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妈妈,请听我解释

情景一:

在街上看到一个家长在大声训斥孩子……那个约七、八岁的小孩满面通红,想对妈妈申辩:“妈妈不是这样”……刚说半句,就被妈妈粗暴的声音打断:“不是什么,不是什么?”那小孩就闭嘴不吭声了……

情景二:

妈妈无意中发现了儿子藏的一块钱,便和爸爸达成共识:钱虽不多,但事情严重,绝不能小觑它的危害。于是,便对儿子进行第一轮的审讯。儿子说一块钱是邻家的女孩给的。妈妈去问小女孩,结果她说没有给儿子钱。于是,爸爸对儿子进行了第二轮狂风暴雨式的审讯,在被打的过程中,孩子虽然情绪激动,歇斯底里,哭得嗓子哑了,但始终没有承认钱是拿家里的。爸爸盛怒之下,根本不听孩子的解释,还说他撒谎。

后来澄清事实,是女孩怕自己的爸妈知道而不敢承认。就因为这样一件事,父母把儿子打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

情景三:

星期一,王老师说,彤彤今天没有准备“护旗手”。妈妈听了之后,回到家二话没说,劈头盖脸地就把孩子骂了一顿,彤彤伤心得哭了。

第二天下午,彤彤哭着跑回家,原来她忘记带思品书了。晚上妈妈问她:“为什么忘记带思品书呀?”她说:“思品课在下午第三节,我看课表时老要漏掉。”妈妈说:“以后看课表细心些,好吗?”她懂事地点点头。

父母必知

一所教育咨询机构曾经对两千名在校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住口!”两个字,是孩子们最不愿意听到父母说的话之一。

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孩子犯了一个小错,父母单凭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当孩子申辩和解释的时候,父母就会气上加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于是,对孩子大喊一声:“住口!”你能想像孩子这个时候该有多么委屈吗?即使事后你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对他的伤害仍然无法弥补。

经常被喝令“你不用解释”的孩子,渐渐放弃了为自己辩解的权利。他们背负着很多的委屈,一个人默默承受,而这样的负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多听听孩子的解释,让孩子有辩解和申诉的机会,不仅仅是父母赏识孩子的体现,更是孩子应得的基本权利,也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1)申辩可以表露孩子的想法,无论对错,都是一件好事。孩子的申辩是对的,父母就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的申辩是错误的,父母也应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孩子心悦诚服。

(2)可提高孩子的分析力、想象力、辩驳力以及推理判断能力。因为孩子要申辩,就要动脑筋分析、思考,使自己的申辩有说服力。这样做,不但可以发展孩子的智力,而且可以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互相就很多事情交流看法,可以加深孩子同父母之间的了解和感情交流,促使两代人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融洽。

(4)通过申辩培养孩子的抗争能力,有利于在前进的道路上,树立起敢于拼搏、敢于斗争的精神。不会说“不”,什么事情都不敢表明自己想法的孩子,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重要的事情时,也往往不能够坚持自己的看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学会申辩,是保护自己的第一步。

教子坊

(1)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

当母亲动怒时常常会急于让孩子认错,会直接针对孩子所做的错事切入。然而,孩子其实不是从小到大都只做错事,必定还有许多可取之处。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2)只顾眼前,不翻旧账

做错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要老是记着孩子不好的地方,让他觉得在母亲面前永远无法翻身,这样很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内心里是不会接受这种批评的。

(3)背后数子

孩子渐渐长大,当众教训无疑会让他丢面子,为了维护自己在众人面前的尊严,孩子会不惜和母亲对抗。相比之下,背地里单独的批评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4)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跟孩子说理时,如果批评不符合事实,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母亲应该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5)增加身体接触

在批评孩子时可以搂着他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听。有些听不得一句重话的孩子会非常排斥所有指责他的话,所有母亲实在需要责备他时,应该用眼睛正视孩子,在说着指责他的话时,身体有部分的接触,这样就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6)言简意赅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母亲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当孩子真的犯了错误时,不必讲一大堆道理,只要告诉他你对他所做事的感受和他这样做的后果就可以了。母亲的话说的越少,孩子记得越清楚。

(7)对孩子的感情依旧

批评过后,母亲不要一直板着脸说话或不理睬孩子,如果本来打算和孩子出去玩也不能以孩子今天做错事为理由不带他出去,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就应该受到批评,但母亲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就不爱他。

父母测吧

亲子教育测试题例

适用对象:8-13岁孩子

通过以下测试,有助于您了解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是否适用了科学的教育方法,也将帮助您成为一位更加智慧型的父母。

每道测验题有三种答案,请家长和孩子根据平时的情况,如实选择一种,最后算总分。

测试一:您的孩子回到家里,您发现他刚刚与小朋友打过架,衣服撕破了,双膝受了伤。您见到此情景,做如何处理?

A。您批评他几句,但态度和蔼可亲。

B。您不许他一人到外边去玩了。

C。您怒气冲天,并且惩罚了孩子。

测试二:您送给孩子一件他盼望已久的礼物(较贵重的),数日后他给丢了,您做何反应?

A。您安慰孩子,尽量使孩子不要为此事太难过。

B。您决心再不给这种不懂事的孩子买贵重的礼品了。

C。您惩罚了孩子,在责备孩子的话语中提到了丢失物品的价钱。

测试三:孩子给您传信:老师让您去学校一趟。您如何对待此事?

A。只要有可能,您一定去见老师。

B。您设法搞清楚孩子惹了什么祸,并警告孩子。

C。您发怒,打算立即去见老师,您气得不服用镇静剂就难以自持。

测试四:孩子期中考试有两门功课不及格,您采取什么态度?

A。您很难过,但认为这并不是不可救药,决定在假期里给孩子补上。

B。您弄不清发生这事该怪孩子还是老师。

C。您认为这是家丑,但并不以为然,因为儿子的同学也有两门功课不及格。

测试五:您发现孩子有香烟,如何处理?

A。您作出尚未发现他有香烟的样子,但经常向孩子讲述吸烟的害处。

B。您不注重这件事,也没采取任何措施,但当孩子干了另一桩错事时,您向孩子提起他吸烟的事。

C。等待适当时机,以便当场抓住孩子抽烟,再训斥他。

测试六:您发现孩子偷了自己钱包里的钱,您如何处理?

A。您先弄清楚孩子要钱干什么,然后再采取措施。

B。没弄清事情的原委就惩罚了孩子。

C。您恍然大悟:孩子是个小偷。

测试七:您13岁的孩子近来学习成绩下降,对老师不礼貌,您发现这是因为他在单恋(初恋)。您如何处理此事?

A。您联想到自己在孩子年龄时的情况,尽量理解孩子,对孩子态度温和。

B。您相信这事随时间的流逝会过去的。

C。您让孩子自己了断,并限制他的行动。

测试八:您13岁的孩子与染有恶习的孩子来往,您对此采取什么措施?

A。您利用一切机会给儿子讲恶习的危害,并劝他断绝来往。

B。您认为这是过渡年龄所致,正常。

C。您开始逐渐相信孩子是个流氓。

测试九:您在孩子说了不愉快的话时,忍不住打了他一巴掌。过一段时间您想起这事,您如何处理?

A。您请求孩子原谅,保证今后要克制。

B。您努力改正自己的过错,但并不准备向孩子道歉,您认为道歉会影响您的威信。

C。您不认为这有什么错。

测试十:得知孩子与异性交往不严肃,您有何反应?

A。您立即表明已经知道了,并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使您难过。

B。您劝孩子不要因为不理智而做蠢事。

C。您对孩子的行为没什么反应。但一旦有机会就向孩子提这事。

测试十一:您认为一个人事事成功的保证是什么?

A。具有特殊的意志力

B。健康的体魄

C。智力好

测试十二:您希望孩子长大成为什么样的人?

A。善良的人

B。出色的专家

C。知名人士

评分标准:A为1分;B为2分;C为3分

将您的积分总数与下列各分数段相对照,可大致了解您教育子女是否具备一定的成功素质。

测试分析:

12-16分:您在教育孩子方面可提供很多经验,您具有做教育家的天赋。

16-20分:您在教育孩子上基本做法正确,但请您不要忘记:好激动是不利于教育的因素。

20-24分:您应重新审查您对自己及对孩子的看法是否正确,尽管您有时也联想自己年轻时的情况。

24-28分:您常常是不公正的,令人惊讶的是,您居然也能看到“人”与“孩子”两词之间的差别。

28-32分:您未必会有一个受孩子热爱的幸福晚年。幸运的是,您还不是一个典型的不幸者。

32-36分:您应该认真考虑是否生养孩子,因为这一步迈出后,您的家庭成员中谁也没因此而收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