到达客户手中。
进行“扁平化”管理后,客户普遍反映甲公司的服装不仅式样好看,质量也特别好,由于定价合理,所以不管衣服放在线上还是线下,销售情况都特别好。
该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改变,主要是因为它用合理的办法,对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不仅适应了市场需求,还提升了所有员工的素质,在未来的时间里,两者将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将该企业打造得更加完美。
此外,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的时候,还要注意其适应性,若是在调整后既不能适应内部管理需要,也不能适应市场环境,此阶段行动就是失败的。
虽说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是优化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途径,但管理者却不能因此盲目跟风。想要推动企业管理“扁平化”进程,先要知道企业有什么样的基础,这样的基础适合对应什么样的“扁平管理”。“扁平”程度过大或是过小,都会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前者会令信息覆盖面不够广,导致管理者无法全面使用信息,而不能进行科学决策;后者会令中间层较宽,而提升企业运营成本。
组织,是支撑现代企业整个系统的基本结构,为企业的管理运作提供了实施的保障和基础。组织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当代成功企业的领导者,都以其超人的智慧和科学的运作,向人们展示了组织艺术的魅力。
时代在变化,市场在变化,企业组织管理也要随之变化。在现代市场环境中谋求生存发展的企业,如果不能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经常性地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组织制度的创新和组织管理的整合,就不能确保企业组织的高效运营,就无法适应新的时代、新的市场、新的竞争和新的挑战。
生命在于运动,组织在于整合。在竞争激烈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企业要经常性地围绕企业工作目标,以高效运营为原则,动态地调整组织结构,以适应新的挑战。一个现代企业组织在很多方面与一座现代建筑相似。特别是,企业的组织图就像大厦的基本结构图,它是整幢“大厦”的“硬件”部分,它为企业的运作提供了基础。
建筑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现代企业的组织学同样如此。组织理论家们总结出种种原理、规则,使我们了解其科学的一面,而现代企业的组织者们则以他们超人的智慧、悟性与灵感,为我们展示出组织艺术的魅力。
但上述两者有一点重要的不同,即现代企业组织具有动态性,这使上述类比存在某种缺陷,建筑一旦建成即宣告其结构的定型,而在现代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企业却不得不经常进行结构的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况、新的竞争和新的挑战。这种组织结构的调整,就是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组织整合。
组织整合时要贯彻下列两项原则:
1.目标一致的原则
一个组织结构,如果能使个人的贡献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目标,就是有效的。组织的结构和活动都必须用符合目标(无论是总目标还是派生目标)的有效性标准来衡量。任何背离组织目标的融动组织结构的活动,哪怕是贴着最时髦标签的方法都是有害的,也是不允许的。
2.高效的原则
一个组织结构,如果能使人们(指有效能的人)以最低限度的失误或成本(超出通常把成本看作完全是以货币或工时作计算单位的范畴)实现目标,就是有效的。效率原则是衡量任何组织结构的基础。
即使最切合实际的目标在低效组织面前都会成为泡影。低效组织最终会因自身的低效而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