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育完美女孩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田萍
- 5168字
- 2020-06-25 05:11:55
像名人一样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
周弘:赏识,女孩成功的源泉
他,被人称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
他,被人称为“当代的陶行知”;
他,曾经影响了上亿含辛茹苦的父母们。
这位伟大的父亲名叫周弘,他也曾是一位普通的父亲,而如今他和他的“赏识教育”早就已经名满天下了。他和他的女儿周婷婷一同与命运抗争,使天生耳聋的女儿获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功。
周婷婷天生耳聋,到了3岁的时候还不能讲话。但是,在周弘细心的教育与鼓励下,原本已经列为残疾人行列的婷婷在6岁的时候已经认识2000多个汉字,8岁的时候就能够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的数字并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不仅如此,周婷婷在上小学的时候连跳两级,10岁那年被评为了“全国十佳少年”,17岁时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20岁赴美留学,如今已经获得硕士学位。
周婷婷和同龄人相比,能够拥有的东西并不多,但是她所取得的成就,非常人能及。
原本全聋的女儿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她的幕后高参——爸爸周弘有什么秘诀吗?
面对自己的孩子,周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哪怕是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都会含着热泪欣赏她、拥抱她、亲吻她、赞美她,我会永远为她自豪。”
如今,周弘的“赏识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而“赏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很多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并没有周弘这般的耐心,而总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满分,于是就批评自己的孩子总也考不了满分;希望孩子进步快,就批评孩子进步慢;希望孩子能再机灵点,就批评孩子反应太慢……爸爸们似乎总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经济学”,并自以为是:孩子固有的优点,不表扬还会有,但是孩子的缺点,不批评就改不了。正因为如此,才应多批评,少表扬,不能让孩子对自己的现状满足。这样的教育是周弘最为反对的。
周弘则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是太多的责备、抱怨和训斥,那么教育则会陷入一个怪圈,父母会发现孩子的优点越来越少,而缺点则越来越多。对于孩子的批评过多,会使他们以失败的心态走向社会。
婷婷小的时候学习数学很吃力,但是爸爸却从来没有责备过她。有一次,周弘给女儿出了10个题目,但是小婷婷只做对了其中的1道题,当时,周弘感到眩晕,他心里十分清楚女儿的数学水平差到什么程度,不过,他依然做出很吃惊的表情,对婷婷说:“呀,这么困难的题目,你都能做对1道,真了不起。”爸爸这样的评价使婷婷喜欢上了学习数学,并且日后的成绩越来越好。
也许,有很多女孩都羡慕婷婷有这样一个好爸爸,那么所有为人父者也来做这样一个懂得赞扬女儿的好爸爸吧。
帮助女孩唤醒自信
在一个班上,如果老师只关注考前几名的学生,只关注那些拔尖的学生,那些考得不好的孩子总是灰溜溜的,老师这种无言的否定会使她们被扣上“不认真”“成绩不好”的帽子,这样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自信心就会受到严重伤害。作为爸爸,我们千万不要再批评自己的女孩了,多鼓励她,相信她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帮助她恢复自信。
尊重女孩的人格
女孩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对等的。陶行知先生率先把“小孩子”称作“小朋友”,就是对儿童极大的尊重。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节都可以体现出爸爸对女孩的尊重,比如说蹲下来平视孩子、倾听孩子说话,这样的动作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薛涌:孩子要宠不要惯
薛涌是当代著名的“草根精英”,他是耶鲁大学的历史学博士,现在萨福克大学历史系教书。薛涌先生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对于这个女孩的教养,他也算是心得不少。他所著的畅销书《一岁就上常青藤》,介绍了他是如何用美国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本书的问世掀起过一阵关于“常青藤教育法则”的讨论热潮。
薛涌对他的女儿疼爱有加,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女儿的喜爱和肯定。但是,薛涌还是坚定地认为:女孩要宠,但是千万不能惯。
每个爸爸都会疼爱自己的女儿,比疼爱更深的程度则是宠爱。宠爱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宠过了头,那就会对女孩的成长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薛涌则认为:所谓的宠,应该是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情需求,这样宠出的孩子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会更加自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爸爸都了解宠爱孩子的尺度和分寸,如果宠爱无度,那宠爱就会变成溺爱,而溺爱则会给女孩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受到溺爱的孩子会变得更加任性和爱撒娇;受到溺爱的孩子会弱化与外界交流的能力;受到溺爱的孩子会埋没做任何事情的潜能。
薛涌一直坚持“宠而不惯”的教育思路,他的女儿没有被宠坏,反而比同龄的小女孩懂事。比如全家一起去买东西,她看上一件东西很想买,但是如果家长嫌贵,她二话不说,马上会把东西放回去,而不会像其他的小朋友那样原地耍赖。而且在平时,不论父母叫她做什么,她都会照做。女儿能够如此懂事,完全在于父母满足了她的感情需要,使她能够绝对相信父母,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也很有信心。
薛涌的这些教育思路,完全是受到了自主独立的美国式教育的影响。在美国,无论家长是高官还是富豪,从来都不给子女零花钱。而子女的零花钱大多是通过课余或假期的打工中“按劳取酬”获得的。不仅如此,当子女成长到了18岁的时候,他们就再也不会在经济方面依赖自己的父母,而是必须要自食其力。而这些美国孩子也把长大了还向父母伸手要钱视为是一种耻辱,他们会自觉地凭劳动和智慧来挣钱料理自己的生活。
反观中国的一些家长,他们从来都不让自己的孩子做任何家务,对女孩的各种要求都是“有求必应”,面对孩子所遇到的困难,爸爸总喜欢替孩子“迎难而上”。父母总是尽自己的全力来创造一个让孩子感受不到苦难的环境。这样被娇惯长大的女孩,我们很难相信她会具备在这个社会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
不要对女孩百依百顺
小女孩天生可爱,娇宠着点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爸爸总是没有原则地对女孩“有求必应”,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女孩不懂得感恩,而且还会觉得爸爸为自己做这一切是理所应当的。所以,疼爱归疼爱,爸爸还要把握好自己的度,更不能为了顺应女儿而模糊了自己的原则。
适当让女孩做做家务
很多爸爸觉得女孩年纪还小,不做家务没有关系,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实际上,根据女孩的年龄,可以适量地安排她们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一方面使女孩提高做家务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她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父母养育她们是多么不容易。
周国平:孩子是多么需要欢笑
周国平是中国当代的著名作家,对于教育孩子,他有其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孩子美好的童年必然在欢笑中度过。然而,一个孩童并非是对谁都笑的,笑也是需要被鼓励的,孩子总是在真正爱自己的人面前笑得很欢畅,而在不喜欢自己的人面前显得冷漠。
周国平有一篇美文《孩子多么需要欢笑》,以优美的文字论证了“笑”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人在孩提时期也许是笑得最频繁的,当然也是最灿烂的。孩子常常会无缘无故地笑,那是新生命蓬勃生长的音乐,是真正的天籁。
然而,笑不是生物性本能,而是上帝赋予人的特殊能力,人是唯一会笑的动物。在婴幼儿身上,有意识的笑是社会性的最早征兆,也是智力发育的伴生现象。笑需要鼓励,最重要的鼓励来自两个因素,一是爱和善意,二是有趣。
孩子对爱和善意有极为准确的直觉,决不会弄错,在爱自己和善待自己的人面前笑得最欢畅,在冷漠者面前则一定会冷淡和显得呆滞。
但是,仅有爱还不够,还必须有趣。我在所有的孩子身上都观察到,孩子最不能忍受的不是生活的清苦,而是生活的单调、刻板、无趣。几乎每个孩子都热衷于在生活中寻找、发现、制造有趣,并报以欢笑,这是生长着的智力的嬉戏和狂欢。
人们往往严重低估孩子对于有趣的需要,以为只要在日常生活上照料好就行了。比如说,有的父母把孩子完全交给保姆或老人带,而保姆和老人带孩子往往趋于保守,但求平安无事,鲜能顾及有趣,给孩子心智发育造成的损失虽然看不见,其实难以估量。所以,依我之见,再忙的父母,也应该安排时间和孩子玩,而且不可敷衍,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不肯这样做的父母,或者是自私的,或者自己就是无趣的,所以压根儿没想到孩子对于有趣的需要。
周国平写作这篇文章,也是呼吁在家庭中能够建立欢快的友善氛围,这是最利于女孩成长的。那么,想要营造一个快乐的氛围,要从哪几方面下手呢?
首先,爸爸要让自己的快乐情绪感染到孩子,这样就可以为女孩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要尽量做到乐观豁达,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传递给女孩。
其次,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决策。大人也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应该给孩子建造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并且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让孩子从小懂得如何来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最后就是,爸爸应该主动帮助女儿调整心态,当看到女儿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带她出去活动活动,将不好的情绪转移开。或者引导女孩用一种其他的方式将情绪发泄出来,比如唱歌,打球之类。
了解女孩,帮助女孩制定适当的期望值
总有一些家长对女孩的期望值过高,希望女孩样样都比别人强。爸爸们这样的做法会使女孩更加的自卑和压抑,并且会表现出越来越沮丧的心情。爸爸们应该鼓励自己的女儿:自己只和自己比。对待孩子,我们应多一些纵向比较,少一些横向比较,就会让孩子得到适当的发展。
让孩子在玩中学
家长的传统观念总是认为“玩物丧志”,不支持女孩玩。而实际上,在玩的过程中,女孩的整个身心都会得到发展。大人们千万不要压抑女孩自然的生长规律,而是要放心地让孩子玩,并且鼓励女孩手脑并用地玩。当一个女孩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游戏中之后,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会得到充分地发挥。
何怀宏: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
何怀宏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他不仅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学者,更是一位有着拳拳爱心的父亲。他的女儿经常向他提问关于生命的问题,比如说“爸爸,我想永远活着,不想死,可以吗”这类让大人们很难回答的问题。而何怀宏总是很巧妙地帮助女儿圆满地回答问题。
后来,何怀宏根据女儿的提问以及自己的人生经验,写下著作《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曾经获得全国青少年读物一等奖。
现实的生命中有很多女孩容易轻视自己的生命,为了同学之间的义气,或者是和父母赌气,或者是为了追求所谓的“自由”……在她们看来什么都是可贵的,似乎只有生命和自身的安全是无足轻重的。
某小学四位女生因为看了电视中特殊的自杀方式,便商议一起尝试,最终二人死亡。
某市第九中学一位名叫文婷婷的女生因为喜爱的偶像去世而自杀。
一名13岁小学生文文从家里偷出300元钱偷偷去见网上认识的男友,最终被骗失身。
河南信阳一名高中女生,半夜把一杯硫酸泼到同学的脸上,原因让众人大吃一惊——她比我学习好。
……
女孩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相信每个爸爸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活泼健康的女儿。但年轻的女孩青春飞扬,同时也是情绪最不稳定的时候。所以,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女儿,那就为女儿上一节生命教育课吧。
生命教育,就是教会女孩学会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和发展每个人的生命,并将个人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让女孩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对女孩进行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通过教育让女孩学会必要的生存技能,同时能够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培养其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尊重他人的生命以及自我生命的意识,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
现在的学生升学压力大,女孩从上小学开始就一直为升学压力所困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生命教育”都是教育的一个盲点,而正是由于这种教育的缺席,使孩子们不知道生命的宝贵,也不懂得爱惜自己的生命。
对女孩进行生命的自我保护课程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泰戈尔说过:“青少年学生应该有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生命的价值首先是基于生命的存在,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得到发展和提升。作为女孩成长的保护者,爸爸不仅仅要关心女孩知识的获得与精神的成长,还要教会女孩如何认识自己的生命,如何保护自己,防止任何可能伤害生命的行为发生。
爸爸最好能在轻松的环境中讲述死亡
现在很多父母都在有意无意间回避“死亡”这个话题,但实际上,对于死亡,再小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如果家长总是刻意回避死亡的话题,反而会压抑孩子对自然生命的体验和感受的认识。所以,爸爸们最好能轻松愉快地为女孩讲述死亡。生死学大师伯勒·罗斯在《关于儿童与死亡》的书里提到:家长最好是能够通过绘画、游戏的过程来帮助儿童理解和面对死亡。因此,当家长们向女孩讲述死亡这个话题的时候,应该尽自己所能把这个话题放在一种很轻松的环境中,让女孩既能够认识死亡,同时又不会感到恐惧。
教会女孩尊重和欣赏生命
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尊敬生命、欣赏生命。人们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还要珍惜他人的生命。爸爸要帮助女孩正确地认识世界,帮助女儿勾画美好的蓝图。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让女孩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同时要告诉女孩,虽然生命中会有坎坷和挫折,但是生命的本质是光明的,是积极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