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研究
- 王永和
- 1110字
- 2020-08-26 15:38:05
序
兴办民族院校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和举措,担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和造就各民族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而在民族院校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在全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浪潮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站在圆好团结梦、实现发展梦、共铸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全面把握和落实王正伟同志关于“重在平常,抓在平时”的理念,注重“以心交心,以心换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由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起,联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举办的“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论坛”,是在全国民族院校范围内首次举办,吸引了各有关方面专家、教师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其中包括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与研究首席专家、民族(地区)院校、宁夏高校以及山东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教师等。
这次论坛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鲜明的问题意识。论坛既对如何引导大学生认识宗教信仰与政治信仰、社会信仰的传统难题进行了专家辅导,也对思政课教学当中面临的现实困惑,如认同路径、实践教学、科研教学、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教学主体、教材转化、大中衔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二是新颖的形式。论坛融专家主旨报告、各院校交流、代表个人交流和民族文化体验为一体,将代表提问和专家现场答疑相结合,针对性、实效性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与研究首席专家田克勤教授、刘建军教授,各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部的负责同志,以及许多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的中青年老师等,都将自身探索实践的丰富成果和思想认识奉献出来,促进了相互交流,加深了对新形势下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我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次论坛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将有益于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有益于各有关院校相互学习借鉴,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成果进一步丰富,更好地服务于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圆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团结梦,实现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梦,共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是为序。
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司长 田联刚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