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路要自己去走,自助大于天助(1)

选择坚强不依赖父母

在成长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坚强品质,这种成长甚至大于某个阶段的一点成功。应当拥有这种坚强的精神,要学会向逆境微笑,向困难和挫折微笑。面对挫折、困苦,应当站起来、挺起胸,应当选择坚强,树立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与信心。也只有选择了坚强,才有可能最终脱离困境,远离诱惑,战胜敌人,最终牢牢把握自己。这一点对于青少年来说尤其需要注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句话:“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时,坚强是一桩比较简单和容易的事,而只有在生活用铁链紧紧把你箍起来的时候,坚强才是光荣的事。”青少年如日出之阳,应有蓬勃的朝气,有漠视挫折的豪气。这样,他们便可以在挫折中前进,在困难中奋发。因此,必须有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因为这是我们坚挺不屈的脊梁。我们知道,高尔基和海伦·凯勒、张海迪一样,他们都是从难以想象的困境中走出来的伟人。他们面对那些人生的困难都毫不畏惧、退缩,而选择了前进,那是因为他们都有坚定的信念、坚定不移的决心以及不屈不挠的毅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着坚强的意志。也正因为他们都有着坚强的意志,所以他们紧紧地把握住了自己美好的青春,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事业。

坚强的品质是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品质。它是人的性格、个性的重要组成因素。坚强的品质更是青少年良好个性特征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正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过渡时期,是培养意志品质的关键期。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的坚强品质,不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长远的意义,对青少年抵御诱惑和把握青春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强意志是指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根据目标调节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青少年的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青春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现在的青少年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当今社会思潮纷涌,也使得青少年受社会的负面影响较重,出现了价值取向和道德趋向上的许多弊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青少年坚强品质受到了磨炼。青少年应当有觉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是最为重要的。如制订计划、提出目标、树立榜样、自我检查、搜集名言警句当做座右铭自勉等。使自己拥有坚强的品质,以使自己挺直腰板,不至于在困难面前弯腰。

能够培育自己的坚强品质的步骤和方法因人而异,因情景而异,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最重要的是,作为青少年,应当有一个自我锻炼的意识,这样坚强品质的锻炼才更有希望成功。就具体的方法而言,以下几种方法就可以渐渐地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有计划地去做不感兴趣但能锻炼意志的事;

给自己敲警钟,如选适用于自己的座右铭鞭策自己,使自己的意志锻炼不半途而废;

从具体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作为青少年,应当明白,一个人遇到困难挫折,如果你自己没有坚强品质救自己,甚至连锻炼自己坚强品质的意识都没有,那谁也救不了你。因此,青少年必须有一个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自我锻炼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例如,青少年可以制定一个相对详细的自我锻炼测定表,以督促自己持之以恒并逐渐建立锻炼自己坚强意志的意识,长期下来,一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告别依赖心理才有独立人格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是一种自立,是一种独立。独立行走,使人超脱出了动物界而成为万物之灵。当你跨进成长之门的时候,你就开始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但对别人尤其是父母的依赖常常困扰着自己。依赖,是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随着身心的发展,你一方面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另一方面也担负起比以前更多的责任。面对那些责任,有些人感到胆怯,无法跨越依赖别人的心理障碍。依赖别人,意味着放弃对自我的主宰,这样往往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说的是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含在口里怕化,什么事都不让他干,以致儿子长大以后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妇要出远门,怕儿子饿死,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脖子上,告诉他想吃时就咬一口。等他们回到家里时,儿子已经饿死了。原来他只知道吃脖子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这个故事讥讽得未免有些刻薄,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不能说没有。特别是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视之为宝贝,孩子的日常生活严重依赖亲人,造成长大以后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

曾有个学生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但该生一想到出国后没人给他洗衣,没人照顾他的生活,就感到恐惧,最后只好放弃出国。很多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只有少数学生偶尔做些简单家务,这种情况实在堪忧。目前独生子女教育如果不抓紧抓好,有些孩子很可能会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甚至形成依赖型人格,从小的方面会讲影响其个人的前途,从大的方面讲则会影响一代人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

如果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自己不愿动脑筋,人云亦云,或者赶时髦,盲目从众,那么他就会失去自我,失去本应属于自己的撑起一片天地的机会。

在学校,我们时常能看到几个学生凑成一帮娱乐嬉戏,这其中一定有一两个“灵魂”人物,他们的依赖性较小,而其他几个学生的依赖性较强。依赖性强的学生喜欢和独立性强的同学交朋友,希望在他们那里找到依靠,找到寄托。另外,依赖性强的孩子喜欢让老师给予细心指导,时时提出要求;否则,他们就会像断线的风筝,没有着落。在家里,他们一切都听父母的,甚至连穿什么衣服都没有主见。一旦失去了可以依赖的人,他们常常不知所措。

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缺乏信心,放弃对自己大脑的支配权,没有主见;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总认为个人难以独立,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父母或师长为自己作决定。具有依赖性格的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性过强的人需要独立时,可能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影响心身健康。

那么,人为什么会在对别人的依赖中迷失自己呢?这是因为依赖的产生同父母过分照顾或过分专制有关。对子女过度保护的家长,一切为子女代劳,他们给予子女的都是现成的东西,造成子女头脑中没有问题,没有矛盾,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时时处处依靠父母。对子女过度专制的家长一味否定孩子的思想,时间一长,孩子容易形成“父母对,自己错”的思维模式,走上社会也觉得“别人对,自己错”。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剥夺了子女独立思考、独立行动、增长能力、增长经验的机会,妨碍了子女独立性的发展。

要克服依赖心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招:

第一招: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要纠正平时养成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多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作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因为独立的人格要求独立的思维能力。

第二招:要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恢复自信心。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没做过的事要锻炼做,正确地评价自己。

第三招: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在学校中主动要求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以增强主人翁意识,使自己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够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

第四招:多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多与独立性较强的人交往,观察他们是如何独立处理自己的一些问题的。同伴良好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我们的独立意识,改掉“依赖”这一不良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