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佳相约
  • 卢佳
  • 5453字
  • 2024-10-30 01:35:04

行驶在音乐海洋中的一叶小舟

舟舟

关键词:天才音乐家 指挥棒 描绘人生

[解说词]

舟舟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不懂乐谱,也不懂乐器,却与赫赫有名的中央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有了历史性的合作。他从小患有先天愚型症,却被人们称为“天才音乐家”。他用自己的行动一次次给人们带来惊喜,用手中小小的指挥棒描绘着自己的人生。

[现场访谈]

卢:胡老师,舟舟,欢迎你们来到《卢佳相约》节目的录制现场。昨天晚上看了舟舟的演出,觉得特棒,很成功。你自己觉得呢?

舟:谢谢。

卢:胡老师,我知道您就是搞音乐的,而且最早是在团里拉低音提琴,是吧?

胡:哎,低音提琴,大贝司。

卢:舟舟是在出生多久时,发现他得了这样一种病?

胡:一出生就知道,他是在娘肚子里就得这种病了。

卢:就是说先天的?

胡:可以这么说。

卢:这种病,有关资料说是第21对染色体多了一条。

胡:对。我和他妈妈在他小的时候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沉重了。但是说实在话我当时是很难受的,很难接受的一个现实,无法相信。我在以后的好多年里都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

卢:可它的确是现实。

胡:的确是现实,不得不接受。

卢:舟舟从小就一直跟着爸爸?

胡:对。因为他生下来以后他妈妈就没奶,加上心情也比较压抑,基本上是我一口一口把他喂大的。

卢:是吗?那上班的时候呢?

胡:上班的时候……像我们这个文艺界的大院子里,实际上接受家庭妇男,我们称为家庭妇男,都是丈夫在家里做饭又照料孩子,晚上他妈妈来照料他。

卢:舟舟,在家里,爸爸和妈妈谁为你付出的更多?

舟:爸爸。

卢:噢,是爸爸。爸爸刚才说,小时候一口一口给你喂饭,你可能一点儿印象都没有。舟舟长大的时候开始跟着爸爸一块儿上班?

胡:因为他跟正常孩子有很大的差距,他发育比较慢,说话走路都比较晚,到了2岁多可以站立行走了,3岁可以开口叫爸爸妈妈。

卢:是比一般孩子晚点儿。

胡:晚一点儿,但是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感觉到他无法自行学习。

卢:对,教育问题。

胡:教育问题,这是让我最揪心的一件事,幼儿园都不接受他。因为什么呢?哪一个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聪明的,他不愿意接收一个智力有严重障碍的孩子,所以去不了。没有办法我只好把他带在身边,那也是别无选择的事情,又不能把他丢在家里,他妈妈上班,把他放在家里也不行;把他弄到外面去,也不行,所以就只好带在我身边。好在我们那个环境比较好,大家都能够容留他,再加上他还比较守规矩,不闹事儿,他没有进攻性,没有破坏行为,从小就比较善良,所以跟着我。我在乐队里面工作,每天就是排练,再就是隔三差五的演出。

卢:你排练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听着?

胡:我排练,坐一个高凳子拉我那个琴,他在旁边,我给他安排一个小板凳,周围就围着很多椅子把他圈起来,让他不能离开。这样我就觉得安全一点儿,给他准备点吃的、玩的,他就在旁边。我就逐渐逐渐地发现他喜欢这个了。

[解说词]

舟舟,是带着父母的祝福来到这个世界的,虽然28岁的他只有5岁孩子的智商,但父母的爱却像一叶小舟让他与其他的孩子一样幸福地生活着,也是父母的爱让他与音乐有了不解之缘。

[现场访谈]

卢:怎么发现他喜欢音乐的?

胡:因为从4岁开始我就教他,教他数数,扳着指头教“1、2、3、4、5”,然后教他“人、手、口、刀、牛、羊”这些。识字,教两个字儿他就搞不下去,教“1、2、3、4、5”,扳着指头教,从4岁开始到6岁怎么教都不行。最后他干脆说,爸我不学了,你别教了,这个难得不得了。但是,到6岁的时候,我突然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发现他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一个他坐得下来,再一个听得进去,第三个还能模仿。

卢:是吗?

胡:哎。他6岁的时候,有一次,也就是在夏秋之间,天气也比较好。我们一般9点钟上班,上班之后就排练,中间有一次休息,大约有10到15分钟的休息,休息时间大家就喝茶、抽烟、上洗手间、聊天。我们有一个同事比较喜欢他,逗他玩儿说舟舟你想不想当指挥?他本来坐在旁边,一声不吭的,这个时候一听问他想不想当指挥,马上说想啊。回答得非常响亮,就站起来了。

卢:是吗?那是6岁的时候?舟舟,你记不记得当时的情况?有个叔叔跟你开玩笑问你想不想当指挥?

胡:记不记得?

舟:我记得。

卢:真的记得吗?

舟:好像是西班牙式赛牛……也叫《西班牙斗牛士》,叫《卡门》。

卢:是吗?你当时指挥,感觉怎么样啊?

胡:不错,就这样。

卢:你怎么会拿着指挥棒?怎么会指挥的呢?

舟:右手大提琴在这面,小提琴在那面。

胡:他对乐队比较了解。一般乐队都一样的,左手这边小提琴,右手这边大提琴,后面贝司,前面木管,后面铜管,再后面打击乐,那边竖琴。乐队那么多乐器叫什么名字坐在什么位置,他都非常清楚。因为他从小就在这种环境里面泡大的。

卢:然后呢?

胡:然后他使我感到惊奇的是什么呢,他不仅指挥那几个人演奏《卡门》……他还爬到指挥台上拿起我们那个老指挥的指挥棒一敲,说开始。我们那个同事说你别忙,来什么?他说《卡门》……那时候6岁,就开始了。还真像回事儿。那是他人生第一次拿起指挥棒。他绝就绝在什么呢,我们那个老指挥叫张起,弓长张,起来的起,他现在还在,不过他现在跟着他女儿移居美国去了,在美国马里兰州,他当时是我们乐队的指挥。舟舟从3岁到6岁观察这个指挥观察得可仔细了,几乎都琢磨透了。就是说他坐在旁边,原来我没有注意他,这四年他实际上就在观察那个指挥,在学习那个指挥,把指挥张起的所有的动作学得惟妙惟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我们那个老张起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因为指挥乐队,要一边看谱一边指挥乐队,他把那个老花眼镜推得老高老高,放在额头上面,然后这么指挥。舟舟就把这些动作学得惟妙惟肖。一看他,我们那些喝茶的、抽烟的、聊天的都被他吸引了:嘿,这不就张起嘛!

卢:舟舟,你干吗还要推上眼镜呢?你不是没戴眼镜吗?

胡:他就是从小观察这些东西。当时给我一个深刻的印象,他虽然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就是智力发育比较差,但是他形象思维能力相当好,善于模仿,而且对音乐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从这次之后基本上奠定了他的人生道路,因为啥?那一次我们大家不是逗着玩儿嘛,逗他玩儿——

卢:是,没有想到。

胡:没有把它当成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是对于他来讲这一次有决定性的意义,以后好多次在家里看电视,一看到有交响乐演出:爸,我指挥的。他非常高兴,认定他就是一个指挥。以后我就给他用筷子做了一根指挥棒,他就当宝贝似的带在身边,上商场也带着。

卢:是吗?

胡:商场有音响柜,卖音响的,卖电器的那个地方,有放音乐,他就求别人给他放一些交响乐,他在那儿指挥、表演;在街头有一些音像店,他就给叔叔阿姨说,你给我放吧我来表演。那些店主也希望他表演,因为他可以吸引顾客。有时候人山人海的,很多人看他表演,他很起劲儿。

[解说词]

“所有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在舟舟的血液里,流动的是旋律,他的每一次心跳都有音符在跃动,所以,他的生命本来就是一首交响乐,而那个指挥者就是他自己。

[现场访谈]

卢:当时第一场去北京保利剧院演出,是怎么样的一个机会?

胡:这说起来就是你们的同行,湖北电视台跟他做过一个片子叫《舟舟的世界》,我想你们搞电视的人都看过,那个片子影响很大。那部片子是花了一年的时间拍的,拍的非常好,非常成功,影响非常大。拍了以后在湖北卫视首先播,播了以后中央台把它调过去了,又多次的播。播了以后,德国电视二台又把它买过去了,以后在法国参加比赛,又在法国播出了。就是说这个片子的影响在美洲、在亚洲、在欧洲都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华人世界里面影响非常大,非常成功。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看到了这部片子,他们感到非常惊奇,觉得这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所以他们就在那一年的1月14号给我家里打电话,说他们想把舟舟调到北京来参加一场演出你看行不行?如果行的话你们能不能到北京来?说老实话,这对我们来讲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卢:是啊?

胡:我说我们当然很希望去,但是他行不行我可不敢保证。

卢:你当时心里也没底儿。

胡:哎,我说他在下面、在街头有很多表演,但是正式登台行不行我说不准。

卢:能不能登大雅之堂?

胡:我说成功的比例会高于50%,不止50%,但是能不能达到90%那种水平这个我可不敢保证,我说这得由你们决定。你们觉得行,我愿意来;你们觉得不行,那咱们以后再说。

卢:您当时的担心主要是出于什么?

胡:因为他从来没有登台表演过,而且从来没有正式跟一个乐队合作过。因为我是搞音乐出身的,一个指挥去指挥乐队,如果他手势不到位,如果他连起拍子都起不好的话,乐队怎么干活儿啊,没办法啊!

卢:就成了乱弹琴。

胡:就是。因为我是搞乐队的,如果一个指挥他不够格的话我们会轰他的。他还是一个弱智孩子,你能保证他跟乐队合作成功吗?而且是那么重要的演出,又跟中央领导,跟国际友人在一起,如果演砸了,谁负责呀?这个都不好说的,所以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演出对我们来讲都是非常神圣的事情,不是说你可以搞着玩儿,玩儿着不行就不玩儿了。不能这样的。所以当时我说我们愿意来。后来中残联艺术团他们很坚决,说行,你们来吧。他们忙着给他做衣服,做了一套燕尾服;又给他买了很贵的一双鞋,差不多将近800块钱一双的鞋,全副武装,给他都准备好了。在北京找乐队可是不容易啊。

卢:是,想在这之前练习一下。

胡:找了四家都拒绝了。

卢:为什么?

胡:一听是个傻孩子,怎么能让他来指挥我们这些高智商的音乐家呢?都不干。中残联硬是出动好多人去想办法,最后找到中央芭蕾舞剧团,他们同意了。我带着他到了北京,先去跟他们合作,排练的时候还可以。那我就有点底儿了,但仍然是七上八下的。

卢:在北京排练了多长时间?排练了几天?

胡:就排练了一次。

卢:噢,就一次?

胡:就排练了一次,觉得可以。当时演出的时候又彩排过一次。晚上要上的时候,说老实话我心里真是七上八下,因为那是太重要的一场演出,中央领导钱其琛、吴仪、彭云、唐家璇,残联邓朴方这些领导都来,还有很多国家的驻华使节,特别是美国有个代表团专程来看演出的。舟舟是最后一个节目,压轴的。这么重要的演出,又是这么重要的节目的位置,他万一要不行怎么办呢?当时我把他的衣服穿好,送到副台边上,我说舟舟,你只要大胆地下拍子,这个演出就能成功。我最担心的是他下不了拍子。你看那个《舟舟的世界》中的《卡门》,当时他下拍子没下好。这个时候我说你大胆地下,他倒是很那个,他说爸,你放心,我喜欢演出,我不怕,他就上去了。我把他交给那个主持人,我就很紧张地在那个副台边上看着他。乐队从乐池升上来了,他开始上去,那个时候他就很有派头,因为他从小就跟着乐队,把那个演出的程序都弄得很清楚。他上去——

卢:感觉就来了。

胡:哎,感觉就来了。他不害怕,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不怯场,不知道害怕,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拿起指挥棒,第一个曲子《瑶族舞曲》,他下拍子下得很好。这一下子我就控制不住了,眼泪就掉下来了,我知道他成功了。卢:舟舟,你还记不记得当时你怎么下的拍子?你表演一下给我看看好吗?胡:当时他做得很好。那场演出真是让我百感交集,没想到他做的这么好。卢:激动不已。

胡:哎。没想到他人生的这个重要的历程这么精彩。

卢:这是人生的第一个舞台。

胡:从此他就开始了演出生涯。

[解说词]

站在舞台上的舟舟,拥有观众的掌声和鲜花,而生活中的舟舟,拥有家人的爱和照料。父亲的谆谆教导、母亲的细心呵护、妹妹的亲切陪伴,所有的一切都是舟舟幸福的源泉。

[现场访谈]

卢:舟舟,我想问你,我知道你有一个妹妹。

胡:妹妹叫什么名字?说啊。

舟:我不敢说。

胡:你说妹妹叫什么名字,你又不是不知道。

卢:妹妹叫什么名字?

舟:姓张。

胡:叫什么名字?

舟:弦。

胡:张弦。

卢:张弦?噢,妹妹叫张弦。她为什么叫张弦呢?你为什么叫胡一舟呢?

舟:我跟爸爸姓。妈妈跟妹妹一样的姓。

卢:妹妹跟妈妈姓。你知道为什么有个妹妹吗?

舟:妹妹搞演出的。

卢:我知道你为什么有个妹妹,因为我曾经看过报道,说爸爸妈妈就是为了将来他们百年之后能有人照顾你,你知道吗?妹妹对你好不好?

舟:一天老管着我。

卢:老管着你呀?你讲讲妈妈吧。妈妈为你付出了那么多。

舟:对对对。上一次跟中残联演出,妈妈就叫吃,吃零食,就叫我洗桃子……

胡:他说的你不太懂。他妈妈身体不好,上次就为了吃桃子弄得胃很不舒服,吃不下饭,睡也睡不着。他就不让他妈吃桃子。

胡:说老实话,他现在身体很好,以前身体不行的,差一点儿连小命都丢了。

卢:是吗?怎么了?

胡:这说起来话长了。1998年的时候,他那时候经常发病,就是肠胃不好,一旦发病就是好几个月,一直是积腹症,肚子疼,还没办法治。后来引发了肠梗阻,隔一个星期发作一次。最严重的时候,大便从口里头出来了,而且一到医院去一搞一个星期。我跟他妈妈两个人就轮流守着。最后我就观察那个人治肠梗阻,其实也很简单,他治了4次,最后第5次的时候我跟他妈妈讲,我们也能治,我说你反正是搞医的,你看看,不就是插根管子到胃里面去,然后让他减压。我说我们就弄根管子,到时候你自己弄。后来他妈妈自己把他治好了,而且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复发肠梗阻。他妈妈基本上是我们家庭里面的保健医生,你看我这20多年,自从他妹妹出生以后我都没进过医院,一般的小病什么头疼发热这些,都在家里头处理掉了。他妈妈对他很仔细的。

卢:妈妈成了你的专职医生了,你对着电视机跟妈妈说两句话吧。

舟:妈妈,我想你。

卢:舟舟,非常感谢你和爸爸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愿你能够指挥出更加精彩的曲子,也祝愿你的指挥越来越成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可。祝你快乐。

舟:谢谢。

(2005年8月11日,第114期《卢佳相约》节目,宁夏卫视频道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