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评价:问题与对策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李念文

2010年印发的《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10】16号),把“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议为核心”,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作为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把“进一步完善县域内教师定期交流机制和培养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重点发展目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均衡发展,教师培训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农村教师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在培训机会的获得和培训资源的占有上有很大的差距。没有高质量的培训,何来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何谈农村教育的明天?而网络远程培训顺应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实际需要,使农村中小学教师也能享受到最优质的培训资源,接受最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资源在物理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所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将有效促进城乡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然而,随着远程培训的实施与不断发展,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在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显著。如何利用评价的杠杆作用,消解远程培训中的负面影响,这是不少教育研究者十分关注并着手研究的问题。笔者想就此谈谈一些肤浅的意见与建议。

一、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评价的问题与反思

结合在“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实施中的过程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及与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的访谈,我们发现,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评价没有很好地起到以评促学的作用。很多参训教师只关注自己是否培训合格,而没有关注自己是否学习到知识,是否得到提升。而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评价的手段过于简单

目前,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对学员、班级管理员与辅导老师等的评价,基本上是采用数量外延型的评价模式。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评价工作主要由承担“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的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软件来操作,评价指标包括培训平台上的上线率、作业提交量、发帖数量等参数,这种评价虽然快捷、方便、统计准确,但由于未能将参训者学习内容与工作需要相结合,很难将培训收获与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做到有效对接,又没有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相应的评价管理平台,因而培训质量评价的可信度不高。例如,学员因对远程培训不够重视而在学习中出现的空挂学时、找人代学、作业下载、突击学习等情况就不易被发现。

2.评价的方式过于草率

大多数远程培训机构在评价学员是否合格时,仅靠计算机后台操作统计这一种单一评价方式,对参训教师的考核只有数量的汇总,没有质量的分析;只有计算机的统计,少有现场的考察。

同时,这种靠计算机后台操作的单一评价方式,对参训教师的考核方案过于重结果、轻过程,重数量、轻质量,不管教师完成的研修任务是否合乎要求,是否原创,只要达到规定数量,系统都会自动确定为“合格”,其评价的“结果”与实际的“效果”相去甚远,不利于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正向引导。

综上,由于当下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评价中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而直接导致了远程培训评价的信誉度的降低。这样,不仅挫伤了广大中小学教师参与远程培训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损害了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领导对远程培训的信赖与支持,也使得远程培训这一新生产业蒙上些许阴影,进而影响了它的长足发展。

二、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评价的思考与策略

反思、分析中小学远程培训的问题和弊端,目的在于解决问题,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培训者需求,提升培训质量,让广大参训教师增强对远程培训信任度,加速其专业发展进程。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改进对策。

1.要充分认识远程培训评价的特殊性

评价作为质量管理以及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决定着培训的导向。科学合理的评价应该是对培训项目的一次全面、综合的评估过程。但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项目的评价,与一般工程或经济类项目的评价或验收有着显著的区别。作为远程培训的评价,其主要特征表现在3个方面。

其一,远程培训评价的标准应该相对统一。中小学教师作为一个群体而走进远程培训,其实质是由政府买单的一种培训行为。广大参训教师在享受培训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尽到相应的义务,即接受严格的管理,完成既定的任务。因此,远程培训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方法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并且必须得到相应级别的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才具有权威性,而不能由几家培训机构按各自标准来做“自我评价”,这样的评价是不完全的,不可靠的。

其二,远程培训评价的要求又必须相对灵活。“相对灵活”是指在“相对统一”的基础上,可视具体情况对评价中的某些指标作一定调整,使之更加接近客观真相。这是因为远程培训项目与一般的培训项目不同,参训人数多、分布地域广、学习机动性大且培训时间较长,而组织与管理又相对松散,评价不能生搬硬套。

其三,远程培训评价必须注重被评价者自身感受。远程评价的对象是广大中小学教师,他们既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主体。远程学习的好与坏,参训教师最有发言权。而如今的诸多远程培训的评价,参训者恰好处于被动地位,参训者的自我评价可以忽略不计,或放到了十分次要的位置,这样的评价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评价。

因此,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的评价,要进一步明确评价的意义和目的,坚持务实、有效、发展的评价原则,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导向的功能。要突出过程性评价,尤其要珍视被评价者的切身感受与亲历体验,应该把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受益情况作为评价重点。

基于此,笔者建议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的评价,应该实现由“数量外延型”向“质量内涵型”飞跃,即远程培训评价的内容要扩大;考核的时空须延伸,要将远程学习与在岗实践、校本研修结合起来;评价的主体要多元;要提高评价的透明度,增强评价的可信度。

2.要制定科学的远程培训工作评价的体系

早在2007年,湖北省长阳县就对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的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当时全县教师就参加了基于全国继教网的非学历培训。所有教师以校为单位,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组成远程学习小组开展互助学习。小组长由管理人员担任,在学习的开始、中期及后期,召开专题的研讨会,布置和检查学习任务的落实情况。学员之间就学习情况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对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和疑惑进行现场讨论,对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初步评判。在后来的各类“国培”项目中,他们也运用这种评价方式,有效监控了远程平台的培训过程,很好地保证了远程培训的质量。

远程培训评价必须完成从后台到前台,从机械到灵活、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而这个转变必须依赖于地方高质量的辅导教师团队、管理员队伍以及培养学员中的骨干力量。因为只有他们参与了学员学习的全过程,对学员的作业完成质量的评价最有裁量权。所以,远程平台在对学员的考核、评价中,在优秀班级、优秀学员的评选中,不能仅凭鼠标来决定,一定要充分吸纳辅导老师的意见,只有这样,远程培训的评价才会更真实、更合理。

由此可见,远程培训工作的评价应该是对该项目的全方位的检查,应该是由多方人员共同组成的综合评价,而绝不仅仅是评价学员一方。如果是这样,远程培训工作的评价可按市、县(区)、校、学员四级设置评价项目和制定评价标准,也可以远程学习的时段为序,划分出不同阶段,然后分段设置板块和评价标准,力求使远程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在此,笔者推荐一种多级双向评价体系,供读者参考、借鉴。

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共设计了四个板块,即组织领导对管理辅导者评价、远程机构对参训学员评价、学员对远程机构评价,又分设16个子项目。四个板块的权重,分别为10分、30分、40分、20分,累计100分。这样设计,不仅使评价的对象更为全面,尤其是把远程培训机构也纳入了被评价对象,而且评价的项目彼此关联,标准易于把握。当然,这个体系还比较粗糙,评价项目和标准还可以斟酌推敲。

远程培训多级双向评价体系

3.要合理确定远程培训工作评价的主体

所谓评价主体,即由谁来进行评价。笔者认为,在衡量其培训效益时,远程培训机构不能既是施工员,又当质检员,一定要打破原有的由远程培训机构一家评价的格局,可由市、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评价小组进行评价,评价小组一般在8人左右。这个评价团队应具备以下要求。

(1)能够代表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保证评价工作符合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科学要求,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2)有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评价的权力,并能对教师的远程学习和发展承担直接责任。

(3)具有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与教学的实践经验,能理解和清楚地表述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的目标、内容和基本要求,懂得怎样通过教学和管理活动达成目标,能够鉴定培训质量。

(4)能准确理解评价条件,熟练掌握评价方法、策略,了解现代测评技术和评价工具;能对评价所获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与整合,并能做出恰当评定。

(5)树立“教师也是评价主体”的现代评价观,注意吸收有参与评价愿望、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有直接感受的受训教师参加评价工作。

4.要改进远程培训工作评价的方法

评价方案要科学,操作程序要规范,做到计算机后台统计和人员现场考察相结合,定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抽样分析和整体评估相结合。尤其是对评价的基本要素要考虑周全,要综合诸种因素,全面权衡,严谨缜密,客观公正,切忌以偏概全,草率从事。

5.要重视对远程培训评价结果的运用

评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合理应用,实现以评价促建设、以评价促管理、以评价促学习的目的,使之产生增值效应。评价工作一旦结束,评价小组要将评价结论与建议,分别向相应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评价对象做出书面报告。受评单位要根据评价小组书面报告的内容,认真反思,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并将整改情况呈报上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切实提高对评价结果的回应功效。

远程培训是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它既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又能够满足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因此未来将成为教师培训的主流模式。那么研究探索出一套科学、规范的远程培训评价体系也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只有在实践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它,才能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的良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