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美贸易摩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这一判断十分重要,完全正确。这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突然爆发,继而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美国乃至全世界正面临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不可遏制地蔓延为全球性危机,再次向世界证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理论的真理性。只要不改变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商品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内部固有的矛盾、经济危机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化解,其必然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制度本质的分析思路和基本观点,为我们解析这场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国际危机,以及思考如何有效规避防范危机,提供了重要启示。

对于中国这样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来说,如果不更深一步地从根本制度上认识这场危机的成因、本质,就无法从根本上找到规避、防范、克服危机的办法和措施。不看到本质,不在病根上下药,治标难治本,很难建立防范危机于未然的制度性、长效性的规避防范体系。因而认清这场危机的本质,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中国,如何建立健全规避、防范、克服危机的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无疑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