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阳古记

三月二,积雪虽已消融,寒气依旧如刀剑般刺骨阴冷。

暮色里,碎金般的霞光刺破云层倾撒而下,将‘隍龙城’映衬的犹如太古大妖一般,百丈高的城墙下,渗人的黑影似乎要将大地山河给吞没。

隍龙城是一座边境城,亦是大胤王朝的九座龙城之一。

其地脉万尺之下深埋一节真龙骨,正是靠此皇道龙气,才足以震慑住东面‘十万莽山’内的邪祟妖气。

而今,正是大胤立国六百年之际。

当朝‘嘉光皇帝’励精图治,问鼎东部,已然是开创了一个锦绣盛世。

武安王府,在隍龙城的正北位,占地千亩。王府气势恢宏,犹如仙宫道阁。

古铜色的正门两边,各放着一座栩栩如生的麒麟玉雕,更有精壮高猛,眼神杀气十足的兵甲日夜守卫,十数人持着金灿灿的长枪,沿着王府两边一字排开,威严十足。

武安王,大胤王朝的唯一异姓王,姓徐,名斐。

这位大胤朝的异姓王可是了不得,天生开得三十五窍,十六岁迈入冲脉境,龙门试一举夺魁,成为大胤朝历史上最年轻的武状元,二十岁及冠之年便领兵作战,为王朝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如今这片边境地十数万里的疆域,便是此人打下来的。

在徐斐四十岁那年,‘人世五境’已然修得巅峰,位极王朝人臣,嘉光皇帝更是不顾皇家贵胄们的反对,封他做了那异姓王,镇守东境。

天都快黑了,王府西北角的一处僻静小院内,传出朗朗读书声。

“天帝视听,王朝若揭。铸洪畴九鼎,蛟绡裂浪,白狼殁,黄沙伏。”

诵书声戛然而止,古红色的槛窗被推开,露出一张清秀消瘦的脸庞,瞧里一看,是个身披青白儒衫的少年,约莫十四岁,淡褐色的瞳孔瞧着天边,思绪不知飞到了何处,看起来倒是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

“十年了。”徐阎合上书本,随意的丢在案台上,他从床檐边起身下地,捋了捋起皱的长衫,随后踱步走出门外,瞧着渐暗的天色,伸了伸懒腰自语道:“竟已来到这方世界十年了,当真恍如隔世。”

徐阎并非生于此世,他前世乃是一颗蔚蓝星球的人,干着名为‘雇佣兵’的刀尖舔血生活,于不惑之年死于战场。而后便穿越到了这位与自己同名同姓甚至容貌都一般无二的少年身上。

这具身体的前身,乃是武安王徐斐老家子弟兵的儿子,父母也死于十万莽山的邪祟之手。

那时候徐阎刚魂穿而来,武安王见一位四五岁的孩童如此早慧聪颖,便收徐阎做了义子,供他读书习武。

事实上,武安王除了徐阎以外,还有七个义子,因为王妃早逝的缘故,只留下一位女儿,也是怕她日后受了欺负,故此培养一些心腹子弟,将来好辅佐那位小郡主。

天边霞光褪去,黑暗如潮水袭来,漫天的星辰也逐渐浮现,犹如点缀在黑幕上的钻石。

趁着星光,徐阎在小院内活络筋骨起来,他是个夜猫子,在地球上就时常深夜四五点才入睡,这个习惯到现在还未改掉。

每过半柱香,徐阎便扎起马步,合臂高举肩颈,随后又耸动双腿,在小院内踱步。

这看似滑稽的动作,却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此等强身健体的古法,是徐阎从王府内的藏书阁瞧来的,每每读完书,看完道论经文都要来半个时辰。

到了子时,他已大汗淋漓,精疲力竭。

这时,庭院的围墙上传来‘咯咯咯’的笑声,徐阎淡然的偏头瞧去,只见高瓦围墙上,正坐着一少女,咧着嘴,叉着腰,笑嘻嘻的瞧着他。

她生得一副水灵模样,肌肤雪白里透粉,一对儿杏眼总噙着三分笑,梳着高马尾,身着红裙,脚步轻佻间,便是那少女浑然天成的灵动。

此女便是武安王府的小郡主徐菱纱,她眉眼带笑道:“徐阎,你练这东西有用吗,能不能教教我?”

“郡主,此法你可修不得。”徐阎走到石椅旁,端起茶水小酌了一口。

徐阎练得这奇怪古法,出自太古年间的道论,《太阳古记》,黎族行川篇,太古时期,黎族人用此法强健体魄,横渡十万莽山,此法可增进体内的刚阳之气,熟络筋骨,习练的久了,寻常邪祟鬼气避不沾体,但女子可修不得,轻则伤五脏,重则怕是得倒阴为阳,有绝孕之险。

“小气。”徐菱纱莞尔一笑,抬眸望着浩瀚无垠的星空,道:“明天什么日子,可别忘了。”

“三月三,上巳节,祓禊沐冠,崖海问道之日。”徐阎笑道。

“我是怕你又睡过头,今个儿特意来提醒你的,不然父亲又要罚你面壁了。”徐菱纱嘟了嘟嘴,道。

“郡主,徐阎记下了。”徐阎点头笑着,应声道。

“大胤以武为尊,四海天下,仙道昌盛,若只得习文,将来至多能在朝中做个文官学士。”徐菱纱自顾自的说着,单手托着下巴,打量着徐阎道:“北荒剑魁拓跋无崖,紫薇峰南宫问秋,龙虎道天师,若能得那些前辈一二成的修为,便足以自在逍遥,快意恩仇,徐阎,你觉得这般生活如何?”

听言,徐阎只是默然不语,一味的酌着茶水。

徐菱纱见状,嘴角撇了撇,没好气的嘀咕了句‘书呆子’,徐阎再次抬头望去之时,那小郡主已经翻身下墙,不见了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