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事典019:千年俄土恩怨
- 指文烽火工作室
- 5564字
- 2024-11-02 19:28:31
气吞万里如虎——投衅而起的奥斯曼和沙俄帝国
在蒙古帝国横跨欧亚的阴影下,俄罗斯与土耳其的祖先当然从未放弃过抗争。但为了抢夺揭竿而起的主导权,分裂成诸多小邦的斯拉夫人和罗姆苏丹国彼此出卖,频繁发生战争。
被拔都亲手戴上基辅、弗拉基米尔和诺夫哥罗德三顶王冠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也就是在冰湖之役击败条顿骑士团的俄罗斯英雄,却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协助蒙古人强迫罗斯诸国接受人口普查并向蒙古人缴纳赋税。正是通过这些手段,涅夫斯基统治时期为未来莫斯科公国的崛起和统一俄罗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27年,位于莫斯科西北的特维尔地区爆发了大规模反蒙暴动,时任钦察汗国统治者的月即别可汗的堂兄也被暴民杀害。盛怒之下,月即别可汗命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之孙伊凡一世出兵弹压。凭借为蒙古人屠杀同胞的战功,伊凡一世掌握了从俄罗斯各地向金帐汗国收缴贡赋的权力。随着作为俄罗斯统一象征的弗拉基米尔主教府迁至伊凡一世的封地莫斯科,近代沙俄帝国在钦察汗国的庇护下慢慢发芽了。
◎沦为蒙古税收官的罗斯贵族
◎帝国的创始人——奥斯曼一世
在小亚细亚地区,一度依附罗姆苏丹国的塞尔柱部族首领奥斯曼于1299年宣布独立,并在此后逐步统一罗姆苏丹国内部各派势力。1354年,奥斯曼之子奥尔汗率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了加利波利半岛,并把这里作为进攻巴尔干半岛的桥头堡。至此,拜占庭帝国灭亡进入了倒计时。
拜占庭人痛失亚美尼亚、叙利亚及小亚细亚地区后,主要依靠巴尔干地区诸侯提供的兵员和财政支持。随着奥尔汗及其子穆拉德一世成功在东南欧打入星月旗的楔子,不仅巴尔干诸国对拜占庭帝国无力支援,欧洲各天主教强国南下支援的道路也被封死。如果不是1402年雄踞中亚的帖木儿远征小亚细亚,并在安卡拉战役重创奥斯曼帝国,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时间可能将提前50年。
自1369年通过鸠占鹊巢的方式吞灭察合台汗国后,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帖木儿迅速扩展领地。从1380年起,他先后夺取了波斯和阿富汗,侵占两河流域。又于1388年征服花剌子模,此后多次进攻钦察汗国,将亚美尼亚和南高加索收入囊中。1398年,帖木儿挥师南下,攻破北印度政治中心德里。1400年,帖木儿又将目光投向了西方,率军攻入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统治的叙利亚。此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巴耶塞特不合时宜地在帖木儿背后捅了一刀。
作为奥斯曼帝国开国雄主奥尔汗之孙,巴耶塞特的前半生颇有“奋三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的架势。1389年,奥斯曼人与以塞尔维亚为首的巴尔干联军会战于科索沃。在父亲穆拉德一世战前遇刺,全军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巴耶塞特接管指挥权,以娴熟的骑兵战术打垮了对手。此战后,巴耶塞特不仅将塞尔维亚的长公主纳入了自己后宫,更进逼多瑙河流域。面对这种态势,长期秉承中欧执牛耳的神圣罗马帝国终于坐不住了。1396年,来自欧洲各国的数万兵马冲入奥斯曼帝国控制的保加利亚地区。
◎奠定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霸权的科索沃战役
面对咄咄逼人的对手,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驻军只能固守待援。而正当欧洲各国联军屯兵于保加利亚最大的城市尼科波利斯时,巴耶塞特亲率奥斯曼军出现在战场上。虽然战略上被对手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欧洲的骑士们仍自恃兵强马壮,抢先进攻,结果一头撞进了巴耶塞特精心布置的口袋阵。不到一天,强大的联军便土崩瓦解,数千人被俘后倒在了奥斯曼帝国的屠刀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欧洲各国都视多瑙河以南为异域,不敢轻易与巴耶塞特较量。
尼科波利斯之役的辉煌胜利令巴耶塞特高估了自己和奥斯曼帝国的战力。帖木儿入侵叙利亚时,巴耶塞特出兵两河流域,夺取了帖木儿帝国的藩属——额尔赞章。如此赤裸裸的挑衅,帖木儿自然要还以颜色。1402年,号称80万人的中亚大军涌入小亚细亚。在今天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城下,两支同样灭国无数的伊斯兰大军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正面对决。
关于安卡拉战役的进程,各国史学家给出的版本截然不同。一般认为,强大的骑兵、先进的火药武器以及来自印度的战象部队,是帖木儿获胜的关键。但事实上,除军力外,政治因素也始终左右着安卡拉之战的结局。战前,帖木儿便积极联络罗马教廷和拜占庭,从西线牵制奥斯曼帝国的力量。进军途中,他又翻出巴耶塞特包庇的土库曼部族首领哈喇优素福抢掠麦加朝圣团的旧账,获取了伊斯兰世界道义上的支持。帖木儿对奥斯曼帝国各民族的威逼利诱更是不胜枚举。最后,在战场上,大批隶属于奥斯曼的部族王侯倒戈,也加速了巴耶塞特的溃败。
不过,获胜后的帖木儿深知,奥斯曼帝国此时虽然兵败安卡拉元气大伤,但横亘欧亚,实力雄厚,死而不僵。因此,他并未将其领土直接纳入自己的统治,而是分给了巴耶塞特的四个儿子,巴耶塞特则被囚禁于帖木儿的宫廷。关于巴耶塞特的这段牢狱生涯,坊间传闻很多。有的描述帖木儿将巴耶塞特当作脚凳使用,有的描述帖木儿要巴耶塞特的皇后赤裸着身体在朝臣面前起舞。但这些都无法改变巴耶塞特1403年在狱中病死,奥斯曼帝国内战、重新统一的历史。
◎俄罗斯画家笔下的帖木儿受降仪式
1413年,经过十年内战,巴耶塞特的次子穆罕默德一世击败三个兄弟,收复了奥斯曼帝国昔日的全部疆土。1421年,穆罕默德一世死于中风后,其子穆拉德二世整军经武,进一步巩固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统治。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第七任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不到两年,便率领8万人的大军进攻君士坦丁堡,鏖战53天,于5月29日攻克,并迁都于此。征服了君士坦丁堡的同时,奥斯曼帝国亦稳固了其作为亚洲西部、欧洲东南部及地中海东部地区霸主的地位。接下来,这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帝国进入了漫长的征服扩张期,将疆域扩至欧洲及北非。奥斯曼帝国的陆上扩张主要倚靠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军事革新以及铁一般的军纪。奥斯曼帝国的海军也对帝国的征服起了重要作用:从意大利城邦和葡萄牙人手里争夺了黑海、爱琴海、地中海、红海及印度洋的远航路线。1514年,奥斯曼帝国在查尔迪兰战役击败波斯人,取得了阿塞拜疆的部分地区。三年后,奥斯曼帝国消灭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其海军势力亦扩至红海。
◎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
◎伊斯兰世界的“海贼王”海雷丁
1526年8月29日,奥斯曼大军在多瑙河下游击败基督教联军,来自波兰的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战死沙场。奥斯曼帝国虽然未能借此吞并匈牙利,却获得多瑙河流域的大片领土,并以之为据点开始袭扰哈布斯堡王朝的故土——奥地利。1529年冬,奥斯曼帝国发动了第一次维也纳之围,但军中官兵多来自地中海沿岸地区,无法忍受东欧的苦寒,只好草草收兵。1532年,再度传出奥斯曼帝国要以倾国之兵25万攻打维也纳的消息,这令神圣罗马帝国兼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坐卧不宁。为此,他于当年8月发表纽伦堡特许令,宣布暂停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战争,集中欧洲所有的上帝子民与奥斯曼帝国作战。
不过,内耗不断的欧洲列强几乎没有能力在地面战中对抗国力处于巅峰的奥斯曼帝国。因此,查理五世扬长避短,重用热那亚海军名将安德烈·多利亚。后者指挥一支基督教联合舰队深入爱琴海东部,不断袭扰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沿海据点。此举果然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奥斯曼远征军的补给必须通过海运由小亚细亚输送到希腊、巴尔干等靠近前线的海港。一旦丧失这些海岸基地,再强大的陆军也会因为补给断绝而土崩瓦解。为此,时任苏丹的苏莱曼一世抽调大批精兵良将赶赴后方对付安德烈·多利亚。但这些地面部队根本无力剿灭飘忽不定的海上舰队。最终,由于海上补给线被切断,大军后续无力,苏莱曼一世在查理五世的严阵以待面前再度撤军。
维也纳的危机虽然解除了,但地中海的硝烟却燃起来了。撤回伊斯坦布尔后,苏莱曼一世第一时间找来了伊斯兰世界著名的海盗头子——海雷丁。苏莱曼一世不仅任命他为奥斯曼帝国海军司令,还许诺一旦他成功歼灭基督教联合舰队,就将罗德岛等爱琴海群岛封给他。
海雷丁和安德烈·多利亚可谓棋逢对手。1534年,安德烈凭借优势兵力将海雷丁的舰队赶出意大利沿海,并捣毁了其在突尼斯的巢穴。但海雷丁随后窜入西班牙沿海地区,并于1536年在那不勒斯沿海登陆,大肆劫掠。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查理五世于是授意安德烈改变单纯防御的态势,将战火再度引向巴尔干半岛。
客观来说,此时欧洲列强虽然在海军科技上较奥斯曼帝国略为领先,但整体实力却没有优势,更何况威尼斯、教皇国与安德烈所代表的热那亚积怨颇深。要不是看在查理五世的面子上,基督教联合舰队或许根本无从组建。1538年9月22日,安德烈抵达联合舰队集结地——隶属于威尼斯的科尔夫军港。或许是由于与威尼斯情绪上的对立,也可能是并不看好此次远征,安德烈表现得并不积极。他表示:寒冬将至,不如明年春天再战。可惜的是,此次他的支持者查理五世并没有完全掌控这支舰队,因此他的建议被否决了。基督教联合舰队顶着不利的风向踏入了海雷丁的疆域。
9月28日,基督教联合舰队与奥斯曼海军会战于希腊良港普雷韦扎外海。安德烈认为风向不好,最佳的方案应该是撤退避战,但威尼斯与教皇国的海军将领竭力反对。他们单纯地认为联合舰队的舰艇和兵员均为对手的2倍,实在不需要临阵脱逃。但事实证明,安德烈和海雷丁对海战的领悟远在这些庸才之上。凭借顺风的优势,奥斯曼舰队可以来去无阻地冲破联军阵线,肆意攻击没有还手之力的辎重战舰。如果不是安德烈及时发布撤退的命令,基督教联合舰队将遭受的损失很可能远远不止49艘小型战舰。
普雷韦扎海战对基督教世界而言虽然谈不上伤筋动骨,却暴露出欧洲列强同床异梦、难以形成合力的弱点。在此后的33年里,欧洲海军始终不敢再跟奥斯曼帝国在海上交锋,飘荡着新月旗的战舰一度成了地中海的主人。据说,奥斯曼帝国宰相曾对威尼斯大使说:“听说贵国过去与海成婚,但是我想接下来娶走大海的国家应该是我们吧?毕竟地中海的奥斯曼人可比威尼斯人多太多了。”对于这样的讽刺和挖苦,威尼斯人也只能忍气吞声。威尼斯被迫割让在爱琴海的大部分据点,以换取海雷丁对商船网开一面。
查理五世也一度想收买海雷丁,无奈这个海盗头子与哈布斯堡王朝前有杀兄之仇,后有夺地之恨,岂能轻易和解?查理五世一怒之下,不顾安德烈的苦苦规劝,御驾亲征,想一举荡平海雷丁在北非的新巢穴——阿尔及利亚。此次远征西班牙的舰队实力强大,查理五世自认胜券在握,甚至带了宫廷的贵妇上战舰。可惜的是,就在阿尔及利亚沿海,一场前所未见的强地中海风暴瞬间摧毁了三分之一的西班牙舰队,安德烈无可奈何,下令把剩余舰只开上沙滩搁浅才免于沉没。西班牙人在这场风暴中损失了150艘以上的各式船只和8000名兵员。查理五世的这次御驾亲征被欧洲史学家形容为:“在光荣中开幕,在屈辱中终剧。”
有趣的是,从阿尔及利亚撤军后,自以为将长期陷于地中海泥潭的查理五世却意外获得了解脱。1543年,海雷丁由于意气用事与奥斯曼帝国的战略伙伴——法兰西撕破了脸。随后,海雷丁在法国南部大肆劫掠,攻陷土伦并在那里过冬,还顺手将城内的圣玛丽教堂改造成了清真寺。1546年,纵横海疆的海雷丁在伊斯坦布尔去世,西欧才算长出了一口气。1571年,以西班牙为首的天主教联合舰队在勒班陀海战重创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海军,此后星月战旗对地中海的笼罩逐步消散。但雄踞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帝国苏丹却不愿意承认西欧在军事科技、政治体制上的进步,仍迷信其庞大人口基数和辽阔疆域带来的压倒性优势。
1683年,准备了20年后,集结于巴尔干半岛的15万奥斯曼大军向北进发。消息传来,整个欧洲为之震动。教皇英诺森十一世第一时间找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希望他看在上帝的份上能够摒弃前嫌,与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携手抵抗异教徒。可惜,路易十四当时巴不得神圣罗马帝国彻底崩溃。不仅法国政府对此无动于衷,凡尔赛宫一干亲贵想组织志愿军奔赴维也纳、抵御奥斯曼人的举动也被这位太阳王断然拒绝。但令路易十四没有想到的是,正是他的冷酷无情刺激了一位当时仅19岁的年轻人,令其日后用毕生的精力与法国为敌。他就是日后享誉中欧的名将——弗朗索瓦·欧根。
欧根与路易十四颇有渊源,他的母亲是昔日权倾法国的红衣主教马萨林的侄女——玛丽·曼奇尼。据说,如果不是当年摄政太后安娜和马萨林棒打鸳鸯,玛丽·曼奇尼很有希望成为路易十四的王后。坊间更有传言说,欧根虽然名义上是意大利城邦萨伏依亲王之子,实则是路易十四的私生子。不过,奥斯曼帝国军大举杀入中欧时,路易十四和玛丽·曼奇尼早已蜜月不再,太阳王见欧根身材矮小便随口讽刺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几句,可怜欧根只能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奔赴维也纳。
◎追亡逐北的波兰骑兵此时并不知道他们即将没落
欧根抵达奥地利战场时,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已屡遭败绩。7月上旬,利奥波德一世率王室成员逃离首都,在多瑙河上游观望形势。7月25日,奥斯曼帝国正式围攻维也纳。按常理,维也纳城内此时群龙无首,奥斯曼帝国十余万大军以泰山压卵之势攻城,应该可以轻松得手,但因为维也纳城内军民同仇敌忾,奥地利军在城外策应,奥斯曼军队的连番猛攻都铩羽而归。
奥斯曼帝国军屯兵城下,给了德意志诸侯充沛的时间集合联军。9月初,以萨克森、巴伐利亚两大选帝侯为首的德意志诸侯联军4万余人抵达战场,一度作壁上观的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见大势已成,随即率3万人的波兰军队加入战团。随着解围战的全面展开,德意志-波兰联军很快便发现自己面前的奥斯曼大军不过是一支外强中干的杂牌军。仅15个小时的战斗,奥斯曼军队在维也纳城下的阵营便土崩瓦解。波兰国王非常得意地在写给自己妻子的信中这样吹嘘:“所有的大炮、营帐,数不清的财富都落到了我的手里,奥斯曼人遗尸遍野,狼狈溃逃。丢弃下的骆驼、驴子、绵羊和其他牲口,正等待我们的士兵去收拾……”
带领波兰骑兵一路杀入巴尔干半岛的扬·索别斯基自诩“波兰之狮”。作为志愿兵参战的欧根凭借此战的功勋成了神圣罗马帝国的中级军官,踏上了名将之路。16年后,已经成为帝国元帅的欧根亲王在巴尔干半岛的森塔地区大败奥斯曼苏丹穆斯塔法二世,正式终结了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扩张,重新夺回匈牙利及罗马尼亚西部控制权的哈布斯堡王朝俨然一副故国中兴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