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银钱在手

这书斋跟前面的聚金阁是两种陈设,如果说聚金阁是富丽堂皇,显得金玉其外,那么逸墨斋便是素雅清幽,自有一股名士风流韵味在其中。

可能是冬日寒冷,顾客稀少,此时书斋内无人,只有几个小厮在收拾店面。

“在下是这家逸墨斋的掌柜,敝姓冷,本店既出售名家字画,也欢迎兄台这样的雅士来寄卖佳作。”

这话说得极为客气,比聚金阁给人的感觉舒服许多,贾瑞脸露笑容,客气道:

“多谢兄台美意,既然如此,那么不才便却之不恭了。”

随即贾瑞便把自己的条幅放置于案几之上,再轻轻展开。

包含曹公毕生思考的十四个字,展示在冷掌柜面前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

冷掌柜的脸色登时一变,似是不敢置信般惊讶道:

“这字写得好,笔致柔和婉转,线条飘逸如行云流水,又如风姿绰约的雅士漫步山林,悠然自得又不失高雅格调。”

“这句话也极妙,像是大通家手笔,朱子言:“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也就是此话所说的,世事无穷本有学问,人情练达也就是好文章。”

冷掌柜忍不住连声称赞,表情也愈发兴奋。

本朝仿明制,也按照八股取士,所以朱熹的文章,是天下读书人必读之作。

这样的好言辞,配上这样的好字。

绝对会得到许多文人青睐。

冷掌柜知道,这回捡到宝了。

贾瑞嘴角微扬,既然这位朋友认可自己,那么便送上几句好话吧。

“宝剑赠烈士,红粉送佳人,多谢冷兄赏识,兄台可谓识我者。”

“应当的,这幅字的确写得好。

“只是这字,却不是模仿古人之作,倒像是公子自创,独出心裁的妙笔。”

“不知公子可否为我解惑。”

冷掌柜脸色露出一抹好奇。

贾瑞闻言,便知道这个掌柜识货,自己这个字体是融合了后世多种书体风格创新而成。

也对,作为字画店掌柜,如果连这点品鉴字画的本事都没有,那还当个什么?

从此可以看出,薛家那个聚金阁可谓人浮于事,掌柜不懂字画门道,还需要去询问聘请的先生。

贾瑞心中嘲笑薛家店铺几句,随后找了个理由解释道:

“晚生少年时,曾遇到位江湖异人,这位先生性情古怪,怪僻乖张,却对我非常赏识,见我一面,便说我有慧根。”

“他让我每天寅时起来,去他家研习书法,我也因此跟他学了些独特技艺,练了些奇妙功夫。”

“可惜数年前,先生说还有一桩恩怨未报,便匆匆离去,现在踪迹全无,不知去了何处。”

“哦,还有这种奇事,没想到公子遇到了话本小说里的奇遇。”

冷掌柜惊叹连连。

这个时代,话本产业发达,许多文化人也爱读侠义一类的通俗小说。

对这种突遇隐世高人,并得到高人青睐,从而传授传功的故事,虽然许多人一生都没见过,但是却十分相信。

这个文化传统延续了数百年,一直到金庸老爷子的时代,成为他笔下许多主角奇遇的故事源泉。

贾瑞心中暗笑,但面上却神色黯然,有些悲伤道:

“日后希望还能再遇师尊,从而侍奉左右,表达我对师尊的拳拳孝道。”

冷掌柜唏嘘数句,便招呼贾瑞坐下,与他攀谈起来。

生意人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公子背后有故事,未来说不定有许多合作机会。

“在下冷子云,还没问公子尊姓大名。”

“在下姓贾,单名一个瑞字,表字天祥。”

贾瑞按照这个时代的礼节,提了自己的姓氏以及表字。

听到贾这个字,冷掌柜有些惊讶,便问:

“贾公子跟宁荣街的国公府可有亲。”

“在下曾祖跟宁荣二公为同宗兄弟,如今我也住在宁荣街左近。”

贾瑞既不刻意表示自己跟贾府的关系,但也不否认。

毕竟贾府在神京,朋友不少,但对他们不满的人也极多,所以把话说的圆滑点好。

这也是贾瑞接下来准备对贾府的态度。

一方面也会借他们的势,毕竟重生至此,所依靠的资源不多,如今这时代又极为重视宗亲与礼法。

贾瑞想彻底断绝和荣宁二府的关系不现实。

前期资源寡少的时候,借助荣宁的力量,方便行事,倒也可以。

但不能依赖甚至盲目攀附他们。

毕竟再过几年,贾府就要落败。

这等没落勋贵,也是许多人口中的大肥肉,跟他们靠的太近,说不定会惹来麻烦。

其中奥妙,无非两个字——中庸,拿捏分寸,有所为,有所不为。

冷掌柜倒不知道贾瑞心中所想,感慨道:

“荣宁二公是国朝开国勋贵,听说祖上也是金陵城诗礼传承的望族,前宋时不乏有功名之人。”

“但本朝以来,这文名上却少有显世扬名的俊杰,近来更是听说他们后辈愈发不成器,甚至有些......呵呵,没的败坏了两国公在日的威名。”

“倒是没想到在书道上,出了贾公子这么一位俊才。”

四王八公中,荣宁两公当日功劳极大,兄弟两人不仅封爵国公,还轮流担任京营节度使。

但他们贾家衰败的也极快。

北静和南安两支还有子弟参赞军务,简在帝心,但贾府这一代除了贾政是个五品小官外,已没有在朝廷的话事人。

对于冷掌柜言下之意,贾瑞心里自然知道,但他懒得品评,只是淡淡道: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我族不肖子弟极多,但也不是人人如此。”

听到贾瑞此话,冷掌柜连忙说道:“贾公子此言极有见地,敝人佩服,不愧是高门子弟,自有一番鞭辟入里的宏论.....”

他也没有再啰嗦,直接说起卖字酬劳的事,道:

“公子这幅字可谓开前人所未开,日后定能在书道扬名。若公子不嫌,敝店愿以白银六十两收买。”

“公子莫嫌少,因我并非此店东家,银两若太多,便不能全然做主。待东家归来,我自会将公子之事告知于他。”

“到时候公子若还有佳作送来,敝店定当尽心图报。”

冷掌柜言辞恳切,所给银钱亦符合贾瑞预期。

他点头称好,并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