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再做低品质勤奋者:实现高品质人生的11个关键
- 高原
- 1604字
- 2020-06-24 18:42:14
四、Black box——“黑箱子房间”减压法
|转化压力的有效策略|
多年来,我一直倡导和鼓励人们采取“黑箱子房间”减压法,因为在所有贯彻这一方法的案例中,参与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从心理学的角度,“黑箱子房间”可以视为一种外人既不能打开,也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系统,但当事人自己是可以随意进出的。房间的钥匙仅有一把,这里是我们每个人进行压力转化的隐私区域。
公司市场部的保罗出差回来,告诉我说他简直无法呼吸了,真想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5个月前,保罗先去了加拿大,从加拿大飞到英国伦敦,又飞到南美三个国家,再从阿根廷飞去中非,直至回到洛杉矶。旅途漫长不说,还要跟不同国家、不同公司、不同人种、信奉不同宗教的人打交道,各方面的压力让他差点抑郁。尽管他是那么优秀的一位市场人员,同时还是公关的高手。
怎样释放这些压力?
传统的做法是放假,发放一笔奖金,给他15天甚至更长的假期,让他去尽情玩乐。但是,如果工作不允许他离开呢?有没有可以替代或者更好的办法?我为保罗准备的就是一个“黑箱子房间”,那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迅速转化压力,帮助他将内心的焦虑、不安、抑郁等情绪释放出一部分,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工作的效率。
公司在洛杉矶总部的顶层的偏僻角落有一间任何时候都紧紧关闭的房间,这里就是员工的“情绪治疗室”——我们的正式称呼是“黑箱子”(Black box)。房间有60平方米大,里面有一盏台灯,一个瑜伽垫,一台可以下载、播放音乐的电脑,一副耳机,一个吊在天花板上的拳击沙袋,一张床和被褥。房间没有窗户,而且是完全隔音的,哪怕在里面引爆一枚手雷,门外的人也完全听不见。
谈到“黑箱子房间”的用途时,我向员工公布了他们可以在里面做的事情及相应的权限:“工具就是这些,你们想想能利用它们做什么?每个人每天都有30分钟的时间可以呆在里面,但你们需要各自协调好顺序,可以预约,也可以自行调换。你们能做任何事,当然不能把房子点了,也不能自杀。再次忠告,不管压力有多大,自杀都是对人生的犯罪,是你们这辈子做过的最怯懦的事。”
之所以强调“不许自杀”的原则,是因为准备启用“黑箱子房间”的两天前,公司所在的写字楼有一家金融机构的高级经理从100米高的楼顶一跃而下,用死亡结束了内心全部的压力,也许还有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认为这个房间不能释放一个人全部的工作压力,但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减轻60%到80%。重要的是,要把它视为一种长期的机制,让所有的人习以为常,形成良好的习惯。在“黑箱子房间”中,由于外界听不到、看不到你在做什么,所以你大可以“原形毕露”,痛哭,怒吼,哪怕是大声地指责、辱骂公司的管理层,都没有关系。你也可以用拳击沙袋、做瑜伽、带上耳机听音乐和关掉手机蒙头大睡的方式发泄情绪。在30分钟的时间内,没人会来打扰你。
保罗的选择不是假期,是去“黑箱子房间”独自呆了一会。第一次进去时,大概有20分钟。第二天他开完碰头会,又去呆了40分钟。时间有点长,不过没有关系。一周之后,保罗就逐渐从出差的紧张情绪和焦虑中走了出来。至于他在里面干了什么,谁知道呢?何况我也不想知道。这正是“黑箱子房间”的作用。
|建设一个“独处空间”|
也许你现在应该放下书本想一想,坐在沙发或办公椅上冷静地思考:“我的‘黑箱子房间’在什么地方?”重要的不是有没有一个实体的房间,而是一个可以完全自由支配的“独处空间”。这个空间应是绝对私密的,别人不能找到、看到或联系到你,而你可以打开情绪之门,用适当的方式将压力、情绪和焦虑肆无忌惮地发泄出来,就像去某个隐秘的地方倒掉“生活垃圾”一样。
假如没有开辟实体房间的条件,这个“独处空间”也可以是这样的:
·去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喊一下,或者是到海边走一走,吹吹海风,什么都不想。
·一间不受人打扰的书房,在自己家中就可以,关上房门,过一会自由的个人生活。
·在办公室也可以创造一段无人关注的时间,比如去茶水间获得30到60分钟的独处时光,前提是同事和上司对此表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