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减少推理中的逻辑漏洞
提高思维逻辑性是一个系统工程。以逻辑推理为例,应当从论点、论据、论证三个环节着手,找出思维盲点,为这些漏洞打上补丁。判断论点、论据、论证是否符合逻辑的重要手段,就是将其与事实进行对比。
第一,论点上的逻辑漏洞。
论点是否站得住脚,决定了一个理论是否成立。漏洞百出的论点不但缺乏论证价值,也容易遭到抨击。例如,“所有中国人都会武术”这个论点,与事实存在极大的偏差。逻辑思维严密的人不会提出这种以偏概全的论点。
第二,论据上的逻辑漏洞。
为了证明“所有中国人都会武术”这个论点成立,有人列举了广东佛山、河北沧州、嵩山少林、湖北武当、四川峨眉山等传统武术之乡当论据。但反对派也可以指出绝大部分地区没有练武风气。以偏概全的论据只会导致以偏概全的论点。
第三,论证上的逻辑漏洞。
上述武术之乡分布于中国各地,由此有了“所有中国人都会武术”的推断。但严密的逻辑推理具有排他性。且不说武术之乡只是中国众多地区的一小部分,就算武术之乡中也并非人人都习武,这就是论证上的漏洞。
通过为论点、论据、论证打补丁,可以有效提升思维的逻辑性,让自己提出的观点最大限度地契合事实。
3.假两难推理不能让结论符合事实的逻辑
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但人们的思维往往是非黑即白的。大家通常认为:A与B之中只有一个是对的,另一个是错的。这就是逻辑学中的“两难推理”。
北大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指出,有很多观点实际上属于逻辑学中的一种谬误——假两难推理。假两难推理讨论的问题,通常把两个选项(例如,是与非)视为所有可能性。之所以称之为“假”,是因为这些问题往往不止两个选项。只不过是“两难推理”的思维方式局限了我们的视野,让大家误以为只能做非此即彼的选择,从而产生假两难推理的谬误。
假两难推理现象
假两难推理现象可以说无时无处不在,尤其是在辩论当中。大到媒体争鸣,小到两人吵架,都可能落入这种逻辑谬误中。
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围绕地域风俗差异展开的论战。例如,豆腐脑是甜的还是咸的?粽子该放糖还是放肉?西红柿炒蛋放葱花还是放白糖?
在这些争论中,人们才发现东西南北风俗的差异有多大。北方省份大多吃咸豆腐脑,粽子却吃甜的。在他们看来,这是“正统”生活常识,而吃甜豆腐脑与肉粽子的南方人是“异端”。“正统”与“异端”就构成了一个看似“非此即彼”的假两难推理。
事实上,假两难推理本身存在很多逻辑漏洞,十分容易被证伪。
例如,豆腐脑除了甜、咸两种味道,还有一种麻辣豆腐脑。而这种口味是四川、重庆等地区的特色,那里也属于“南方”范畴。由此可见,豆腐脑大战本来就不符合“两难推理”的条件,是地地道道的“假两难推理”。
假两难推理的成因
两难推理主要出现在日常辩论中。这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逻辑思维形式。辩论者提出的观点存在两种可能性,而这两种可能性可以引申出让对方进退两难的结论。所以这类逻辑推理被称为“两难推理”。尽管这种推理形式是有效的,但由此得出的结论未必符合事实,也往往存在某种逻辑漏洞。
这种逻辑推理最关键的一点是只存在两种可能性供我们选择。根据北大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在日常辩论活动中通常分为支持与反对两方,真正的中立意见一般不会参与辩论。所以,辩论双方往往会采用两难推理的思维方式反驳对方。具体做法是,先把对方的观点解释为非此即彼的两种选择,然后再迫使对方陷入“两难”的矛盾。
通常而言,两难推理中不成立的结论,总是源自假的已知前提。例如,在豆腐脑大战中,并不只有甜和咸两种选项,也不存在吃咸就不能吃甜之类的硬性规定。也就是说,假设的已知前提本身就有逻辑漏洞,而只要跳出对方设定的“非此即彼”的前提,就能发现其结论并不符合事实逻辑,只不过是在辩论中设置了一个思维陷阱。
真两难推理让罪犯无从狡辩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某镇发生了一起盗窃杀人案。一位老富豪被杀于自己的别墅中,凶手偷走了他的一幅价值连城的油画。韦伯警官根据判断得出结论:这是一起熟人行凶的案件。
老富豪退休多年,平时都不出别墅,几乎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也不和以前的朋友来往。别墅位于人烟稀少的郊外,又不是交通要道。老富豪生性多疑,凡事斤斤计较。法医的犯罪现场勘查报告称他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遇害的。所以,警方推断凶手就是老富豪身边的某个熟人。
受害人膝下无子女。与他关系最亲近的人,只有情妇、侄儿以及几个佣人。韦伯警官经过数天调查后,把老富豪的侄儿彼得锁定为头号嫌疑人。
韦伯的推理并非没有根据。首先,以老富豪的多疑性格,肯定会把那幅失窃的名画保存在秘密地点。凶手在现场留下了翻动箱柜的痕迹,但并没拿走太多财物。由此可知,凶手一开始就以偷画为目标。
其次,老富豪是一枪毙命,没有补枪,这说明凶手擅长射击。而警方怀疑的所有对象中,只有老富豪的侄儿懂得用枪,而且他曾经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某部服役,枪法精湛,平时还携带一把军用手枪。
此外,据用人透露,老富豪的侄儿喜欢叔叔的情妇艾米丽。因此,也不能排除为情杀人的可能。而且,嫌疑人在案发当天曾与受害人会面。
种种迹象表明,老富豪的侄儿就是真凶。但警方不能只靠推理给人定罪。因为还有一些现象没能得到合理解释。如果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逻辑推理就不成立。
例如在本案中,凶器是一把民用手枪,而老富豪的侄儿使用的是军用手枪。在枪支泛滥的美国,人们很容易弄到民用手枪。虽然不能排除他的嫌疑,但也无法排除凶手另有他人的可能性。不能形成“非此即彼”的选择,就不能形成两难推理。
此外,老富豪的情妇并不喜欢嫌疑人,两人没有不正当关系,也不具备合伙杀人劫财的可能。而且,嫌疑人为什么只偷那幅名画,而不是趁机卷走更多财产。这一点也没得到合理解释。除非有证据能直接排除其他可能,否则警察无法给嫌疑人定罪。
老富豪的侄儿也意识到警方证据不足,所以在面对审问时喋喋不休地否认自己的杀人行凶。他还露出身上的伤疤,抗议中央情报局污蔑一位曾经为美利坚合众国战斗多年的退役军人。
由于已知前提不能形成“非此即彼”的两个可能性选择,韦伯警官的逻辑推理只是假两难推理,而不是真两难推理。所以,嫌疑人只要否认警方假设的前提,就可以跳出两难推理的困境。
就在案情陷入僵局之际,韦伯警官查到了新的线索。嫌疑人被叔叔的情妇拒绝后,沉迷于酒精与赌博,欠下一大笔债。在案发之前,放高利贷的人曾经多次找嫌疑人讨债。
警方立即逮捕了那伙放高利贷的人,并在搜查中找到了失窃的名画。罪犯供认是自己唆使嫌疑人偷那幅名画来抵债的,并且为嫌疑人提供了行凶用的民用枪。于是韦伯警官质问嫌疑人:为什么失窃的名画会出现在你的高利贷债主家?
嫌疑人没法回答。因为放高利贷的债主并不知道这幅画放在哪里。他们能得到赃物必定是与凶手有交易。而在所有嫌疑对象中,只有老富豪的侄儿与他们有联系,其他人根本没接触过赌场。所以,把名画交给高利贷债主的人就是偷画的罪犯。
在一连串证据与两难推理的诘难面前,凶手不得不招供自己行凶的经过。因为在“非此即彼”的两难推理中,只有两个可能性选项,而且这两个选项往往会引出某个逻辑上的漏洞。警方就是根据这个逻辑漏洞,让罪犯无法洗清自己的罪行的。
不过,运用两难推理时必须注意设定好已知前提。假如存在两种可能性之外的选项,两难推理就变成了假两难推理。假两难推理与事实逻辑不符,很容易被对方反诘得手。
4.反驳是否恰当,关键在于推论有没有逻辑
除了警察办案之外,学者进行学术讨论与普通人日常辩论,都会用到逻辑推理的办法。三种思维活动的共同点是:不断反驳对方的观点,直到达成共识或者一方认输。根据北大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来说,只要不是胡搅蛮缠,反驳最终比拼的不是论据多少,而是谁的思维更有逻辑性。
反驳也是一个推理过程
学术界的思想争鸣十分激烈。例如,北大各学科的教授们可能撰写几万字的文章反驳其他院校同行的观点。普通人在辩论时可能随手抓一个论据就上,不经过仔细论证就直接给出结论。这在北大教授看来是非常不严谨的做法。不光是立论经不起推敲,反驳也是漏洞百出,很容易被对方的诘问难住。
我们通常采用两难推理的思维方式来反驳对方的观点,但由于立论不严谨,对方可以跳出假设的前提予以还击。而北大学者在学术争鸣中的反驳,是一个极为重视逻辑的推理过程。
首先,找出对方的论点中存在的漏洞。
学术讨论不同于警察破案。案件只有一个真相,所以警察可以用唯一的逻辑来推理出唯一的真相。但学术研究往往只存在主流答案,而没有唯一答案。以历史研究为例,历史无疑只有一个真相,但历史系教授们要解释的东西非常之多,很难像警察那样用唯一的逻辑解释所有现象。
例如,某教授认为宋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黄金时代,理由是当时的皇权专制处于较低水平,对待士大夫与知识分子很宽容,不搞文字狱;但另一位教授却认为,宋朝是古代皇权专制程度较高的时期。两人的结论针尖对麦芒,少不了一番相互辩驳。由于学术研究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能靠对比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来分辨谁的观点更接近真相。
然后,列举出对其论点不利的证据。
例如,前一位教授关于宋朝皇权专制程度较低的结论,是由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地位比明清两朝高、民办书院非常多、没有焚书坑儒和文字狱等观点推演而出的。他选择的论据往往是史书中对自己有利的记载。
但是,严谨的学术研究要求每个学者都不能忽略那些对自己不利的记载。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研究者也应当解释不采信那些史料的理由。
那位认为宋朝皇权专制程度高的教授,也可以从史书中找出反面例子进行辩驳。例如,宋高宗时期,奸相秦桧就曾经打压过大批上书言事的主战派文官武将。这就使得宋朝不搞文字狱的结论失去了合理性。
最后,给出自己的结论以及论证过程。
普通人的反驳只需要驳倒对方就基本结束了。但学者在反驳对方观点之后,还需要给出自己的结论。
例如,后一位教授通过对比宋朝官制与汉唐官制的差异,发现宋朝士大夫的经济待遇虽好、社会地位虽高,但职权范围远不如汉官或唐官。由此可见,大臣的实权大大下降,宋朝皇帝比唐朝皇帝的权力更加集中。而人们所说的皇权专制程度更多时候是看皇帝的权力有多集中。将史书中的相关记录用逻辑推理串联起来,推导出最终结论,才是学术问题反驳的结束。
如何判断反驳是否恰当
北大教授的学术争鸣可以无限反驳下去,不说服对方也不要紧。但警察对犯人的反驳更具你死我活的对抗性,必须取得胜利。否则,嫌犯会继续逍遥法外。因此,警察的反驳必须一针见血,逻辑要严密到犯人无从狡辩。若是形成类似学术讨论一样的无限争论,警察对犯人的反驳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美国明尼苏达州某小镇的一家珠宝店发生了盗窃案。失窃的金玉珠宝价值超过了五百万美元。鉴于警力不足,当地警察局向联邦调查局申请支援。老资历特工约翰逊奉命前往该镇参与案件侦破。
经过一番排查,警方很快抓到了此案最大的嫌疑人贝尔蒙多。贝尔蒙多在过去因盗窃罪入狱三年,被释放后又多次有小偷小摸的行为。约翰逊调出了街道与珠宝店的录像,发现嫌疑人在案发前一周曾经去那家珠宝店。
虽一切线索都指向贝尔蒙多,可是他软硬不吃,善于狡辩,常常把审问他的警官驳得哑口无言。
约翰逊特工仔细研究了贝尔蒙多的相关信息,更加确信这位有盗窃罪前科的男人就是罪犯。那要怎样审问,才能让他供认罪行呢?
在翻阅前几次的审讯记录时,约翰逊发现笔录中流露着浓浓的火药味。原来,贝尔蒙多脾气暴躁,经常喋喋不休、抱怨不已。负责审讯的警察大多气得与之当场争吵,打乱了原来的审讯步骤。这让贝尔蒙多更容易抓住警察的漏洞进行反驳,从而掩盖了自己的信息。
警方在此前几次的审讯中,还没有直接提到珠宝抢劫案就被打乱了节奏。也就是说,贝尔蒙多应该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逮捕。约翰逊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于是第二天他亲自提审了贝尔蒙多。
“姓名?”
“贝尔蒙多·琼斯。”
“4月9日凌晨2点钟时,你在什么地方?”
“那天我发烧了,整整一天都在家里休息。”
“有谁能证明你是一个人在家?”约翰逊冷冷地问道。
贝尔蒙多十分生气地说:“警官,难道你是白痴吗?都说只有我一个人在家了,怎么可能有人来证明?”
在此之前,警察们也是这样提问的。然后贝尔蒙多故意说出带有人身攻击的词语,激怒审问者。年轻警察按捺不住火气,审问方向就被带入了贝尔蒙多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