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富人说话
有钱人比名流还要敏感,他们的富有往往是别人与他们谈话发生困难的关键,他们的财富使你对他们敬而远之——不只是心理上,实际上你的生活方式就和他们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他们和你之间的谈话材料很有限,或者你可能认为,你和他们之间没有谈话的余地了。你当然可以这样使自己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不能谈就不谈,反正于己也无损失。不过,假定你偏巧遇上了一位富翁,不管他是不是你的老板,你不知所措地呆站一旁,总是不好受的。
当你遇到有钱人时,你可以设法让他说往事。过去的工作是否比现在更有趣?他爬到现在这个位子的关键是什么?谁是早年助他成功的英雄?当年的老板是否使他紧张?他的百万财富是不是他自己创造的?他是怎样赚到他的第一桶金的?如果这些问题问得他不大自在,你就准备跳到其他问题上去吧。不要盯着问,那会很不愉快的。
如果他不愿意打开他的记忆之门,你就问他的工作时间,问他如何承担那么重大的责任,问他爱好哪些休闲活动,以及怎样布置他的办公室,很多有钱人的办公室,布置得就像豪华气派的皇宫一样,很有一谈的余地。同时记住,特别是当对方是一位医生时,不要忘了他也是血肉之躯,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你也可以和他谈谈他的健康问题。
大富的人如果是一位妇女时,不管她出于哪一途,人们对富婆的看法往往有失公平,甚至流于残酷。她们的背后有很多流言,比如说她们的成功靠的是无情,她们是残忍、掠夺成性的怪物。纵然同是女人也一样,她们对富婆往往持有偏见。
你对富翁们提出有关事业上的问题,也许可以这样表白你的意见:这次能认识您,真令人高兴,我有一个困扰很久的小问题,我想您也许能解开我的迷惑。我发现有些公司生产的酱油,瓶盖很难打开,我奇怪何以要封得那么紧呢?你所表达的是同一个意见,但其中有很大的不同。这种表达的方式,显示出你对问题的关切,而你又未指名道姓地说出他的产品。你请他解答你的迷惑,你的立场是消费者,是外行人,而他是非常能干的大富翁。他会乐意答复你的问题,因为你是他的听客,不是向他挑战来的。
当你和银行家、鞋店老板或任何孩子的母亲谈话时,均不宜过分直率。坦率是无可厚非的,但适当的含蓄更值得学习。当我们说,“你是怎么能使这么多人来光顾你这地方的?”和我们说“你这地方何以总是乱成一团?”往往所表示的意思是一致的,但是,你要知道,前者是不会使人难堪,而后者常会引起听者的羞怒。那么,我们何以不取前者呢?
说话不是竞争,不是斗嘴。商人把他们的时间和金钱都投资在他们的事业之中,并与其他的同行竞争,这是他们为争生存所付出的代价,其中有些人发达起来,有些奋力维持。如果他们能遇见一位能和他们交换意见而没有敌意的人,他们会觉得幸福和快慰,如果你能发现他们可引为尊荣的地方,以及他们觉得有成就和有价值的地方,那么,你们就能缔结有建设性的友谊。
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人只要有一点长处,就值得同他交往。而你所交往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各有长处。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在小场合和大场合,家庭场合与公众场合,人们对于批评性说法的承受能力有明显的差异。通常在公众场合中使用指责性说法最易引起人们的反感。试想,如果这次批评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的,对方一般也决不会顶撞,可能会很平静地接受批评。
正因为受特定人际关系和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只能在某些特定场合里说,换一个场合就不行。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场合环境,才有利于沟通。不顾及场合的心直口快是不值得提倡的。为了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对于心直口快者来说,起码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要在思想上强化场合意识
有些人在交际中对人说话直出直入,惹人生气,把事情办砸,完全是主观上缺乏场合意识的结果。他们对人很诚实,遇事时往往只从个人的主观感觉出发,以为只要有话就应该说,心里有什么嘴上就说什么,不管什么场合环境就往外捅,结果有意无意地冒犯了人,自己还莫名其妙,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有两个老工人平时爱开玩笑,几天没有见,一见面就说:“你还没有死呀?”对方也不计较,回一句:“我等着给你送花圈呢!”两个人哈哈一笑了事。后来甲因重病住进了医院,乙去医院看望,一见面想逗逗他,又说:“你还没有死呀?”这一次,甲的脸一下子拉长了,生气地说:“滚,你滚!”把他赶了出去。人家正在病中,心理压力很大,乙在病房里对着忧心忡忡的病人说“死”,显然是没考虑场合,人家怎能不反感、恼火?其实,这位老工人说这话也是好意,想让对方开开心,只可惜他缺乏场合意识,开玩笑弄错了地方,才闹出了不愉快。
这个事例说明,有些人说话所以惹恼人,并不是他们不会说话,而是场合观念淡薄,头脑中缺这根弦。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当务之急在于增强场合意识,懂得不同场合对说话内容和方式的特定限制和要求,时时不忘看场合说话。应当努力做到在每次投入交际活动时,要把场合大小,人数多少,及其相互关系搞清楚,据此确定自己的说话内容和方式。在具体说法上,既要考虑自己的交际目的,又要顾及他人的“场合心理”,追求主客观的高度一致。
2.要自觉摆脱谈吐上的惯性
人们的言行往往带有一定的习惯性。有些不当的话语并不是主观上想这样说,而是受习惯的支配一不留神顺嘴溜出来,造成与场合环境的不协调,事后连他们自己也感到后悔。比如,小李陪妻子高高兴兴地上街买东西。在熙熙攘攘的商场里,妻子兴致很高,从这个柜台到那个柜台,买了这件,又看那件,快到中午了仍没有打道回府的意思,小李有些不耐烦了。当妻子提出再买一件高档羊毛衫的时候,他忍不住,生硬地说:“你还有完没完,见什么买什么,你挣多少钱哪?”这句话刚出口,顾客们都朝他们这边看,妻子本来微笑的脸顿时拉了下来,生气地反驳道:“怎么,我还没有花够钱呢,你急什么?我就要买,怎么着!”直把小李顶得说不出话来,难堪极了。接着发怒的妻子也不买东西了,自顾自地走出商店。使小李不解的是,妻子的性格本来很温顺,在家里从来不大声说话,更不要说发火了,说她什么都不计较,可今天为什么她的火气这么大呢?很显然,是小李忽略了场合因素,把在家庭中惯用的说法拿到公众场合来,用生硬口吻指责妻子,刺伤了妻子的自尊心,才引发了妻子为维护自己的面子而表现出的强硬态度。
所以,心直口快的人必须有意识地摆脱自己口语表达上的惯性,养成顾及场合、随境而言的良好表达习惯。在交际活动中,要把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时间等多种相关因素都考虑进去,想一想如何张口,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说话,以使自己的谈吐既符合场合要求,又符合对象的接受心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与交际对象的沟通。
3.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经验证明,人们忽略场合因素,造成语言失控,还常常发生在情绪冲动之时。比如,有的人喝酒之后,或遇到兴奋事情时,情绪十分激动,甚至忘乎所以,不能自控,便会说出一些与场合气氛不协调的话来,造成不良后果。有个特能侃的青年,在朋友的婚礼酒席上,大侃自己的见闻,逗得人们哈哈大笑。不料他心血来潮,讲起了一个新婚之夜新郎杀死新娘的奇闻。还没等他说完,新娘的脸色就变了,新郎见状也火了,不客气地把他轰了出去。
怎样与老年人谈话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俗语,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人们对老年人智慧的肯定。所以与老年人交谈往往能给我们许多人生的启示。所谓老人的智慧,通常都是在与他们的谈话中体会到的。
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喜欢与老年人交谈的青年,甚至中年人都太少了。他们或者埋怨老人说话罗嗦,或者认为他们所说的话题陈旧,或者认为他们思想保守,孰不知他们错过了分享老人智慧和经验的大好时机。
一般人是很难跟比自己年长三十岁以上的人谈得来的。三十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生活方式、兴趣爱好、教育程度、社会风俗以及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各方面距离都那么远的人,实在很难有共同志趣。
在这种情况下,同情和了解可以产生良好的融合作用。老年人多半喜欢追忆往事,如果你能引导他谈谈自己的过去,不但对他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对你又何尝不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能够听到一个人亲口告诉你三十年前或是五十年前的事情,这是十分难得的。
经过时间的淘汰和岁月的流逝,那些仍然深刻地留在老人们心中的,多半是一些印象深刻而生动有趣的故事。
有些老年人生命力还相当旺盛,仍然关心着现在的社会,对报纸上的新闻仍然产生着浓厚的兴趣。那么,最好是让他们把现在的事情和过去作个比较。这不但是他们最喜欢的,同时也是年轻人最感兴趣的。
因此,年轻人在与老人谈话时要了解老年人以上的这些特点,并做好充分的聆听准备。一般来说,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是比较受老年人欢迎的:
其一,从老年人过去光荣的历史谈起。例如,谈谈老年人过去得到的荣誉,老年人最喜爱的纪念品,老年人最清楚的历史事件等。
其二,从老年人感触最深的话题谈起。例如,老年人的经历和今昔对比,老年人过去唱过的歌,老年人的日记或他们所读过的书等。
其三,从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谈起。例如,老年人的衣食住行,老年人的保健及体育活动等。
其四,从老年人最尊敬和最关心的人谈起。例如,老年人所尊敬的爱国英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老上级、他们的老师等。
如何与异性谈话
谈话中的尴尬场面常见于异性之间,特别是当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性时,他会无形中感觉到一种心理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会使得他的谈话毫无章法,这是我们必须引起注意的。
通过观察,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或几个男人和几个女人,谈话的局势可称半斤八两,谈话的平行发展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如果一个男人置身于几个女人之中,或一个女人置身于几个男人当中,情形就有些不同了。
一个男人最为苦恼的,就是他置身在几个女人当中的时候,不易找到一个插入谈话的机会。有些女人不会为旁边的那个男人着想,她们开始谈头发、谈衣服、谈佩饰、谈鞋和丝袜,所论及的都是那么琐碎,以致那唯一的男人虽不完全外行,但也不好意思插进去说上几句,这该怎么办呢?
如果不愿意守缄默,又不便离开,他必须设法打破这个局面,应该设法把谈话的范围引到较广阔的境界去。他不能谈政治、谈社会问题,在女人占优势的场合中,这些题目决不会引起她们的兴趣和共鸣的,除非她们是一群女权运动者或社会活动家。他应该在她们最感兴趣的焦点中寻找话题:
“听说外国人最近发明了一种新的纤维,织成丝袜,可以久穿不坏。”像这样的一句既投其所好,又引起她们好奇的话,是一句很适当的转换话题的开始。这以后,他可以渐渐转入外国人的发明事业,再转到电影、风俗习惯等,以一种主动的姿态将她们刚才所谈的头发啦、衣服啦、装饰啦等之类的话题抛到九霄云外,使她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他的话题上来,这样就不至于受冷落了。
至于一个女人在许多男人当中时,情形就和上述的例子不同了。不消说,男人与男人之间所谈的话题是广阔的,也许是政治,也许是经营之道,也许是社会问题,也许是国际形势。在这种场合中的女人,可以一直保持缄默,但必须保持一种倾听的态度。如果一个女子要想办法把话题转移到发式、衣饰方面,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男人们绝不会对这类话题保持长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