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回顾、总结与展望
前言
第一篇 金融危机前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变迁
第1章 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逻辑与历程
第2章 中国二元银行体系初步建立
第3章 中国多层次银行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第4章 中国银行业商业化改革的全面推进
第5章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全面深化
第二篇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转型与发展
第6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转型探索与发展创新
第7章 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与业务创新
第8章 中国银行业组织结构改革与创新
第9章 金融科技时代下的中国银行业转型与发展
第10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的主要发展
第三篇 中国银行业发展总结与展望
第11章 中国银行业发展成效评价
第12章 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注释
中国资本市场演进的基本逻辑与路径
前言
第1章 导言
1.1 分析逻辑与理论框架
1.2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背景和基本特点
1.3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2章 发展序曲
2.1 股份制的孕育
2.2 催生市场的契机
2.3 市场与政府的最初博弈
2.4 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政治争论
2.5 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传承
第3章 探索与兴起
3.1 中央政府逐渐主导资本市场的发展
3.2 股票市场从分散走向集中
3.3 资本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4 证券市场的混乱与问题
第4章 统一监管与集中控制
4.1 统一监管与集中控制体系的形成
4.2 中央行政控制的历史基础
4.3 集中统一监管的成果
4.4 稳定至上与专业化监管
第5章 发行制度的演进
5.1 政府对新股发行主体的控制及其演变
5.2 发行定价方式的变化
5.3 新股分配机制的演进
5.4 发行制度改革前瞻
第6章 信息披露制度
6.1 中国信息披露制度演变的历史与现状
6.2 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成就与不足
6.3 信息披露制度改革
6.4 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监管
6.5 迈向公平与透明的市场
第7章 市场异常波动
7.1 市场异常波动的认识——基于国际经验
7.2 中国股市异常波动的历史
7.3 市场异常波动的原因
7.4 市场异常波动的政府政策应对
第8章 进步与成就
8.1 法律制度日趋健全
8.2 市场体系日益完整
8.3 市场规模日渐增长
8.4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8.5 市场功能逐步完善
8.6 双向开放稳步扩大
第9章 挑战与展望
9.1 监管逻辑与监管职责
9.2 参与主体职责与违规监管
9.3 投资机构化与交易散户化
9.4 中央行政控制与资本市场改革
9.5 资本市场国际化
9.6 从资本大国迈向资本市场强国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证券市场主要数据
附录2 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1980—2016)
注释
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
前言
第一篇 总量增长、结构变迁及福利改进
第1章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
第2章 结构变迁
第3章 福利改进与社会发展
第4章 宏观稳定
第二篇 增长动力
第5章 经济体制改革
第6章 对外开放
第7章 劳动力资源开发
第8章 技术进步
第9章 资本形成
第10章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支持
第11章 金融发展
第三篇 展望
第12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二次转型
参考文献
注释
中国收入分配演变40年
前言
第1章 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1.1 近几年收入差距变动态势
1.2 目前的收入差距仍然过大
1.3 解释城乡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
1.4 未来收入差距的走向
1.5 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点
1.6 总结
第2章 收入定义、不平等测量与分析方法
2.1 不平等的测量
2.2 收入定义
2.3 测量指标
2.4 分解方法
第3章 收入分配格局的长期变化
3.1 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及其解释
3.2 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趋势
3.3 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
3.4 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3.5 结论
第4章 经济转型初期的收入分配状况
4.1 农村早期经济转型与收入差距变化
4.2 城镇早期经济转型与收入差距
4.3 总结
第5章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得与失
5.1 中国特色的收入分配改革方式
5.2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路径
5.3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得与失
5.4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
5.5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失败教训
第6章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
6.1 农民收入增长
6.2 农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
6.3 农村收入差距的最新变化
第7章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
7.1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发展阶段
7.2 城镇收入增长与差距的变动趋势
7.3 所有制多样化与收入差距的变化
7.4 “库兹涅茨假说”与收入差距的关系
7.5 小结
第8章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及其演变
8.1 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分割
8.2 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
8.3 城乡收入差距的再估计
8.4 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影响
8.5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着力点
第9章 地区之间收入分配格局演变
9.1 引言
9.2 定义和数据
9.3 地区之间收入差距
9.4 地区收入差距对全国收入差距的贡献
9.5 地区收入差距的决定因素
9.6 总结
第10章 主要政策的收入再分配效果
10.1 收入分配政策体系
10.2 主要再分配政策及其比较
10.3 财政政策的再分配效果评价
10.4 税收政策的收入分配效果评价
10.5 社会保障政策的再分配效果评价
第11章 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11.1 收入分配改革紧迫性
11.2 收入分配改革未来展望
11.3 收入分配改革的总体思路
11.4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参考文献
注释
从管理走向治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40年
前言 唯有改革和赶超型增长才能建成现代的行政治理体系
第1章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大扫描
1.1 导言
1.2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开启
1.3 人民公社终结与乡镇政府设立
1.4 区域农业行政的转型与市管县体制兴起
1.5 计划经济逐步终结与产业部门的撤销
1.6 各地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
1.7 七次机构改革与大部制
1.8 自贸试验区与倒逼和复制行政体制改革
1.9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第2章 中国式行政体制与经济发展奇迹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发展的奇迹
2.2 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
2.3 地方政府竞争
2.4 党的意志与行政贯彻
2.5 商事体制改革与双创兴起
第3章 行政改革的一些重大方面
3.1 政资分开与国资管理
3.2 政社分开与协会兴起
3.3 政事分开的尝试与难题
3.4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3.5 公务员制度改革
3.6 经济调节与综合部门演变
3.7 市场规制与行政监管
3.8 “放管服”配套性改革
3.9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政府
第4章 渐进行政体制改革积累的问题
4.1 放权与恋权的博弈
4.2 服务与管制的博弈
4.3 监管推诿与职责不清的博弈
4.4 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混沌
4.5 反腐及追责与行政不作为
第5章 中央与地方事务划分与责权配置
5.1 界定各级政府事务
5.2 以事定支
5.3 固定各自的收入
5.4 公正透明的转移支付
5.5 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第6章 政府层级与机构改革
6.1 纵向管理与派出机制
6.2 事务横向分工与协调管理
6.3 上下事务分工与机构差异化设置
6.4 政府层级与行政效率
6.5 划小省级区域
第7章 建设一个现代的行政治理体系
7.1 公权力及其程序的公开与透明
7.2 一个开放的政府
7.3 政府引导与社会自组织管理
7.4 高效率和节约行政成本
7.5 行政规范和充满活力的社会
7.6 人民监督下的政府
7.7 现代行政治理体系与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注释
新兴市场经济下企业发展40年:困惑、选择和希望
前言
第1章 企业40年的总体发展:市场化进程和所有制变化特征
1.1 市场化:自由进入和企业数目迅速增长
1.2 市场化导致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1.3 企业改革40年来产值、效益和效率的变化及原因
1.4 40年来分行业的所有制结构变化特征
1.5 40年发展过程中企业隶属等级的变化
第2章 国有企业
2.1 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2.2 改革的初始发展阶段(1978—1993年):市场化和企业合同的激励
2.3 “双轨制”的出现、市场对计划的挤出效应和实现并轨(1985—1994年)
2.4 改革的第二阶段的初期(1994—1998年):国企面临市场化竞争
2.5 改革的第二阶段的深化(1998—2008年):国企效益的迅速增长和国企改制
2.6 近10年的发展阶段(2008—2018年):投资驱动和反腐败
第3章 民营企业
3.1 关于民营企业的政策和制度变迁
3.2 民企40年的基本发展概况
3.3 20世纪80年代:民企初期发展的过程和特征
3.4 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导致的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
3.5 1999—2008年:民企的高速发展和扩张
3.6 民营企业与融资:来源、方式与民间融资市场的形成
3.7 民企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腾讯和阿里巴巴
3.8 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与海外扩张:华为和吉利
3.9 民营企业面临的外部制度环境
3.10 政府作用、产权保护和民企定位
第4章 股份公司
4.1 股份公司的总体地位、发展趋势和股权结构演变
4.2 1994年以前:以集体所有制或债券性质存在的股份制试点
4.3 1994—1999年:股份公司的形成和大量涌现
4.4 1999—2008年:股份化改制、上市公司改革和民营股份公司的困境
4.5 市场不完全下混合股权公司的优势和外部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决定作用
4.6 关于股份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4.7 国有垄断股份公司的定位问题
4.8 新兴市场经济下的民营混合股权模式
4.9 国有企业的混合股权案例
4.10 如何走向现代股份公司制度
第5章 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
5.1 外资在中国经历的发展阶段
5.2 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和发展特征:广东经济起飞的源泉
5.3 20世纪90年代外资企业的发展:从广东向全国扩散
5.4 21世纪以来外资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的演变
5.5 外资企业的不同来源地的结构
5.6 外商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5.7 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合资:案例分析
5.8 外资与民营企业:案例分析
5.9 外资问题经验研究综述
5.10 近10年外资企业的撤离和外资最新政策的出台
5.11 总结
第6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
6.1 国有企业的40年:市场洗礼下产生的企业革命
6.2 民营企业的40年:艰难的发展之路和新经济时代的希望
6.3 股份公司的40年: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趋同化选择
6.4 外资企业的40年:正效应递减,潜力有待挖掘
6.5 从40年的历史经验看实现成功转轨的关键
参考文献
后记
注释
中国对外贸易的奇迹:40年开放强国之路
前言
第一篇 进口替代战略
第1章 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减贫
第2章 中国“价格剪刀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
第二篇 出口导向战略
第3章 中国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
第4章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加工贸易:趋势与特征
第5章 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加工贸易的作用
第6章 国家级开发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第三篇 贸易自由化战略与WTO效应
第7章 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升
第8章 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利润率
第9章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和企业研发
第四篇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深度开放
第10章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质量的提升效应
第11章 人民币汇率和加工出口的国内附加值
第12章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出口与信贷约束:来自中国的理论与证据
第13章 人民币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第五篇 全方位开放战略的政策建议
第14章 对外改革,对内开放,促进产业升级
第15章 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研究
第16章 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动因与路径
参考文献
注释
财税现代化:大国之路
第1章 导言
1.1 1978—2018年中国财政的变化:数据事实
1.2 1978—2018年中国财政的变化:制度事实
1.3 理解中国财税改革与本书的任务
第2章 传统财政制度的形成
2.1 逻辑起点:财政制度的目标
2.2 传统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国际比较
2.3 传统财政制度与中国经济现实
第3章 财税改革的逻辑
3.1 三次财力困境与财税改革
3.2 中国经济改革与财税制度改革
3.3 国家治理与财税改革
3.4 财税理论与财税改革
3.5 财税改革的动力机制
第4章 财税现代化历程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财政调整
4.2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财税改革
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税改革
4.4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4.5 财税改革蓝图
第5章 财税现代化的成就
5.1 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5.2 收入分配的改进
5.3 现代宏观财政调控机制的形成
第6章 财税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与难点
6.1 预算现代化
6.2 中国税收现代化之路的选择
6.3 人工智能与税收现代化
6.4 中央和地方事权的划分
6.5 地方债管理
第7章 财税现代化与内外部环境
7.1 财税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配套性
7.2 财税改革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
7.3 财税现代化与国家的法治化、民主化进程
第8章 财税现代化之路:大国经验
8.1 财税现代化在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8.2 财税现代化实现之路的选择
8.3 财税现代化之路的普遍意义
第9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注释
更新时间:2021-01-22 15: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