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百货店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问题与挑战

随着消费品内需市场的持续发展,传统国有百货企业大多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摆脱了原有沉重的员工负担,强化了经营管理和卖场绩效管理;与此同时,民营股份制百货企业近几年纷纷崛起,以更加活跃的姿态开始连锁百货的扩张;外资百货企业则带来相对高端的品牌定位和服务。这几股力量为百货业带来了长达10年的持续繁荣。

但这种繁荣现象的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危机。

同质化程度高:品牌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零售企业无特色、千店一面的现象愈发严重。除了品牌档次的高低之外,主流百货商场缺乏经营特色,导致市场上价格战愈演愈烈。

品牌集中度低:中国百货行业品牌集中程度低,缺少老佛爷、乐天这样知名的百货业品牌。全国百货业前5强占整个百货业的销售比例只有6%,而这一比例在日本是41%,美国是48%,中国香港、新加坡达到了64%。品牌整体集中度低,就无法形成协同效应和品牌自营模式升级。

网购分流: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传统百货行业客户分流。据统计, 2011年我国网购市场规模高达8000~9000亿元,同比增长75%以上,占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4%。据尼尔森发布的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3/4的一线城市消费者表示将更多地选择网购。面对网购对传统百货的冲击预期将继续扩大的形势,很多百货业者并没有做出适应形势的改变。

购物中心冲击:购物中心动辄超过20万平方米的规模优势是传统百货无法比拟的。餐饮、娱乐、休闲等业态超过30%,有的甚至超过50%,丰富的业态满足了城市居民吃喝玩乐购一站式消费。据招商证券的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9年,中国购物中心的销售获得了3倍的增长,其在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占比由0.3%提升至1%,显示出勃勃的生机。传统商圈中百货一家独大的地位将逐步被多功能、多业态的购物中心所动摇。

缺乏个性化、体验式服务:当今的百货商场已不再仅仅是商品买卖的场所,而是经营消费者整个购买过程。然而中国百货业的服务存在随意性大,不细腻,缺乏体验式消费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百货店面临剧烈的业态分化、重新定位和经营方式创新的难关。

(一)“特色化、主题化、品牌化”是百货店竞争的显著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大发展,多种体量的MALL商业地产将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和新型商业业态的主要载体。传统大而全、小而全的综合百货店将越来越少,受其规模限制,百货店将不再经营包罗万象的百货商品,而是从少数大类商品中发掘更丰富的品种,走特色百货、主题百货和专业百货的道路。近几年在百货商场出现的品牌集合店就是这一趋势的重要标志。

(二)“连锁化、产业化、集约化”是百货店改造的主要内容

百货连锁经营的核心是生产要素的集约管理和标准化配置,主要包括:品牌商品资源的渠道管理、门店作业的标准化管理、选址定位标准以及结合本地条件的品牌化管理等。这有利于克服传统百货行业单店经营、孤军奋战、势单力薄的弊病,形成对品牌供应商的销售规模优势和目标客户认同能力,有利于优化供应商管理。有利于开发商业集团指定品牌的定制商品,向上游采购的成本空间要利润,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连锁百货店必须重新构筑供货商、零售商协同型产销价值链体系。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条件的充分发展,使商业集团有能力为供应商提供库存管理和周转服务,极大降低了供应商商品分销的成本。一种必然的趋势是零售业传统的就近供货开始被全球货源通路所替代。

信息技术将带来供应链的极大变革,随着百货业连锁经营模式的导入,特别是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高档化的趋势,百货零售商亟须建立自身的信息、补货、库存、资金分析系统,并与经销商(代理商)数据分析系统相衔接,构筑供货商、零售商协同型分销价值链体系。

(三)“品牌化、信用化、知识化”是百货店发展的主要内容

品牌管理不是“品牌输出”,而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建设过程。优秀的品牌是依靠长期积累、细节打造形成的。中国的百货零售业如何持续有效地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市场营销手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提升综合素质,是企业面临的长期任务。

成功的品牌战略将使垄断品牌建立自己的商业信用和消费者信用,而高效的企业中央资金结算清算管理将成为百货企业的现金流处理中枢,在严格的银行授信下建立百货店的信用体系,才能成为供应商信任的品牌企业。

业态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是百货店永远的生命力。百货店正在越来越多地兼收并蓄各种业态的优点和长处,并加以创新应用,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和竞争优势。

传统百货店的体验营销升级,就是要暗合上述三种趋势,以所服务区域的消费者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综合出具有企业特色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