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水平竞技运动体能训练研究: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国家队教练员能训练专项培训班赴美国学习考察报告
- 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
- 190字
- 2020-06-24 19:43:03
学术论文和培训总结
赛艇运动员专项体能主要构成因素及训练原则初探
赛艇运动作为奥运会的重点项目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都将其作为重点发展项目。近几年我国的赛艇运动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总体上与赛艇水平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赛艇运动是以有氧供能为主的竞技体能类项目,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运动成绩的提高。本文结合赴美培训内容,对赛艇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构成因素进行探讨。
一、体能概念及决定赛艇专项体能水平的主要机能系统
“体能”在体育词典中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具体来说是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或比赛负荷下,最大限度地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克服疲劳并高质量完成专项训练或比赛的机能能力。
赛艇运动是以有氧为主的项目,比赛时间约为6~7分钟,在2000米赛艇比赛中有氧系统供能的比例占80%以上。决定赛艇运动员体能水平的主要机能系统是:循环系统和能量供应系统,而循环系统又包括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此外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和肌肉共同参与工作。
赛艇运动员要适应紧张激烈的比赛,必须发挥身体最高机能水平,产生最佳运动效果,各个器官和系统都要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由于神经和肌肉功能直接影响赛艇运动员的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运动能力,因此合理的红白肌纤维比例、快速的肌电传导速度、较高的ATP-CP含量是赛艇运动员发挥力量速度素质的生理基础。运动员要承受极限负荷的训练及适应长时间的激烈比赛,此外赛艇运动员还应具有良好的心肺机能,这也是其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概括地说,赛艇运动员应具有良好的心肺功能、神经反应速度、肌肉结构。因而,决定赛艇运动员体能水平最主要的机能系统是心血管系统、呼吸循环系统、能量供应系统和神经肌肉系统。有针对性地对这四大系统进行科学训练,对赛艇运动员运动素质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发挥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赛艇运动员专项体能主要构成因素分析
(一)专项力量
力量素质是各项素质的基础。总体力量是运动员在从事赛艇专项活动时各运动环节协同一致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力量。它是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基础和保证,取决于身体各个部位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运动员各运动环节的一般力量、爆发力和力量耐力是运动员总体力量测定和评价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总体力量是各力量成份在专项运动中的综合表现。
随着现代竞技训练理论的深入,人们深刻认识到总体力量训练和总体力量水平是体能训练的基础和保证。赛艇运动所需要的速度、爆发力,都是以力量为基础的,因此赛艇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必须全面、系统地进行,总体力量训练必须贯穿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全年训练安排之中。
(二)专项速度
速度素质是赛艇运动的精髓,它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素质。赛艇比赛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起航,途中全力划桨,并在最后阶段全力冲刺。所以赛艇比赛中的速度又分起动速度、途中动作完成速度和冲刺划速度。赛艇运动的速度特点是每一桨的动作均以快速且有力的形式为主。由于在划行过程中航道上有风和浪的影响,比赛中又有对手的干扰,这就要求运动员能够准确并快速地完成每一次划桨技术动作。
赛艇运动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展速度:改善划桨技术,提高划桨效率,增加肌肉力量,提高速度耐力,提高力量耐力,快速出发,学会匀速划行等各种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速度素质。
(三)专项耐力
良好的耐力素质是赛艇比赛获胜的基础。赛艇单人艇运动员在2000米的比赛中,平均划桨次数是220~240次,比赛持续6~8分钟。赛艇比赛对运动员的专项耐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耐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
发展耐力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正确的训练能使心血管系统氧的利用能力得到改善,肌肉的氧供应增加。耐力一般分为有氧和无氧耐力,赛艇运动是以有氧耐力为基础、无氧耐力为主导的竞技体育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耐力表现为全身肌力的稳定性及神经系统抗疲劳的能力,所以耐力训练必须将赛艇运动的供能特点和运动方式与划桨技术、比赛特征紧密结合起来。
(四)协调性和灵敏、柔韧素质
赛艇运动要求运动员的肩、髋、踝关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在赛艇比赛中由于风和浪的变化,在人与船、船与水的相互参照体系中,每一个划桨动作支点都不一样,这就要求运动员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高度的灵活协调性。灵敏、柔韧素质既决定一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也成为赛艇运动员体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三、赛艇运动员体能科学训练原则
根据赛艇运动的特点,针对赛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际情况,在训练过程中要重点考虑下列因素:负荷量、负荷强度和间歇方式,细分即为练习内容、训练总量(包括训练重量、练习次数、练习组数)、动作幅度和速度、间歇时间和休息方式、训练节奏等。具体操作过程中,则要紧密结合赛艇运动的专项特征,注重训练的效果,进行科学训练,其主要原则如下:
(一)专项性原则(Specificity)
赛艇运动必须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专项运动素质,为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打下牢固的基础。所以赛艇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必须满足专项需求,练习内容要尽可能贴近赛艇运动实际情况。体能训练要具有鲜明的专项特色,体能训练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应紧密结合赛艇技术的要求,使体能训练能有效地满足技术训练对体能的要求,真正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加快训练的进程,实现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完善和检验技术、在技术训练中发展和巩固体能的目的。
(二)超负荷原则(Overload)
这条原则决定了力量练习的应负荷量。在训练中,制定的负荷总是要略高于运动员所能完成的强度,这样才能刺激机体适应更高的负荷。如果总是能够完成计划的负荷强度,说明计划制定的负荷偏低,不足以最大限度地刺激机体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由于速度、力量及协调能力主要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赛艇专项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的训练,应放在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比较兴奋时进行,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像耐力、柔韧等素质可放在训练课的后半部分,这样的训练效果更好一些。
在赛艇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应根据训练的任务及个体的情况,按人体机能训练适应规律,以大负荷为主,坚持长期、系统和节奏地安排运动负荷,最终达到科学调控运动负荷的目的。赛艇比赛实践要求运动员既能承受长时间、大运动量的刺激,又要承受长时间、大强度的刺激,强调在体能训练中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这两个基木因素同步提高,这也是提高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最佳途径。因此训练中必须以总负荷为基础,确定好运动量与强度的最佳比例。
(三)渐进性原则(Progression)
赛艇运动员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要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中保持持续增加。只有保持负荷不断增加,才能保持身体能力不断地提高,形成更高水平的适应。如果总是保持训练计划不变,那么在运动员对计划产生适应以后,继续进行同样的训练将不会对运动员身体形成刺激,能力的增长将出现平台现象,停滞不前。体能训练是一个不断给予运动员机体刺激、适应的过程,并经过反复刺激提高运动员机体的各种生物适应性,从而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因此体能训练要制定多年计划和全年计划,并且在全年计划中,系统科学地安排好体能训练的比重,尤其注重竞赛期和一般准备期(冬训期)的训练安排问题。一般来说,冬训期体能训练的比例大一些,尤其要加强基础力量、全面力量和基础耐力的训练;竞赛期尽量以赛带练、以赛促练、赛练紧密结合,突出专项耐力和专项速度力量的训练。
四、小结
(一)决定赛艇运动员体能水平最主要的机能系统是心血管系统、呼吸循环系统、能量供应系统和神经肌肉系统。
(二)专项速度、专项力量和专项耐力是构成赛艇专项体能的主要因素。赛艇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应把改善划桨技术,提高划桨的效率,提高速度耐力,快速出发置于重要位置;专项力量训练必须全面、系统地进行;发展耐力在于发展运动员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
(三)赛艇体能科学化训练应遵循专项性原则、超负荷原则和渐进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