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鉴赏 大全集
- 《唐诗鉴赏 大全集》编委会
- 958字
- 2020-06-24 12:58:55
李白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 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 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永王都督江陵,辟为僚佐。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是诗人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戴天山,一名大康山,大匡山,今四川江油县内,开元初,作者曾读书于此,此诗即是访山中道士不遇而作。
中国历史文化中,儒、释、道三家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的特点非常明显,儒者往往多有方外之交,这位戴天山中的道士想必是诗人的一位挚友。诗人一生思想十分复杂,兼有游侠、刺客、游仙、道士、隐士等多种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原因于此诗中可稍见端倪。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犬吠、水声相应和,一派承平祥和的景象,犬因生人而吠,与题中“访”字呼应。桃花因露珠相映衬而更显娇嫩,倍增山中春色。诗人观察之仔细令人钦佩,非是身心与青山绿水相交融,不能为此传神之句。后诗人供奉翰林时,奉旨而作《清平调》,即有“春风拂槛露华浓”与“一枝红艳露凝香”之句,可见诗人早期对生活体察的细微,在脑海中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即使身在金阶玉陛中脑海里仍存有处幽谷的意境。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林深处,鹿亦不畏人,可见道士居处之静谧幽深。“不闻钟”与题中“不遇”相呼应。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分,分开;霭,山中的云气。“分”字以动写静,描写竹枝自云气中伸出,云隐竹,竹衬雾,令山中的云气呈现出凝碧色的景象。“挂”字以静写动,飞泉淌于碧峰之间,与前文“水声”呼应,但山中清幽的气氛让人忘却了飞泉的流淌,仿佛是一根白带垂挂于碧峰之间。“分”、“挂”二字生动描摹出幽林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情趣,也让我们看到诗人卓越的文字驾驭功力。其后来的伟大成就绝非幸致,与日常生活中仔细的观察和刻苦的文字实践息息相关。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再次呼应题中“不遇”,篇末总题结构极为严谨。寻好友不遇,本欲与之探讨的问题只能独自思索了,因此诗人不由自主地倚靠在松树上苦苦思索,此时所思索的想必除了来时所挟心中疑问外,更多了一重一路上的观察体会。这首清丽的小诗也在这思索中跃然而出。
观长江浩荡而不察其源者,必无法体会那海纳百川的艰辛与气魄,读一位伟大诗人的诗作而未涉猎其早期作品,亦难以体察诗人成长的足迹,这其中的苦思、探索,更能给我们启示,也更能让我们深刻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