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怪诞决策心理学:深藏心底的“糗神”(2)

记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记忆的人,大脑就像是白板一样,永远都是空白的。所以,记忆是对过去的反映,并且在过去记忆的基础上对新事物进行加工。由此更加深入地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积累更多的经验,表达更丰富的情感、语言和动作。此外,记忆还能塑造我们,构成稳定的人格。可见,记忆对于人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挥别记忆“囧神”

记忆总是指向过去,然而我们经常想不起那些过去,是我们记忆出现问题了吗?其实并不见得是我们健忘。对于遗忘,心理学家们有不同的见解。

一个学习很努力的孩子,老师说要背诵一篇英语课文。然而这篇课文与他以前背诵的一篇文章形似,于是遗忘“情况一”出现了:老师让他起来背诵课文,他想不起来应该背哪句才是课文里的内容。

期末来临时,他也会认真地复习功课。考试时,他发现题目都是自己所复习过的,可是当他动笔做题时,遗忘“情况二”出现了:他突然想不起下面该怎么写了,而且越着急,大脑越是一片空白。

后来他顺利毕业,进入一家公司。但是从事的工作与英语无关。有一天他翻出原来的英语课本,遗忘“情况三”来了:他曾经背得滚瓜烂熟的课文,现在一点儿印象也没有,甚至里面还有不认识的单词。

这三种情况分别对应三种不同遗忘原因。情况一是相关内容的干扰。生活中相似的事物很多,于是干扰了我们记忆的内容,让人们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情况二是由于心理紧张而导致大脑压抑。信息提取失败以至于想不起来,这不是真正的遗忘,可能换一种心情或者过一段时间就会想起来。情况三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遗忘,由于长时间不接触相关内容,以至于记忆存贮的衰退。

了解了遗忘的原因,发现它并不可怕。虽然记忆是我们生活中的“囧神”,但是总有办法告别它。儿童能够使用75%~90%的创新智力,而成人只能使用5%~15%的脑力,所以童年至青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光。

在记忆某些内容时,我们要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安排复习,这样才能形成长时记忆。如果你已是成人,不要感觉自己的记忆已经无药可救。虽然脑力有限,但仍然可以通过丰富的经验进行匹配记忆,这种记忆速度,并不慢于儿童的死记硬背。此外,兴趣爱好、工作内容、情绪等对记忆都有极大的影响。总而言之,无论你处于什么年龄段,记忆都是越用越灵光,挥别记忆的囧神不是望尘莫及。

◇无意识

人们通常会认为自己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之下进行的,没有意识的支配,就没有躯体活动的存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偶尔我们也会有些下意识的活动。虽然它们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被操纵的意识

案例一: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看他的手势说出数字,并且在这过程中他会提出问题。老师先伸出一根手指,同学们说:“1。”老师又伸出两根手指,同学们回答:“2。”老师伸出三根手指,同时发问:“1加2等于几?”同学们回答:“3。”老师又伸出四根手指,并问:“1加1等于几?”此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4。”只有极少数同学立刻回答出2。大部分人在回答后才意识到自己回答错误。

案例二:这个游戏很早就有,也许我们小时候就已经玩过,并且时常玩得乐此不疲。A让B快速并不停地重复说“老鼠”,等到B念了大约30秒钟时,A发问:“猫怕什么?”B脱口而出:“老鼠。”

如果你不相信上述结果,你可以找从来没有做过此游戏的人试一下。最终,你会发现结果基本如此,而且屡试不爽。如此看起来,对方的意识就像提线木偶,被我们操纵着。这看上去很有趣,好像我们拥有了某种超能力。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我们操纵了他们的意识,而是他们对问题做出了无意识的回答。生活中,无意识的行为还有很多很多,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无意识这个巨大宝库吧!

海面下的冰山——无意识

在说无意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意识。

意识指一个人的知觉、思维和记忆等多种心理活动,对自身状态(内在的)与外界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变化(外在的)的综合观察与认识。简单说,意识就是对外部世界和内部感觉的觉知。

众所周知,我们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不能同时进行所有工作,就像俗话说的“一心不可二用”。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意识活动从根本上受到了限制。由此我们可知,在意识操纵的活动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活动,那就是无意识的活动。

与意识相反,无意识是很难被感知和察觉的。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浅层无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意识;另一类是深层无意识,那是我们意识不到的。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无意识,通常是心理学无意识中的潜意识。

无意识的表现有以下几种。一是无意识的行为。比如走着走着路,不自觉地哼起了歌;眨眼睛和心脏的跳动也是无意识的行为。二是盲视。例如走在马路上,我们时常与自己认识的人擦身而过,等到第二天,对方来兴师问罪“怎么碰到了也不打招呼”,然而自己却没记得看到过对方。三是对外界刺激的无意识。比如我们经常看到自己受伤有一个细小伤口,但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怎么碰伤的。

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通常是无意识的,它包括观念、愿望、想法等。它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出来,因与社会道德发生矛盾而被压制了。

对此,心理学提出了“冰山理论”:冰山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人的意识也是如此,暴露在外的只有大约七分之一,其余的都隐藏在更深层的地方。隐藏的部分对暴露的部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可见,经验信息存储量巨大的潜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有能动作用。下面举一个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来区分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并且让你感受到无意识的不可或缺。

小时候,父母带我们出门,常会教我们怎么记住回家的路——我们会努力地记住明显的标志,如这里有个商店,那边有个电话亭,对面有个电线杆和路标等。但是等到我们长大后,我们自己去上学或回家,便不需要用心记住沿路标志,该到哪个路口拐弯,该进哪个门,自己就能做出判断。小时候的认路是需要意识支配的,然而当我们长大后,回家或者去熟悉的地方就不需要我们努力识记了。

瞧,这就是无意识的作用。每次回家不用刻意费脑力去寻找适当的路径,这是无意识带来的好处。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有许多,因此我们减少了相应的意识努力,从而缓解了心理活动带来的疲劳,使人能够轻松愉悦地生活。可见,无意识能够在无形中缓解我们疲惫的身心。

其实,无意识不只是能缓解疲劳,还能反映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对此,无意识的提出者弗洛伊德做出了深刻的研究。他认为人有三个“我”:本我、自我、超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但那些让人愉悦的观念和愿望,常常与遵循道德原则的超我产生矛盾,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就会对现状做出判断,选出符合社会要求的观念和愿望。然而这些选择结果常常让人不快乐,所以压抑下了许许多多的观念、愿望。就像火山,积攒了一定量的能量总是要爆发出来的,受压抑的观念和愿望也需要爆发出来,由此它们通过无意识表现出来。

生活中的失误,如笔误、口误,对别人的戏弄或取笑,以及睡眠时做的梦,都是无意识表达的重要途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往往错误的地方最能表现当事人的真实感受”、“人们总是用玩笑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国古代就有“周公解梦”之说,这并非腐朽的封建迷信。梦中出现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我们内心的某些想法。对此,弗洛伊德也提出了“梦的解析”,剖析了人们梦中各种场景所反映的潜在欲望。例如,在梦中梦到自己飞翔,那是现实生活中受到局限,因而渴望自由的愿望;梦到死亡,因为人们对死亡都存有恐惧,所以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

其实并不然,这只是在生活中我们面临某些事情的结束,我们暂时无法接受,所以恐惧、逃避。结束也意味着转变和重生,说明要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梦的解释,是科学还是迷信,这完全决定于当事人自己怎么看待,梦所代表的事物都是指向过去的。它反映对过去发生或正在面对的情景的内在反应,不是对未来的预言。未来的发展走向是由人自己对内心所呈现的想法的判断而定。

除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对无意识梦的解析,催眠也是无意识行为的表现过程。被催眠的人会按照催眠者的要求做事,甚至会做出常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当被催眠的人被唤醒时,他们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催眠还可以探究出内心深处的记忆——那些记忆可以追溯到儿童时期,那些当事人清醒时不曾记得的事情。行为主义也对人类的无意识行为做出研究,人的无意识行为通常也表现出当下的某种心理状态。

人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然而意识编织的网过于疏松,大多数行为通过网洞表现出来。研究表明,人的脚部动作最能精确反映真实的心理活动,因为它离大脑最远。而且人们常忽略对脚部的控制。

要说行为反映心理活动,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轰动一时的美剧《LieToMe》。它主要是研究人类面部细微表情所表达的感情,如男人摸鼻子和女人抚头发表示说谎,说话时捂住嘴也常是说谎,说话同时耸肩表示当事人也不相信自己所说的内容等。

不做泰坦尼克号

无意识就像一把双刃剑,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麻烦。面对无意识这座巨大的暗礁,怎样才能避免成为下一艘泰坦尼克号呢?这个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因为那些心理活动和行为都是无意识的。它只有在我们做出后才被意识到,甚至一直不被察觉。并且,如果时时刻刻控制所有的行为,我们的生活必然会更加的压抑。面对重重困境,我们可以通过正面积极的方式去避免无意识的反向作用。

首先,我们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根据现实情境得知自己的哪些想法是逾越道德鸿沟的,然后及时调整心态,采取一种符合道德的态度去面对。其次,可根据自己无意识的梦境或者活动判断自己现在是否受到过多压抑。最后,我们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少说违心话,这样言行不一的现象就会大大降低。

无意识行为其实并不恐怖,生活中人们不会过细地洞察一个人的真实想法——除非你是被审问的犯人,警官会观察你的一举一动。所以,我们还是要享受无意识给我们带来的轻松生活。笑一笑无意识行为为生活增添的欢乐,照一照无意识这面镜子,好好地了解自己,因为了解自己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成功,在生活中有收获。

◇场景知觉

相同的画在不同的人眼中,得到的信息往往是大相径庭的。而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对场景的知觉。为什么会造成千差万别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知觉是如何工作的吧!

“万花筒”里的秘密

孩童时代,万花筒曾是我们热衷的游戏。简简单单的一个装置,能看出多姿多彩的世界,多么奇妙的玩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才渐渐知道了万花筒的原理。没有旋转的万花筒看到的世界,是景色相同的世界,只有经过万花筒的旋转,才变得绚丽起来。而场景知觉就像这个万花筒,人们用它来觉知和加工复杂而真实的环境信息。人之所以从相同的场景中觉知到不同的信息,其根本是由场景的复杂组成及场景知觉的认知加工方式决定的。

我们可以用一个等式,直观地说明场景的含义:场景=背景+物体。关于背景和物体,都是比较直观的概念。有这样一个简单的场景:一只抱枕放在一张大床上。在这个场景中,背景是大床,而抱枕就是物体。

可见,在某个场景中,背景是那些比较宽广的或者静止的表面与结构,比如桌面、地板、墙壁等。但场景也可以是整个大的社会。

它区别于物体,物体就是刺激物,知觉的作用对象,是相对比例较小的事物。但在这里需要强调和说明的是,虽然场景是由背景和物体组成的,但两者之间却没有绝对的区分标准。也就是说,不管是某个背景,还是某个物体,都是相对存在的。同样的一件东西,它既可以是背景,也可以是物体。只是看它究竟处在怎样的场景下。

一张餐桌可以在厨房的背景里作为物体,但如果将视野只锁定于餐桌,那它就可以作为一个场景,这时餐桌上的盘子、水果或者花瓶就成为这个场景中的物体。如果再将视野锁定在盘子上,那么盘子就变成了背景,而盘子里的水果就是物体。由于场景中的背景和物体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是一种相对的存在,所以人类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我们都曾见过某些包含双色场景的图画。比如,一张图中只有黑色和白色。当我们将黑色当作背景的时候,画面上显现的物体就是白色的部分。而当我们以白色作为背景的时候,画面上显现的物体就是黑色的部分。这也是为何同样一幅图,可以看出不同的结果。

如果说场景是影响场景知觉的客观因素,那认知的加工方式便是场景知觉中不得不提的主观因素了。场景知觉在大脑中的加工方式有两种,分为自下而上的认知加工方式,以及与之相反的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方式,通过两种加工方式对场景知觉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

所谓的自下而上的认知加工方式,是指场景中局部比较突出的刺激,使人们被动地集中加工这些突出的区域,因此也被描述为基于刺激的加工。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我们对场景中物体所做出的反应,是由于物体格外刺激而使我们的注意被其“拉”了过去。

这种理论认为,在场景中,当某一部分或者区域特别突出的时候,比如鲜明的色彩、强烈的对比度等,这样一些突出的部分会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也会比较早地被接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吸引眼球”。比如在一张黑色的纸上有一个红色的点,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去注意那个红色的点,自动地将其作为认知对象。

而相反的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方式,则是我们主动地将注意“推”向想认知的物体上。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会主动留心和抓住一些特别的信息,是因为受到了自身原有的理论和经验的影响。在这种认知加工理论中,理论知识和经验是十分重要的。它们包括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中与场景中相似的信息、计划、目标等。它们对场景知觉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我们想知道现在是几点,无论客厅有什么桌子、椅子、电视,甚至极其吸引人的东西,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找到钟表,这就是目的驱动着我们的场景知觉,把注意集中投在了所需要的物体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