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颁奖辞

“他在长篇系列小说《蒂博一家》描述了人性冲突以及现代生活的一些基本方面,其中所展现的艺术力量和真理性值得褒奖。”

诺贝尔委员会主席 霍尔斯陶穆

1937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杜·加尔,他把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创作小说《蒂博一家》上。这部作品无论是浩繁的卷帙还是丰富的内容,都堪称巨著。作品塑造的不同类型的人物,就如同陈列在画廊中的画像般栩栩如生。这部作品紧紧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人民的心理,融合当时一些社会问题,展现了那个时代法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展现现实生活。这类小说,在它的发源地被称为“大河小说”。

这个名词指的是,相对于其他类别的小说,有一类小说不大注意结构的叙述方式,它像一条贯穿整个旷野的河流,蜿蜒而下,将两边的景物都倒映出来。这类小说的本质是,不论是主要情节还是细节,注重的都是真实地反映一切而非刻意追求结构上各部分的均衡。用河水打个比方,河水自由地穿行,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受形式的束缚,只有河底的暗流偶尔会影响河流表面的水纹。

这个时代并不平静,机器的飞速运转,加快了生活节奏,扰乱了生活原本的平静安详。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却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渐渐成为一种潮流。小说让忙碌的人们找到了一个可以放松心情的幻想空间,从心理学方面分析,我们可以称之为对现实生活中挫折困苦的精神慰藉。而这部小说的作者,却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笔墨,揭露现实生活的病痛与不安。

读者可以在这部内容丰富的小说里,看到固有的、无法回避的悲剧现实,从而得到心灵的慰藉。小说以英雄的姿态,大口吞咽下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痛苦,让读者鼓足勇气勇敢面对。书中浓缩的美感,可以唤醒读者丰富的情感。所有这些都是小说《蒂博一家》的特征。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三个:父亲和他的两个儿子。小说用一种特殊的技巧介绍了父亲的背景和责任,在表现两个儿子和小说中的许多配角时,则采用了喜剧的方式。作品没有做任何铺垫,只是通过对话描写,便将这些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就如同我们眼前正上演着一幕精彩逼真的舞台剧。读者能十分迅速地从中找到能引起自己共鸣的内容。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作者在语言和行动方面刻画了主角形象,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分析,使读者受益良多。然而,马丁·杜·加尔并没有满足于这些。他指出,思想、感情和意志在没有被说出口、没有变成切实的行动之前,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有时,像习惯、虚荣心这些外在的因素,甚至仅仅一个笨拙的举止,便足以改变态度和个性。这些全靠作者通过分析人物后从侧面烘托来完成。马丁·杜·加尔用绝妙的文笔描写了思想和行动之间的这种关系。马丁·杜·加尔在刻画人的性格的艺术方面做出了最独特且最重要的贡献。从审美观点来看,这并不总是优点,因为假如分析的结果和故事的结果根本没什么关系,那么,分析便会显得累赘。

作者在描写父亲的性格时便用了这种内省的手法,但父亲的性格并不复杂。小说一开始,他便登场,整部小说中他的性格表现得很完整。他依然生活在陈旧的观念和价值当中,眼下生活中的事情,根本无法改变他那根深蒂固的想法。

他是上流社会中产阶级中的一员。他十分看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是教会忠实的仆人和慷慨的慈善家。但是他其实像生活在自己的上一代人中间,这让他和自己的下一代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但这种冲突,却并不常让他和儿子发生争吵。因为老人觉得自己身份尊贵,自己的观念无懈可击,他觉得自己根本没必要和儿子们争论。因此,父辈和儿子之间的对抗,作者并没有花费太多笔墨来展现。

老人十分顽固,他从没想过要改变自己。他坚信自己的任何做法都是无可挑剔的,无论是谁的说法都没法动摇他的观念。这种性格,让他对未来自己深陷孤独的悲剧丧失了预见和知觉。

而作者却采用了喜剧的手法来处理这种性格。在他弥留之际,对自己的命运感慨万千,不由自主地将自己最深的情感流露于外,这是因为面临死亡,长期忍受的苦闷终于得以纾解。这种情感,虽然细微到难以被人察觉,但作者细致的描写仍旧让读者感动。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在这个瞬间发现并展示出了老人内心深藏的情感。

父亲和长子之间的冲突在书中并没有特别强调。长子昂图瓦纳·蒂博是一名医生,他一直专心于自己的工作。对于父亲固执的想法和表现,他倒并不大在意。在他身上,强烈的履行医生职责的责任感,让他没时间纠缠于道德观念。他谨慎而有分寸,完全能掌控自己的想法,他一点也没有反抗的欲望,甚至没有时间想它。由此看来,他是个有上进心的人,前途无限光明。尽管偶尔他会分心,但很快便又会沉浸于工作中。

昂图瓦纳是他那个时代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有学识,有谋略,不偏执,不固执己见。他相信,个人的力量是不足以改变时代的,所以他不会成为革命家。

比他小几岁的弟弟雅克就完全不同了。他的原型可能就是作者,他是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他按自己的想法评价外面的世界,虽然父亲对他的教育负有一定的责任,但他的天性让他成长为一个革命家。小说开端,他是一个在教会学校上学的14岁的少年。虽然他懒散、不愿上学,但是他聪明机灵的表现又让人们没法对他生出厌烦之心。感情炽烈的少年时期,他爱上了一个女孩儿,几乎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他们通信,在信件中互诉衷肠。后来这件事被祭司们发现,他们严加干涉,对两人进行了严厉的惩罚。生活在严格的监控之下,雅克感到无比压抑,对于这种屈辱他绝对无法忍受。发生了这样的事,他必然无法避免被父亲怒不可遏地训斥一番。面对这个无比苛刻的世界,他感到恐惧和愤怒,想尽一切办法逃脱监管挣脱束缚。可是,越是想挣脱,就越能深切体会自己对抗现实的无望,为了幸福和自由,这对年轻的情侣打算私奔到非洲。可最终他们在马赛被警察抓了回来,计划也随之落空。

雅克回到家中,那个固执的父亲对他施以严苛的惩罚,把他关进感化院的一间监禁室里,他认为,这是对儿子最好的教育方式。但恰恰是他的这个决定,激起了儿子更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段对雅克个性发展的描绘是整部作品中最感人的章节。

后来哥哥向父亲再三请求,雅克终于被从感化院放了出来。尚让雅克感觉一丝安慰的是,父亲允许他继续上学。他生来就长了一副聪慧的头脑,所以几乎没费什么气力就考取了别人费尽心思也无法考上的高等师范院校,这是一扇通往上层社会的门,但他对这些毫无兴趣,反而更觉得内心空虚。不久之后他再一次像少年时期一样逃往非洲,这次他成功了。他在小说中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

他再一次出现在故事中,是昂图瓦纳找到他在瑞士的住址,他是从一个革命者那里打听到的。昂图瓦纳把弟弟带回父亲的床前,可惜他回来晚了,已经没有机会和父亲和解了,老人已到了弥留之际,根本无法知道小儿子就在自己的床前,这让雅克心中无比痛楚。

以上就是读者了解到的雅克这一形象,对于他的心路历程,作者在此阶段并没有详细描写。但读者可以看出,作者对他的才能和性格是十分赞赏的。

情节继续发展,便达到了这部鸿篇巨制的高潮部分,时间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14年夏天,父亲去世后不久,雅克不愿再待在巴黎,只身来到日内瓦。他加入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团体,他们的使命是号召群众起义,以阻止战争的爆发。小说的失败之处体现在对这些鼓动家的描绘,不管作者的出发点是怎样的,但却只留给读者一种印象:这部分人并没有承担起他们宣扬的使命。

当雅克离开日内瓦返回巴黎执行任务时,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更加高大了。这个阶段他的成长体现在道德上而不是理智上。尽管他的行动没有引起巨大的反响,但他却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了救赎。作者对雅克七月末待在巴黎的日子——这段挣扎在希望和绝望之间的日子的细致描写,可以说是这部作品中最杰出的部分。通过小说,作者还原并激活了那段时间的历史。但对于一般民众而言,他们对政治的了解是无力而盲目的,甚至常因政治陷入悲剧而不自知。虽然小说的字里行间并没有体现作者强烈的政治倾向,但却完全可以看出他是以宽容的态度,真实地描述这段时期社会各阶层的面貌的。

小说中出现了一段插曲,与这段动荡的社会现实形成对比,那就是雅克与昔日恋人的重逢。数年前,年少的他不顾一切地爱上了这个女孩儿,几乎为了她放弃了所有。这次重逢,爱情之火重又燃起,尽管这是一段短暂的插曲,但足以为小说蒙上一层具有悲剧美感的面纱。

雅克对政治的全部幻想被宣战的布告骤然击碎。他陷入无限绝望中,但很快又为自己重新创造出新的梦想,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巴黎,离开了他深爱的姑娘。

和中学时代逃离学校一样,雅克又一次开始了冒险活动,两次行动都同样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缺乏现实感的烙印。他果敢地在瑞士印刷了许多反战言论,但行动很快就结束了,原因是他搭乘的飞机坠毁了,不但所有的印刷品被烧光,还致使雅克全身烧伤,坠落在了撤退的法国军队中间。此时,他那战败的屈辱感已没那么强烈,折磨他的反倒是肉体上难以忍受的痛苦。最终一个实在不愿拖着这个倒霉鬼继续前行的同胞,用一颗子弹帮他结束了痛苦。本来他就认为这个从天而降的人是间谍。

对于这个悲剧的处理,作者采用了一种辛辣的讽刺的笔触。但是他讽刺的并不是小说的主角,他是想说明,一个抱有理想主义的人,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势必会痛苦受伤。由此看来,马丁·杜·加尔的辛辣反倒没什么不合理。整部作品结构严谨、思维缜密,但整个插曲的叙述却是冗长细密的,甚至影响了作品的连贯性,琐碎得几乎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步。

雅克·蒂博这个英雄主义式的人物,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个沉默寡言的人,有着高洁的品性和让人瞩目的沉静。他意志坚强,勇气可嘉,这些品性都足以震撼人心。作者用强有力的语言,精确细致地刻画了雅克这一形象。马丁·杜·加尔对人类灵魂做出了愤世嫉俗的、锐利的分析,这种分析极其细致精准。整部作品都洋溢着作者对理想主义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