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学无止境,成功无止境(1)

时代在发展,竞争也趋激烈,特别是知道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拥有前沿的最新的知识是成功的保证。拥有更新的理念和知识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时时处处的学习,充分的把握知识的积累,聚庥能量为成大事随时做好准备。学习的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品质,终身学习是成大事必具的习惯之一。

1.把知识作为成功的垫脚石

没有见过见识短浅的人能成大事的。

一个人没有知识,脑子就会缺乏知识。相反,如果善于求知求学,就能垫起你成功的双脚,有做大事、成大事的智慧保证。

积累知识能力的提高对你的成功之路有莫大的影响,见识短浅的人是不可能成大事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注重自己的学习能力,必须能够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成大事者,往往有渊博的学识,独特的见解,优雅的谈吐……而这些莫不是从学习而来的,成大事,需要从学习开始。许多成大事的人,并没有惊人的天赋,只是学习到位罢了。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耕读之家,他的父亲竹亭老人曾经长期苦学,但却为科举考试所困,43岁时才补为县学生员。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壮年悔过,因此对竹亭公督责最严,往往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大声地呵斥儿子。至于竹亭老人,他的才能既然得不到施展,就发愤教育儿子们。曾国藩曾经在信中提到过这样的事:“先父……平生苦学,他教授学生,有20多年。国藩愚笨,从八岁起跟父亲在家中私塾学习,早晚讲授,十分精心,不懂就再讲一遍,还不行再讲一遍。有时带我在路上,有时把我从床上唤起,反复问我平常不懂之处,一定要我搞通为止。他对待其他的学童也是这样,后来他教我的弟弟们也是这样。他曾经说:‘我本来就很愚钝,教育你们当中愚笨的,也不觉得麻烦、艰难。’”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曾国藩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曾国藩九岁时已经读完了五经,十五岁时,受教读《周礼》、《礼仪》,直到能够背诵。还读了《史记》和《文选》,这些恐怕就是曾国藩一生的学问基础。曾国藩在十四岁时因一首诗而得了一门亲事。他之所以少年能早早显达,推究其根源,实在是靠家学的传授。

他一生的成就源于他自己的苦读,正是他一生的学习不倦,才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

对曾国藩来说,美服可以没有,佳肴可以没有,华宅也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书,不能不读书,读书成了他生命中的最重要部分。

曾国藩从小就特别喜爱读书,1836年的那次会试落第后,他自知功力欠深,便立即收拾行装,怅然回归,搭乘运河的粮船南归。虽然会试落榜,但却使这个生长在深山的“寒门”士子大开眼界,他决定利用这次回家的机会,作一次江南游,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这时曾国藩身边所剩的盘缠已经无几。路过睢宁时,遇到了睢宁知县易作梅。易作梅也是湖南人与曾国藩家是世交,也认得曾国藩。他乡遇故人,易知县自然要留这位老乡在他所任的县上玩上几天。在交谈中得知这位湘乡举人会试未中,但从其家教以及曾国藩的言谈举止中,便知这位老乡是个非凡之人,前程自然无量。他见曾国藩留京一年多,所带银两肯定所剩无几,有心帮助曾国藩。于是当曾国藩开口向易作梅知县借钱作路费时,易作梅立刻借给了他一百两银子,在临别时还给了他几两散银。经过金陵时,他见金陵书肆十分发达,留连忘返,十分喜爱这块地方。在书肆中曾国藩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更是爱不忍释,自己太需要这么一部史书了。一问价格,使曾国藩大吃一惊,恰好与他身边所有的钱相当。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部史书买下来,而那书商似乎猜透了这位年轻人的心理,一点价都不肯让,开价一百两银子一钱也不能少。曾国藩心中暗自盘算:好在金陵到湘乡全是水路,船票已交钱定好,沿途就不再游玩了,省吃少用。虽然银两很有限,但自己随身所带的冬季衣物在这初夏季节也用不着,还可以拿去当了换点盘缠。

于是曾国藩把一时不穿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当铺,毅然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了回来,此时,他如获至宝,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平生第一次花这么多钱购置财物,这就是书籍。此一举动,足见曾国藩青年时代志趣的高雅。在曾国藩的一生中,他不爱钱,不聚财,但却爱书,爱聚书。

家中的老父得知他用上百两银子换回一大堆书的消息后,不怒反喜:“尔借钱买书,吾不惜为汝弥缝(还债),但能悉心读之,斯不负耳。”父亲的话对曾国藩起了很大作用,从此他闭门不出,发愤读书,并立下誓言:“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就是不孝。”

曾国藩发愤攻读一年,这部《二十三史》全部阅读完毕,此后便形成了每天点史书十页的习惯,一生从未间断,一部《二十三史》烂熟于胸。

曾国藩不仅书读得多,而且读得极深,他是这样看待“专”字的:“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不久;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览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则见异思迁,此眩彼寺,则大不可。一句不通,不看下旬;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治学贵专,不专则广览而不精,博阅而不深,只能得其皮毛而失其本质,知其形而忽其实,懂其表而不识其内涵。专一是治学的标尺,越专则标度越深。比如数学,仅仅知道公式,而不加以运用。只要题目稍加变化,便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束手无策。

他还善作札记。曾国藩说:“大抵有一种学问;即有一种分类之法;有一人嗜之者,即有一人摘抄之法。”做好札记的笔、纸要准备好,读书不动笔,等于白读;读书不作记,读也白读。

曾国藩读书还讲究一个“恒”字,读书是他坚持了一辈子的事情,日日读书,日日写作,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勤奋不息。

在翰林院,曾国藩已经是一个做了高官的人,许多人到了他这样的地位,早已觉得功成名就,可以放下书本了。可是他却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而且还非常认真地定下了一份详细的读书计划。

1871年,曾国藩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但就是在这一时刻,他仍不忘写箴言以警示和鞭策自己。这几句话是:“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他认为“暮年疾病。事变,人人不免”,而读书则贵在坚持,并在读书中体味出乐趣。因此,在2月17日,他自己感到病甚不支,多睡则略愈,夜间偶探得右肾浮肿,大如鸡卵,这确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但他却不为所动,依然如往日一般照读不误。疾病缠身,这已是难以摆脱的困扰,“前以目疾,用心则愈蒙;近以疝气,用心则愈疼,遂全不敢用心,竟成一废人矣。”但药疗不如读书,他离开了书就是一个废人了。

1872年3月2日,曾国藩的老病之躯已如风中残烛了。这一天,他“病肝风,右足麻木,良久乃愈”。3月5日,前河道总督苏廷魁过金陵,曾国藩出城迎候,出发之前阅《二程全书》,迎接途中,“舆中背诵《四书》,忽手指戈什哈,欲有所言,口噤不能出声。”身体已经虚弱至此,但他却还在每日苦读《二程全书》。但他接连在日记中发出感叹:“近年或作诗文,亦党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故眩晕、目疾、肝风等症皆心肝血虚之所致也。不能溘先朝露,速归于尽;又不能振作精神,稍治应尽之职。苟活人间,惭惊何极!”他自知油尽灯枯,将不久于人世,便抓住生命最后时光做自己最喜爱的事——读书。就是这样,他至生命最后一刻依然学习不止,在理学的探究与修养的提高上,可以说他为自己画上的是一个完满的句号。

你要想拥有求知求学的能力一祀知识看作人生最大的资本的第一条法则是:

把知识变成每天与人较量的资本。

2.成大事须随时补充“能量”

区别成功和平庸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

读书可以补充能量,获取成大事的一种智能。

没有天生的天才,非学无以成才,读书是知识积累的最好方法,书是人的精神食粮,是成大事者的必备之物。

“天下才子必读书”这似乎已是一条规律,不知你是否注意过下面这些情况,它们或许会让你对这一规律理解得更深刻。

当我们研究成功人士的事业时,常常发现:他们的成功一直可以追溯到他们拿起书籍的那一天。

在我们接触过的事业成功人士之中,大多数都酷爱读书——自小学开始,经由中学、大学,以至于成年之后。

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

成切人士的阅读兴趣始于小学《不限于学校指定的功课),直到中学、大学,以至今后。

大约有3/4的成功人士在小学和中学时读过的书,是其他人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

60%左右的成功人士在大学时的阅读量远远超过他们的同班的人。

时至今日,这些成功人士的年平均阅读量也在20本书上下。小说与文学传记各占一半,高出普通人很多。

也许你对教育工作者在过去的12个月平均阅读25本书不会感到任何惊讶,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如果是在同一时期,成功人士也阅读了15本至20本书,你又有何感想呢?

对于那些成功人士,一年要阅读的书平均起来每人大概要有20本左右,或每三周至少看一本书,他们阅读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等各个方面。这就说明有半数以上的成功人士都有很大的阅读量。

事实上,有19%的成功人士说他们一年至少要阅读26本书,这些书中小说类与传记文学类各占一半。

虽然有很多成功人士都列出了不同的爱好及家庭的活动作为他们最喜爱的休闲娱乐,但是时至今日,阅读仍是最流行的一种消遣方式。这并没有什么可让人惊讶的,因为成功与阅读之间具有互补的作用,成功人士从阅读中获得成功的方法,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

绝不能低估书籍的价值。

书虽然是一种没有声音的东西,但是它对人类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如果你经常阅读各行业成功人士的传记或者是自传并通过静心的思索,你就有可能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来。

俄国著名的学者赫尔岑说过:“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形成;书本中记述了人类生活宏大规模的自由,记述了叫做世界史的宏伟自传。”

书籍蕴含着千百年来人类的智慧与理性,正因为其中的人性之处,才使得一些书所以伟大,所以灿然有光。

书籍是一种工具,它能在黑暗的日子鼓励你,使你大胆地走人一个别开生面的境界,使你适应这种境界的需要。

金圣叹说过“天下才子必读书”。

读书,是你事业的必由之路,是你走向成功的钥匙。

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成功人士并不一定能受到十分良好的教育,因为许多人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他们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性格和家庭的影响外,往往得益于某种启迪。这种启迪除了书之外,还能是什么呢?

比如说爱迪生。爱迪生仅在学校进行了三个月的学习便退学了,爱迪生没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母亲是他的真正启蒙老师。

母亲教会他算术、历史、地理、英文、文学等多门课程,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扩大爱迪生的知识面,开发爱迪生的智力,同时母亲还经常鼓励他,希望他能好好读书以便日后成就一番事业。

母亲还经常为爱迪生购买一些科普读物,在这些读物中有一本题名为《派克科学读本》的书把爱迪生深深地吸引住了,并为爱迪生丰富的想象力插上了一对科学的翅膀。

如果你认为爱迪生的成功除了受到母亲的教育启蒙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外,还与偶得《派克科学读本》而获得了开启人生成功的这把钥匙有关,那么我们可以看看富兰克林,要知道,他的成功绝不仅仅源于某一本书。

恐怕没有人会在富兰克林这个名字的面前无动于衷,因为即使你不是一个美国人,没有享受过富兰克林对于美国民主所作出的一切贡献,但你总会感受到避雷针的好处吧,富兰克林就是它的发明人。

读过《富兰克林自传》的人可能都能感受到这一点:书对于富兰克林来说有多么重要。

富兰克林在家里排行最小,他有着一个结实的身子,圆圆的脸,灵活而又机智的眼睛。他与别的孩子一样,调皮淘气。可是他喜爱读书。

在圣诞节快要来临之时,父亲抚摸着他的头发,关爱地问:“贝恩,你圣诞节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礼物?”

富兰克林回答说:“书包,父亲我要书包!我有了书包后,就能像吉美那样去上学了!”

这个回答大大出乎了父亲的意料。

早在富兰克林七岁时,他就开始自己读书了,而且经过一段不长的时间后,他几乎已将父亲书架上的书全都读过了一遍。

他还能写出一些短小的诗歌,而且曾经把他写的诗附在父亲写的信里,寄给了家住伦敦的伯父,并且受到了伯父的称赞。

由于家境困难,富兰克林只好中途辍学到詹姆士的印刷所当了一名学徒,当时他年仅12岁。

在此期间,富兰克林结识了一名书店的学徒,他利用在书店学徒的关系,将他所喜爱的书在晚上借出,第二天早上归还。从此以后,他就开始夜夜苦读。

小富兰克林爱读书的习惯远近闻名。由于晚上读书时需要大量的蜡烛,他就悄悄地请求伙伴们为他收集一点剩蜡烛好方便他能利用晚上的时间读书。后来伙伴们的家长知道了这件事,就主动为他积攒一些,有时还送给他一支。

因为富兰克林刻苦读书的精神使大人和孩子们都非常地敬佩,所以,大家都想方设法地帮助他。

他回家时,他的朋友与家长们就把平时积攒下来的一些蜡烛头作为礼物送给他。

所以每次富兰林从印刷厂回家时总能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家长们为他准备的蜡烛头。

俗话说的好,学然后知不足。对于富兰克林的求知欲来说,就像一块永远不会吸饱的海绵。

他读的书越多,越觉得自己知识上的贫乏,就越想到群书之中博览一番。

富兰克林为了满足读到更多书的愿望,他召集了几个爱好读书的朋友共同组织了一个读书俱乐部,取名为“共同社”。其成员都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建立了一个小型图书馆,使每个成员都能读到更多的书。

在“共同社”的支持下,三年之后,富兰克林又创办了一个规模更大的费城公共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的创办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资助,并且越办越火,就是这个当年小而且简陋的图书馆,日后竟发展成为北美公共图书馆之母。

在此以后,富兰克林开始得到事业上的成功,他又计划建立了美国第一家图书馆。这时共有100人捐款,罗克登大律师还把捐赠的一些事宜表述为法律的形式,并使之成为北美洲募捐图书馆之母。

康德对富兰克林的评价实在是太恰当不过了:“富兰克林是从天上偷窃火种的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同样,列宁从小也爱读书,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识字,很快列宁就能诵读出许多诗歌和故事了。但是列宁因为在青年时期从事了革命活动而被学校开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