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个总目标与一条主线(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和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围绕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思想。他指出:“我们这个党要恢复优良传统和作风,有一个党员要合格的问题。合不合乎党员的资格,合不合乎党员的条件这个问题,不只是提到新党员面前,也提到一部分老党员面前了。”他强调,“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增强党性,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要通过思想教育“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精神状态上有显著的进步,党员为人民服务而不谋私利的觉悟有显著的提高,党和群众的关系有显著的改善”。根据这些思想,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的目标。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强调,要使党“以崭新的姿态,站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成为一个勇于改革、充满活力的党,纪律严明、公正廉洁的党,选贤任能、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的党”。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工作,对保证党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列起到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对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江泽民同志强调:“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发展变化,正确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坚持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是我们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特征,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继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并把它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个命题,认为“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根本目的和主要途径进行了深刻论述,他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在谈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的时,他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2006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要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条主线”、“五个方面”,是党的十七大勾画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其中,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占据着突出地位。

在上述探索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这里第一次把纯洁性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主线。对于这条主线之间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曾阐释说:“什么时候党的纯洁性保持得好,党就更加坚强有力,党的事业就能健康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纯洁性受到影响和削弱,党的战斗力就会下降,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这充分说明,做不到纯洁,也就谈不上先进。同样,失去了先进性,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动摇。这三大建设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抓住了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反过来,抓住了执政能力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主干,只有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体现时代要求,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三、围绕“目标与主线”推动党建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期新阶段党的建设总目标,牢牢抓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提出了治国理政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宝库,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坚定与否,是衡量党员先进性与纯洁性的重要标志,对于提高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理想信念在党的建设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看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他还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形象地说,理念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014年1月20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他又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就理想信念问题作了进一步阐述,他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

习近平同志关于精神之“钙”和“总开关”的说法,很形象很生动,也很深刻。每个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在思想观念支配下发生的,有理想信念这样的“钙”,什么风险困难都能经受得住;没有这样的“钙”,什么问题都有可能出。在这一问题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很多。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总体上不缺“钙”,因为他们往往想明白了为什么入党、为什么参加革命。夏明翰烈士就义前写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我们今天读来仍很感动。而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念迷茫、精神迷失。一些“大老虎”出问题后忏悔时,几乎都讲到这一点,说自己的理想信念动摇了、丧失了,脑袋里面只剩下权和钱了。针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这些问题,习近平同志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看家本领”,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观和根本政治立场;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实现这个最高理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建设一支党和人民需要的执政队伍

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对干部队伍建设非常重视,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在201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提出了做好干部的五条要求,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其中,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敢于担当,认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在回答什么是好干部的同时,习近平同志对如何成长为党的好干部以及如何选拔党的好干部也做过专门论述。他指出: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从干部自身来讲,个人必须努力,这是干部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要认真加强实践,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培养选拔党的好干部,必须“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