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磨》注云:“《俱舍论》云:前受戒者下坐合掌,随施戒人语,勿前勿俱。若违不成。”
《业疏》释云:“随施戒人语者,师资道成,授受有仪,非轻法故。”见《业疏记》卷十受三归五戒时,亦应准此。
《事钞》云:“次受法者。《智论》云:受一日戒法,长跪合掌,应作是言:我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
(三说)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竟。(三结)”
《资持》释云:“文为四段。初称名;二归境;三限期,准下成论受通长短,随人加改;四立誓。”见《事钞记》卷三十九《业疏》云:“言净行者,以所期时,奉持九支,同诸佛戒,故云净也。何以不言如来正觉者。五戒初离邪缘,故以正隔之。今于五上重增胜行,复何须也。”
《济缘》释云:“以同佛戒,故名净行。私释,对前五戒未断正淫,故加简之。由五戒后具列三号,今文既阙,故此通之。若尔,不受五戒,直受八戒,非是重增,理须加唱。私释,作法加简,非正受词,义应通得,文中且据一往释耳。”见《业疏记》卷十第二支说相发愿《事钞》云:“次为说相,如诸佛尽寿不杀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杀生亦如是;如诸佛尽寿不盗,我某甲一日一夜不盗亦如是。如诸佛尽寿不淫,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淫亦如是;如诸佛尽寿不妄语,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妄语亦如是。不饮酒,不坐高大床上,不著华鬘、璎珞及香涂身熏衣,不自歌舞作乐及故往观听,亦如是。已受八戒,如诸佛尽寿不过中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过中食亦如是。我某甲受行八戒,随学诸佛法,名为布萨。”
《资持》释云:“正说相中,全依《智论》,准文九戒而言八者。
《多论》云:斋以过中不食为体,八事照明故成斋体(谓以八戒禁防非逸,方显持斋清净,故云照明)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故言八斋不言九也。所以不过中食在后独明。若依《羯磨》,则合高床、歌舞为一,过中为八。又《增一》中,过中为第六,合严身、观听为一。皆所出不同,随依并得。”
《事钞》续云:“愿持是布萨福报,愿生生不堕三恶道八难。我亦不求转轮圣王梵释天王世界之乐,愿诸烦恼尽,逮得萨云若,成就佛道。”
《资持》释云:“教发愿中,初离恶趣,我下拣世报,愿下示所求。萨云若亦云萨婆若,此云一切智。”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九《随机羯磨》中说相发愿,皆与《事钞》不同。今录于下,随依并得。
《羯磨》云:“授戒相言,如诸佛尽形寿不杀生,某甲一日夜不杀生。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诸佛尽形寿不盗,某甲一日夜不盗。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诸佛尽形寿不淫,某甲一日夜不淫。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诸佛尽形寿不妄语,某甲一日夜小妄语。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诸佛尽形寿不饮酒,某甲一日夜不饮酒。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诸佛尽形寿离华香、璎珞、香油涂身,某甲一日夜离华香、璎珞、香油涂身。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诸佛尽形寿,离高胜床上坐及作倡伎乐故往观听,某甲一日夜离高胜床上坐及作倡伎乐故往观听。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诸佛尽形寿离非时食,某甲一日夜离非时食。能持否?(答言能持)”
《业疏》释云:“如诸佛至不杀生举胜境所行也,某甲已下引已上同。问答之相显成持誓。有本云我某甲一日夜不杀生尔者,直述己契上同于佛,不假问答亦成说相,余并准此。第三淫戒者,以自他俱远故。有人云邪淫者,此五戒相,由制他开自故。八戒云邪者误也。第五戒相,有人加辛肴者,正文无此。既受净身,焉啖膻臭,理不可也。第六华璎油涂者中梵以为美饰。此方所重衣服装校,脂粉涂面,以为修身。如论离旧庄严,义须准的。第七离高胜床及观听倡伎者合二散慢缘为一戒也。”
《羯磨》续云:“《阿含经》云:如上次第授已,当教发愿言。我今以此八关斋功德,不堕恶趣八难边地。持此功德,摄取一切众生之恶。所有功德,惠施彼人,使成无上正真之道,亦使将来弥勒佛世三会,得度生老病死。”
《业疏》释云:“二明愿中,自他两利也。由持斋德对治恶趣者灭戒难也,八难者灭障闻思难。上明自益也。他恶摄取己善惠人者,行大道心也,使成正道者,不从他方便,唯一乘法也。将来三会者缘遇慈氏,近可寄心。”
《济缘》释疏云:“初总示。由下别释二,初释自利。戒法唯人得受,故恶趣为戒难。闻思修慧须生善道,值佛闻法具根正信,故八难为闻思障。他下次释他利,行大道心即菩萨行。方便是二乘权教,一乘,即佛道实教。岂唯八戒,一宗立教皆用此意,学者宜知。”
对简中且举四种,一简众,二渐顿,三延促,四自誓。余同五戒料简杂相中。
《业疏》云:“《多论》云:受八戒人,在七众中何众所摄。虽无终身戒而有日夜戒,应名优婆塞。若得名者又无终身戒,若言非者又有日夜戒。止得为中间人也,即七众之外更有木叉八戒也。”
《济缘》释云:“初标问,虽下答通。彼宗五戒定须尽形,名终身戒。八戒唯一日夜,故名日夜戒。若下转难。止下重释,望非终身不当与名,望有日夜不可无名,在可否之间故云中间人也。五十具戒位通七众并须尽形,所以日夜不在其数。若尔,受八戒者,究竟何名?答:如受法云净行优婆塞,岂非名耶?上据多宗,五八局时,故在七众之外。若取成宗,通收俗众,非七外矣。”见《业疏记》卷十《事钞》云:“《成实》云:亦得随受一、二、三,及日月长短并成。”见《事钞记》卷三十九《羯磨》注云:“《多论》云:若受八戒,应言一日一夜,莫使与终身戒相乱。《成实》云:五戒八戒随日月长短,或一年一月乃至半日半夜,重受减受并得。”
《业疏》释云:“一日夜者以五种三归文相丛杂,故须简定,义无混乱。故准多宗必一日夜,不通过减。《成实》随力多少者接俗之教不可约之,如上说也。”
《济缘》释疏云:“初出彼宗之局。次准成论,二戒并通时日多少。”
《羯磨》注云:“论中,令五众授之。《成实》云:若无人时,但心念口言,乃至我持八戒,亦得成受。”
《业疏》释云:“《多论》五众通授者皆是弘法之人。成智二论开自受者非谓常途,故彼文云若无人时得心念受明缘开也。”
《济缘》释疏云:“《多论》定从他受。彼云:夫受斋法必从他受,于何人边受,五众边受。成智二论并开自受,文约无师,义兼缘碍。”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第二支迟受开成《羯磨》注云:“《俱舍论》云:若先作意于斋日受者,虽食竟亦得。”
《业疏》释云:“由观他因缘不起犯戒心故。”
《业疏》云:“若将欲受,难事不得。待难解已,受者亦成。”
《济缘》释云:“如王贼系闭等缘,心通事碍,中后开成。”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第三支独受离过《事钞》云:“善生,受八戒不得多,唯独受。”
《资持》释云:“善生不得多者恐人参混,心不专一。泛论归戒,独受为佳。则心不他缘,法无通滥。今多众受,于理虽通,终成非便。”见《事钞记》卷三十九第四支断恶摄净《业疏》云:“《善生》云:若诸贵人常敕作恶,若欲受斋,先遮断已,后方成就。若不遮者,则不成也。《成实》云:有人依官旧法,或为强力令害众生,谓无罪者,亦得杀罪,以缘具故。”
《济缘》释云:“初引善生明成否。贵人即王大臣,常敕作恶谓行杀戮、鞭捶等事。次引《成论》以遮疑。依官旧法如宰官秉政依国典刑,或为官所使刑戮于人,痴人多谓自无有罪。”
《业疏》云:“若已受斋,鞭打众生,虽即日不行,待明当作,皆斋不净。以要言之,若身口作非威仪事,即名不净。或心起贪瞋害觉,虽不破斋,斋不清净。若不修六念等,亦名不净。”
《济缘》释云:“初身口犯。待明当作即要期业。若心下二明意犯,违情故瞋,恼他为害,上二皆作犯。若不下三明止犯,以受戒者当须逐日念佛、法、僧及天戒施故。”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上来戒法中。初二论体,二中兼行,三四属法,四中有相。一往粗分,委如下说。”
标云戒体,而并明戒法、戒行、戒相者,以示四门互相摄故。
《事钞》云:“所以别解脱戒,人并受之。及论明识,止可三五,皆由先无通敏,不广咨询,致令正受多昏体相,盲梦心中缘成而已。及论得否,渺同河汉。故于随相之首,诸门示现。准知己身得戒成否,然后持犯方可修离。”
《资持》释云:“盲喻无知,梦喻不实,河汉喻其茫然不知涯际。”
戒体相状
能领心相
《事钞》云:“戒体者,若以通论,明其所发之业体。今就正显,直陈能领之心相。”
《资持》释云:“初标指彼此,所发即无作,相谓心之相状。”
《事钞》续云:“谓法界尘沙二谛等法。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净心器,必不为恶测思明慧。冥会前法以此要期之心,与彼妙法相应。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领纳在心,名为戒体。”
《资持》释云:“二正示心相三,初二句示戒量。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尘沙者喻其多也,二谛者佛所立教也,此谓约境显戒,故云等法。以已下二正明心相,初句立誓尽一形寿,次句通包礼敬陈词身口二业。善下明屏绝妄念。测下明心法相应,测思者成业之本,得戒之因,三品心中随发何等。明慧者,反照心境如理称教,而非倒想妄缘前境。上明用心,下明合法。由上起心必须遍缘尘沙等境,法从境制量亦普周,心随法生法广心遍,心法相应函盖相称故云冥会。法犹在境,以心对望故云前法,下云彼法义亦同然。以此下三明纳体又三,初二名蹑上冥会。于下明法随心起。法是无情,由心缘故还即随心,故三法纳体之时,初动于境,次集于空,后入于心,法依心故名为法体。领下示体所在若据当分,体是非心,不显所依,体与心异,今言在心乃取圆意,即指藏识为所依处。”
《资持》云:“问:何不直示无作,而明心相者?答:能领之心,发体正要独兹曲示,余并无文。若乃考得法之元由,决所受之成否,苟迷此旨,余复何言。或无记妄缘,或泛尔余善。一生罔象,毕世迟疑。无戒满洲,圣言有旨。故兹提示,义不徒然。”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所发业体第一项辨体多少《事钞》云:“问:别脱之戒可有几种?答:论体约境,实乃无量。戒本防恶,恶缘多,故发戒亦多。故《善生》云:众生无量,戒亦无量等。今以义推,要唯二种,作及无作。二戒通收,无境不尽。”
《资持》释云:“答中,初约境示量。今下举要统收,今正明体,此二为要,故偏举之。通收尽者,由此二戒悬防总发体中含摄故,此收法体而言境者,欲明遍境之法皆归二戒故。”见《事钞记》卷十六第二项立两解名第一支立两所以《事钞》云:“问曰:何不立一,及以三种?”
《资持》释云:“言不一者欲显相须,故约互废以问。及以三者业疏作何不三合,谓有作俱无作二法同时,宜应更立一合,次前为三。”
《事钞》续云:“答:若单立作,作休谢往不能防非,又不可常作,故须无作长时防非。若单立无作,则起无所从,不可孤发,要赖作生。二法相藉,不得立一。”
《资持》释云:“初答不立一中,先明作须无作,作休不防者以作短故,不可常作者心或余用故。次若单下明无作须作,二下结示。”
《事钞》续云:“何为不三?但由体相道理相违。一作无作别,二心非心别。性不可合,但得立二。若就所防,随境无量。”
《资持》释云:“次答不立三中,作无作别者动静异故,心非心别者体相违故。若下释疑,以不许立三,恐谓戒法唯局此二,故特释之,显上且据能防故唯二也。”已上皆见《事钞记》卷十六第二支并解名义《事钞》云:“问曰:既知二戒,请解其名。”
《资持》释云:“结前生后,总问三名。”
三名者,作及无作是别名,戒即通名,共为三也。
《事钞》续云:“答云:所言作者,如陶家轮动转之时,名之为作。故《杂心》云:作者,身,动身方便。”
《资持》释云:“作即方便构造为义。陶家谓土作家。轮即范土为坏器之车,运之则转,故以喻焉。四大质体名报色,从缘动作名方便。报起方便,方便依报,二法相假,不一不异。但言报未必是方便,言方便其必具报。今以轮木喻报质,轮动喻方便,即名其动以为作耳。故下引证。身及动身对喻可解。”
《事钞》续云:“言无作者,一发续现,始末恒有,四心三性,不藉缘办。故《杂心》云:身动灭已,与余识俱,是法随生,故名无作。成论无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闷等是时常生,故名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