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本创业找对路才行(3)
- 小本创业经营金点子:社区创业服务指导
- 江克鹏
- 3261字
- 2017-12-08 11:29:42
2.不要把利润看得太重
俗话说:“三分利吃饱饭,七分利饿死人。”利润微薄,但容易在价格上形成优势,从而靠销量占优势来弥补价格上造成的损失。小本经营资本相当有限,最怕造成商品积压,资金转不了,成为“死”钱,包袱越背越重,影响下一步的经营,形成恶性循环。薄利多销的道理尽管人人都明白,但这一点却是小本经营者最易忽视的经营方针。
3.尽量为顾客提供便利
资本雄厚的大企业经营重“守”,做小生意的小本经营重“走”。资本雄厚的企业,可以通过各大媒体发布促销广告,利用自身优越的经营环境、齐全配套的商品和服务,等顾客主动上门;小本经营者一般经营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容易和顾客建立稳定的联系,因此流动销售和送货上门的方式往往更能迎合顾客的需求。
4.还要懂得服务
虽然小本经营者没有大企业家那么财大气粗,但是可以靠人性化的服务招揽顾客,好的服务能够给小本经营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在社会上,可能许多经营者由于经营的时间过长,没有了当初创业时的耐心,对待顾客的态度很差,这样便失去了经营的服务优势。许多小店由于夫妻共同经营,许多时候把夫妻矛盾展现在顾客的面前,他们在争吵的同时却忽略了顾客的存在,长此以往就会在不经意间失去很多顾客!
1.7 六大法宝帮你筹得创业资金
许多人在创业初期往往求“资”若渴,为了筹集创业启动资金,根本不考虑筹资成本和自己实际资金需求情况。但是,如今市场竞争使经营利润率越来越低。因此,广大创业者在融资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周围的有效资源,不要孤军奋战。
1.巧选银行贷款
按照金融监管部门规定,各家银行发放商业贷款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上浮或下浮贷款利率,这样,到银行贷款和去市场买东西一样,挑挑拣拣,货比三家才能选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相对来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要低一些,但手续要求比较严格,如果你贷款手续完备,为了节省筹资成本,可以采用个人“询价招标”方式,对各银行贷款利率以及其他额外收费情况进行比较,从中选择一家成本低的银行办理抵押、质押或担保贷款。
2.用好政策,享受银行和政府低息待遇
创业贷款是近年来银行推出一项新业务,凡是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或已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因创业或再创业需要,均可以向开办此项业务银行申请专项创业贷款。
3.求助亲友
创业初期最需要是低成本资金支持,如果有亲朋好友在银行存有定期存款或国债,这时你可以和他们协商借款,按照存款利率支付利息,让你非常方便快捷地筹集到创业资金,亲朋好友也可以得到比银行略高利息,可以说两全其美。不过,这需要借款人有良好的信誉,必要时可以找担保人或用房产证、股票、金银饰品等做抵押,以解除亲朋好友后顾之忧。
4.合理挪用,住房贷款也能创业
如果你有购房意向并且手中有一笔足够的购房款,这时你可以将这笔购房款“挪用”于创业,然后向银行申请办理住房按揭贷款。一般来说,住房贷款是商业贷款中利率较低的品种,办理住房贷款,曲线用于创业成本更低。如果创业者已经购买了住房,也可以用现房做抵押办理普通商业贷款,这种贷款不限用途,可以当做创业启动资金。
5.精打细算,合理选择贷款期限
银行贷款一般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贷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如果创业者资金使用需求时间不是太长,应尽量选择短期贷款,比如原打算办理两年期贷款可以一年一贷,这样可以节省利息支出。另外,创业融资也要关注利率走势情况,如果利率趋势走高,应抢在加息之前办理贷款;如果利率走势趋降,在资金需求不急的情况下则应暂缓办理贷款,等降息后再适时办理。
6.提前还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创业过程中,如果因效益提高、货款回笼以及淡季经营、压缩投入等原因致使经营资金出现闲置,这时可以向贷款银行提出变更贷款方式和年限申请,直至部分或全部提前偿还贷款。贷款变更或偿还后,银行会根据贷款时间和贷款金额据实收取利息,从而降低贷款人利息负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8 走出创业的心理误区,挖掘更大的创富潜能
创业者须远离的四个心理误区
1.如果我有……那么我就能……
很多人会这样想:如果我有……那么我就能……这是作为一名创业者最要不得的想法。事实上,如果你先把自己变成了那个人,那么就会拥有那一百万。
有一个人,他的梦想是开一家服装店,但是没有资金。后来有人说,你先把自己当成一个服装店老板,想想自己应该干些什么。然后,这个人就开始看很多潮流杂志,看时装发布会,并且做了很多计划书。他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真正的服装店老板,见到谁都会谈他的“服装店”。结果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投资商,一眼看中他的计划书,投资50万元。现在,他不仅有了一家服装店,还开了连锁店。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预期对人的影响非常大。你相信自己是老板,那么你就会用老板的思维考虑问题,学习老板应有的技能,接触老板圈子里的人。然后有一天,你就真的变成老板了。这是一个思维问题,怎样想决定着你拥有怎样的结果。
如果你一直停留在“如果我有……那么我就能……”你永远不能成功。但如果你先把自己当成老板,想一想:老板需要跟什么人打交道,你跟他们打交道了吗?老板要做哪些报表,你会做了吗?你会发现,某一天你真的就成了这个人。当然,经过这样的实验,你也可能发现自己成不了这样的人,即便如此,也比你什么都不想就去做要保险得多,成功率也高得多。
2.上班打卡就像老师点名,可有可无
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几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合伙办了一家公司,不到一年就垮了。原因是什么?你很难想象。他们的业务水平很好,对市场的把握也比较准,创业之初就接到了一个大业务。但是,最终这个业务没有完成,原因竟然是员工迟到早退。你可能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是可笑,但这是事实。这些大学生老板还像读书时那样,把公司里的打卡制度当成大学课堂的老师点名,可有可无。最终项目没能按时完成,失去客户的同时也失去了信誉。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就可以知道,创业需要职业化的人、职业化的团队、职业化的管理体系。这种职业化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需要从成熟的企业学习的。所以,毕业后先打工,有几年工作经验后再创业,不失为一个取经学习的好方法。
每一个成熟的大公司都有其职业化的流程和管理制度。就拿打卡这件简单的事情来说,你可能会想,每一个人都是想做事业的人,靠大家自觉不更好吗?但是不用几天你就会发现,就连执法者自己都没办法守规矩。人的自制力往往也需要外界约束才能起作用。
建议想要创业的年轻人先到大公司打几年工,学习他们的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监督机制等。先得被别人管到职业化,这样才会发现这些东西的意义,并且移植到自己的企业中去。这样绝对比在失败的基础上再摸索要轻松有效得多。
3.前景光明,所以不用管眼前的困境
很多热血青年是这样开始创业的:“我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好,那就开始吧!”这在偶像剧中很美好,但在创业这件事上却很可怕。年轻人常常犯“只看远景不重眼前”的错误,觉得前景很光明,于是不管眼前存在着多少困难,也不管有没有想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凭着冲动开始创业。结果一番努力之后才发现,那个远景只是海市蜃楼,自己还没爬到那里就已经奄奄一息了。
在创业之前,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资金流,就是自己所选择的行业是否能保证有资金流入。还有一些人在理想的鼓舞下,把自己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拿来创业。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推崇,因为:一来太过冒险,尤其是没有经济基础的大学生,一旦失败就很难翻身;二是这样做心理负担会很大,因为你赌上了全部资产,也就意味着只能赢不能输,无论是你自己还是周围的人,都会给你的内心造成很大压力。
4.找工作太难,所以去创业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世界船王”包玉刚给某名校的MBA毕业班作演讲。他说,有的人生来就是MBA,比如我;有的人做一辈子也成不了MBA,比如你们中的绝大多数。
关于创业,许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创业素质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天学习的?其实,仔细研究后我们就会发现,创业者身上的很多要素很难在大学毕业后再去后天养成。按照生涯规划的观点,我们的性格跟职业是有匹配度的。所以,大学生不能因为找不到工作就去创业,而要先考虑自己的性格、能力与创业要求是否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