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怡红
- 时空之旅Ttrversing
- 肖翔mark
- 4167字
- 2025-05-14 14:07:01
静怡像往常一样,睡到自然醒来。
伸手拿过一堆保健品瓶子,倒出许多片Swisse的B族维生素、VC、鱼油胶囊,还有两粒江中健胃消食片全部放入嘴里,她拧开床头柜上的一瓶300ml纯净水的盖子,将一切送进胃里。
静怡翻个身,面朝窗户,发了一会呆。
今天的天气是少有的晴天。
夏日里从偌大的窗户吹进来炎热的风…以及、透过蓝天、绿树刺眼的光线,充盈这间30平大卧室里饱含清甜、芳香的气息!静怡享受的闭上眼睛,深呼吸,过了一会儿,睁开眼来。
这是一套十年房龄的130平精装修电梯房,与她另一个在香港的小住宅相比较,静怡把这里才当做自己真正的家!
那个香港的房子整个面积还不如这间卧室大呢!
是的,她可以随时回去住,但也许那要到许多许多年以后了,当她终于厌倦外地生活,或是想念儿时的记忆的时候。
静怡是地道的香港人。
她曾是一个无助的孤儿。
一切的变化,都开始于十岁那年。
那一天,Miss陈(陈老师)把她从教室里喊出来,说:
“你啲爹地有咗事,你翻屋先啦。”
她的头脑“嗡”的一下,就再也听不见其他…
静怡记得那天自己只是依靠着熟悉的味道,就像一只流浪猫,才勉强回到家。
正看见两个护工抬出爸爸,他全身覆盖着白布,躺得笔直、安静,想来生前的最后时刻并未受多余的苦…
未成年的小静怡跟着来到医院安息间,与她世上唯一的亲人做告别,又被带到警署,做各种笔录、闻讯。她不记得那天自己哭了还是没有哭过?到底有多悲伤?后来回忆,多半还是流过泪的,当然是在一个人的时候,那时候她充满着对自己将来生活的迷茫,全力迫使思维围绕着爸爸走后的现实世界。
在警署的长条板凳上独自坐了一晚上,看着天空渐渐暗下去,街灯点亮,再到东方慢慢亮起鱼肚白。
新的一天开始,小静怡终于想明白了一点——以后,靠自己!
她躺在舒适的床上、恬淡的回忆着。
静怡想起了曾在书上看到过的一句话:你的原则构成了你这个人…一言以蔽之,任何人的归宿都是他/她自己。
人就是开始于一个理念,一个idea在幼小的心灵里发芽,得到心灵关爱、施肥、并长大,而后成为了他/她的人生。
读书时代,她把自己沉浸在功课里,暂时遗忘了身外的世界。
每个人都年轻过,但,不是每个人都坚持过、或努力过。
静怡起身,到厨房烧上一壶水,洗漱完毕,沏了一杯绿茶,回到床上。
慢慢喝着茶,继续发呆,午后的时光宁静、悠长。
小小年纪的静怡,已经不再像别的同龄人那样,不再是沉迷于物质享受、浅薄的小朋友了。
大学毕业,因为所学专业是“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与房地产关系密切,她毫不犹豫的进入到那个已经迅猛发展三十几年、香港最激烈竞争的行业。其实,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她就瞄准地产经纪岗位作为自己一生的规划,并且,在读大三的时候她终于获得一个在“九龙仓地产”下属门店实习机会,虽然只是沿街发发传单,拉客介绍物业的“小小差事”,但,静怡却把那份无薪、见习工作看得非常重要!起早摸黑、风里雨里,她兢兢业业把工作做到最佳,获得了毕业后留在地产行业的第一份正式职业,半年后,她成功跳槽一家专做澳洲房产代理的公司,从事海外房产推销。
这套位于内地西部最大城市里的房子就是那个时候买下的。
那年静怡第一次出差内地,来到这里参加一个大型房产博览会,推介澳洲物业。在工作结束后半小时,马上就要启程返回香港了,经过这个楼盘的展示台,那时的楼盘还只是在推介楼花(指:期房),两年后交楼,静怡大致看完楼书就签定合同,甚至这套房屋的位置、朝向、公摊、容积率等等重要细节她都未来得及了解就出手买下。当时内地的大城市房价处于快速上涨的前夕,她深刻知道,无论怎样的新楼盘这个时候买下都能大赚一笔,这么说吧:如果当时她出差去的是广州、深圳这些房价已经相对较高的一线城市里,的任意楼盘,基本上她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毫不犹豫签下。
事实证明,静怡凭着行内人士的远见买下房产是非常幸运、也非常明智的,后来连装修费一共花了不到一百万人民币,现在,这套房产的价值已经上涨2.5倍。
同时,在香港的她继续忘我的投入工作,为了在三十岁以前实现“财富自由”。她让自己用尽120分力的投入推销,全身心的爱着她的客户,她不断积累经验,完成业绩,稳定收入,用静怡的话来说,就是抓住“时机”!
机会的出现一定是在不经意间的!
平时不管工作加班多么辛苦,她都咬牙挺住,身心多么疲惫,还有病痛,都不能迫使她放弃过一次推销物业的机会…努力渐渐养成为一个好习惯。有时难免情绪低落,她总能笑着默默去克服;每当迷茫困惑看不清路了,就“拐个弯”,不行就再“拐个弯”…因为成功就藏在转弯处,除非你拐了弯又怎么能够知道它不在那里呢?她始终以游戏般的轻松和不断超越自我的积极心态度过一个又一个的艰难时刻。
只有当你努力过,才会知道人生的界限在哪里。
静怡逐渐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那就是,凭着努力、奋斗和付出赢得的东西,时间也将会证明它的价值。
澳洲物业推介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她们一忙起来就连续一个多月,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周而复始的准备文案、拜访、推销、带客看房,来回出差宣讲…
熬不住的同事不断退出工作竞争,渐渐的,她成了跑到最后的“胜利者”。
“圣人者,‘剩人’也,呵呵!”
也因此,享受到了丰厚的回报。
在还完了抵押贷款、按揭贷款后,她如愿提前拿到了这套西部大城市里房屋的房本。
接下去,静怡在香港选房,看房,最后签下来那套290呎(约28平方米)小单位住宅。她把爸爸过世留下来的小时候住宅“劏楼”卖出(香港老一辈称呼:有电梯房叫“洋楼”,没有电梯的住宅则叫“劏楼”),再将内地房产抵押共得资金200万港币,按揭买下小住宅,290呎的实用面积包括墙身厚度、露台、窗台、工作平台,再扣除厕所、橱柜等等,真正可以活动的面积大约只剩六成。
买这样的“迷你单位”有一定风险,楼市一旦转变,这类物业不容易卖出去。但,静怡的房子位于湾仔区,靠近中环商业区的香港繁华地段。当年在比较另一套500多呎(大约53平方米)位于观塘区的相同价位物业之后,静怡选了这里。
她最初的想法是:一个人住没问题。
香港人深信不疑“You are what you live.”(你住的地方代表你是什么身份的人。)也正如李嘉诚所说:“房产最重要的是:一、地段,二、地段,三、还是地段。”香港湾仔区的小住宅位于CBD不远,距离铜锣湾也不过2.5英里,自从买下来以后,从来就不愁租不出去!
在还完9成香港房产按揭、抵押贷款之后,她递交了辞呈,准备离开香港——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
是啊!当你行李打包、心情收拾,也就不再有留下来的理由了,静怡要抓住青春的小尾巴,前去自己的诗和远方。
就像一个内地女教师所发的著名的辞职信——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
好像那名女教师旅行的终点最后也是定居在了这座四川的省会城市里吧?
静怡笑着摇了摇头、想着。
她现在居住生活的这座大城市有1600万常住居民,城市设施很现代,相比国际大都市香港在许多方面也不遑多让。
最为重要的——这里,有能让她尽情舒展的空间、以前只在梦境里才会出现的大卧室!每天醒来时,像这样躺在床上,伸开双臂,她的世界无限大…
静怡感觉到有些饿了,起身打扮一番,换上了一件绯红色,胸前点缀有海棠的礼服长裙,准备下楼先去吃个饭。每到晚上,她作为附近一间酒吧的“驻唱歌手”,会在那里的小舞台上工作五、六个小时。
她随手带上门,左右看了看,这是一个两梯三户的小高层单元,静怡感觉微微奇怪,
“怎么左右两边的单位还没人买吗?”
这个位于大学旁边、市中心繁华地段的楼盘,不应该这么久都还卖不掉啊?
走出小区,迎面一溜的食肆。
“天府之国”里在哪儿都不愁找不到美食。
她信步来到经常光顾的店家。
“静怡,来咯哇!”
女老板看见了她,十分热情的走过来招呼。
“娟姐,我还是要老样的。”
她礼貌的应答。
以前、静怡从来不用“大哥、阿姐”这类词汇与人沟通,香港是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也是普遍冷漠和自私的关系,当然、本地人常常称呼青年男女的俗语“帅哥、美女”在她也不可能采用,她觉得那么称呼人家未免太肉麻了,所以、与已经熟悉的人问候,就以“姐妹”相称。
不一会儿,娟姐端上来她的饭食。
“今天特意加了个卤蛋,这两天你都没有按时吃饭!”
“谢谢!娟姐。”
静怡的普通话已经相当字正腔圆了。
一盘炒空心菜,一碗清汤抄手,静怡在碗里倒上点海南胡椒粉,搅动一下滚热的汤,猪骨熬制的汤底乳白浓稠!她舀起一只抄手慢慢咀嚼。
四川抄手的做法与香港云吞有所不同,云吞的猪肉馅经过打拍,使得肉丸紧实,嚼着像是鱼丸的感觉,Q弹、香、劲道。而抄手肉沫是绞肉机、甚至是人工切碎,和着姜末、葱末调制而成,吃在嘴里别有一番原味的香浓!
她边吃、边继续着被打断的思维。
香港的小单位住宅每月可以收租1万港币,她的日常消费却极小,加上存款,静怡完全不用为了那些许房贷尾款操心。
晚间的酒吧助唱工作纯属兴趣爱好!她想,只要自己不生什么大病,这辈子其实不用工作她的生活也能过得殷实、幸福。
金钱不再像一个麻烦那般,会困扰人的思维了。
静怡对于钱的感觉是,那是一件生活必需品,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支取…所谓“财富自由”,就是用钱的时候能做到伸缩有度、游刃有余。
钱永远不是她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永不再是了。
这一切都是我自己奋斗挣来的。
因此,静怡来到了这座内地位于西南地区的大城市,在大学里学习“历史”硕士专业。
她的本意并非想要变得更加聪明(培根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而是,想在古老的字里行间一探究竟,静怡想去探索假如那些高贵血统的皇族,留存有后裔,会不会让今天的世界更美好?她遐想着,社会不是由庸庸碌碌、和“被抛到”社会中的这些人所组成(语出自: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人们会不会过得快乐多一些?
吃完饭,静怡闲散的朝酒吧方向踱步而行,天色渐渐转暗,暑气还未消退。
她打开手机音乐,耳机里立即响起Miley.Cyrus(麦莉.塞勒斯)演唱的《仙境之桥》(原著《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的片尾曲“I Learned From You”,然后播出麦粒的唯一冠军单曲、长期霸榜的“Wrecking Ball”。
不过,让静怡更加喜欢的麦粒的歌,却是没有那么火爆、但依然充满“麦粒风”的“When I Look At You”
接着耳机里又响起另一首动感十足的“麦粒”的“See You Again”。
…
静怡挺为过去成绩感到骄傲的!
过去的成绩被时光线窜起,星星点点,璀璨闪耀…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语出自: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然而,正是那种为了达到目的而长期养成的不断进取的习惯,现在驱使着她,寻找下一个目标,所以,她时常会感到迷茫、苦闷…
这一点,此时的她还未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