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离开,眼睛继续盯着柜子看。我仔细一看,柜子里居然还有几块糖果。“现在吃吗?”我问他。
“不吃。”他摇摇头,竟自己跑回了教室。
这事儿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下午小宇妈妈来,我终于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昨天小宇姑姑结婚,拿来的喜糖和喜蛋,小宇说要带给老师吃,就带来了。
听完小宇妈妈的话,我在感动的同时又有些纳闷,为什么小宇别的方面都挺好,唯独语言发展这么滞后呢?他现在的词汇量和表达水平基本相当于小班水平。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在与小宇妈妈的交流中,我得知了这样一个细节:小宇在家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父母非常喜爱他,并且都非常了解他。小宇也非常善解人意,对于父母的一举一动,他太熟悉了,以至于他们在家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就能够相互理解。比如,小宇想喝水时,只要朝水瓶看一下,妈妈会马上问:“宝宝,想喝水是吧!”小宇笑一笑,点点头,妈妈就去给他倒水。有时,小宇想要什么东西,刚说:“妈妈,我想——”妈妈便抢着说:“妈妈知道,你是不是想买这个玩具呀?”“嗯!”小宇满意地笑了。
这种感觉我们常常称之为“默契”。有时,亲人之间有默契会让人感觉很温暖,很幸福。可是与孩子之间的过分默契却会成为一个无形的杀手,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当小宇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他已经习惯和父母的心心相通,而无法正确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见,从而影响了孩子与同伴的交往能力。
我和小宇妈妈沟通,为了孩子的语言发展,有时我们需要学会拒绝默契。比如,当小宇要吃鸡蛋时,他仅仅告诉我们“蛋蛋”,我们是不应当拿给他的,我们需要对他说:“你这样说我听不明白,请你完整地告诉我你的想法。”“你可以说,妈妈,我要吃鸡蛋。”只有这样,孩子的语言能力才会越来越强。
我打趣地对小宇妈妈说:“孩子的语言水平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提高的,不运用就会退化了。”
小宇妈妈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她马上表示以后会注意这方面,学会拒绝默契。
大约过了两个星期,小宇妈妈欣喜地告诉我,孩子现在的语言水平提高挺快的,说话也比以前完整了。
她感触很深地说,就是一些小细节,本来还感觉挺温馨的,谁知道反而差点害了孩子。
无处不在的“伪民主”
也许这三个字说得有些严重了,但是这样的情况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每每在这个时候,我们还自认为特别的“民主”,特别的“尊重”孩子。
情景一(家里):
小傲飞家要装修画手绘墙了,他兴奋地在屋里跑来跑去。
“傲飞,快来看看,看你的小屋画什么漂亮呀?”妈妈坐在电脑边,一边看图片一边问傲飞。
“妈妈,我想在我的屋里画飞机!”傲飞指着电脑上的一张图片说。
“飞机呀?嗯……飞机不大好看呢?你看这个花怎么样?”
“就画飞机,那个花丑死了,女孩子屋里才画那个呢!”
“这傻孩子,男孩子屋里也可以画花的。画花多漂亮呀?”妈妈笑了,她指着电脑上的一幅手绘图片说“看,这个画在那个墙角,多好看呀!”
“不嘛,我要画飞机!”
“好,好……”妈妈顺口敷衍着。
一周后,傲飞的墙上画上了抽象的线条花。面对自己的新屋,傲飞一脸的不高兴。
情景二(小区游乐场):
幼儿园放学后,鑫鑫在小区游乐场玩滑梯。妈妈觉得应当回家吃饭了,于是招呼鑫鑫:“鑫鑫,我们回家吧,好吗?”
“不,我还想再玩会儿!”鑫鑫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听话,好孩子。”
“不嘛!”鑫鑫撅起小嘴,表示抗议。
“不行,必须回家了!”妈妈不由分说,便把鑫鑫抱下了滑梯,又拖又拽地回家了。
情景三(幼儿园活动室):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想……”孩子们拖长了音。
……
类似的场景,您是否觉得熟悉呢?
其实我们能够想象的到,对于屋里画什么,我们心里已经是有底的,征求孩子意见不过是做做表面。我们很难接受在我们的房子里画满飞机,换做是我,我也不愿意。孩子的小屋,也许可以,可是客厅里如果画上飞机,实在是一件不靠谱的事儿;我们也知道,“我们回家吧,好吗?”是有潜台词的,那就是“该回家了”接下来,不管孩子回答“回家”还是“不回家”,都不会改变结果;我们还知道,老师只不过是“象征性”地问一下,接下来老师希望孩子们回答:想。然后开始讲故事。
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没有那么丰富的社会经验,他们认为,你问他们了,那就是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既然是让他们自己来决定怎么做,那就怎么想的怎么说。然而当家长这样去问了,却没有按照孩子的意见去做,孩子的失望是可想而知的。我们既然不想把这件事情的决定权交给孩子,却为什么又给了孩子选择的权利呢?
这一点我相信职场上的父母都会有体会。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领导天天都来征求我们的意见,却从来都不采纳,我们会怎么想呢?我们会觉得领导重视我们,尊重我们?恐怕不会的。
然而,我们却常常“担任”着这样的领导,自己却浑然不觉。还自以为自己很“民主”。
说得严重些,我们去拿这些我们有定论,并且一定要坚持的问题去交给孩子“决定”,无疑是涮了孩子一把。那么此时,我们把对孩子的尊重,放到哪里去了?
不想交给孩子决定的东西,就干脆不要给孩子选择权,反过来,如果给了孩子选择权,就请尊重它!
“让老师帮你找个椅子”——事事包办,爱变成害
清晨,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陆续来到幼儿园。丁丁妈妈领着丁丁来到教室:“丁丁,问老师好,快让老师帮你找个椅子。”说完,丁丁妈妈就匆匆忙忙上班去了。
“丁丁,去找椅子。”我正给孩子们分早餐,就招呼丁丁自己去找椅子。可是丁丁却小心地站在门口,很为难的样子。过了一会儿,他小心地问我:“老师,我的椅子在哪里?”我笑着说:“你自己找个小椅子坐吧!”
我分完菜,发现丁丁仍然站着没动地方。“丁丁,你坐呀!”我说。“老师,我没有椅子坐。你给我找个椅子。”“自己随便找一个就可以了!”“自己找不到,你帮我找!”
我放下盛饭的桶,走到他身边蹲下来说:“你看,这么多椅子上都没有小朋友,你随便找,哪个小椅子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那个,行不行?”他用手指着一个椅子,用试探的目光看着我,好像是在等待我的命令。
“只要你想好了,坐下就行了呗。”我故意用特别轻松的语调说。半天,终于听到了他嗓子眼里的一句话:“老师,我想坐在这儿!”“嗯,坐吧男子汉。”
“我想——”对于别的孩子而言,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可是从丁丁的口中说出来,在我看来却是那么的珍贵。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孩子在什么时候都能有人“帮助”。可是这种帮助不是代替。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的,可是帮助他们干什么?我们要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
我在少儿图书馆办了个借阅证,在图书馆里,常常会看到,本来该由孩子自己选择图书的借阅室充斥着家长的身影,图书馆的管理员不断地建议家长:家长可以出来,让孩子自己选吧。而家长们总是很不屑地说:“他们那么小,自己会选什么呀!”
“借《十万个为什么》吧!多看点这样的书。”“别看什么《老夫子》,看那个没有用,借本作文书看吧!”最终,孩子们借来的都是家长喜欢的书,自己只能望着自己喜欢的漫画书叹气,他们被剥夺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选择书的权利。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都会觉得特别心疼。
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很显然的,在这样的包办下,孩子慢慢失去了选择的能力。他们在父母面前,只是一个傀儡,是父母的玩偶,完全没有生命的张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往往是孩子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头,上什么学校,买什么样的辅导书都是家长一个人说了算,理由嘛,当然很简单,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嘛,不会挑。
在幼儿园里,这种现象就更为普遍了。
“妈妈,我穿哪件衣服呀?”
“妈妈,我背哪个包上幼儿园?”
孩子做什么事情往往都很难自己做主,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大人的包办代替。更为可笑的是,很多家长不仅包办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连孩子的感受也包办了。
那天交班,偶然听到了两个孩子的对话。
菁菁:“放学了,我让妈妈给我买雪糕吃。”
乐乐:“哼,我妈妈说了,雪糕不好吃。”
“雪糕可好吃了。”菁菁反驳着,涨得小脸通红。
“就是不好吃,我妈妈说的!”
听到这话,我不禁哑然失笑。冰糕不好吃,而不好吃的原因竟然是妈妈说的。这就是孩子的逻辑呢。可是反过来一想,又觉得哪里不对,这种剥夺孩子感受的话常常从家长的嘴里冒出来:“冰糕不好吃!”“方便面不好吃!”“外面的零食不好吃!”“这个药可甜了,一点儿也不苦!”
我们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这些话就是用来“哄孩子”的,冰糕,方便面好不好吃,孩子有权利评判它。明明是苦的药,告诉孩子:甜着呢,一点儿不苦,明摆着是欺骗孩子。可是为什么它还是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语言中呢?那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尊重,还真的不够。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主见,可是细想想,我们的家长一方面对孩子事事包办,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主见,是不是一件很矛盾的事儿呢?
孩子不需要我们的包办,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成长。这里,我很想把陶行知的一段话一起与您分享:“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笑话小孩子,你比小孩子还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