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横空跨海同怀 为有与共世界
中文版序言
序 言
柏林共和时代的德国法学:导言
一、语境
二、内部视角
柏林共和国
一、引言
二、柏林共和国始于何时,如何将它历史化?
三、柏林共和国——一段简短的概念史和观念史
一个富有成果的酝酿过程?
一、 主题
二、 制度与环境条件
三、 方法与自我认知
四、 回顾和展望
现代的固定旋律
一、 方法上的前思
二、 固定旋律:碎片化、多元化、重新政治化
三、 对位法:后现代与批判的新法理学
四、 通奏低音:康德、凯尔森、法实证主义与自然法
五、 展望
柏林共和时代的比较法和国际私法
一、 引言
二、 比较法
三、 国际私法
四、 展望
法殿堂内的思维转换
一、 本文主旨:思维转换而非改造
二、 思维转换的契机、方式和行动者
三、 思维集体和思维方式
四、 总结性的结束语
寻找新的同一性
一、 处在历史性与危机之间的同一性
二、 作为宪治大事件的统一
三、 处在规范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宪法同一性
四、 学科同一性
五、 展望
处于改革压力和市场疑虑之中:柏林共和时代的行政法学
一、 两德统一作为催化剂
二、 环境法作为行政法的规则试验场
三、 欧洲单一市场发展结果:经济行政法的重构
四、 结语
至少掌控了变革
一、 概述
二、 实定法
三、 社会背景
四、 实践和理论
五、 展望
从波恩经柏林到布鲁塞尔和海牙
一、 关于超国家性的规范意识状态
二、 欧盟法学
三、 国际法学
四、 修改的连续性
五、 展望
背离现实
一、 柏林共和时代的刑法与宪法
二、 刑法的国际化与灵活化
三、 1999年10月的一次研讨会
四、 商谈基础的微妙转变
五、 刑法理论和犯罪论中的停滞
六、 新的活动领域
七、 柏林与题外
日渐消失的边界
一、 关于本文的写作时机和主题定位的说明
二、 刑事立法的程序化与程序法的优先地位
三、 为实体法服务的程序法还是为程序法服务的实体法?
四、 沉溺于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
五、 刑事诉讼的结构性变革
六、 对刑事诉讼法学的期待
柏林共和时代的国际刑法
一、 区际刑法
二、 国际刑法
三、 柏林墙守卫的可罚性:拉德布鲁赫公式与符合人权的解释注1048
四、 概括性展望
从单一性到多元性
一、 如何理解反歧视法?——一个临时定义
二、 柏林共和时代反歧视法产生的原因
三、 《一般平等待遇法》(AGG)
四、 反歧视法:一个正在生成的法律领域
五、 展望:反歧视法——已经到来并生根壮大
在政治化与再教义化之间:柏林共和时代的家庭法学
一、 导言
二、 争论
三、 工作方式
四、 一些观察
五、 总结
六、 远景:从连续到颠覆
处在新时代?
一、 爱因斯坦咖啡馆
二、 舍恩菲尔德法律汇编一瞥
三、 在规制与自由化之间的《有限责任公司法》
四、 “持续的股份法改革”
五、 谁制定法律?
六、 联邦法院的第二民事审判庭
七、 商业实践与法律纠纷预防实践
八、 学界“本身”
九、 社会关系网
十、 在狂热与清醒之间
从莱茵资本主义到资本市场法(以及重新回归?)
一、 引言
二、 概念阐释和基本特征
三、 法学
四、 母鸡和鸡蛋
五、 去政治化?
更新时间:2021-12-01 18: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