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世多坎坷,有舍有得圆融处世

佛家认为:“舍得舍得,有舍有得,大舍大得,欲求有得,先学施舍。”舍是一种付出,得是一种回报。不舍不得,越舍越得,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随心所欲,有求必应,星云大师认为这是舍得的最高境界。只舍不得,便没有了舍的动力;只得不舍,则缺少得的源泉。人生就是如此,有舍有得,才能圆融一生。

看淡得失,坚持自己的梦想

有了理想,生命自然会有意义;有了理想,人生自然会有希望。

——星云大师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经历得到与失去,不管是得到还是失去,都是一时,而不能维持一世。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在得到与失去中,依旧不改初衷,坚持自己的梦想,把握自己的人生。

星云大师说:“得与失,关键在于人们如何把握自己的内心,把握自己的人生。”世事无常,诸相皆空,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有也好,无也好,都看作是镜花水月。

看淡了得失,人生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小和尚释空遇到了一个难题:人人都说出家人皈依了佛门,就四大皆空。如果是这样,自己为什么要来到世上呢?

想了许久,释空也找不到答案,他只好去请教自己的师父。师父听了释空的问题后,说:“你觉得来到人世没有意义,是因为你没有看到世间属于我们的东西。”

“已经四大皆空了,还有什么属于我们呢?”释空不解地问道。

“太多了。自由的身心、超脱的意念、蓝天白云、险峻的高山、柔美的湖水,都属于我们。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四大皆空,才能够得到的东西。有了这些,人生还有什么不可以得到的呢?”师父回答。

“这些东西尘世间的人也拥有啊。”释空更加不明白师父的意思了。

“尘世间的人往往太在意自己的得失,有钱的人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金钱,有权的人希望能够得到更大的权力,他们的心思全在这些事物上面,根本无暇顾及更多的东西。”

听了师父的这番解释,释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明白了自己到人世间的意义了。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时会得到,有时会失去,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好自己的内心,则很容易在得到中迷失方向,在失去中放弃追求。能够在得到与失去中,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己内心的人,实属不易。大多数人,在小有成就时,就会被眼前得到的利益所迷惑,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转而沉浸在现有的成就中。如果挣到了钱,则会努力挣更多的钱;如果得到了美名,则会努力让自己的威名更加远扬。

但事实上,他们最初追求的也许是塞外放牧,也许是云游四海,又或者只是一个温暖的拥抱,只是他们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情不自禁地改变了自己生命的轨迹。也有的人是因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遇到了挫折,挫折让他们痛苦万分,对自己的将来失去了信心,从此自暴自弃。

无论是沉浸于得到,还是迷失于失去,都会让人生失去原本的色彩。杜甫曾作诗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说,成功与失败,只有自己心里知道,它们所带来的喜悦与烦恼只是暂时的,不像文章一样可以流芳百世。所以,不在乎得与失,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在大山中,住着一个以砍柴为生的小伙子。起初,他住在用茅草搭建的窝棚里,冬天不能保暖,夏天也不能挡雨。小伙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拥有一间自己的房子。后来他通过辛勤劳动,终于盖了一间木屋,过上了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一天,小伙子到山外购买生活用品,回来时发现木屋已经被大火烧成了灰烬。邻居们纷纷站在他的木屋前表示可惜,因为风力太大,他们尽了全力,也没能使火势得到控制。看到自己辛苦盖起来的木屋顷刻间化为乌有,小伙子心中有一丝难过。但是他很快就平静下来,一一谢过前来帮忙的邻居,然后拿起一根木棍,在木屋的废墟中翻找东西。

邻居们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想看看小伙子能够找出什么。不一会儿,小伙子举着一把砍柴用的镰刀站了起来,笑着对周围的邻居说:“只要有这把镰刀,我还能够再盖起一间木屋。”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失去又有什么大不了呢?还有青山在那里,总有一天失去的还会回来。同样的道理,得到也不能代表一辈子都可以拥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再次失去。如果太计较得与失,人生将在彷徨与痛苦中度过。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唯一不会失去的是梦想,只有梦想既不会迷乱我们的心智,也不会突然离开我们。因此,只要把握住内心的梦想,辩证地看待人生,看待得失,就能够轻松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少一些贪念,让你远离罪恶

人是在欲望里的,欲海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浮在欲海里,在欲海里没顶,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了。

——星云大师

老子曾经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佛教常教导人,要保持内心的洁净和快乐,戒掉一切欲望。对于普通人而言,欲望是本性所致,生活在大千世界,有一些欲望在所难免。但是欲望一旦过头,就成了贪,成了捆住人生的枷锁。

在一个古老的国家中,一位长老在服侍了几代国王后,萌生了自己当国王的念头,可是自己年事已高,恐怕很难服众,于是他将当国王的希望寄托在正值壮年的儿子身上。

既然当不了国王,当国王的父王也不错。

于是这位长老和儿子商量如何谋取王位,他们的野心被久居城外的魔王知晓,魔王告诉他们:“我能够帮你们梦想成真,但是我有一个要求。”父子俩听了,连忙问:

“什么要求?”“我只要能够戴上由一千根手指制成的头冠,就能够魔力大增,到时候不要说区区的王位,整个天下,我都能帮你们夺取。”魔王说道。

父子二人被自己的欲望冲昏了头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魔王的要求。每当到了晚上,儿子就悄悄出去,杀害在夜间赶路的行人,然后把他们的手指砍下来交给魔王。渐渐地,城中传出恶魔吃人手指的传言,人们晚上都不敢出门。眼看还有一根手指,就能够完成与魔王之间的约定,却再也找不到人杀害。

正当他们为此而烦恼不已时,儿子看到了正在厨房做饭的母亲,母亲的手指在他面前晃来晃去,就好像国王的宝座在他面前一样。杀红了眼睛的儿子举起手中的刀,向母亲砍去。母亲连忙躲开,并请求儿子放过自己,躲闪之际,一个小和尚出现在儿子面前。

于是,儿子的刀挥向了小和尚,小和尚转身向身后的丛林走去,儿子尾随其后。可是不管他跑得多么快,都追不上小和尚。更奇怪的是,小和尚跑得很慢,就像是在散步。自己连一个小和尚都追不到,儿子十分生气,不再追赶,站在原地大喊道:“你给我站住!”

小和尚说:“我已经站住了,没有停下来的那个人,是你!”说完,小和尚周身泛出金光,转眼间成了佛祖的模样。儿子这才恍然意识到,自己被欲望控制了心智,差一点杀死了自己的生母。

原来是佛祖知道了他们父子二人为了夺王位,不惜被魔王利用,残害生命,甚至连自己的亲人也不放过,于是连忙化身为小和尚,专门赶来教化他们。

对金钱、权利的欲望,会让人身不由己,任这样的欲望为所欲为,良知迟早会被吞噬。当一个人衣不附体、食不果腹时,他有吃饱喝足的欲望很正常。

但如果他已经锦衣玉食,却仍然不放弃对财富、权力的追求,甚至会为了得到这些而不择手段,这样的欲望就是万恶之源,会把人推向罪恶的深渊。因此,我们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欲望,不要让欲望变为贪念。

一日,衍悔法师下山宣扬佛法,在途中经过一家店铺,店铺中供奉着一尊佛陀的塑像。塑像由青铜铸成,做工精致,形态逼真。衍悔法师十分喜欢,想要带回寺中,为其开启佛光,在寺中供奉。

老板看到衍悔法师对这尊佛像十分喜爱,便想趁机赚上一笔,开口要价五千元,而且分文不能少。衍悔法师看透了老板的贪念,没有说什么,回到了寺院中,对弟子们说出了这件事。弟子们忙问:“师父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呢?”衍悔法师笑着说:“五百元足矣。”“不可能吧!”弟子们纷纷表示办不到。衍悔法师接着说:“上有天理,办法是有的。芸芸众生,欲壑难填。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就让他赚这五百元钱吧!”说完,便让弟子按照他的指示去办。

第一天,一个弟子下山,找到了那家店铺的老板,要用四千元买那尊佛像。

老板当然不会同意,于是这个弟子空手回到山上。

第二天,另一个弟子又到了那里,要以三千五百元的价格买下这尊佛像,老板更加不会同意,这个弟子也空手而归。

接着连续一个星期,每天都有一个弟子到店铺中与老板议价,佛像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二百元。店铺的老板心里开始发慌,买主越来越少,给的价格越来越低,每一次老板都后悔为什么没有卖给前一个顾客。再这样下去,不要说卖不出去,就算卖出去了,自己也要赔钱。

这时,衍悔法师又来了,出价五百元买下这尊佛像。老板听后高兴极了,早已忘记曾经非五千元不卖了,而且还送给衍悔法师一具佛龛台。衍悔法师抱起佛像,放下佛龛台,说:“欲望无边无际,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当适可而止。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金钱、权利等不过是满足人们欲望的工具,佛家讲常乐我净,就是我们只有控制好自己的内心,使内心不被欲望所累,自然就不会被金钱和权利迷惑。

少一些抱怨,就多一些欢笑

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脑中虑少,自然纹少。人生中多一份快乐,多一份豁达,自然就会少了一份苦恼,少了一份抱怨!

——星云大师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很大,稍有不顺心,就会怨声连连。适度的抱怨可以使消极的情绪得以发泄,达到缓解内心压力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心理健康。

但当抱怨成为一种习惯,遇到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抱怨,就会使人的情绪变得糟糕,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

一位妇人每天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抱怨。每天早晨起床后,她便站在院子中,看着被狗踢翻的盆子,被小鸡啄坏的青菜,开始了一天的抱怨:“真不知道养这些畜生有什么用,伺候吃、伺候喝,每天还给我找这么多事。”抱怨完了,才开始收拾院子。

接着便是抱怨儿子:“都几点了,你还不起来去读书吗?怪不得学习成绩不好,一点也不好学。别人生儿子,我也生儿子,为什么别人的儿子那般优秀……”还未等她抱怨完,儿子已经连忙冲出家门,向学校走去,连吃早点的心情都没有了。

儿子上学了,家里只剩下老公了,她又开始抱怨:“我当初怎么会嫁给你这个窝囊废呢?不会挣钱,也不会体贴人。都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要是指望你,我一定会饿死。”丈夫知道此时还嘴只会招来更多的怨言,只好拉过被子蒙在头上继续睡觉。

时间差不多时,妇人开始下地干活,一边干一边说:“祖上留下这样一块破地给我们,年年庄稼都收成不好,我怎么这么命苦啊!上天不眷顾我,就连土地佬儿也欺负我。”

就这样,从早晨睁眼到晚上闭眼,只要她开口说话,那便一定是抱怨的语言,似乎这个世界上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对她有所亏欠。最后,儿子选择辍学外出打工,而她老公则趁她熟睡之际,收拾了行李与人私奔了。至今,她仍旧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为何这般糟糕。

当一个人的心中被抱怨所填满时,她便无法看到美好的事物,因为美好的事物在他眼中也褪去了色彩,变得一无是处。更重要的是,抱怨还会为自己带来很多麻烦,夫妻之间抱怨,婚姻则不会幸福;对工作抱怨,则会失去晋升的机会;抱怨朋友,则会失去长久的友谊。

星云大师认为,抱怨是使人们丧失意志的始作俑者。心中有所不满,则会怨天尤人,认为自己受了委屈,好像天下人都负了自己。这样就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正确看待事情的发展,导致自己愤愤不平,郁郁不得志。抱怨还会使人和人之间结下怨恨,总是对他人的行为指指点点,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怨人者,人恒怨之。相互抱怨的结果就是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人际关系破裂。

事实上,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不如意,生活得快乐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我们选择抱怨生活,生活便给我们众多不如意,我们选择善待生活,生活便多给我们一份欢心。

一个小男孩儿和朋友走在集市上,他一边走一边抱怨集市上人太多,东西太贵。忽然小男孩儿的朋友说:“你听见蛐蛐儿的叫声了吗?”小男儿听后笑着说:“没有啊,这里这么吵,怎么会有蛐蛐儿的叫声呢?”

没想到他的朋友却态度坚决地说:“你仔细听,就在不远处。”说完就拉着小男孩儿穿过一条街道,再穿过一条街道,然后真的在路边灌木丛中的枯叶里,找到了一只蛐蛐儿。小男孩儿不敢相信地看着朋友,说:“你的听力太好了!”朋友回答:“不是我听力好,是我们注意听的内容不同。”

在人生的种种境遇中,最糟糕的不是贫穷,也不是挫折,而是心灵的疲惫。唯一能够使自己快乐起来的只有自己,外界的环境起到的只是微小的作用。多去关注生活中那些让我们快乐的事情,自然会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欢笑。

要想得到,就必须先舍去

舍给别人好的,会得到好的;舍去性格上坏的,也会得到好的。

——星云大师

生命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就像一个人走在单行道上,没有回头路,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前走,直到尽头。在这条路上,如果想要看左边的青山绿水,就感受不到右边的鸟语花香;想感受右边的鸟语花香,就要放弃左边的青山绿水。这就是人生,想要得到,就必须先舍去。

一个村子的后山中,住着许多猴子。这些猴子经常到农户家中偷吃米,村民们十分生气,却因为猴子太狡猾,捉不到它们。

这天,一个人夜宿在这个村子里,听说了猴子总是到村里偷米的事情,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帮助村民们抓猴子。

首先,每家都准备一个透明玻璃瓶,并在瓶中装上米,然后把瓶子挂在自家门前的树上。

第二天一早,村民打开房门,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前,几乎都有一只猴子。猴子看到人出来了,着急跑,却好像被什么东西牵住了四肢。仔细一看,原来是猴子的爪子还在瓶子里抓着米,因为不愿意松开爪子,所以爪子被卡在瓶口间,出不来了。

其实,只要猴子松开爪子,就能够逃走,但是它们舍不得丢下已经抓到的米,所以被村民抓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想着占便宜。天下之人都想要占便宜,如果你占的便宜多了,就会成为他人的眼中钉。世间人常为追名逐利而忙碌不休,就是因为做不到舍得。其实,钱财乃身外之物,不要到死时才明白:钱财从来没有真正属于过自己,迟早都要放弃。

如果看开了,就会发现,舍得舍得,既有舍又有得,只是人们过分关注了舍,忽略了所得。星云大师认为,舍,看起来是给别人,实际上是给自己。

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吝啬鬼想要成佛,但是始终过不了布施这一关。因为他太吝啬了,上至头发,下至脚趾,他都用布包起来,为的就是防止自己有所损失。哪怕是让他说“布施”这两个字,他都只能说出“布”字,而说不出“施”,仿佛说了这个字,他就会吃亏。

佛祖看到他的情况,决定帮他渡过这一关。佛祖先对他说:“人这一生所拥有的东西,不管是健朗的体魄,还是数不清的财富,都和自己上辈子的布施有关。”然后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放到他的手中,对他说:“这块石头象征着财富,现在想象你的左手是你自己的,你的右手是别人的。然后把这块石头,用你的左手,布施给你的右手。”

此人一听要把财富交给他人,心似刀割,脸色立刻变得惨白,左手紧紧握着那块石头,怎么也不肯交给右手。

经过了长时间的挣扎,此人忽然意识到,右手实际上是自己的手,只是自己想象成了他人的手。这样一想,他终于把石头交到了右手上,但心中仍旧有一丝不舍。佛祖很高兴他终于踏出了这一步,接着又让他把石头从右手布施给自己的左手。这一次,他很快就做到了。如此反复了几次,他终于能够顺利地将石头从一只手布施给另一只手。

当他再看到街上有需要帮助的人时,能够很轻易地从口袋中拿出钱财,施舍给那些人,看着那些人对自己露出感激的微笑,他感到自己得到了比钱财更重要的东西。后来,他不再是有名的吝啬鬼,而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人,死后还把自己的躯体捐献给了有需要的人。

在佛教中,布施就是将金钱、实物等施舍给别人。布施就像是播种,播出一个种子,收获十个果实。看似给了别人,实际上收获最大的是自己。舍与得是互动的,你给别人一个微笑,就能够得到别人一个微笑;你对别人说好听的话,就能换来别人对你的赞美。

一个人有所追求,说明他具备向上的精神,但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舍弃,那他的人生就到了一种境界。

一个老人在乘坐火车时,一只新买的皮鞋不小心掉到了窗外,车上的人无不为之惋惜。没想到这位老人连忙脱下另外一只鞋子,从窗口扔了出去,这让车上的人都迷惑了。难道这个老人因为丢失了鞋子而气傻了吗?

老人面对众多张疑惑的面孔,笑着说:“一只鞋子对我而言没有什么用途了,但是捡到第一只鞋子的人,再捡到另外一只,对他而言就是得到了一双新鞋子。”一车人立刻对老人敬佩万分。

这就是舍弃的境界,不会为自己丢失东西而懊恼。生活中那些成功的人,都是懂得“舍得”之道的人。他们的舍得不是盲目的,是有目的地舍弃,有选择地得到。

不比较,不计较,自然无烦恼

不比较,不计较,必然多助多缘。

——星云大师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皆因人们爱比较,太计较,得失的计较,有无的计较,好坏的计较……真的是自己缺少了什么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总想着某些地方要比别人好,正是这种相互比较的心理,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数不尽的烦恼。

春秋时期,鲁国有这样一条法律:凡是鲁国国民在其他国家看到自己的同胞被贩卖为奴,只要花钱将他们赎回来,回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赔偿和奖励。此法实施以后,很多被贩卖为奴的鲁国人因此而得以重返家园。

孔子有一个名叫子贡的徒弟,十分有钱,从外地赎回了许多鲁国人,但是他却不愿意接受国家的赔偿和奖励。

因为他认为自己很有钱,理应做这些事,为国家分忧。这件事被孔子知道后,孔子不但没有赞赏子贡的做法,反而十分生气地批评子贡道:“国家立法如此,不过是要求人们心中有个‘义’字,国家给予赔偿和奖励,是不想人们在做善举的时候有所损失,这样愿意做善事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你的所作所为虽然为自己赢得了更好的荣誉,但却在无形中提高了人们对‘义’的要求。以后再有人出钱赎那些同胞回来,不但可能得不到应有的称赞,还会因为拿了国家的赔偿和奖励而遭到人们的耻笑。”

结果真如孔子所说,从子贡以后,很少有人肯出钱赎同胞回国,因为他们不像子贡那样有钱,也不愿意受到别人的嘲笑。

本来是善举,却因为人们相互比较的心理,由“义”变“利”。这会让人们心理失衡,经常处于焦虑的状态;让人感受不到快乐,对人和事常常感到不满和愤怒;让人变得心胸狭窄,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因为太想得到而无法轻松地生活,有时甚至会为自己引来麻烦。如果能够安于自己现在的生活,不与别人相互比较,那么自然也会减少许多烦恼。

寺庙里的苹果园需要雇用工人,早晨天还没亮,一个精壮的小伙子就敲开了寺院的门,表示他愿意到此当工人。负责此事的尘缘大师与其商议好,工作一天给他三十元钱,小伙子高兴地答应了。

几个小时过去了,大师见小伙子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于是又下山雇了一个中年人到果园帮忙,并对他说:“做一天工给三十元钱。”中年人很爽快地答应了。快到中午时,大师发现果园有些脏乱,于是再次下山,雇了两名妇女上来,要她们打扫果园,一天结束后,给她们一人三十元钱。两个妇女答应了,活干得利落又认真。

天快黑时,大师再次下山,在路边看见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伯,大师问:“你怎么站在这里呢?”老伯回答:“我都站了一天了,但是因为岁数大,没有人愿意雇用我。”大师听后,说:“你到寺庙的果园中干活吧,干到天黑后,我给你三十元钱。”老伯听后,立即起身向寺庙走去。

天黑了,果园的工人都收工了,大师把他们叫到大殿中,从老人开始,每人发了三十元钱。最先到果园做工的年轻人见此,心中有些不服气,自己来得最早,而老人天快黑才来,显然自己做的活最多,但领的钱却一样。于是,年轻人向大师抱怨道:“我从早干到晚,做的工作最多,他们才做了几个时辰,你就给了三十元。”

大师听后,说:“一天三十元的工钱是我们事先说好了的,而给每一个工人多少钱是我的事情,难道你还要管我怎么支配自己的钱吗,还是你不允许我对别人比对你好?”

小伙子听了,不知道怎样回答,的确他没有权力去管大师怎样做,于是灰溜溜地离开了。

古语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意思是说至上的大道不难,只怕有人挑这挑那。佛陀信手拈来一朵花是道,品茶也是道,一言一行皆是道,是因为佛陀从不挑拣。星云大师曾为人题字“不比较,不计较”,因为星云大师认为,人生种种烦恼的主要来源就是比较与计较。

所以,我们只有秉持着“不比较,不计较”的人生态度,才能在为人处世中体谅他人,宽容自己。

加加减减,把握人生

生活里的喜怒哀乐都有加加减减,承认加减人生,就是懂得真正人生的意味。

——星云大师

有时候,人生就像是一道算术题,既需要加法也需要减法。一生中,我们会通过追求知识、财富等不断丰富自己,这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

但是我们却不能一辈子都只做加法,那会让我们生活失调。就好像一个人在登山的途中,只知道往背后的背篓中放石头,却一直不取出来,结果可想而知,一定是还未到山顶,就已经被压死了。因此,当“加”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该学会做“减法”。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只有拿掉积压在身上的“负累”,放空自己,才能去体会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朦胧的月色下,一个老和尚在山中打坐,忽然听见不远处的海边传来隐隐约约的哭泣声。根据声音,可以断定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夜晚在海边哭,想必是有事情想不开了。佛教认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于是老和尚起身向海边走去。

果然,在海边站着一个年轻女子,只看背影,就觉得无限悲凉。老和尚正欲上前劝解,那女子已经纵身跳入海中。老和尚见状,立刻奋不顾身地跳入海中,将那女子救上了岸,然后问道:“女施主还这般年轻,为何想不开自杀呢?”女子含着泪回答:“现在我一无所有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三年前,世界上最爱我的爸爸妈妈因为车祸离开了我,给我留下了巨额的财产,却不想我遇人不淑,我以为会爱我一辈子的那个男人,骗光了我所有的钱,然后和另外一个女人远走高飞。原本我以为可以为了女儿坚强地生活下去,却没想到女儿在海边玩耍的时候,被海浪卷走了,至今尸体都没有找到。没有了父母,没有了爱人,没有了女儿,就连房子也要被收回了,活着还不如死了痛快。”

老和尚听完女子声泪俱下的叙述,不但没有宽慰她,反而放声大笑,笑得女子都忘记了哭泣,转而用不解的眼光看着他,似乎自己讲的不是悲惨的身世,而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不一会儿,老和尚笑够了,问女子道:“三年前的你有丈夫吗?”女子摇摇头。“那三年前的你有女儿吗?”女子再次摇了摇头。

“那三年前父母双亡时,你有想过自杀吗?”女子低下头,回答:“没有。”“那现在的你,不过和三年前的你一样。那时候你都没有想过要自杀,现在有必要这样想不开吗?”

女子听后愣住了,是啊,现在的自己只不过是还原了三年前的自己,在这三年里,自己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增长了人生阅历,体会过为人母的快乐,这些在今后的岁月中还会遇到,甚至还可以遇到更美好的,既然如此,又有什么理由不选择重新开始呢?

自己还是那个自己,要为自己而活。想到这里,女子跪在地上,感谢老和尚的点化和救命之恩,并保证自己今后不会再寻短见。

人生下来时,什么也没有,那时候是真正的自己。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拥有了知识、金钱和名利,这时便开始认为自己就是知识,就是金钱,就是名与利,当这些物质加在了自己身上时,也渐渐失去了自己。等到年迈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带走的不过是出生时的那个身体,其余的一律留在了人间。

明白了这一点,人生就再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做加法时,我们积累了智慧,拥有了品格,体味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做减法时,我们丢掉了欲望,减轻了负担,避开了纷扰。我们在加法中成长,在减法中成熟。正确计算人生的加减法,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生,远离绝望的深渊。

得失之间,快乐最重要

由于种种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

——星云大师

纵观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总是在得失之间转换着,有人因为得到而欢喜,有人因为失去而忧愁。似乎人人都喜欢得到,没有人喜欢失去,其实得到不见得是好事,失去也不见得是坏事。

佛教讲究随缘,万事不可强求,属于我们的不必力争,自然会得到;而不属于我们的,即便是千方百计地取得了,也终会失去。俗话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得与失,本就不是世人能够左右的,若刻意为之,也只会平添烦恼。

而当我们不在乎得到与失去时,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充满快乐。

明云禅师曾经在终南山修行三十多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每天都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除了参禅悟道,就是栽种花草树木。其中,明云禅师最喜欢的就是栽种兰花。

在明云禅师的寺院中,前庭后院都栽满了兰花。这些兰花是不同的品种,来自四面八方,是明云禅师年复一年辛勤培养的结果。每次当他吃完饭后,讲经说法之余,就会去看一看他那些心爱的兰花。寺院里每一个人都知道,明云禅师将这些兰花看得与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一天,明云禅师要下山宣扬佛法,一去便是数月。在临行前,禅师嘱咐自己的弟子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兰花,弟子们十分痛快地答应了。每天上午他们都会一盆一盆地给兰花浇一遍水,那盆明云禅师视为珍宝的兰花珍品——君子兰,弟子们更是非常小心地照料,因为所有的兰花中,师父最钟爱这盆。

这天,一个小弟子负责照看兰花,也许是浇了一上午的花,已经有点累了,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还是小心翼翼地照看着。然而,越是小心,越容易出差错,一不留神,水壶从手中脱落,砸在了君子兰上,重重的水壶砸翻了花盆的架子,花盆随之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这个小弟子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心想,师父回来看到这样的景象,肯定会大发雷霆。他越想越害怕,整日提心吊胆地等着师父回来责罚。终于,明云禅师回来了,得知了整件事的经过后,禅师虽然十分心疼那盆兰花,却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心平气和地对弟子说:“我之所以选择种植兰花,就是为了能够修身养性,当然也是为了能够改善寺院的环境,我不是为了让自己生气才去种植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无常的,我们不要执着于心爱的东西而放不下,这不是真正的修禅者。”

弟子们听了禅师的教诲后,对禅师超然脱俗的心境感到由衷的佩服,同时也更加勤奋地修行,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达到禅师的境界。

苏轼曾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所致,既然生而为人,我们就要有承受朝夕祸福的精神和勇气。得到了,不代表一辈子都会属于我们;失去了,也不见得永远都不会再得到,没有什么是永远不会变的。想要快乐的人生,就要超越得失的桎梏。

一位年近八十岁的老人每天都守在家门口,等着充军打仗的儿子回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两年的时间,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她都会站在那里,望着儿子离开时的方向。

许多人劝老人不要等了,该回来时总会回来,还是她的身体要紧。但老人只是心领了邻居的好意,依旧每日等在那里。终于有一天,她听到远方传来马蹄声,她高兴地以为是儿子回来了,心里盼望着马蹄声近一点,再近一点。

果然一个男子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老人的面前,但却不是老人的儿子。

这个人是来告诉老人一个噩耗的,老人的儿子战死沙场,并在战乱中尸骨无存。老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晕倒了,醒来后,报信的人已走,老人甚至没来得及问一问儿子临死前有什么遗言。邻居们知道消息后,纷纷猜测以老人的年龄,听到这样伤心欲绝的消息,身体一定支持不住,想来时日也不多了。

但是老人却出乎大家的意料,顽强地活了下来,每天像正常人一样吃饭睡觉聊天散步,只是再也没有站在门口等儿子回来。一个邻居忍不住问:“大娘,先前见您每日等儿子回来,心想您一定很爱您的儿子。后来听说您儿子战死沙场,而您如今还能正常生活,难道您就不难过吗?”

老人回答:“我当然难过,但是我儿已死,再也不能复生,我难过又有什么用呢?只能照顾好自己这把老骨头,为儿子诵经念佛,希望他能够早日投胎,来生有缘,我们再做亲人。”

人们总是在意自己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可是星云大师认为,我们得到的不会永远属于我们,那得到与未得到又有什么区别呢?而我们失去的,谁又能保证曾经就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如此这般,失去又有什么好难过的呢?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什么,或是失去了什么,而是快乐。如果没有了快乐,得到与失去,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扫除偏见,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一个人当直、当屈,当进、当退,能够屈伸自如,这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

——星云大师

所谓的偏见,是在没有经过证实的情况下,对事物持有带有主观意识的判断,是没有经过详细的调查和周密的考虑就得出的结论,所以偏见大多是对他人错误的判断。

盲人摸象的事例,就是对此最好的说明。

几个盲人围站在大象旁,他们想要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人摸着大象的腿说:“大象就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另一个人摸着大象的耳朵说:“不对,大象就像一把大蒲扇。”

还有一个人摸着大象的尾巴说:“你俩说得都不对,大象就像是一根鞭子。”最后一个人摸着大象的肚皮说:“你们都说错了,要我说,大象就像是一张宽阔而柔软的床。”

这几个盲人没有亲眼见过大象,只是根据自己片面的主观感受,就推测大象的样子,结果闹出了笑话。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些事情或是某些人的偏见,与盲人摸象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个人的邻居曾经做过小偷,但是经过教化后,早已痛改前非。有一日,此人放在门外的锄头不见了,他找遍了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找到。此人便怀疑是邻居偷了他的斧头,并将自己的推断告知儿子。儿子问其原因,他说道:“这个人以前就做过贼,自从他偷了我的锄头,见到我就心虚,说话的样子就像是偷了锄头,走路的样子也像是偷了锄头,总之不管他做什么,都像是偷了我的锄头。”

此人的论断让儿子哭笑不得,只得劝告父亲,不要随意冤枉人。傍晚时,素日与此人交好的朋友拎着他的锄头来到了他家,对他说:“早晨我去地里,走到半路才发现自己忘记带锄头,正好看到你的锄头立在门外,就顺手拿去用了。那时你还没有起床,怕扰了你好梦,就没有告诉你。不过,我可不是白用你的锄头,经过你家田地时,我顺便将你家田地里的野草除掉了,你明天就不用去了。”

原来是自己的朋友借用了锄头,此人心境一下开朗了,幸好朋友及时送了回来,再晚点,恐怕他就要将邻居送到官府那里,请县太爷为他做主了。

可见,偏见是一种歪曲事实的思想,是人与人之间误会的根源,甚至还可能成为国与国之间争斗的源头。大多数情况下,事情的本来面目并不是像我们所想的那样。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我们凭感性对事物的认知只能是片面的,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引发错误的行动。并且,偏见一旦产生,就难以改变,就算是有人加以劝说,也很难使其改变原有的看法。

一个杀人无数的将军,自知罪孽深重,于是来到寺院中,希望能够拜宗玉禅师为师。“大师,我已看破红尘,希望大师能够收我为徒,为我剃度。”

宗玉禅师回答他说:“你尘缘未了,还不能出家,先反省自己一段时间再说吧。”

将军只好听从禅师的安排,回到家中闭门反省,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依旧认为自己已看破红尘,适合出家。于是一大早便再次来到寺院中,请求禅师为他剃度。禅师看到他后问:“将军何以这么早来拜佛呢?”将军回答:“清早拜佛,可除去心头之火。”“起这么早,难道将军不怕你妻子偷人吗?”禅师开玩笑道。

将军一听此话,立刻火冒三丈:“你这老和尚,说话竟这样伤人!”禅师听后,笑得更厉害:“我只需两句话,就能让你发如此大的脾气。脾气如此暴躁,怎么能出家?”

明明没有具备出家的条件,却执意认为自己已经看破红尘,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偏见呢?只不过这偏见的对象是自己罢了。《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刚一出生时,我们不会对任何事情任何人持有偏见,因为那时我们的心就像是一尘不染的镜面。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的心渐渐融入世俗中,于是,事物在我们眼中便有了美丑善恶的分别,并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对美丑善恶进行判定。可见,偏见不是先天就有,而是我们在后天形成的。

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使自己远离偏见。星云大师认为,有偏见的人,人生无法取得进步。因为在存有偏见的人心中非黑即白,非恶即善,从来没有“中间线”,这样很容易钻进牛角尖,产生极端的想法。因此,只有远离了偏见,人生才能够更加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