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天读懂五千年中国美食
- 诸葛文
- 859字
- 2024-12-21 21:49:51
盛世隋唐,宋元盛景
葡萄美酒夜光杯,酒文化异彩纷呈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独特的地位。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酒文化更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并且和诗文化水乳交融,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总的来说,唐朝的酒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饮酒的时间。根据资料记载:“食竟,饮酒数杯而散。”可见饮酒的时间大都是饭后而非饭前。在一些小说当中,对饮酒的时间也有描述,如《虬髯客传》中,就描述了虬髯客夫妇宴请唐朝开国功臣李靖夫妇的事情。其中,“食毕,行酒”就是很好的说明。
第二,酒要热着喝。这在唐诗当中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诗句,如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所写的:“红泥小火炉,绿蚁新醅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其中说明酒要热着喝,皮日休也写过“傍边暖白酒,不觉瀑冰垂”。
第三,文献中记载“酒过几巡”,意思就是一个人干杯后,另一个人接着干杯,一个个碰杯饮过之后,这才是一巡。每次饮酒的次序也是有讲究的,由尊到卑、从长及幼,不能颠倒次序。
第四,敬酒要手指蘸酒,弹向空中。在诗句中这一现象也多有反映,如杜牧“为君蘸酒十分饮,应见离心一倍多”。就是指手指蘸酒以示对于友人的尊敬,还有罗隐在《酬丘光远》中也说“壁池兰蕙日已老,村酒蘸甲时几杯”。
第五,时兴酒令。推一人为令官,其他人不论尊卑长幼,都要按照令官的命令来饮酒。酒令又分为雅饮和俗饮,雅饮就是“文字饮”,包括规定时间内即兴赋诗和拆字等。韩愈在《赠张秘书》中写道:“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就是说的文字饮。而饮酒方式又分为自斟自饮、他人劝酒、众人罚酒和重新下筹四种。在文字饮中,还有一种饮酒方式:在签子上写好饮酒规则,然后令官下令抽签,抽到什么样的签子,就按照什么样的饮酒方式来进行。如若有人抽到写有“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任劝十分”的签子,则要接受别人劝酒。席间大家相互参与,乐趣无穷。除此之外,还有抛骰子、抛盘等行酒令方式,抛盘就是在饮酒过程中互相传递香球,同时以音乐定其始终,曲终之后,香球在谁手中,谁就要饮酒,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第六,饮酒时用歌舞助兴。据资料记载,唐朝的时候,每次举办大的宴会,都要招来舞伎跳舞助兴,甚至在小的州县也有这样的行为。白居易“莫辞辛苦供欢宴,老后思量悔煞君”写的就是自己的舞伎。
切莫贪杯
第七,唐朝人不但善于饮酒,对于酒具的选择也很有讲究。除了惯用的金、银、玉质酒具外,有的人甚至以荷叶、鹿肠为杯,这可谓是无奇不有。酒具也分品级,根据《云仙散录》记载:做过左丞相的李适之有七个非常珍贵的酒具,分别是:蓬莱盏、舞仙盏、金蕉叶、慢卷荷、玉蝉儿、醉刘伶、海川螺、东溟祥。著名的诗人也有各自喜欢的酒具,如李商隐、王翰等人,并且把这种酒具写进了诗中,随着诗歌的传播,被人们所熟知。比如“葡萄美酒夜光杯”“轻斟玛瑙杯”等。
贵族上层,怪诞饮食
隋唐时期,国力昌盛,一些上层贵族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创造出一些制作过程令人毛骨悚然的食物,在饮食方式上也表现得十分荒唐。
这方面的第一个代表就属亡国之君隋炀帝。他非常喜欢吃螃蟹,每次游览扬州的时候,各地的官员为了讨好他,都会争先恐后地进献糟蟹、糖蟹。对于这些进献来的螃蟹,隋炀帝每次食用之前,都会把它们清洗干净,然后在蟹壳上贴上金纸剪成的龙凤花,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显示他的尊贵。
唐朝末年有位王爷更是离谱,因为他特别讨厌吃肥肉,所以,每当他发现自己的部下打架闹事的时候,都会命令厨房做两大份肥肉,让闹事者面对面而坐,逼着他们吃下这两盘肥肉。《十国春秋》中记载他这样警告滋事者:“如敢再犯,比当于猪肉中加之以酥!”
有些达官贵人,在美食家研究的基础上,为了吃到一种更为鲜美的美食,往往不会顾及制作过程的惨不忍睹。根据《征类本草》和《杜阳杂编》记载,美食家孟诜发现河西羊肉最好吃,但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羊肉是在伺州朝邑县。于是,有些贵族上层就发明了吃朝邑县“无脂肥羊”的做法。所谓的“无脂肥羊”,就是在朝邑县羊群中挑选50只肥羊,然后一只只杀掉,羊儿看到同伴的惨状都很害怕,身体油脂融化,直到最后一只身体里面完全没有脂肪了。资料记载这种羊的肉还可以入药。
古代饮食
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无脂肥羊”刚刚出现不久,又有人发明了一种更加残忍的食用羊肉的方法——柳蒸羊。在地上挖坑并盖上石块,再把石块用火烧红,预先把羊关入铁笼子里,然后埋进土中,盖上柳条,活活把羊焖熟。这样的场面太过残忍,一般人都不敢看。
而今天我们所吃的烤鸭据说是张易之所创,张易之是武则天的著名男宠。他吃鸭子、鹅的方式极其残忍。先在笼子里放一大盆火,里面放上调制好的“五味汁”,然后把鸭子、鹅关进去,鸭子、鹅绕火而走,渴了就会喝“五味汁”,最后生生被烤死,而“五味汁”也深入到了身体的每个部位,吃起来别有风味。
在其位,要吃“工作餐”
根据资料记载,唐朝官员每次上朝的时候都有“廊餐”可以享用,“廊餐”是皇帝为了表示对重臣的关心,特地设的“工作餐”。在六部或者议事堂,都有这样的“工作餐”,而开支则是由国家支付。可以说,今天工作餐来自唐朝。
根据史料记载,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曾经有人提出要削减伙食费用的建议,因为感觉到政府“工作餐”花费巨大,浪费太多。但是这个建议受到了张文瓘的反对,这个人一向性格严正威武,他认为:“此天子所以重枢务、待贤才也,吾辈若不任其职,当自陈乞以避贤路;不可减削公膳以邀求名誉也。”大意就是这“工作餐”设置很合理,不能随便降低伙食标准,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吃;不吃,就主动辞职。要不然的话,就是装腔作势了。话虽如此,但他却没有享受工作餐的福气,因为他每次准备吃“工作餐”时,都会腹痛难忍。餐桌上山珍海味有的是,他却只能喝“浆水粥”。
古代饮食
到了唐代宗统治时期,宰相又想节约开支,就在工作餐上打主意。遭到了群臣一致反对,理由也是差不多,能够担当大任,享受厚禄理所当然;如果不能胜任,就该自己辞职,不能削减伙食质量。从唐高宗到唐代宗,在这一百多年来,围绕工作餐进行过多次讨论,最后的结果是工作餐变得越来越普及。
根据史料记载,从唐代宗李豫之后开始,公款吃喝变得越来越强势。有的人为了吃得方便,便在自己办公的各级政府机关设立自己的食堂。而这样做的理由更是冠冕堂皇,说是为了方便大家一起讨论事情,以便集思广益,确保政策可行性。
工作餐还有另外一个作用:衡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度。在当时,只有关系好的人才在一起结伴吃饭。不过,万一哪天不一起吃饭了,别人再挑拨两句,很有可能导致关系恶化。比如杨炎和卢杞,就因为杨炎有次生病不能和卢杞一起吃饭,于是卢杞怨恨之下找碴儿让杨炎罢了相。甚至有的宰相为了这个大发脾气,直接辞职。比如唐顺宗时期的宰相郑珣瑜,因为和宰相韦执谊吃饭时,王叔文过来了,而后韦执谊和王叔文一起吃饭去了。按照唐朝惯例,宰相吃饭其他人是不能参与进来的。这让郑珣瑜觉得他们两人合起伙来贬低自己,于是称病再也不上朝。
但是,无论餐桌上发生什么事情,对于老百姓来说,越来越讲究的工作餐只能是一种沉甸甸的负担。
唐前茶作羹饮,后来茶学专著诞生
中唐之前人们喝茶,一般都是直接拿它来解渴或者是药饮。当时就是直接煮茶叶喝汤,这种方法比较原始,而且喝茶并不普遍。这时候,陆羽写的《茶经》横空出世,标志着从中唐开始,茶学作为饮食学的分支而诞生。
一杯清茶聚知音
陆羽所写的《茶经》,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唐代生产和饮用经验,集结而成的茶学大成之作。书中囊括了茶叶的历史、现状、生产技艺、饮食技艺以及茶道原理,分为三卷十章。为了充分发挥茶叶功效,陆羽提出了一些相关措施:
第一,改变茶树的栽培技术。他认为栽植茶树首重土质,如果种在土壤松弛的地方,很少长得茂盛,而是应该和种瓜一样,精心培育,这样不出三年就可以采茶。
第二,科学合理地对茶叶进行采摘,时间在二、三、四月之间。而采摘茶叶也要根据茶叶的生长情况,选择不同的时间段、天气状况进行采摘。生长在肥沃土壤中的茶树,应该在有露水的清晨去采摘;生长在草丛中的茶树,应该选择长势挺拔时进行采摘。采摘茶叶应该在天气晴朗无云的时候进行。
第三,茶叶制作过程十分严谨。比如一种叫作“饼茶”的制作,通过采摘、蒸煮、捣碎、放在石承上拍打、用竹签穿起来、放在焙棚内烘干、密封这七道工序,才能制作出来。
第四,饮茶方式也很有学问。煮茶的时候,对于水的温度也有严格要求,煮茶要用“三沸”之水。所谓“三沸”,就是指当水“腾波鼓浪”时,这时候的水用来煮茶。“一沸”是指如鱼目小有声,“二沸”指的是缘边如涌泉连珠,这都是指的烧水不能用来煮茶。
煮好茶之后还有一些工序,就是放作料。在陆羽之前,人们往往在茶中放入五花八门的材料,比如放入枣是为了滋补,葱姜则是调味等。陆羽对此很反感,但是也并不完全抛弃,只是说在水初沸时,放盐来增加口感。
而对于煮茶的用具,陆羽更是特别讲究,他认为有的茶品用具会严重影响茶水的颜色、质地,对于那些使茶叶变黑的茶具,都是不适宜使用的。对于茶叶的产地,他也提出了鲜明的观点,认为阴山坡谷采摘的茶叶不能饮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是对人体有益的。
陆羽改革了饮茶艺术,大大加深了人们对于茶的认识,后来被人们称为“茶神”。茶叶与水、酒成为古人的三大饮料。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形成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晚上,人们合家欢聚,对着一轮明月,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品尝美味的月饼,家家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秋吃月饼已经成为了中秋节的习俗,这个习俗来源于唐朝。
中秋赏月来源于先秦时期人们的秋祀和拜月习俗,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习俗。据说汉武帝还专门建造一个俯月台来赏月,并同自己的嫔妃佳丽跳舞,但是他并没有吃月饼。说起来,月饼这种食物最早来自于唐朝。
传说,唐高祖时期,突厥人屡屡侵犯,于是李渊就派大将李靖去迎击,李靖在中秋之夜凯旋,吐蕃商人为了表示自己的敬意,就向李渊进献胡饼。李渊看着天空皎洁的明月,不禁诗兴大发,吟了句诗“应将胡饼邀蟾蜍”,蟾蜍就是月亮的意思。于是上行下效,民间开始在中秋这天吃胡饼。
当时月饼还不叫月饼,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做了皇帝之后,由于十分宠爱杨贵妃,在中秋这天与她一起赏月吃胡饼。杨贵妃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看着天空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两字。于是,为了美人心意,唐玄宗下令把胡饼改为月饼。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唐僖宗在中秋这天吃月饼,感到特别好吃,听说自己的大臣在宴饮,就赐给他们吃。但是,开始叫“月饼”是在宋代。
不论这两种说法哪个正确,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月饼已经成为人们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物。现在的月饼种类越来越多,月饼的做法也不拘一格,比如,京津月饼香脆可口,以素见长;广式月饼则注重与糖的搭配。
除此之外,在月饼上还印有“西施醉酒”“嫦娥奔月”“福禄寿喜”等象征美好的字样,增加节日气氛的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以食治病为之药,食疗专著问世
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有了“药食同源”的理论,就是说药和食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用来充饥的是食物,用来治病的就是药。历史上的名人以及众多医学著作中,有很多就提到了食疗的问题。如《神农百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汉代名将班固把酒称为“百药之长”,也是指的食疗。但是,当时对于食疗的研究还不全面,真正产生食疗专著的时代,是唐朝。
孙思邈所著的《千金食治》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食疗专著。它全面概括了药和食物之间的关系,并且介绍了食疗当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在这本书中,孙思邈把中医的五行理论和食疗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门新的学科——食疗学。这本书对其中收录的鸟兽、蔬菜、水果、粮食的性味以及主治疾病等各方面都做出了详细介绍。与此同时,孙思邈还特别注意预防疾病。严格来讲,就是防止“病从口入”,并且提出了七条有关的注意事项:一是不吃不熟的、腐烂的食物;二是喝酒不能过量;三是晚上不能吃得过多;四是吃饭应当细嚼慢咽;五是不能边生气边吃饭;六是吃完饭之后应当漱口;七是吃完饭后应当散步,吃饱后就躺下,最容易生病。
孙思邈是中国第一位食疗方面的大师,他所倡导的食治重于药治的思想以及防止病从口入的理论,对中国食疗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也有一些人就食疗方面著书立说,不过都是在他的基础上形成的。后来孙思邈又写了另一部关于养生保健的《千金翼方》,其中不吃生、硬、黏、滑等物的倡导,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后,他的弟子孟诜发表了第一部以食疗命名的专著《食疗本草》。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全面介绍了各种食物的禁忌以及食方等。和《千金食治》不同,这本书较好地反映了隋唐时期的食疗成就,并且也记录了一些前人没有记录的食品,总结了一些食物的禁忌。《食疗本草》这本书继承和发展了《千金食治》,并把食疗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除此之外,后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食疗专著,比如《食医心鉴》,其中提到的羹汤,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人“独吞”不如众人分享,合食制度出现
原始社会的人们,都遵循的一条规矩就是:财物的共同占有,平均分配,当然食物也不例外。由于当时没有厨房和餐厅,人们拿到食物后习惯于就地吃饭,这是最原始的分餐制度。到了封建阶级社会,虽然食物不再公有,但是由于座席上活动范围太小,人们依旧习惯于席地而坐。为了适应这种传统,战国时发明了“食案”,就餐时每个人一个食案,案上摆满食物,这种分餐而食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了隋唐时期。
“分食制”到了隋唐时期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随之产生的“合食制”。用餐制度变革的原因在于家具的变革,而两者根本的原因在于隋唐时期规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在隋唐时期,桌椅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们在吃饭的时候,先把饭菜摆放在桌子上,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不仅食用方便,而且坐在椅子上比席地而坐舒服多了。桌、椅是怎么被人们接受的呢?这源自于动乱,西晋后期“五胡内迁”。动乱的同时也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一些新的食品和家具,比如桌、椅,和今天一样,都是四足四立的。可是当时这些传入的物品,都是“新事物”,普通人家根本用不起,只有贵族上层才有权享用。根据史料记载,大型的宫廷宴会上,“殿堂之上,惟天子居床”,下边的臣子席地而坐。当时“床”是坐卧两用的,现在出土的文物当中,就有描绘当时人们一起吃饭的情景。
合食制
合食制虽然出现,但是它的普及却经历了很长时间。人们可能觉得一起吃饭不太卫生,因此分食制在合食制出现后,依然存在了很长时间。在南唐时期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可以看出,名士韩熙载坐在床上,旁边大夫分别坐在两边靠背椅子上,每个人面前摆放着长条形几案,案上的盘盏里盛放着完全相同的菜肴。这种饮食方式,就是分食制。
真正普及合食制的朝代是宋朝,可是,如果算起来的话,合食制度从隋唐开始出现,直到宋代才开始普及,中间这个过程经历了好几百年。
商品经济繁荣,饭馆星罗棋布
宋代经济繁荣,商业特别发达,一些地区的商业区特别繁荣。比如北宋的开封,有一幅图画最能反映当时开封的繁华程度那就是《清明上河图》。图中的酒楼、饭馆、茶馆、商号鳞次栉比,还有各种各样的鲜果行、珠玉铺;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所反映,如《东京梦华录》中关于开封城的介绍。到了南宋,根据《咸淳临安志》记载:仅临安城中就有方形市场五处,市场周围的酒楼、茶馆以及戏棚子密密麻麻,每到定期交易时间,各种各样的酒楼分外醒目。
在宋代以前,官府规定城市居民晚上是不许外出活动的,实行宵禁。《史记》记载大将军李广有一次因为是在天黑之后才赶到城下,所以被禁止入城。唐朝时期对外交流频繁,政治开明,但也有宵禁的规定。直到宋朝,统治者解除了宵禁,于是出现了夜市。进行物品交易,种类繁多的叫作商业夜市;进行音乐演唱、杂剧表演的,这是文化夜市。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大大小小的饭馆遍地都是。当然,酒馆饭店最为集中的,还是在宋朝的首都,比如北宋的汴京,南宋的临安。各种小店丰富多彩,南方与北方的食品也都变得格外多了起来。除了都城开封、临安之外,诸如长沙、广州、杭州等城市,也都有十分繁华的商业街,饭馆酒店林立。
统治者为了带动经济,保障人民饮食,鼓励百姓在道路两边开设酒馆茶楼。据资料记载,百姓在路边附近开设饭馆,按规定免除各种税务,还有各种福利待遇。南宋大诗人陆游还专门写了一首诗,记载自己外出旅游时,在小饭馆吃饭的情形。
宋代不仅饭馆林立,各类食品也相当丰富,有面食、肉食、水产、野味以及干鲜果品、冷饮等。而且,烹饪技术也不再仅限于烧、煮、煎,而是扩大到了烧、烤、炒、蒸、煎、炖等。当时人们最爱吃的肉类食品是猪肉。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城每天都需要宰杀上万头生猪;而且蔬菜种类也很齐全,主要有黄瓜、萝卜、藕等;当时人们还把水果加工风干,便于保存食用;而且到了夏天,还有降暑消渴的凉食冷饮。
熟悉的味道——老饭馆
在做面方面,除了传统的水煮之外,又有了炒、煎的做法。而且,面食上也有各种各样的酱来搭配,比如四川风味的“插肉面”,今人津津乐道的“鸡丝面”。南宋时期,著名的面条种类就有近十种。值得一提的是“面条”这样的称呼,是从宋代开始的。
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做广告”了,懂得利用“明星”产生的轰动效应来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比如根据资料记载,苏轼在海南岛儋县居住期间,当地有一位卖馓子的老太太,手艺非常好,馓子质量也高,因为地处偏僻,所以客人一直很少。当她得知苏轼是大文豪之后,就特地请他为自己店铺作首诗。苏东坡怜悯老人家生活困苦,一首诗挥笔立就,生动贴切地勾画出了馓子的色香味,老太太将这首诗挂在店铺上,从此之后果然生意兴隆。
官员待遇优厚,公然带头吃喝
宋朝建国之初,官员之间存在着一股“带头吃喝”的不良风气,但是统治者却没有及时制止,这其中缘由,首要原因就是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这件事给大臣们心里埋下了一个“及时享乐”的种子。根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在建国之初,鉴于历史上的教训,决定取消最高将领的兵权。于是在一天晚上,他把这些大将聚集到一起吃饭,趁机告诉他们,人的一生非常短暂,要及时行乐,多置办些财产,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福泽,不如交出兵权,安排你们点良田美宅,安心回家过日子。大将们纷纷交出兵权,要求回家休养。但是为了让皇帝放心,这些将领们每天饮酒作乐,皇帝看到这样的现象,甚至会赏赐金钱财物,资助他们“挥霍”,慢慢地,形成了一股“带头吃喝”的风气。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宋朝官员的福利待遇非常优厚,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好。根据《宋史》记载,当时的官员财物收入可分为九大项,另外在这九大项的杂项中,又分出九项。由于官吏队伍庞大,俸禄又高,官吏们的俸禄开支占国家总开支的第二位。由于皇帝的倡导,及各位高级将领的带头作用,下边各级的官员当然也不会落后,纷纷效仿,因为谁都有享受的权利,更何况自己的上级领导都已经起到了带头作用。
宋朝官员不仅在职期间待遇优厚,而且到了退休时,对于他们的安置工作也十分重视。不仅在退休后给予爵位名望,还有俸禄以及赏赐。有的大臣品级高,还可以给自己的儿子带来福泽,给予一定官职,因此不少人都盼望着自己可以早点退休。比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听说自己的好朋友王素得到退休通知时,羡慕得不得了,并写下“明年今日如寻我,颍水东西问老农”来表达自己想要退休的迫切愿望。在第二年一连三次申请退休,最后终于得到批准。在自己的家里,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由于上层官员的带动,民间也流行着“重吃”的风气,文学作品中对于这种现象也有反映。比如《醒世恒言》中的秦重,被家人赶出门,生活穷困,一旦有了钱就去买酒吃;《警世通言》中的俞良,进京赶考却生病,最后把代步工具也卖掉了,偏偏又名落孙山,欠了房钱还不上,可是一旦有钱就去借酒消愁。
若要增进食欲,食肴讲究美观
宋朝人认为,如果菜肴能够使人赏心悦目,不但可以增进食欲,还可以产生一种美的享受。当时人们相当注重菜肴的美观,而厨师们也在这方面下功夫,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搭配,都十分讲究。
当时的食品在造型所用的材料上总共分为三类:一类是保持动物的形状特点做出菜肴,比如鸡、鸭、虾等;另一类是将材料摆造型,比如肉类食品切丝、切片,然后重新摆成图案;还有一类就是对于事物的雕刻,比如“花果”等,就是将瓜果类的水果镂刻加工,使之形状和某种动物相似。
关于色彩方面,也有很多搭配的技巧,这是造就美食不可或缺的步骤。资料显示,当时人们为菜肴搭配色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就是利用食物原材料本身的色彩去搭配;第二种就是利用菜品加热变色后的颜色来进行搭配。利用菜品本身的天然颜色来进行搭配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比如《清异录》中宋龟做“缕子脍”,就是利用鲫鱼肉、鲤鱼子、碧笋、菊苗之间的颜色来进行搭配的。相对而言,食物加热变色后进行颜色搭配就复杂多了,比如大虾本来是青白色的,受热之后就会变成鲜红色;竹笋油煎会变成金黄色。但是,如何让它们变得赏心悦目,考量的就是厨师的烹饪技术了。
当然,除了食物的色彩之外,宋人丝毫没有忽略菜肴的味道和香气,对于调料的运用以及调味品的投放都十分合理科学。比如《中馈录》中记录的鱼酱法,对于调料和调味品的运用十分讲究:“用鱼一斤,炒盐三两,花椒一钱,茴香一钱,干姜一钱,神曲二钱,红曲五钱,加酒和匀,拌鱼肉,入瓷瓶封好,十日后可用。”
宋朝人食物讲究色香味俱全,这对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他们出于趋利避害的心理和饮食习惯,往往给菜肴起个好听的名字,以便吊人胃口,使听着和看着一样。比如蛇炖鸡肉叫作“龙凤会”。但有些菜却因为名人的缘故,一直令人们费解。比如“东坡肉”,猛一听还以为是苏东坡犯了什么错,被人们屠宰而吃他身上的肉呢。
动机五花八门,饮酒已成风尚
宋朝的时候,由于传统的风俗习惯,所以在别人家有喜事或者朋友远道而来时,都要喝酒来表示庆祝,比如为别人祝寿要喝“寿酒”;为朋友接风要喝“接风酒”等。在当时,饮酒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今天人们所说的夫妻“交杯酒”,就来源于宋朝。
关于饮酒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门,除了喜酒之类,还有其他的一些喝法。像以前提到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是在欢乐融洽的气氛当中解除了将领的兵权,达到“天下自安”的目的。除此之外,朝廷还会在琼林苑举办“闻喜宴”,目的在于招待那些新科进士。在这个宴会上,因为不久之后大家就要各奔东西,所以朝廷利用这一机会向这些人宣传忠君爱民的思想,而这些进士也利用这个机会互相拉近关系。
宋朝部分士人自我意识增强,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开始自由结社,“诗社”就产生于宋代。诗社当中饮酒成为了必需,因为文人们相信,喝酒之后,尤其是酒醉微醺的时候,可以打破自己的传统思维定式,产生出更好的作品。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与诗友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不参加“社团”的人,也可以作出著名文章。比如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做庐陵太守时,自号“醉翁”,经常喝得酩酊大醉,作出了传诵千古的《醉翁亭记》,把自己的经历与感情紧密结合,表达一种随遇而安的达观心态。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其中描写的梁山好汉们更是一个比一个能喝,酒已然成为一种表达敬意或者义气的工具。比如史进生擒陈达之后,陈达的两个好兄弟为了救他,赤手空拳闯到史家村,要求史进把他们三个一起送交官府领赏。史进被这种兄弟义气感动,不但放过他们,还设宴款待。李逵和张顺相遇更有意思,两人在浔阳江相遇,话不投机大打出手。由于宋江的调解,两人化解矛盾,开怀畅饮起来。可见,酒也是一种化解矛盾、加深友谊的工具。
宋朝饭店多、酒馆多,但是里边的老板都是以诚信为本的生意人,就比如《水浒传》中那位景阳冈山下的老板,立下规矩“三碗不过冈”,再多也不给。无奈武松逼得紧了,才让他一连喝了十八碗,但说什么也不让他傍晚过冈,武松却以为人家老板要谋财害命,老板见怎么也劝不住,这才放弃。其诚信的本质可见一斑。
飞禽走兽上餐桌,野味非常丰富
在宋朝的时候,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这些东西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所喜爱的美味,因为在家中是饲养不来的,只有在野外捕捉才能过过嘴瘾了。人们根据日常的捕捉方法,总结出了一整套捕捉这些野味的方法,比如蛇、野兔、青蛙等。
野兔肉在当时人看来是上等的美味。资料显示:兔,为食品之上味……然性冷,多食损元气。也许是受忽必烈的影响,宋朝以前,人们都是把兔肉做成兔羹或者兔酱,南宋时就变成涮兔子肉了。在《山家清供》记载了林洪和友人涮兔子肉的情形:他们在游览武夷山并且拜访止止师的过程中,逮到一只野兔,止止师便建议涮兔子肉吃,结果不但大家吃到了美味,还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除了兔子肉之外,青蛙肉也受到当时人们的青睐。杭州人特别喜欢吃“蛤蟆”,也就是青蛙。于是捕青蛙这种职业也就产生了。《夷坚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钱塘县有兄弟二人以捕青蛙为生,令人拿去卖,从而大发横财。由于青蛙吃害虫,政府不让捕了,可是却有人想方设法地躲避政令,比如《行营杂录》中,有人就在冬瓜上钻个小洞把青蛙放进去,拿到集市上卖,不过这点小伎俩很快就被识破了。
令人垂涎的野味
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人们特别喜欢吃蛇肉。在秋天的时候,蛇肉肥美,脂肪丰富,人们往往抓蛇来做菜,一般是用来清炖的,但也有比较出名的“龙虎凤”就是把蛇肉、猫肉、鸡肉烩在一起,然后加上一些佐料,从而产生独特的美味。据说大文豪苏轼被贬到惠州时,旁边跟随着小妾朝云,苏轼经常派人买蛇羹食用。可能是长期在外出差,适应性比较强,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可是小妾朝云却因为吃了蛇羹,最后一命呜呼了。《宋史》中记载说党进有天回家看见有条蟒蛇在自己的床榻上,大怒之下,将之宰杀烹煮。
广西人爱吃蟒蛇是出了名的。鉴于此,广西人对于蟒蛇的捕捉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据说广西人在捕捉蟒蛇的时候,嘴里念叨“红娘子”,蟒蛇就一动不动,任人宰杀。这就好比传说在长白山挖人参时,看见人参就喊“棒槌”,不然人参就会跑掉是一个道理。不过其中真假,就不得而知了。
食者民生之本,重视饮食养生
在宋人眼中,对食物的色香味要求很高,他们很会吃。但是,除了会吃之外,也重视饮食的养生。还有人专门著书立说,对于养生观点做出了鲜明的见解,如蒲虔贯写的《保生要录》中说:“饮食者,所以养人之血气。”
除了他之外,还有陈直、王怀隐都提出了自己的养生观点。陈直《养老奉亲书》中认为:“主身者神,养气者精,养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本,活人之事也。”大概意思就是说人的精气神是一体的,饮食是它们的物质基础。为了论证自己的这个观点,他建议老年人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并且要多餐,但是每一餐都要少吃。他发现牛奶能使人长精神、补充血气、食性平和,因此极力提倡人们喝牛奶。而王怀隐在《太平圣惠方》中则说:“夫安身之本,必须于食……”因此,他向人们介绍了很多保健食品,比如枸杞粥能有效治疗体虚盗汗,酸枣仁粥则可以有效治疗失眠多梦等。
在记录养生的同时,王怀隐还记述了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有个使者在去河西办事的路上,遇到一位年轻女子在责打一个八九岁的小孩。使者非常生气,因为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于是就问那女子怎么回事。那女子告诉使者说她在责备自己的孙子,因为他不肯喝药。使者感到非常奇怪,就问是什么药。那女子说这种药四时叫法不同,名为枸杞子,按时采服可与天地同寿。王怀隐在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就开始研究枸杞的性能,并且开始吃枸杞。
为了养生的需要,宋代人十分注意食物的卫生与新鲜。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时鲜瓜果蔬菜上市,即使价格比较贵,人们也争着去买。另外,宋人也很注重食物的温度,认为生冷的东西不应该多吃,冬天吃就应该用热水烫一下。
再有一点就是宋人认为饮食方面要注意节制,饭后要适当散步。比如文学家张耒讲述,当时内侍张茂每顿饭吃得很少,不吃浓腻食物,结果很长寿。还有当时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陆游,都是节制饮食的典型代表。比如陆游曾说的吃过饭后散散步,然后低枕而卧,这是最好的养生方法。这和我们现在倡导的“饭后百步走”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注意养生的同时,宋人发现许多食物并不能同时吃下,否则会对身体不利。比如蜂蜜和鲊不能同时吃,黄颡鱼和荆芥也不能同吃。根据史料记载,有个人因为在岳父家刚吃了黄鱼,又紧接着吃了荆芥,以至于脚底奇痒,幸好得到一服解药,最后才得以止痒。
宋人还认为不应该吃太咸、太酸的食物,不应该吃太饱,也不应该太过饥饿,否则会伤身体五脏。同时认为晚饭不能吃太多,也不能醉酒。
草原上的民族,牛马肉成禁食
在蒙古人的生活当中,肉食是必不可少的,简直可以说无肉不欢。但是,他们吃的肉类食品,基本上是羊肉以及后来增加的猪肉,很少见他们吃牛肉和马肉,只有在大型的宴会上才有。这样做的原因就是:马作为草原上最重要的代步工具,给军事活动以及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而牛作为耕田运载的工具又是必不可少的,对农业生产极其重要。因此,长时间以来,草原人民就形成了不吃牛马肉的习惯。
蒙古人生活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由于生长在大草原上,因此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游牧和狩猎。游牧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密切,人们要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而进行迁徙,以便使得牲畜能够得到足够的水草来进行成长,而在迁徙的过程当中,牛主要负责拉车。根据史料记载,草原上的黄牛大小与江南等地水牛相仿,但是并不耕地,只用来拉车。而马作为草原的一宝,更是作为蒙古人们狩猎、游牧的交通工具。草原人民的骑术相当精湛,在一个出使蒙古的传教士写的一本书中说道:“蒙古族的小孩子从三岁开始学习骑马,并骑在马上飞跑,大人们把合身的兵器弓箭挂在他们身上。”同时也写到了成年女子在骑马的娴熟程度上,丝毫不亚于壮年男子。
元朝建立之后,忽必烈在即位第二年下了一道命令,严禁宰杀牛马,因此人们对牛马仍然保持另眼相看的态度。命令中提到,牛马承载着运输和战争、狩猎的重要任务,以往将它们杀死实在可惜,今后不论官府或者是屠宰场,一律不得宰杀牛马,一经发现杖责一百。至于生病或者不能使用的要向官府申报,经过官府审批调查才可以做出最终决定。由于这个命令反复强调,所以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为了实行这一具体政策,政府首先在自己的“工作餐”中以羊肉代替牛马肉。下面到了驿站,给各级官员根据不同的等级制定不同的供应标准。在此期间,民间也开始出现了反对食用牛马肉的舆论。据史料记载,人们认为牛马有大功于世,除非祭祀圣德天子以及天子大宴,否则不应该宰杀,活的牛马不能宰杀,死的吃了致病,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吃牛马肉。
草原上的民族
粗犷的草原民族
但是,在严厉的法律下,也会有人顶风作案,只为满足自己的个人私欲。元代当权者很多都是偷宰牛、马事件背后的主使者,而且,这些主使者不仅眼睁睁看着宰杀牛马,还把自己最喜欢吃的部位抢走。有的权臣公然宰杀马匹,甚至有的权贵为了获得歌伎欢心,竟然将自己最喜欢的坐骑宰杀了。
美味精英荟萃,四方饮食交融
随着元朝的统一,各民族出现大融合的局面,这时候饮食也出现了四方交融的现象,各个地方美食“精英荟萃”。比如蒙古人爱吃各种肉酪,喝马奶酒;回族人爱吃各类名点;女真人爱吃糕点,这些也陆续传入中原。另外,中亚、西亚地区大量人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当地的文化,而且当地的美食也进入中国,同时,中国的美食也传往其他地方。
根据元代的史料记载,元代人们饮食分工极为细致,有专门烧肉的烧肉品,专门煮肉的煮肉品,干面食品、湿面食品等,将近一百五十品,还有各种汤品三十种。如此繁多的品种,如此细致的分工,可见当时元代人们对于饮食是多么讲究。另外,还有一些记载珍贵馔方的食书比如《饮膳正要》。
蒙古人由于生活在大草原上,从事的主要是畜牧生产,他们从来不种植粮食,主要食用肉类食品。根据史料记载,南宋使臣赵珙曾经出使过蒙古,看到蒙古人出行或者居家,都只喝马奶,或者宰羊吃肉,没有吃粮食的。全真教领袖丘处机面见成吉思汗的时候,也看见蒙古人都是打猎放牧,穿着野兽皮毛制成的衣物,食物都是肉酪,这件事情记载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
到了元代忽必烈的时候,蒙古人的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开始种植粮食,而且蔬菜、瓜果在日常饮食中占据的比例也在上升。相对来说,乳类食品却减少了,元代还专门设定了一个负责宫廷饮食的宣徽院,掌管着皇帝和诸王所用的酒,以粮食酒为主要产品。蒙古灭金之后,蒙古人就开始喝茶。到了元灭南宋时,朝廷明确规定江南地区的几处名茶为贡品,这时的人们已经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饮膳正要》还说武宗在一次狩猎过程中,特别想喝茶,于是旁边大臣就给他煮茶喝,可见当时蒙古人已经有喝茶的习惯了。而对于蒙古人的马奶酒,汉人当中也有不少它的忠实“粉丝”,比如许有壬还专门写诗赞扬马奶酒。
元朝政府为了方便人们的饮食,在城市中专门开辟出一个地区,将同类商品集中到一起售卖,就是“市”,比如菜市、面市、肉市等。在乡村和渡口,政府在开办酒店的同时,也鼓励人们设置店舍,在这些小店里,也出售酒、茶和各种点心以及菜肴。
蒙古人喜欢用刀叉来吃肉,汉人当中也有效仿蒙古人的。可见当时的饮食文化确实出现“精英荟萃”的大融合场景。
饮茶则神清气爽,果料茶身价倍增
“果茶仁儿”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当时临安人饮茶,习惯将松子仁、西瓜仁、杨梅仁等各种干果仁放进茶水里边,但这仅仅是个别地方,南宋大多数地方人们饮茶还是习惯于“清饮”,不在茶水中放任何东西,保持茶叶的原味。但是,随着南宋灭亡,到了元朝的时候,全国已经普遍开始喝“果料茶”,完全取代了“清饮”。
虽然蒙古草原上不产茶叶,但茶成为中国的国饮却是从元代开始的。在元代,饮茶成为各阶层、各民族的统一嗜好。元代伟大农学家王桢就曾说过,茶叶“上而王公贵族之所尚,下而小夫贱隶之所不可阙,诚民生日用之所资,国家课利之一助也”。蒙古人喝茶偏爱以奶入茶,并在其中加入盐等作料。宋朝灭亡之后,蒙古人不习惯宋人的清饮,但是对于果饮却是兴趣浓厚。为了提升果饮身价,就把它列为贵族饮品。由于上层贵族的提倡,老百姓也开始流行果饮,并且迅速普及,它的影响直到明朝后期还存在。
斗茶
比如明代出版的《金瓶梅》,书中出现饮茶的场面非常多,但是果饮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如核桃松茶、姜茶等。但是,这些不同种类的果料茶,饮用的时间顺序也是不同的。就拿姜茶来说,《金瓶梅》中专门对这个做了描述,饮用的时间是在早上吃饭之前,吃过姜茶才开始喝粥、吃早点,大概人们用它来开胃。
其实明朝建立的时候,朱元璋曾经大力压制果饮,认为这是元朝恶习,必须禁止。他一度提倡清饮,保持茶叶的原味与口感,这样代代相传直到今天。可有些地方的人仍然喜欢喝果茶,大概是饮食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时间再往后到了明朝晚期,由于江南士人标榜清饮,果茶才逐渐降温。清朝文学作品《红楼梦》中,描写了一段妙玉用清茶招待客人的场景,人们赞不绝口,而这本书同时也反映了贵族上层对于清饮的热爱。
敬老之风浓厚,时兴老年食品
在北方游牧民族眼中,老人由于作用太小受到轻贱。但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人开始养成敬老爱幼的习惯。因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曾经说过大凡国家,兄弟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夫妻之间有隔阂、不能尊老爱幼,国家就有灭亡的危险,所以他把“尊重长者”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到了忽必烈时,不但继承了成吉思汗的这个思想,而且受到儒学影响,敬老之风又有了新的发展。元代敬老之风是相当浓厚的。
在这种大的趋势之下,不少名医都纷纷研究一些老年食品,十分重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如邹铉,他十分崇拜宋代陈直的学说,并且加大研究力度,在陈直的基础上写出了《奉亲养老新书》。在这本书中,他十分赞同陈直所说的:“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本,活人之事也。”并且认为老人的食物应当温热熟软,不宜黏硬生冷。而且,进食不能每顿都吃饱,而是要分开多次吃,这样有助于脾胃消化。邹铉也因此被称为“老年病学家”。
在食补方面,邹铉和陈直一样,认为牛奶都有益气补血、生肌长志的功效,应该常以为食。它可以让人的身体润泽,尤其适合老人。除了牛奶之外,他还提倡老人最好吃粥,并且研发了一服名叫“磁石粥”的膳方,利用磁石能够抚平心慌、心悸,猪肾滋补脏腑的作用,提出老年人应该常服此粥,对身体大有裨益。
在药补方面,邹铉认为只有气血通补,二者相得益彰,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单补血药,则血不生;单用益气,则气不绵长。因此,根据这些理论,他研制出了“不老丸”等妙方,不但自己经常服用,而且还赠予老年朋友。
还有一些名医如朱丹溪、忽思慧也提出了各自的医学理论。朱丹溪一向都认为治疗疾病,首先就要预防疾病,对老年人来说,由于他们脾胃虚弱,阴盛阳衰,应该多吃瓜果蔬菜、粗粮等食物,能够很好地滋补身体。
而忽思慧认为季节不同,人们吃的食物也应该加以调整,应在各个季节吃对身体有益的食物。老年人身体较弱,应该在冬天进补,比如吃羊肉、狗肉、鸡肉。对于经常出虚汗的人,应该多吃鸭肉,而一些如乌龟、藕、木耳等,都是治疗体质虚弱的有效补品。冬天的时候,应该多喝热粥,并且少食多餐,切不可暴饮暴食。
面食空前齐全,实居家之日馔
如果说宋朝是面食的繁荣时期,那么到了元朝,面食就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宋朝的基础上,元代的面食空前齐全,仅仅以小麦磨成的面粉,加工出来的食品就分成“湿面食品”、“干面食品”以及烤、煎类食品。
我们经常吃的面条、饺子、馄饨等,是将面粉制品放入沸水中煮熟,像这样的面食叫作湿面食品。而湿面食品又分成很多种不同的做法,就拿面条来说,元代的时候,面条就分为勾面、挂面、红丝面、山药面、水滑面等多种。在制作面条的过程当中,有的地方吃面条现煮现吃,在其中加上卤,也就是羊肉、羊肚、蘑菇、韭菜等制成的“浇头”;有的人可能要出远门,就把面粉中倒入油和盐弄成面团,再擀成薄饼,切成条,风干储存,要吃的时候放入水中煮熟即可。
民间有一句俗语“好吃不如饺子”,可见饺子是湿面食品中的佼佼者。由于饺子形状特殊,当时人们把它叫作“扁食”,形象贴切。饺子的馅有荤素之分,做法也是多种多样,心灵手巧的还可以做出很多的样式。根据资料记载,元代有一种特别有趣的习俗,人们时兴吃大饺子,有的人一顿饭吃半个就再也吃不下了。
而所谓的“干面面食”,就是指的蒸熟面食,比如包子、馒头、烧卖、角八等。干面面食的种类也非常多,单就馒头来说,就分为好多种戗面,如戗面馒头、碱花馒头等。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就是当时的馒头是有馅的。根据史料记载,戗面馒头的做法就是在其中放入羊肉、羊脂、陈皮、生姜等食材调料,再加入调味品蒸制而成的。人们用它来招待上宾,或者包成馄饨请朋友品尝。但因为馒头有馅,人们对于当时的馒头和包子有什么区别感到疑惑。
香脆可口的烧饼
煎烤类面食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烧饼和煎饼。烧饼由来已久,但在元代,专门有介绍烧饼做法的书籍,并且对于水和面的比例,以及在什么样的火候下制作的烧饼最好吃脆软,都做了详细介绍。在《饮膳正要》中,说烧饼是当时一种非常流行的食品,上至宫廷贵族,下到贩夫走卒都在食用。烧饼的种类也非常多,有芝麻烧饼、酥烧饼、黑子儿烧饼等。至于煎饼,也有食书记载它的做法,就是将水和面按比例调成糊状,放油摊在特制的锅具中即可。
除了小麦面之外,还有大豆、高粱、荞麦等磨成的面粉,在当时也深受人们喜爱。比如荞麦由于分布广泛,很多地方人们都吃荞麦面,由于是粗粮,吃完之后饱而有力,乃是农家居冬之日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