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就有修炼过“去恐惧”的门人乘轿渡河,跟从的人淹死,他安坐轿中,不生恻隐之心。还有一将军率师十多万,睡得鼾声如雷,也不生恻隐之心。长期以来,人的天然本性被误导,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人和事。不过理学家毕竟是好学的人,后来他们又继续研究,将人心称为人欲,大致指饮食男女而言,称道心为天理,大致指爱亲敬兄。于是说:“人都有形体,所以就是圣人也不能没有人心”。这就无异于说,当小孩的时候,就是圣人也会抢母亲口中的糕饼,如果与孺子同时入井,也是只有恐惧而无恻隐。否则小孩一生下来不吸母亲之乳,长大了看见井就会跳下去,世上还有人类吗?说到这里本来就对了,承认了人性利是人的天性。由此可看到,理学家对于宇宙真理、人性真相是看清楚了的。可他们一方面要顾及真理,一方面又要表面上坚持性善说,因此愈解释愈迂曲难懂。我们只有把它表面上的这些装饰揭开去才能看到里面的精义。说白了:理学家们内心明知道人性就是人欲即是天理,但为了坚持人性是善的这个说法,只有把人欲分成善与恶两部分,所谓善的那部分就是合理的人欲称为天理,是要保存下来的;所谓恶的那部分是过犹不及的人欲属于要去掉的。如果直白地说人性利再按以上方法分别对待也就清楚不过了。但他们却将恶的这部分以偏概全地称做人欲,其自己内心是清楚的,而所听的人就弄糊涂了,这样就形成了上面的“你不说我还清楚,你越说我越糊涂了”的现象,长时期在社会中出现了言行不一或弄假成真的混乱局面。
还有心学家一开始也同理学家一样,开展“去人欲,存天理”的活动,号召弟子们:
“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12]
在此过程中,有人提出,这恐怕是剜肉做疮吧?这就是说叫人不要吃饭,叫人不要生孩子,人类岂不灭绝吗?
这引起了创始人王阳明的深思。及到晚年时有弟子王龙溪等请教他,说法就不同了。据《天泉证道记》中记载:
“龙溪有四无之说。盖阳明每与门人论学,提四句为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龙溪以此乃权法,未可执定。以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盖‘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无善可名。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心受感则有自然之应,所谓‘神感神应’也。心有‘自然之流行’,若任其‘自然之流行’而不‘著于有’,则心是‘无心之心’,意是‘无意之意’,知是‘无知之知’,物是‘无物之物’。如此‘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此龙溪四无之说也。[13]
王阳明后来与弟子说,今既说破,也是天机该发泄时,岂容复秘!他肯定了弟子的说法。并明确说心之体即人性,在《答顾东桥书》中云:“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14]又曰:“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非本恶,但于本性上过与不及之间耳。”[15]他承认了人性是无善无恶的,人欲即是天理,天理就是人欲,就是人的天性。人性是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这就与我们一开始说的一样了,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即人性利。
5.认清人性的关键
认清人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对于个人在社会中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国家如何制定激励人民奋发向上的政策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如何认清人性,这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方法问题。《道德经》提倡“无为则无不为”。我觉得是一种非常值得我们遵行的方法。这里的无为是顺其自然,不加主观愿望的意思;无不为是没有什么做不成功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杜绝主观的想法与自己的欲望才行。自己这时候要进入“如婴儿之未孩”的无知无欲的境界。“婴儿之未孩”中的孩是笑的意思,所谓“婴儿之未孩”的意思就是指刚出生的还不会笑的婴儿,应该是在一岁半以内的时期。是处于一种“恍兮惚兮”的状态,这时的婴儿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无知无欲的境界。我们如果处在这种境界下,也就不可能有什么主观的意见和自己的愿望渗透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这就是做到“无为”了,这样就可以完全顺其自然规律办事了。
我可以用物理知识来举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具有初中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的自然规律。现在假如你握住一根系着小球的细绳,用手旋转起来让小球作圆周运动,然后你越来越快地转动,突然细绳断开了,小球由惯性从切点方向飞出去。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小球作圆周运动是由通过细绳的张力所提供的向心力作用而引起的,所需要的向心力大小是小球的质量与运动速度平方及圆半径的大小决定的,速度越大要求向心力也越大,当向心力大到超过细绳的材料安全系数极限时,于是细绳就断开了。你想再转快点的欲望达不到了。说明你的这个想法与欲望属于违背自然规律的“有为”,并不是“无为”,于是就达不到目的了。
另外再举一个例子。古代人们分析人性时,常常说起水性向下用来比喻人性。其实水与其他一切物体都同样具有惯性,即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合外力为零)的时候,总是保持着静止或均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物体这一性质就称为物体的惯性。因此水性并不一定向下。水到底向何方运动,应由它所具有的初速度和所受到的合外力两者决定的。即使在重力作用下也不一定向下运动。比如喷泉水就是先向上然后再向下运动的。因为初速度是向上的缘故。在不同的合外力的作用下,水会向不同的方向运动。它可以是令人兴奋不已的喷泉美景,可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可以是逝者如斯夫的滚滚长江东流水,也可以是一潭清徹见底的平静之水。但无论何种状态,只要去除合外力作用,它就马上显示出惯性状态。惯性就是它的天然状态。我们不能看到水向下流动,就说水性向下。水性是在合外力为零时总是保持惯性状态,即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之状态。它在不同的合外力作用下可以向各个不同方向运动,也可以做出各种不同的运动状态。联想到人性的分析,也是同样道理,我们不能看到人会去干坏事,就说人性是恶的;也不能看到人有恻隐之心,就说人性是善的。人生而就有求生、求乐、趋利、避害的天性,我们称之为人性利。人在求利的过程中,为达目的有时会为善积德,有时会作恶行凶,我们不能见善曰人性善、见恶曰人性恶。实质应该是出于人性利,人的天性使然。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决不能带进一丁点儿偏见或叫“有为”。
我曾经听说一个故事,说古时候有位大圣人,在落魄的日子里,饿了好多天的肚子,一天好不容易弄来了点米,着一个得意的弟子去煮起来吃。饭煮熟了,此大圣人在远处清楚地看见弟子突然用手抓了一把饭放到嘴中吃起来。这时圣人觉得很震惊,心想人真经不起考验,平时这么优秀的学生,竟经不住饿就偷吃起饭来了。于是想出个法子要考问他一下,走近弟子说:“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祖宗,今天想趁机用此饭祭拜一下,不知可以吗?”弟子答曰:“不可以,此饭不干净也,因为刚才有灰尘掉进去了,因为米不容易搞到,饭不多,倒掉可惜,给老师吃又不敬重,我就自己吃掉了,因此此饭不清洁,不可祭祖也。”这时大圣人心中十分难过,觉得刚才太冤枉弟子了,叹曰“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呀。”这充分说明感觉到的事还不一定准确,还要进一步分析研究才能发现事物的真相。这里更不能带半点主观意愿与欲望。一定要做到“无为”才能达到“无不为”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实事求是才能寻找出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在寻找人性的哲学探索过程中我们务必遵照这条原则。
注释:
[1]王先谦.诸子集成·荀子解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6:315.
[2]王先谦.诸子集成·荀子解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6:315.
[3]王先谦.诸子集成·荀子解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6:315.
[4]李学勤.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9.
[5]李宗吾.人性厚黑学[M].台北:亚洲图书有限公司,2006:70.
[6]李学勤.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3.
[7]王先谦.诸子集成·荀子解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6:321.
[8]王先谦.诸子集成·荀子解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6:315.
[9]李宗吾.人性厚黑学[M].台北:亚洲图书有限公司,2006:85.
[10]李宗吾.人性厚黑学[M].台北:亚洲图书有限公司,2006:87.
[11]李宗吾.人性厚黑学[M].台北:亚洲图书有限公司,2006:88.
[12]李宗吾.人性厚黑学[M].台北:亚洲图书有限公司,2006:108.
[1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9.
[1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1.
[1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5.
二、各人所追求的利是不相同的
心理学中的“动机”是“趋向于”的意思。所有的生物特别是人都会趋向于一些刺激并远离一些刺激,趋利避害,这是由于其好恶而决定的。人类社会中,在相同的情境中,在知识、技能、经验和机会同等的条件下,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行为。这是由于人们有不同的需要和偏好等因素造成的。人性利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每个人所追求的利是不相同的。因此无论治大国,还是哄小孩,了解人的需要才能知晓人的动机,掌握每个人所追求的利就可以更有效地激励他们的行动。俗话说:“一种饭吃出千样心,”其实何止千样心,是万样心、亿样心呀。我们不妨从古今中外择其一些人所追求的利以供鉴赏。
1.人各有利
有个“君爱宝,臣爱信”的故事:
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爱之。”答曰:“臣亦爱臣之信。”[1]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齐国讨伐鲁国,向鲁国索要谗鼎,鲁国就把赝品送去了。齐人说:“这是赝品。”鲁人说:“是真的。”齐人说:“你们派乐正子春来证明说是真的,那我们就相信你们。”鲁君就准备着乐正子春去做假证。乐正子春说:“为什么不把真的送去呢?”鲁君说:“我喜爱谗鼎。”乐正子春回答说:“我也爱惜我的信誉。”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是“你有你的利,我也有我的利”即人各有利呀!下面列举古往今来的此类例子,以供大家相与析。
(1)我国古代就有人主张自己的身体生命是最需要的,利莫过于此。说“拔一毛而利天下我不为”。“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贼。”既不允许他人拔我一毛,同时我也不拔他人一毛。极端尊重“我”字。无独有偶,网上曾疯传一篇称为《悟境》的文章,同样大谈身体才是最重要。现抄录如下:一是世界上到底什么是你的?爱人是你的吗?不是。你们虽然风雨同舟、快乐同享、身体交融、情感交汇,但总有一天会要分手。同生有可能,但共死决不会,白头到老只是美好的愿望。子女是你的吗?不是。你们虽然有着浓浓的血缘关系,有着难舍难分的骨肉亲情,那也只能有团聚、孝道、看望、互相关怀等天伦之乐。即便是你到另一个世界,他们也只是为你送行,却没能把你又重新接回人间的能力。金钱是你的吗?不是。虽然你拼命地赚钱,但又想方设法把它花出去,即便是银行有再多的存款,那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房子和车是你的吗?不是。虽然你住得温馨、舒服,但当你离开的那一天,就什么都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