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现在就要抄贾府?

傅氏也是出身神都的书香世家,当年也是知书达理的闺阁小姐。

只不过相比贾家,还是小门小户罢了,否则也不会嫁给荣国公的堂侄贾代儒。

她虽然年事已高,但是话语间,还有当年的神韵在,说起诱导贾代儒买章回小说的故事,满脸笑意,眉眼弯弯。

“拜谢祖父、祖母。”

贾瑞心中百感交集,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天底下最纯粹的感情,还是这舐犊之情——对于他这个唯一的孙辈,贾代儒即使面子上严厉,但心里更是疼爱有加。

祖母更不消说,对自己关怀备至。

他们让贾瑞想起自己真正的祖父母。

最怕子欲养而亲不待,自己既然占了贾瑞的身体,那定然要好好孝顺,不使两位老人晚年有所遗憾。

祖母傅氏又嘱咐了贾瑞几句,唠叨着说多注意身体,便将木门带上。

贾瑞却没有丝毫睡意,他点燃蜡烛,阅读起刚刚带来的书。

翻阅了不知道多久,天色愈发暗沉,蜡烛几尽燃尽,贾瑞大致对大周的局势有了理解。

大周的各项制度,基本定于太祖、太宗两朝,尤其是周太宗雄才大略,在任时真正将两京十三省归于一统,并降服了一直有异心的朝鲜与安南。

只可惜太宗皇帝天不假年,方过五十便遽然逝去,若再给他十五年时间,大周恐怕不亚于盛唐。

屈指算来,太宗皇帝仙逝,已然是五十年前的事情。

太宗皇帝后便是神宗皇帝,此人弱冠登基,性格跋扈,又贪恋嗜财。

他登基二十六年,弄得朝廷纲纪废弛,民有怨声,边塞告警,军兵疲敝,将大周迅速拖入衰颓境地。

神宗皇帝之后,便是当今的太上皇,年号乾德,他与乃父类似,无非多一些驭大臣的秘术。

但他生性却也是多疑刻薄,后来又一心玄修,想要羽化升天,对朝廷内外之事,并不十分上心。

不过重用宦官和宠臣罢了。

在他执政后期,关外与塞外局势动荡,南方的安南再度生起异心,苗疆地区也多有叛乱。

此帝两年前退位为太上皇,今上并不是乾德皇帝嫡长子,只是二子,但却被乾德皇帝推为新帝,年号建新。

原来的太子被封为福王。

这倒是有些奇怪,但邸报中这些内容含糊不全,所以贾瑞也无从猜测。

至于如今的建新帝生平行事,邸报只会说他至圣至德——毕竟当今皇帝,谁敢胡写。

但根据《红楼》这本书推测,贾瑞认为建新帝应该是雄略之主,颇有手段,且希望重振朝纲。

这类人,或许会革故鼎新,用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在贾府中,史太君就是贾家众人心中的天,是老祖宗。

但是贾瑞知道,贾家跟皇权相比,只不过不起眼的中等人家罢了。

他若是能和皇帝老子搭上线,那么贾家现在的一些限制,对自己来说,倒也不是什么问题。

但此念头只不过在贾瑞心中微微一转,他自嘲道:

“可能是穿越者带来的莫名野心,让我真是异想天开,别人觉得能考个功名,当个举人老爷,便是光宗耀祖,我却还想着一步登天,与帝王谋。”

“不过人生之事,却是充满变数,日后若有机会,未必无这一天,何况这大周积弊已久,已是百弊丛生。”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我为何不能逐鹿其中。”

想罢这些念头,贾瑞也有了几分倦意,随后吹灭蜡烛,上床安歇。

不过却做了个梦,梦中有一条金色的龙正盘旋着自己,口中喃喃自语,不知道在说什么。

正当贾瑞想一探究竟的时候,外面突然噼里啪啦的嘈杂声,还有无数人的喊叫声此起彼伏。

“祸事,祸事,有天使老爷来了,还带着一队兵。”

“难道我府大祸临头了吗?”

贾瑞猛然从梦境中惊醒。

他一时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随后那些嘈杂慌乱的声音清晰可见。

“瑞儿,你醒了吗?外面有人叫嚷,说要抄家?”

贾代儒惊恐地呼喊声传来,随后便是稀稀疏疏的脚步声。

贾瑞也赶紧换上衣服出门,他看到祖父母也都惊慌坐在大厅的椅子上,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祖母傅氏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说:“会不会是真的?我之前就听人说,咱们府上的人行事张扬,在外面惹了很多麻烦。

莫不是皇帝雷霆大怒,要把我们府给抄了。”

贾代儒脸色苍白如纸。

但如果贾府真被抄家,对于他们这类依靠贾府生活的旁支来说,可以说是灭顶之灾,必然受到牵连。

贾瑞倒是镇定了下来,他只是有些奇怪。

按理说,即使是抄家,也没有这么快,难道因为自己的出现,带来了许多连锁反应吗?

应该也不至于。

贾瑞安慰了祖父母几句,便出门看个究竟。

他们一家和其他贾府旁支一样,都是住在宁荣街的小巷上。

宁荣街正中央,自然是尊贵的宁荣二府,两侧却有不少参差不齐的低矮平房,其中住的便是贾瑞这等贾家族人。

此时不少贾家族人都出来打探情况,贾瑞便看到自己熟识的贾芸在其中东张西望。

原来当年贾芸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曾经让贾芸来族学读书,当时他的开蒙恩师就是贾代儒。

后来因为贾芸父亲早逝,他觉得自己也不太可能进学科考,便没有再多涉猎经史,而是埋头庶务,想未来在贾府谋一个差事。

但好歹贾代儒这几年教育,让贾芸不至于做睁眼瞎。

所以贾芸对代儒极为尊敬,便常来他家走动。

“芸哥儿,发生什么事了。”贾瑞向贾芸打了招呼。

贾芸来不及跟贾瑞见礼,低声道:

“听说是内宫的大宦官和锦衣卫的老爷一起进的荣府,不知道是福是祸患。”

“就怕惹出大事,把这世袭的勋位给革掉了。”

贾芸脸色难看。

他最近还在盘算,如何从管家琏二叔那里谋个差事,方便养活老娘,赚个娶妻钱。

旁边众人议论纷纷,显然都是忧心忡忡。

毕竟这些旁支多半没有谋生技能,完全是靠贾府宗家吃饭。

如果两府倒霉,这些人也是唇亡齿寒,没有好日子过。

就在贾家这些子弟不知所措的时候,荣府的大门,却是缓缓洞开。

只见一批身着鲜亮甲胄,悬挂长刀的御林龙禁卫官兵正鱼贯而出。

领头的却是个面白无须,手拿拂尘,身着锦缎蟒袍的青年,一看就是内官。

随后旁边的锦衣卫招呼着这位公公上马,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

走的只是皇城中人,却没有贾家的人。

看来贾府没被抄家。

贾芸等人算是把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便赶紧打听究竟发生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