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本草纲目》是举世闻名的博物学巨著,也是中华医库中一部食物养生学和药物学大典,影响后世的食物养疗学,饮食烹饪学、医药学、动物学、种植学,以及400年来人们对日常食物品味的选择。影响中国人400年日常生活,中国药物学的著作!白话文译本,900张全彩手绘插图,一物一图,700多页内文!内附7000多条生活附方,涵盖吃穿住行,适宜男女老少,是居家常用的生活用书。
    中医75.8万字
    5.2万人气
  • 会员
    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男科学中西医理论基础,以中医为主;下篇为疾病篇。重点突出辨治要点、研究进展,辨治要点以诊疗规范及指南为基础,再加入临床治疗经验心得。研究进展重点阐述针对该病提出的新理论、该领域专家学者提出的创新性的认识和理论以及西医学最新进展。
    中医41.8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难经直解》又名《详注难经脉诀直解》,刊于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清初著名医家莫熺所撰。莫熔,字丹子,号皋亭,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全书两卷,卷之上一难至三十难,卷之下三十一难至八十一难。内容包括诊法、经脉、脏腑、疾病、腧穴、针法六大部分。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刻本(简称康熙本)为底本。
    中医6.2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赵氏雷火灸是以经络学说为原理,现代医学为依据,采用纯中药配方,利用药物燃烧时的热量,通过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其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机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疏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雷火灸条是由二十多种中药材组成的,像乳香、木香、沉香等活血类的药材,燃烧时产生许多药物因子覆盖在人体的表面,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深层组织,具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面广
    中医11.5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大力提倡对针灸基本功的掌握。在针灸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一些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如针灸歌诀如何背诵,哪些歌诀必须背诵,经穴主治如何掌握,什么是行针施术的要领,怎样艾灸既方便又有效等等。作者把它们概括为“针灸基本功”。作者又结合自己的师承经历和教学、临床实践经验,分别对针灸基本功加以说明,所述内容对针灸学习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医11.3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黄帝内经》为现存最早的传统中华医学著作,对于后世中医学影响深远,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素问”部分重点讲述中医理论。本书是对《黄帝内经·素问》的全文翻译和解读。参考的底本准确,译文及讲解通顺流畅,详尽全面。作者出身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世医家庭,先后师从文字训诂大家钱超尘、内经研究大家王洪图,是传统文化及国医养生专家。本书不仅融入作者多年的研究、讲义精华,更囊括了医学世家
    中医28.2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董氏针灸注疏》的修订版,第1版于2011年出版,重印7次,发行18000册左右。本次修订,删去第一版部分繁琐考证的内容,增加了包括董氏针灸发明人董景昌和作者本人在内的百余则临证验案,如“针灸穴位及医案(陈渡人原著,王全民重编)”和“脉法与针灸的不传之秘”等章节,提高了本书的实用性。
    中医17.2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作者多年深研《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在本书中,作者选取了使用伤寒理论和伤寒经方进行辨证论治的名医验案一百一十案,出处包括《吴佩衡医案》《经方实验录》《刘渡舟验案精选》等。第一步是阅读患者的证候;第二步是自己独立进行辨证论治;第三步是研读医案中的医生的辨证论治过程;第四步是将自己的辨证论治和医案中的辨证论治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各自得失、所得的启示,以及暂时无法
    中医18.5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常见病外治疗法丛书》中的一种。中医外治是以突出“中医外治法”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按摩、熏洗、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针灸、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丁(高明的医生)不废外治”之说。外治法多达四
    中医20.4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作者基于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对中医外治技术再一次进行深度总结,本书通过对新孟氏外治法透皮吸收技术的介绍,将中医外治法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推动中医的快速发展,本书将系统的介绍临床所有外治法技术,进行对比和临床案例的剖析,并介绍家传孟氏外治技术,利于从业人员学习,便于掌握和传播,能够让更多的人掌握外治法技术。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作者简介:于天源,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发表了
    中医16.2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篇,是根据先师在广西中医学院所作的五个晚上讲座整理而成;第二部分是附录,附录一是先师根据运气七篇的内容所作的运气提要,这个提要基本将运气七篇中带“常数”性的内容提摘出来,可以方便查找。提要中所列出的时相模式,先师在讲座中都有介绍。附录二是先师部分信件的摘录,从这些信任可以看到先师的平生志愿、治学态度、治学范围及思想深度。因此,我们认为这部《导论
    中医19.2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常见病外治疗法丛书》中的一种。中医外治是以突出“中医外治法”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按摩、熏洗、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针灸、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
    中医23.7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教你按时节保养经络穴位,14条经络都有合适的保养季节,24节气养生各有侧重,365天365个穴位,一天学习一个穴位,附赠经络穴位视频,看视频,轻松学取穴!
    中医7.4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中医眼科学专书。全书分四卷。卷一叙述中医对眼生理的认识以及眼病的病因与病理,卷二主要讨论各种眼科疾病以及伤寒、中风等十六种常见疾病所兼有的眼病,卷三为应用中药,卷四为医案。谭红兵,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专业,长期从事中医药古籍文献和文物研究,曾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四川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研究》、《四川省高校博物馆发展战略研究》等课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整
    中医7.8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医不在名,有效则中。这是一位长年工作在乡村卫生室的医生平时所记录的经方案例故事,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更没有什么花哨的噱头、点缀,质朴真实,鲜活生动,干货满满,别开生面,读后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不得不由衷地钦佩,为这位乡村医生的智慧和坚守点赞!为中医经方的疗效喝彩!第二辑依然保持了第一辑风格,全都是近两年作者的真实案例,简明质朴,鲜活生动。
    中医7.2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为蓝本,采用七字歌诀形式编著。概括了中医诊断学所学之精要。诀后又有具体要求的内容,对歌诀所述进行充分地解释说明,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适用于中医院校学生及自学中医者阅读,对临床工作者亦颇具参考价值。
    中医10.1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1981年至1985年,周凤梧、张奇文、丛林主编的《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至第三辑相继正式出版发行。记录了著名中医学者和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对一代青年中医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奇文作为原作者之一,继承《名老中医之路》之志,继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载名老中医近200位,他们学习中医理论,则记诵、精读、覃思、博览,夜以继日;学习中医临床,则尝药、侍诊、求师、省身,未曾停顿;其
    中医64.3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裴正学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著名专家,他独创的“西医诊断,中医辩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十六字方针为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探明了道路、找准了方向。裴正学教授的医学思想和毕生的临床经验及验方,是甘肃省医学界乃至全国医学界的宝贵财富和宝藏,非常值得深度挖掘、广泛传播。本书以笔记形式记述了个人的临床经验,此外还记载了半个世纪以来,发生在中西两种医学领域的学术进展和思维变迁,对当代新的学术观点和新的
    中医33.2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中医必背红宝书》精选中医经典中的重要篇章、段落、条文,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温病条辨》等。
    中医6.9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根据健康的一般规律,本书又分为“防病”(即保健)与“治病”两大体系,前六章分别从饮食、锻炼、养心、日常养生、经络养生等角度讲防病,主要讲述大师们的日常保健方法及经验,如朱良春教授常喝的“长寿粥”,邓铁涛教授常练的“八段锦”,李济仁教授常饮的“保健药茶”,王绵之教授常用的“打坐养心法”,何任教授提倡的“中年进补”等。后十章则主要讲述大师们对各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包括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泌
    中医17.2万字
    4.8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