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机局的技术革新小组里,李建国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转着。厚厚的一叠叠图纸摊在桌子上,他的手指在上面飞快地游走,时而用铅笔勾勒,时而用橡皮擦拭,老花镜滑到鼻尖,他也顾不上推一推。汗水浸透了衣衫,他也浑然不觉。小组的同事们都被他的干劲所感染,纷纷感叹:“建国,你真是拼了命了!”李建国只是憨厚地一笑,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说:“咱也没啥文化,只能多花点时间,多为单位做点贡献,家里也指望这多挣点钱呢。”他一心想着攻克技术难题,为单位做出成绩,也希望能多挣点钱,补贴家用,让弟妹们的生活能好过一些。
每到周末,对于李建国来说,就像是战场上的短暂休整。他告别了农机局的同事们,匆匆赶往火车站,跳上那辆拥挤的绿皮火车。车厢里人声鼎沸,各种气味混杂在一起,让人窒息。李建国找到一个角落,把塞满工具的帆布包放在地上,自己则坐在上面,疲惫地闭上眼睛,试图补上一觉。然而,他的心里却始终牵挂着家里的农活和年幼的弟妹们。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母亲临终前的嘱托,父亲的殷切期望,还有弟妹们渴望的眼神。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多苦多累,都要撑起这个家。
腊月二十八,寒风凛冽,雪花像鹅毛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夜幕降临,整个村庄都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李建国却顾不上休息,他正在村里的打谷场上,借着昏黄的灯光,连夜为乡亲们修理脱粒机。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他的脸上,冻得他双手通红,手指僵硬。他时不时地停下来,把手放在嘴边哈一口热气,然后继续埋头工作。“李师傅,这么晚了,您还忙活呢!”一个路过的乡亲忍不住上前说道。“没事,没事,马上就修好了!”李建国头也不抬地回答,“这脱粒机要是坏了,耽误了大家伙儿的事儿,那可不行!”他知道,对于乡亲们来说,这些农机就像是他们的命根子,一刻也耽误不得。他必须尽快修好这些机器,让乡亲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农事,过上好日子。
李建国就这样奔波于两个“战场”之间,一个是为了集体的荣誉和个人的责任,一个是为了家庭的生计和乡亲们的需要。他用自己的双手,默默地付出着,奉献着,就像一头老黄牛,不知疲倦地耕耘在这片土地上。他知道,这就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人生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