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逢人只说三分话 留下七分自己赏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当然这里的意思就是还有七分话,不必对人说出,也许你会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无事不可对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
有这方面经验的人,一定会只说三分话,或许你会认为他们是非常狡猾的,是不诚实的。其实,你这种观点是比较片面的。每个人说话时都看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对方不是一个可以尽其所谈的人。你说出三分话,就不少了。
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如果对方不是你深交相知的人,而你却畅谈所有的欲言,虽然你说出了自己的所有话,而对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你所说的话,都是属于你自己的事情,对方是否愿意听你讲呢?
如果你们之间关系浅薄,而你与他深谈,会显得你没有一点修养;如果你说的话是关于对方的,而你又不是他的诤友,所以他会觉得你不配与他深谈,虽然忠言逆耳,但是却显出你的冒火;如果你说的话是关于社会的,可是你并不能明白对方的立场究竟如何,你也不会明白对方的主张究竟如何。可你偏高谈阔论、畅其自己所言,那样会很容易招祸的!
所以,逢人只需说出三分话,也不是不可说,而是不需要说,不必说,不应该说,那么与事无不可对人言也就没有什么冲突了。
所谓的“事无不可对人言”,就是指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并不是必须向别人尽情地宣布,只说三分就可以了。那些有经验的人,是不是每件事都对人言,那只是另一问题,而他的只说三分话,那是不需要说,不必说,也是不该说的关系,那决不是不诚实、狡猾的表现。
原本说话就有三个限制:人、时、地。如果不是其人就不必说;虽然得其人而没有得其时,这时也是不必说的;即使是得其人,也得其时,但却没有得其地,那也是不必说的;没有得其人,而你说出了三分真话,其实那已是很多了;如果你得其人,但是却没有得其时,你说出了三分真话,其实那是在给他暗示,你要看看他听到这些真话之后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你得其时,没有得其地,而你说了三分真话,其实那就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力了,如果有必要的话,你可以与他长谈下去,这样的人才能称做是通情世故的人。
6.恭维要恰如其分 批评要有理有据
恭维的话人人爱听。你对人说恭维话,如果恰如其分,恰得其人,他一定十分高兴,对你有好感。
越是傲慢的人,越爱听恭维话,越喜爱受你的恭维。然而,在有的时候,一些人说自己不受恭维,愿意接受批评,但这是他的门面话,如果你是信以为真,毫不客气地率直直言批评,那么他的心里一定很不快乐的,表面上未必有所表示,但内心却是十分的不悦,只有降低对你的印象,绝对不会增加对你的好感。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只有子路才有此雅量,一般自命为君子的人,尚容不下别人的批评,那么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
善于说恭维话,让别人听了也感到舒服,而且自己也不降低身份。说恭维话是处世的一门重要功课。
现实生活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希望,因为年轻人的希望寄予自身,老年人的希望寄于子孙。年轻人自以为前途无量,你如果举出几点,证明他的将来大有成就,他一定十分高兴,引你为知己,你如果称赞他父母如何了不起,他未必感到高兴,至多说他是将门之子,把他与他的父母一齐称赞,才符合他的胃口。
老年人则不然。他自己历尽沧桑,几十年的光阴,并未曾达到他预期的目的,然而对于自己,已不复十分自信,他所希望的,是他的子孙,你如果说他的儿子,无论学识能力,都胜过他,是跨灶之才,虽然你是当面批评他,抑父扬子,他不但不会责怪你,反而十分感激你,口头连说:“你说得好”“未必,未必”“过奖了”。他的内心,却认为你是慧眼识英雄啊!因此说恭维话应特别注意对方的年龄。
然而,对于一个商人,你如果说他学问好,道德好,清廉自守,乐道安贫,他绝无动于衷,你应该说他才能出众,手腕灵活,现在红光满面,发财即在眼前,他听了才会高兴。
对于官吏,假如你说他生财有道,定发大财,那么他肯定会不高兴的,这时你就应该说他为国为民,一身清廉,劳苦功高,这样听来才能使他感到兴奋。
相反,对于一个文人,如果你说他学有根底,笔下生花,思想正确,宁静淡泊,那么他听后心里也是非常地高兴的。
他做什么职业,你说什么恭维话。对于对方的职业,是应该特别注意的。讲个笑话,某甲是个拍马屁专家,连阎王都知道他的大名,死后见阎王,阎王拍案大怒:“你为什么专门拍马屁?我最痛恨这种人!”马屁鬼叩头回道:“因为世人都爱拍马屁,不得不如此,大王是公正廉明,明察秋毫,谁敢说出半句恭维的话。”阎王听了,连说是啊是啊!谅你也不敢。实则阎王岂不爱恭维话,不过说恭维话的方式,与普通人不一样罢了。这个故事,也表现了世人之情,都喜欢恭维,你的恭维话有相当分寸,不流于谄媚俗气,不但无伤人格,而且还是得人欢心的方法。
7.生硬地质问只会坏事 善意的谈吐赢得好感
以前从杂志上见过这样一则故事:
某日在一辆公交车上,其中前排有两位乘客在谈话:
第一个说:“昨天看一部‘孤儿的春天’演得实在很好。”
“有什么好?”第二个质问。
“剧情实在不错,对改良社会风气别有见解。”第一个说。
“有什么见解?”第二个仍然用那种语调说。
“还用问吗?它不就是指出不良少年都是被迫走上歧路的吗?”
说这句话的时候,第一个似乎有点不悦了。
“这算是什么别有见解?”第二个依然用质问语气说。
当时这两位乘客谈的很不投机,气氛很尴尬,毛病是第二个乘客用质问的语气谈话,这种话是最伤感情的。像现在有些夫妻不睦,兄弟失和,同事交恶,都是由于一方喜欢以质问式的态度来与对方谈话所致。
刚才那两位乘客,如果第二个乘客改变他的态度,当第一个提出他对“孤儿的春天”的意见而认为不同意时,他可以坦白说出他对该部电影的见解,而不要用质问的方式窘迫对方?这样谈话则可以愉快地进行下去。
谈话习惯质问对方的人,多半胸襟狭窄,好吹毛求疵,与人为难,或性情怪僻,或自大好胜,所以即使在谈话小节上,也把他的品格表现出来。其实除了在不得已的场合,如在法庭辩论过程中,质问是大可不必的,如果你觉得意见不对,你不妨立刻把你的意见说出,何必一定要先来个质问,使对方难堪呢?
同样地,也有些人爱用质问的语气来纠正别人的错误:
“昨天我想是今年以来最酷热的一天了。”
“你怎会知道?”
在有的时候,对方虽然说错了,但你何必要先给他一个难堪的质问呢?你既知道昨天热度不过34℃,而前天却达到35℃,那么你说出来好了。先质问,后解释,犹如先向对方打了一拳,然后再向他解释为何打他一拳。被质问的人往往会被弄得不知所措,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假如他是个脾气坏的人,肯定会恼羞成怒,而激起彼此的争辩。
诚实、虚心、坦白和尊敬别人,这几则都是谈话艺术所必备的条件,相反把对方为难一下,以逞一时之快,于人于己皆无好处。你不愿别人损害你的自尊,你也不可损伤他人的自尊。甚至对于你的子弟或部属,如果有不足之处,你可以询问原因,可以向他们解释,但方法、态度要来得真诚大方。质问是不适宜的,如果你想让对方心悦诚服,越是在意见分歧的时候,越不可用质问的方法,当对方被你的质问所窘迫时,在形势上他失败了,但他必定会抱恨在心。
在朋友的笑谑中,偶然以质问的语气开玩笑是可以的,可是不要常常用,以免成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