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八式太极拳:教与学
- 武冬编著
- 163字
- 2024-11-28 18:51:23
一、太极拳技术原理概述
太极拳是一项身体运动,属于人体文化,通过具体的太极拳动作练习,是实现健身、防身、养身、娱身、修身功能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可以说这是太极拳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们暂时抛开纷繁的师承源流,沿着技术线索,探究何为太极拳?怎样做才对?为什么这样做?理论根据是什么?文化内涵又是什么?这样就更具现实意义。
(一)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1. 拳理基础
太极拳是一项拳术运动,符合拳理,具有技击性。这里的拳理是指太极拳动作本身符合攻防规律,具有攻防含义,能够产生一定的攻防实效,这也是太极拳运动与体操、舞蹈、导引等其它运动的基本区别。因为:
(1)太极拳在创造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其它武术拳种动作组编而成,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吸收了明朝戚继光的拳法。戚继光的拳法也是吸收了众多民间武术而形成的,把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势》和陈式太极拳的图诀加以比较,可以发现不仅动作名称相似,而且架势十分相近。在《陈氏拳械谱》上也有“红拳”的记载,即使从现在广泛流传的太极拳中也不难看出与其它拳种相似的动作,如杨式太极拳的“搬拦捶”与八极拳的“落砸捶”,“栽捶”与少林小红拳的“下栽捶”,动作外形几乎一致。近来又有人研究认为,太极拳源于山西的洪洞通背拳。这些都说明太极拳动作主要取材于其它武术拳种,并保留了武术动作固有的技击性。同样的弓步,作为太极拳由于技击性的要求,上步时前脚要求微内扣,有套锁对方脚跟的含义,而作为体操化的弓步显然并无此意;同样的冲拳,作为舞蹈化的表演无须做到“手背与小臂齐平”,而太极拳的冲拳就必须如此,否则就违反了攻防原理,不能产生攻防实效,也就不合拳理。
(2)太极拳拳谱、拳论中充满技击内容,也反映了太极拳具有技击性。在现存的140多篇文献中,几乎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关技击思想、战术、方法、训练的论述:被尊称为太极拳经典的《太极拳论》,其中讲“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通篇讲技击思想、策略方法,唯武事论。其它《打手歌》、《十三势歌》、《四字密诀》等,也都讲的是技击内容,说明太极拳具有技击性。
不管太极拳的技击功能是否在衰退,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太极拳必须是以练习技击方法为手段,来实现健身、防身等功能。即作为太极拳具有技击性,这种技击性必须保留在套路里,体现在动作中,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它运动的本质特点,也是衡量太极拳动作对否的必不可少的一条原则。换句话讲,就是太极拳必须符合拳理,这也正是太极拳之所以称为“拳”的道理所在。
2. 哲理基础
太极拳受中国传统哲学深刻渗透,具有哲理性,充满辩证思想。从哲学角度来看,太极拳被誉为“哲拳”,这不仅由于太极拳的称谓带有浓厚的哲学思想,也不仅由于太极动作要领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而是由于传统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的全面渗透,形成了独特的运动思想,特殊的技术要求,突出的价值功能,是一种特殊的拳术。正如杨澄甫言:“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术,……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于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之哲理存也。”如果说哲学对各门拳术都有影响,那么对太极拳的影响则是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恐怕没有哪一门拳术能与之相媲美。从古老的《周易》起到宋明理学止的古典哲学,都对太极拳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有:
(1)老子学说。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对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技击思想的影响。老子通过不断前进的生产现象和生活实践,看到“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疆者莫之能胜”,意即看上去柔弱的水却能冲决一切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由此通过大量的生动事物变化现象,终于概括出一般的道理,即“天下之柔,驰骋天下之坚”,上升到哲学层次形成“贵柔”,“守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渗透到太极拳中,形成了“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反者”的技击思想,这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特征。此外,老子的一些具体思想对太极的技术要求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追求虚静的修道思想,影响了太极拳的“心静”、“神敛”要求的形成;老子的“道”的“周行不殆”的循环思想影响并形成了太极拳“圆”的运动特征;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促成了太极拳“松静自然”,“舍己从人”的技术要求;老子的“虚其心,实其腹”的修道状态直接指导了太极拳“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形成。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还远不止这些,充分说明太极拳的产生离不开老子思想。
(2)阴阳学说。《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北宋周敦颐著《太极图说》,创立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构成说,认为一动一静产生阴阳构成世界。后经历代哲学家的发展,形成了运用阴阳对立统一运动,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古典阴阳学说,对太极拳的影响巨大,不仅太极拳称谓反应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拳理阐释,拳架组成,运动规律,技术要求,攻守原则无不包含阴阳哲理。《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可谓“一阴一阳谓之拳”。太极拳就是由阴阳两大范畴构成运动,即:阴——吸,蓄,屈,退,落,俯,来,入,收,化,引,柔,静,虚,合,降,下,右;阳——呼,发,伸,进,起,仰,往,出,放,打,击,刚,动,实,开,升,上,左,等一对对矛盾之间互根、互用、互换、互立运动。对阴阳学说高度直观概括的太极图,被认为是太极拳的象征,很形象地揭示了此理。
传统哲学对太极拳的影响还有其它哲学流派,如儒家的“天人合一”,“中庸”,“仁义”,对拳的运动思想、身型要求、战略战术都有影响。但是,较为突出的是以上两家,任何文化的交融结合都有它的载体和途径,古典哲学对太极拳的渗透也同样。传统哲学对太极拳的渗透载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文化的太极大师,像《太极拳论》的作者王宗岳,“少时自经史而外,黄帝、老子之书及兵家言无书不读”,以及道士出身的张三丰,后来的陈鑫、武禹襄、李亦 、孙禄堂等,他们著书立说,大大促进了太极拳对传统哲学的吸收;另一类是太极拳的实践者,他们虽然不像前者那样通晓经书哲学,也许目不识丁,但是他们“间接地受古书影响很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练拳实践中体悟了哲理,要知哲理也是来源于实践的理性总结,他们的体悟虽然是朴素的思想,却也很好地继承了传统哲学的内涵。传统哲学对太极拳渗透的途径,一条是用哲理说拳理,指导练拳,如《太极拳论》就像一篇哲学散文,解说拳理;另一条是通过吸收其它姊妹艺术,间接吸收哲理,如传统医学、兵学等,正像“传统的中医学并不是现代意义的科学而是自然哲学”一样。太极拳,在创造之初,是建构在传统哲学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传统哲学不仅宏观指导太极拳的形成,而且具体到技术要求,几乎每一个动作从外形到内在都含有一定的哲学意味,这又构成太极拳又一个特征,是衡量动作对否的一条法则。
3. 医理基础
太极拳吸收了传统医学的经络、俞穴、气血、导引、藏象等理论,符合医理,具有健身性。
(1)传统医学的导引吐纳之术被太极拳直接吸收。《黄帝内经》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重,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乔。”所谓“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乔,谓捷举手足。”庄子描述导引说:“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晋代李颐注谓:“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说明导引实际上是呼吸配合动作,活动全身,疏通经络的健身运动,包括引体、导气、按摩、存想等内容。太极拳正是吸收了这一特点,要求呼吸与动作配合,即所谓“拳式呼吸”。中医认为:经络是布满人体的气血通道,发源于脏腑,布流于四肢百骸,脏腑经络气血失和,而疾病生,和则健身益寿。太极拳与之结合要求“以气运身”,“以窍运身”,“气遍身躯”;通过以腰为轴,带动四肢,旋腰转脊,螺旋缠绕,意想劲力传递,循经而动,劲贯窍穴,布流周身,通任督练带冲脉(经络名称),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起到健身作用。
(2)“形与神俱,不可分离”,“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医理,被太极拳吸收为“形神皆备”、“内外皆修”、“以意导动”的要求。《素问·上古天真论》:“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天年。”形即外形身体,神为精神心理,“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太极拳理根于此,首重意,讲求“意在蓄神”,“形诸神明”,重“意”、“神”内在的练习与外形的统一,所谓“内不动,外不发”,合中医健身之理,“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太极十三势歌言:“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的健身性理根于传统医理,又合现代科学,可以说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特殊的健身功能,构成了太极拳的重要特征。
太极拳创造之初是根植在传统哲学、医学、拳学以及众多的古典文化基础上,沿着哲学全面而深刻地渗透,形成独特的拳术运动思想,同时兼收并蓄古代医学、兵学、美学等相关思想和内容,逐渐形成了融拳、哲、医三理于一身,具有技击和健身等多重功能的优秀传统运动项目。
(二)太极拳技术要求原理
太极拳技术是指充分合理、有效地完成太极拳动作的方法。这里“合理”是指合哲、拳、医等传统原理以及生理、心理、生物力学等现代科学;“有效”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身心潜能,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健身、技击效果。根据太极拳运动状态和动作组成要素,分为相对静止的身型技术与动态的运动技术。
1. 身型技术
是指身体各部位在拳术运动中静止或相对运动中所处状态的做法。按人体造型解剖学划分依据,我们将人体划分成头、上肢、躯干、下肢四个部分。这里我们就身体主要部位进行论述,而略去个别部位,因为人是一个统一体,对相邻两个部位的要求,实际上已决定了对中间部位的要求。
(1)头部:头部包括口、牙、舌、面、鼻、项、顶、耳、目等部位。
①技术要求:头顶虚领,项部竖直。
②具体做法
【主要拳论】 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杨澄甫在《太极拳术十要》中首讲:“虚领顶劲”。“顶劲,头容正直,神贯顶,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通流,须有虚领自然之意。”这里对头的要求讲得相当明确。武式太极拳家武禹襄讲“提顶”,也有人讲“顶头悬”,实为同意。
【实际操作】 所谓“头顶虚领”,即头顶的百会穴(从鼻尖直上头顶与两耳尖连线交会处),要虚虚上领,额前天庭处向前顶劲,这是一种自然用劲状态。所谓“项部竖直”,即颈部肌肉不是强直用力梗脖,而要保持颈肌有弹性。其它要求口轻闭,齿轻扣,舌上顶,耳静听,面自然,目专注等,不再赘述。
【形象比喻】 像测量身高时头顶轻触标尺之感。
③健身功能:中医经络学说:认为头为“百脉之宗”,十二条经络中,六阳上行于头,六阴也通过“别道奇行汇合于头”。头部与躯干要求配合,形成上下一条线,有利于任督二脉的自然接通,促进周天气血的循环,调节人体气血平衡,消除病变,健康延寿。
生理学、解剖学又告诉我们:头颅内有脑,脑是神经系统中枢,有“司令部”之称。太极拳要求头部自然正直,虚领顶劲,这样可以使头部在神(意识)的指挥下,在上领虚顶中,相应肌肉轻微收缩,从而减轻十多斤头颅对颈椎的重压,使身体有轻灵感,对颈椎长期处于弯曲状态的伏案工作者来说,无疑有益。而且,头的要求是在意识调控下进行,使大脑相应中枢得到良性刺激,促进脑血循环,有利于健脑,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稳定,加强神经系统功能。
④技击功能:一方面,对头部和背部的要求,使人体整个后背从头到颈到脊到尾椎的肌肉自然伸长,生理曲线减小,做到“身弓”延长,从而增加发力效果,这是技击中不可少的要求;另一方面,头部的要求,能提起精神,使思想高度注意,加速神经冲动的灵活性,灵活准确地判断时机,做出应答,战胜对手,正如拳谱所说“虚领顶劲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2)上 肢:上肢主要有肩、膀(上臂)、肘、腕、手六个部位
①技术要求:肩松肘垂,腕坐掌撑。
②具体做法
【主要拳论】 谱云“沉肩者,肩松开下沉也”,太极拳要求“坠肘与沉肩对应”,“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
【实际操作】“肩松”,即是将肩顶骨(肩峰)落下,肩井穴处放松,同时两肩微扣,向下沉劲,这些也是用意识调控非拙力所为,在松肩的前提下肩关节向下微位移。“肘垂”,即练太极拳肘始终要微屈并具有下坠劲,即使手臂上举也一样,肘尖总是保持对地面之意向。“坐腕”,是要求手腕部保持一定曲度,但是一般不成90°,形成死弯,而要使腕部关节有韧性地活动,既不可强硬也不能软弱,有沉着下塌之意,增大腕部支撑力,这叫“坐腕”,也叫“塌腕”。“掌撑”要求手指要自然舒撑,手指间微分开约有十指交叉距离,手背呈浅弧形,有内劲达于手指尖,即太极拳讲的“形于手指”。
【形象比喻】 肩松肘垂像两臂下垂双手紧握用力或两手提重物突然松手之感,腕坐掌撑像双手抚摸一个熟透的大西瓜。
【健身功能】 经络学说上讲:肩部有手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等经络均穿肩而过;腕关节有一段桡动脉管,称作“气口”,是脉会太渊的百脉之气汇聚之渊,与全身经脉相通;手指是上肢末端,众多经胳在此转换。
生理解剖学上讲肩部活动范围大,有三角肌把肱骨、肩胛骨、锁骨连在一起;在背间肌把胸椎、肱骨连在一起,手掌有丰富血管神经。
这样肩关节松沉及肘下垂,有利于经络畅通和相应肌群的锻炼,从而调节气血流通,促进肩周炎等肩肘病的康复。手腕的坐对“气口”和内脏功能的加强有好处,也有防病治病的作用。手指的撑也能促进血液在末梢流注,加强神经末梢的支配能力,使手指灵活,反过来促进大脑灵巧。
④技击功能:肩部及肘的要求可以使全身力量通过肩关节传递到手作用对方。因为,肩关节在上肢为根节,如果此处紧张阻滞就无法使力量传出,也就做不到拳谱要求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总须完整一气”。
垂肘还有掩肋、防守对方击打肋部的作用,具有保护两肋、两腰功用。
腕部的要求能锻炼旋拧灵活性及力量,从而与对方接触制拿对方。塌腕还可以增大击打力量,同时又可不被人拿而解脱擒拿手法。
手灵活和掌撑的结果使劲力贯注手指,或掌或拳或勾,以多种手法用于技击。
(3)躯干:躯干包括胸、肋、背、腹、腰、臀等部位。
①技术要求:胸含背拔,腰松臀敛。
②具体做法
【主要拳论】 郝月如讲:“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谓之拔。”《太极拳术十要》中解释:“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自然能拔背,能拔背则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拳谱有“刻刻留心在腰间”、“腰为一身之主宰”的要求。杨澄甫讲:“腰为一身之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定;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
【实际操作】 胸为颈下腹上部位,胸与背相对应,拔背必含胸,“含胸”是胸背部和肋间肌肉在意识指挥下自然放松,使撑起来的胸廓微内收,绝非凹胸或用力驼背形成之势。背指的是脊柱两侧上至肩下至腰的部分,脊就是脊椎骨(分胸、腰、尾三节),要求脊柱在适度拉伸中,保持正直而且骨关节(椎间盘)虚虚对准,练拳要使背部的肌肉放松分别向纵横方向伸张,形成“拔背”。此动作须与头顶项竖协调完成。腰包括左右两肾和左右腰及前腰(腹部)。松腰指向前尾闾(拳中尾闾在脊椎底部)上提,腰背肾俞(肾俞在距背部正中线1.5寸对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中)后塌。这里塌腰与长拳的塌腰截然不同,是腰向后塌,要塌住劲,即通过收臀抱胯等动作,使附着腰椎间的肌肉收缩,并向下沉住尾闾,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丹田指脐下3寸处),从而减小脊椎“S”生理曲线,形成塌腰,并使得“尾闾中正”,这同样是要用意通过放松腰部来做到的。在腰部松沉中,使臀部不突出而向里收敛称作“敛臀”,“收臀”,也有人称“吊裆”。通过提肛可使肛门括约肌收缩,有忍便状,与收臀动作配合完成。
【形象比喻】 胸含像累的时候长出一口气后的自然放松状态,有“含胸以顺气“之感。背拔像背部皮肤绷紧贴了膏药或拔了火罐,腰松像腰靠在椅子或沙发上,臀敛像穿紧身裤兜紧臀部。
③健身功能:中医上讲,胸背部内藏主要脏腑,心、肝、脾、肺集中于此,任、督二脉由此通过,因此相当重要。
腰部主要有肾,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前腰即腹为“气海”所在,亦相当重要。这样胸背的要求,可以起到调和气血,开通闭塞的作用,对机体消化机能、吸收机能和新陈代谢有良好作用。
腰臀的要求能使肾壮,则精足,气充,神清,目明,周身气血畅通。
生理解剖学告诉人们,胸部由胸廓构成,含主要内脏器官,背部主要有脊髓神经,腹内有肠,臀部有坐骨神经。
这样,胸背的要求是:第一,膈膜下降使胸腔的容积增大,提高肺泡的更换率,促进新陈代谢,利于肺组织保养和肺病康复;第二,隔肌的升降幅度增大,从而对胃肠等内脏器官和胰脏消化腺体起到一种柔和节律性的按摩作用,促进消化吸收;第三,增大腔容积,又能降低胸内压,使外周静脉血易回下腔静脉,促进心脏血液循环。现代科学实验证实了这一点,据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的调查证实:
常打太极拳组平均血压134.1/80.8毫米汞柱,对照组老人为154.5/82.7毫米汞柱,动脉硬化率太极拳组为39.5%,一般老人为46.4%。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腰臀的要求,可以对脊髓神经和植物性神经有刺激作用,有利于腹内器官淤血消除、肠蠕动机能改善及腰腹病的防治。
敛臀使腹部充实,加强横膈呼吸作用,使腹肌、大小肠、泌尿系统和肾脏获得有规律的锻炼,提高腹肌弹性。
④技击作用:腰背要求可以有效化解对方击打,使对方来力随胸含与背拔而得到缓冲,这在内家拳推手接手中尤其重要。
在发力上,重点是拔背改变脊椎生理曲线,使背部肌肉有一定张力,皮肤有绷紧的感觉,肩与背的肌肉配合发力,增大发力效果,即拳谱中讲的“力由脊发”。
腰是躯干运动的枢纽,松腰能使下肢力量上传,加大劲力传递。臀部内敛使身体保持中正,下盘稳固,有利发放对手。
(4)下肢:下肢有胯、裆、膝、足等部位。
①技术要求:胯松裆开,膝裹足抓。
②具体做法
【主要拳论】 太极拳谱:“束肋下气把裆撑”,“提顶吊裆心中悬”,还讲“缩胯”,“开胯”,都是讲要在松胯同时往里收,使裆部会阴穴成半圆形,即裆劲自足矣。其它也有称“圆裆开胯”,实为同意。
【实际操作】 胯关节指股骨头与髋臼连结处及周围肌肉组织部位,两胯构成的拱形内弧称裆部。即要求是松开髋关节,放松附着其上的肌群,在此基础上有胯根(股骨头)向内抽缩的变化,形成裆的状态,即为开裆,此并非一定要外形的大开展,实为内意内劲之要求,即主动与被动肌肉配合完成的“松胯圆裆”。对膝关节也要有微向里扣之意,两膝互相呼应,配合胯根撑开撑圆,拳谱称合裆劲。膝关节基本上属于滑车单轴关节,是负载上身重量的主要关节,作为姿势要求讲,是要求在膝关节放松前提下,微微向里扣不要外撇,称为裹,始终要求膝尖与脚尖相对。足由足踝、足掌、足踵组成,其中要“脚心往上”,讲的就是练拳中脚心要含空,脚趾抓地。
【形象比喻】“胯松裆开”就像骑马,“膝裹足抓”像站立乘车突然刹车时下肢用力。
③健身功能:中医上讲,人体的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等均经胯裆处下行过膝到足,裆部的会阴穴(会阳穴在气海之底两阴之间)是任督二脉交会处。
这样的下肢要求,有利于气血沿经络下行,滋润下肢末梢组织,打通“小周天”以及“大周天”,从而调和气血,健身祛病。
生理解剖学告诉我们:胯关节是人体大关节,膝关节是较复杂关节,此两节关系到下肢运动的灵活与否。
下肢的要求,使胯关节缝隙适当加大,运动度扩大,下肢腿脚灵便,延缓衰老。膝关节裹扣固定髌骨加强韧带弹性,防止膝关节的磨损及绞锁。足底抓地,刺激足底反射区相应反射活动,调节对应脏器机能。
④技击功能:胯的开缩,裆的撑圆及膝、足要求,可以增大下肢支撑面积,稳固自身。此要求,能很好地利用地面反作用力,使力上传至手,做到: “其根在脚……形于手指”,从而增大技击威力。
(5)全身整体要求及文化性
太极拳身型整体上要求中正自然,舒畅合度,尖节对应。综观太极拳对身型整体要求,表现为:左右对称,上下对拉,前后对撑,从头到脚体现出中正不偏,自然舒畅的良好体态;在身体各部位空间关系上要求:三尖相对,三节相合,即鼻尖、手尖、脚尖相对,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相合,极具科学性。我们在研究太极拳身型要求过程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太极拳在创造之初,自然科学尚不发达,可人们为何创出如此合乎现代科学的身型要求呢?这不能不谈到传统文化思想对拳术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前边所讲的太极拳创编的理论基础,太极拳术不仅是肢体运动,而且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性渗透在拳术整体中,仅就身型而言孕育的哲学内涵至少有:
①“自然”思想。综观全部的身型要求,无一不要求“自然而然”,不可用拙力努气为之。这正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这一思想要求人们“返朴归真”崇尚自然,要求“天人合一”,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之相合。在拳中则表现为每一动的要求都要自然,不妄使拙力,达到“自然而为”。
②“中庸”思想。勾勒太极拳的基本身型,不难发现其造型的“中”状态,从头的不偏不倚到脊背对正,即使在身体仰俯中,也同样要求“尾闾中正”,求劲的中正。“中”是一个哲学概念,《中庸》把“中”作为一种处世方法,“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这“中”的含义引深到拳术中,成为拳中的重要身型要求,从拳身型中又折射出一种“中”的哲思。
③“阴阳”思想。阴阳原本是哲学概念,《周易·系辞》上讲“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互用,天道所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太极拳的身型要求充满了阴阳思想,部位之间的要求体现着阴阳思想,即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转变对立。有对背的拔,就有对胸的含;有对上头的领,就有对下肩的沉;正因有了胯的开才有裆的圆。这一切都反映着一种传统的阴阳思想。
2. 运动技术
指完成动作过程中心理、呼吸、肢体活动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做法,是对太极拳中运动整体的要求,重在动态过程。
(1)运动心理:指练拳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①技术要求:心静用意。
②具体做法: “心静”指心理活动趋于单一,思想集中,情绪稳定。“用意”指注意力专指练拳,在大脑思维的控制下运动。后面还有“用意”的专门论述,这里按照掌握技术难易程度分为:
A. 初想外型状态:刚开始练拳应从上到下意想是否做到了身型要求,重点是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及本体感,突出外形规格要求。
B. 次想内意活动:在前一基础上,应想肢体之间的配合,内劲的传递,呼吸与动作结合,具体手段是通过想关节、穴位,假借来实现。
C. 再想技法变化:在以上基础,应想劲力在传递过程中的变化,每个动作的技击含义。
D. 最后似想非想:有了以上基础,可以逐渐达到“自动化”程度,只要一动意念只想一点如“丹田”或似想非想,而使全身高度和谐运动。
③健身功能:心静用意,使人的思想集中在动作上,排除了大脑其它思绪的干扰,提高神经系统自我控制力。大脑皮层兴奋集中在运动中枢,而皮质其它部分还处于抑制状态,使大脑得以充分休息,消除疲劳,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起到健脑效果。
④技击作用:“心静用意”是技击中良好的心理状态,“拳艺以沉着”为本,如此才能待机而动,因敌变化,做出应答。“心静用意”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改进,增加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支配力,调动更多肌肉参与运动,产生更强“劲力”,这也是技击中的重要保证。
⑤练习方法:站桩(意功)体验法,通过静桩练习,逐渐体会心静和用意。
(2)动作力量:指完成动作时全身各部位关节、韧带、肌肉充分舒张,以最低限度来克服阻力做功。
①技术要求:体松轻柔。
②具体做法:做动作时先从思想放松,然后检查各大关节,有意适度撑开骨缝,从胸、背、大腿等大肌群着手令肌肉松软。
③健身功能:身体放松,有利于气血周流,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恢复和增进健康作用。
④技击作用:身体放松是产生“刚力”的基础,所谓“极柔软而极坚刚”,身体各关节肌肉放松轻灵也是解脱对方擒拿所需要的条件。
⑤练习方法:增加伸展运动练习,柔功练习。
(3)动作速度:指完成动作时,身体各部分肢体及全身的移动快慢。
①技术要求:缓慢均匀。
②具体做法:太极拳动作较一般武术动作慢,而这种慢是相对的,而且要求匀速,即身体各部分类似于“等速运动”,练拳时用意识支配想每个动作,不管是局部还是整体,其运动过程由等距的点组成,像一条虚线,按点进行以保证缓慢均匀。
③健身功能:太极拳动作缓慢,是一种中正的缓慢,肌肉和骨节不是处在某一特定角度,而是用许多不同角度完成一系列伸缩和旋转,因此能发展骨胳的支撑力和肌肉的弹力与韧性,增加力量和耐力,提高平衡能力。
慢练能求得内脏器官功能提高。因为调节内脏运动的植物性神经传导速度较身体运动的躯体神经慢,所以慢练能通过肌群有序和协作改善神经调节。
慢练过程也是养性,锻炼沉稳、安静的心理情绪,达到陶冶性情。
④技击作用:慢匀中腿部支持时间长,能很好地增强腿力及平衡力,在推手或散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太极拳慢也不是一味慢,而是通过慢匀练内力,最终要能快能慢,“动急急应,动缓缓随”,以达重快而后发致人。
⑤练习方法:限时或口令练习。
(4)动作轨迹:指完成动作时肢体各部分及整体在意识指挥下运行的空间路线。
①技术要求:弧形旋转。
②具体做法:练拳时以四肢各大关节及身体的中轴线为圆心轴,通过腰带动四肢做弧线运动,同时又以每个局部的中轴为转动轴自身旋转,即形成源动于腰,旋腕转膀,旋踝转腿,一系列空间螺旋运动,“一动无有不动”。
③健身功能:这种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一圈无有不圈”,使得全身内外肌肉不同层次由浅肌层深入到深肌层运动,内脏器官得以蠕动按摩,畅通经络,循环系统,是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太极拳旋转弧形运动使全身各部分肌群都参与运动,拉长肌纤维,促进对骨骼的牵拉,加强骨的血液供给、代谢作用,使骨的形态性能发生良好变化,防止骨的变形、损伤,抗衰老。
④技击作用: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小胜大”,弧形旋转非常关键,弧线以迂破直,旋转以小化大,同时也是打前的最好蓄劲过程,即“引进落空,化打合一”。
⑤练习方法:各个关节的绕环运动或标志练习。
(5)动作呼吸:指完成动作过程中劲力、肢体的蓄放、开合与呼吸的配合。
①技术要求:开呼合吸。
②具体做法:做动作凡是开、实、伸、进、落、俯、往、放、打、击为呼,吸则为对应的合、虚、蓄、屈、退、起、仰、来、入、收、化、外、柔,太极拳中的呼吸为腹式深呼吸,要深,长,细,匀。
③健身功能:有节律的呼吸利用横膈膜上下带动内脏按摩,增加吸收深度,增大肺通气量,扩大肺活量,提高肺脏通气、换气功能,增强呼吸机能,促进氧的运输及血液循环。
④技击作用:呼吸配合动作,能化解对方来力,增大发力效果。
⑤练习方法:桩功(气功)或单势动作配合练习
(三)判辨太极拳的基本标准
太极拳在动态中的技术是在意识统帅下,动作力量、轨迹、速度、呼吸交互作用完整和谐的整体运动,也反衬出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性,诸如整体观、周行思想等对技术的影响。
什么是太极拳?怎样做才对?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至少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 特殊的技击性
太极拳是拳,不是操,不是舞。虽然不主张“武”,却能“武”,是“文拳”,这种“武”不同于一些“硬打硬进”的武术,而非常重视“以柔克刚”,讲求“粘连黏随”,“舍己从人”,这是一种极高层次的技击。如,对付冲拳有多种方法:有的躲闪不接触,有的以横力拍击,有的以直力阻击,而真正的太极拳则是迎对方的来力不与其对击(对击的结果是大力胜),反而接对方来力向己身,“帮助”对方“打己”,同时顺来力划弧(越小越好)改变对方的击打路线,化解来力,再借对方的力加上自己的劲形成合力还给对方,将其击倒或击出,这正是太极拳“任他巨力来打我,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技击特征。不可否认这种方法最好也最难,由此导出了太极拳的一系列练拳要求,外型要符合技击要求,如前边讲的冲拳、弓步;内在要通过用意、放松、慢练以及身型、运动要求练习“听劲”(判断力的大小、方向、变化)、“发劲”(出力的过程、大小、协调)的功夫,实现太极拳的技击性。
2. 突出的哲理性
从太极拳的产生到具体动作都有深刻的哲理,这种哲理性已上升到理性指导层次,融汇到具体动作形态中,如阴阳辩证哲理,具体为拳中的虚实、开合、动静等等,每动都在此理下运动,与其它运动相比在理论层次、全面程度上都显得突出。
3. 明显的健身性
在健身方面,太极拳的一系列技术要求理根于传统医学,符合现代科学,显示了明显的健身性,正如拳论称的“若问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丹”,现代大量的科学实验正说明着这一点。
总之,特殊的技击性,突出的哲理性,明显的健身性,同时符合太极拳一系列技术要求才算是太极拳。出于不同的练习目的,可以有所侧重,但是作为完整的太极拳技术要求,最佳的练习效果应该是三性有机的统一,虽然我们分而述之,实为一体,如同一棵树上的三个果,这是判辨太极拳的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