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交织,迈入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工业化就是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的进程,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过程。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从18世纪就开始了,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在信息革命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进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广义上是指信息化在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发挥作用,促进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狭义上是指信息化与工业领域的融合,使工业各行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引发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的不断变革。

信息化对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节能减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化极大提升了研发设计的效率和能力。波音777飞机从整机设计、零件制造、部件测试、整机装配到各种环境下的试飞均在计算机上完成,使研制周期缩短了50%,出错返工率减少75%,成本降低25%。马自达运用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软件,使产品样车的完成由3.5个月缩短到1.5个月,试验周期从4.5个月缩短到2.5个月。信息化与生产制造的融合促进了工业精益生产。应用先进过程控制(APC,Advanced Process Control)、柔性制造单元和柔性制造系统等先进技术,可实现优质、低耗、多品种、变批量生产。日本开闭器工业株式会社(NKK,Nikkai)利用遗传算法编制钢铁生产计划,使工作效率由过去的日计划需3小时,缩短到周计划只需20分钟,每年可降低成本5000万~6000万日元。在造船业,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的应用使日本的船舶建造节省了设计工时50%,减少了生产工时30%。信息化极大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业务流程重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企业资源管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计算机决策支持(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数据挖掘(DM,Data Mining)、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大众汽车公司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帮助管理停在汽车厂的汽车,使汽车发货速度提高了4倍,将停车场的可用空间提高了20%。信息化极大推进了工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信息技术对传统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改造,显著提升各类工业设备的利用效率,成为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的重要途径。日本利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钢铁需求疲软导致高炉低利用系数生产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发扩大喷吹煤粉以代焦炭而降低成本的技术,使部分高炉月度喷煤比高达254~266kg/t。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各行业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推进两化融合的实践中,不同行业间、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经验交流不够,一些企业对两化融合的概念理解不深、对两化融合的意义认识不够、对两化融合的做法缺乏了解,很多企业还处于观望、犹豫的状态。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案例干部读本》,介绍一些企业在两化融合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为各行业企业开展两化融合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书第1章介绍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第2章至第8章分别在工业生产关键环节信息化、多业务综合集成、产业链协同应用、业务流程重组与企业组织再造等方面,遴选了一批国内外典型案例,介绍了这些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的做法、效果和启示,第9章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选案例是企业在两化融合实践中具有启发性的做法,并不一定代表企业所在行业信息化的最高水平,但作为信息化的某一方面(如关键环节应用)和某一阶段,所选案例的做法、经验对国内同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来说,还是具有一定借鉴作用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地方信息化主管部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福田汽车、海尔集团、宝信软件等企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由于编写时间仓促,有些资料的整理、分析比较粗浅,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案例干部读本》编写组

2012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