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计的工作原理

体温计是温度计的一种,现在的体温计有很多类型,如玻璃体温计、电子体温计、耳道体温计、额温体温计及多功能红外线体温计等。当然,最常见的还是玻璃体温计。

玻璃体温计里面装有水银,它不像一般温度计那样会随着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而产生变化,而是停留在上次测量的最高温度。因此,小朋友们在使用玻璃体温计之前,一定要看看水银柱的高度是不是低于 35℃。如果它仍然“记得”上次的温度,那你可以让水银头朝下,握住另一头猛甩,这样水银就会回到液泡里了。

你一定会很奇怪,为什么玻璃体温计可以记录温度,使用时还要用力甩呢?

其实,玻璃体温计和温度计的设计原理一样,都是以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为基础制作的。它们的液泡容积比上面细管的容积大得多,当受热膨胀后,液泡内的物质就会被压到细管中,形成指示温度的液柱。体温计与温度计不同的是,它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曲颈,就像一把小锁。当水银受热被压到细管中后,曲颈会让已升入管内的水银与液泡中的水银分离。这样一来,细管中的水银就退不回去了。因此,再次使用体温计时一定要用力甩,让细管内的水银可以借一点力“冲”回液泡中。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甩到 35℃以下呢?玻璃体温计的刻度为什么与温度计的刻度不同呢?这就要说一说体温计的用途及工作原理了。

体温计,顾名思义就是测量体温的一种仪器。人体的温度变化一般在 35℃到 42℃之间,所以体温计的刻度通常是从35℃到 42℃,并且每摄氏度又被等分为 10 份,因此体温计可精确到 1/10 摄氏度。当我们用体温计测体温时,液泡内的水银受热后体积膨胀,等待 3—5 分钟,水银可由颈部上升到管内某位置,当与体温达到热平衡时,水银柱恒定,这个温度就是我们的体温了。

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外界气温较低,管内的水银遇冷后体积收缩,但却因为狭窄的曲颈部分的断开而回不到液泡中,所以依然能保持与人体接触时所达到的高度。这时,我们只需要将体温计转动到刻度面,读出与水银柱液面齐平的刻度,就可以得出体表温度了。

小朋友,你会使用玻璃体温计了吗?以后当感觉自己发烧时,可以自己用玻璃体温计测出体温了吧?但是,一定要注意,甩动体温计时不要撞到其他东西或者摔到地上哟,因为它的液泡是很脆弱的,一碰就破,而且里面的水银也是有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